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40.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加热坩埚中的硫酸铜晶体,失水后须在干燥器中冷却,再称量
B.检验蔗糖水解产物是否具有还原性,可向水解后的溶液中直接加入新制的$$\bf C u \langle\mathrm{O H} \rangle_{\lambda}$$悬浊液并加热
C.用蒸馏水润湿的试纸测溶液的$${{p}{H}}$$,一定会使结果偏低
D.做锌铜稀硫酸原电池实验时,反应一段时间后锌片表面还是呈银白色
6、['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操作',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仪器', '焰色试验', '蒸发、蒸馏与灼烧的仪器',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综合考查']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下列各项中仪器可能完成目的实验的是()
选项 | 仪器 | 实验 |
$${{A}}$$ | 制取蒸馏水 | 圆底烧瓶 $${、}$$ 冷凝管 $${、}$$ 锥形瓶 $${、}$$ 温度计 $${、}$$ 牛角管 |
$${{B}}$$ | 由 $${{9}{8}{\%}}$$ 的浓硫酸配制 $$2 5 0 \mathrm{m l}$$ $$\mathrm{1. 5 m o l / L}$$ 的稀硫酸 | $$2 5 0 \mathrm{m o l}$$ 容量瓶 $${、}$$ 量筒 $${、}$$ 胶头滴管 $${、}$$ 玻璃棒 |
$${{C}}$$ | 实验室用 $${{M}{n}{{O}_{2}}}$$ 与浓盐酸制取并收集氯气 | 酒精灯 $${、}$$ 铁架台(带铁夹 $${、}$$ 铁圈 $${){、}}$$ 圆底烧瓶 $${、}$$ 导管 $${、}$$ 集气瓶 |
$${{D}}$$ | 测定 $${{N}{a}{C}{l}}$$ 中混有 $${{K}{C}{l}}$$ | 烧杯 $${、}$$ 玻璃棒 $${、}$$ 酒精灯 $${、}$$ 蓝色钴玻璃 $${、}$$ 铂丝 |
D
A.$${{A}}$$
B.$${{B}}$$
C.$${{C}}$$
D.$${{D}}$$
8、['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 '蒸发、蒸馏与灼烧的仪器', '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正确率40.0%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D
A.浓$${{N}{a}{O}{H}}$$溶液溅到皮肤上,立即用水冲洗,然后涂上稀醋酸溶液
B.为了使过滤速率加快,可用玻棒在过滤器中轻轻搅拌,加速液体流动
C.蒸发食盐溶液时,发生液滴飞溅现象,应立即加水冷却
D.制备蒸馏水的实验中,在蒸馏烧瓶中盛约$${{1}{/}{3}}$$体积的自来水,并放入几粒沸石,收集蒸馏水时,应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
9、['酸碱中和滴定', '化学仪器的洗涤、干燥', '蒸发、蒸馏与灼烧的仪器', '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正确率40.0%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D
A.金属钠着火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
C.酸碱滴定实验时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可以减少实验误差
D.做蒸馏实验时,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待冷却后补加
1、正确答案:A
解析:
A项正确,加热硫酸铜晶体失水后应在干燥器中冷却,防止吸收空气中水分影响称量结果。
B项错误,蔗糖水解后需先加碱中和酸性环境,才能加入新制$$Cu(OH)_2$$悬浊液进行还原性检验。
C项错误,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测溶液pH,若溶液本身为酸性会使结果偏高,若为碱性会使结果偏低,并非一定偏低。
D项错误,锌铜原电池中锌作为负极会溶解,表面不可能保持银白色。
6、正确答案:A
解析:
A项正确,所列仪器(圆底烧瓶、冷凝管、锥形瓶、温度计、牛角管)可完成制取蒸馏水实验。
B项错误,配制250ml稀硫酸应使用250ml容量瓶,而非250mol容量瓶(单位错误)。
C项错误,制取氯气需使用分液漏斗添加浓盐酸,所列仪器缺少关键的分液漏斗。
D项错误,测定NaCl中混有KCl应使用焰色反应,但蓝色钴玻璃用于观察钾的焰色时需透过钴玻璃观察,所列仪器中酒精灯等不完整,且方法不准确。
8、正确答案:D
解析:
A项错误,浓NaOH溶液溅到皮肤上应先用水冲洗,再涂硼酸溶液(非稀醋酸)。
B项错误,过滤时搅拌可能戳破滤纸,导致过滤失败。
C项错误,蒸发时液滴飞溅应停止加热用玻璃棒搅拌,而非加水冷却(可能引起暴沸)。
D项正确,制备蒸馏水时加沸石防止暴沸,弃去初馏部分可去除低沸点杂质。
9、正确答案:D
解析:
A项错误,金属钠着火应使用沙土覆盖,泡沫灭火器会与钠反应加剧火势。
B项错误,容量瓶为精密仪器,烘干可能导致体积变化,影响定容准确性。
C项错误,酸碱滴定时锥形瓶不应润洗,否则会使待测液量偏多导致误差。
D项正确,蒸馏实验忘记加沸石时,应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防止暴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