格物学 从实验学化学化学实验

无机物的性质实验-化学实验知识点考前进阶自测题答案-湖南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2.0%

2025-09-09
无机物的性质实验-化学实验知识点考前进阶自测题答案-湖南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2.0%
1、['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分类',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无机物的性质实验']

正确率60.0%将磷酸钠溶液加入足量稀盐酸混合后,某同学书写出化学方程式:$$\mathrm{N a_{3} P O_{4}+3 H C l=H_{3} P O_{4}+3 N a C l}$$,根据你的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mathrm{N a H_{2} P O_{4}}$$属于酸式盐

B.此反应中$${{H}^{+}}$$和$$\mathrm{P O_{4}^{3-}}$$的离子浓度减小

C.实质上溶液中$${{N}{{a}^{+}}{、}{{C}{{l}^{−}}}}$$并未参与反应

D.没有水$${、}$$沉淀$${、}$$气体之一生成,方程式书写错误

4、['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铜及其化合物的综合考查', '二氧化硫的性质', '无机物的性质实验', '氨水的组成及性质']

正确率40.0%下列依据实验操作及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C

A.将浓氨水滴入盛$${{C}{{l}_{2}}}$$的集气瓶,产生白烟,证明$${{N}{{H}_{3}}}$$有还原性和碱性

B.将白磷加入盛$${{N}_{2}{O}}$$的集气瓶中并微热,产生白烟,证明$${{N}_{2}{O}}$$有还原性

C.将$${{C}{{u}_{2}}{S}}$$在$${{O}_{2}}$$中充分灼烧,质量不变,证明$${{C}{{u}_{2}}{S}}$$与$${{O}_{2}}$$在高温下不反应

D.将足量$${{S}{{O}_{2}}}$$通入$${{F}{e}{C}{{l}_{3}}}$$溶液中,黄色逐渐消失,证明还原性:$$S O_{2} > F e^{2+}$$

6、['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铁',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无机物的性质实验', '钠与水反应原理', '金属的活动顺序表及应用', '实验现象的描述或解释', '钠与盐溶液的反应', '氧化铝']

正确率60.0%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因果关系的判断,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 陈述 $${Ⅰ}$$ 陈述 $${Ⅱ}$$
$${{A}}$$ 铝比铁活泼 通常情况下,铝比铁更容易被腐蚀
$${{B}}$$ 钠比铜活泼 可用钠置换硫酸铜溶液中的铜
$${{C}}$$ 与水反应时,钠浮在水面上 钠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
$${{D}}$$ $${{A}{{l}_{2}}{{O}_{3}}}$$ 的熔点高于 $${{A}{l}}$$ 的熔点 铝箔被加热到熔化时,也不滴落下来

D

A.$${{A}}$$

B.$${{B}}$$

C.$${{C}}$$

D.$${{D}}$$

8、['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碳酸氢钠与酸、碱的反应', '实验药品、实验装置/实验步骤的作用', '无机物的性质实验', '氯气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物质分离、提纯的实验', '铁盐、亚铁盐的相互转化、除杂',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化学方法', '对分离、提纯方法选择的考查']

正确率40.0%下列除杂试剂选择正确的是(

选项 待提纯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
$${{A}}$$ $${{C}{{l}_{2}}}$$ $${{H}{C}{l}}$$ $${{N}{a}{O}{H}}$$ 溶液
$${{B}}$$ $${{C}{{O}_{2}}}$$ $${{C}{O}}$$ $${{O}_{2}}$$
$${{C}}$$ $${{F}{e}{C}{{l}_{3}}}$$ 溶液 $${{F}{e}{C}{{l}_{2}}}$$ $${{C}{{l}_{2}}}$$
$${{D}}$$ $${{N}{{a}_{2}}{C}{{O}_{3}}}$$ $$\mathrm{N a H C O_{3}}$$ 盐酸

C

A.$${{A}}$$

B.$${{B}}$$

C.$${{C}}$$

D.$${{D}}$$

1. 题目分析:磷酸钠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方程式为 $$Na_{3}PO_{4} + 3HCl = H_{3}PO_{4} + 3NaCl$$。

选项分析:

A. $$NaH_{2}PO_{4}$$ 属于酸式盐,正确,因含有可电离的 $$H^{+}$$。

B. 反应中 $$H^{+}$$ 和 $$PO_{4}^{3-}$$ 离子浓度减小,正确,因 $$H^{+}$$ 与 $$PO_{4}^{3-}$$ 结合生成 $$H_{3}PO_{4}$$。

C. 实质上溶液中 $$Na^{+}$$ 和 $$Cl^{-}$$ 并未参与反应,正确,它们是旁观离子。

D. 没有水、沉淀、气体之一生成,方程式书写错误,错误。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生成 $$H_{3}PO_{4}$$(弱酸),但无沉淀、气体或水,但方程式正确,因 $$H_{3}PO_{4}$$ 是弱电解质,离子浓度减小。

答案:D

4. 实验操作及现象分析:

A. 浓氨水滴入 $$Cl_{2}$$ 集气瓶,产生白烟($$NH_{4}Cl$$),证明 $$NH_{3}$$ 有还原性(被 $$Cl_{2}$$ 氧化)和碱性(与 $$HCl$$ 反应),正确。

B. 白磷加入 $$N_{2}O$$ 集气瓶并微热,产生白烟($$P_{4}O_{10}$$),证明 $$N_{2}O$$ 有氧化性(被还原为 $$N_{2}$$),而非还原性,错误。

C. $$Cu_{2}S$$ 在 $$O_{2}$$ 中灼烧,质量不变,可能因 $$2Cu_{2}S + 3O_{2} = 2Cu_{2}O + 2SO_{2}$$,质量变化抵消,但实际不准确,错误。

D. 足量 $$SO_{2}$$ 通入 $$FeCl_{3}$$ 溶液,黄色消失($$Fe^{3+}$$ 被还原为 $$Fe^{2+}$$),证明还原性 $$SO_{2} > Fe^{2+}$$,正确。

答案:B

6. 陈述判断:

A. Ⅰ正确(铝比铁活泼),Ⅱ错误(铝表面有氧化膜,更耐腐蚀),无因果关系。

B. Ⅰ正确(钠比铜活泼),Ⅱ错误(钠先与水反应,无法置换铜),无因果关系。

C. Ⅰ正确(钠密度小于水,浮在水面),Ⅱ正确(反应放热),但无直接因果关系。

D. Ⅰ正确($$Al_{2}O_{3}$$ 熔点高于 $$Al$$),Ⅱ正确(氧化膜使铝箔不滴落),有因果关系。

答案:D

8. 除杂试剂选择:

A. $$Cl_{2}$$ 中含 $$HCl$$,用 $$NaOH$$ 溶液,错误,因 $$Cl_{2}$$ 也与 $$NaOH$$ 反应。

B. $$CO_{2}$$ 中含 $$CO$$,用 $$O_{2}$$,错误,因无法直接除去,且可能引入新杂质。

C. $$FeCl_{3}$$ 溶液中含 $$FeCl_{2}$$,用 $$Cl_{2}$$,正确,因 $$Cl_{2}$$ 氧化 $$Fe^{2+}$$ 为 $$Fe^{3+}$$。

D. $$Na_{2}CO_{3}$$ 中含 $$NaHCO_{3}$$,用盐酸,错误,因两者均与盐酸反应。

答案:C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