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A}}$$
B.$${{B}}$$
C.$${{C}}$$
D.$${{D}}$$
2、['胶体的制备',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氧化铁', '溶液pH的测定方法', 'pH定义及表达式', '试纸的使用', '次氯酸的性质', '明矾', '盐类水解的原理', '水的电离平衡', '铁离子、铁盐']正确率40.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是()
B
A.用$${{P}{H}}$$试纸测定次氯酸溶液的$${{p}{H}}$$
B.将$${{F}{e}{C}{{l}_{3}}}$$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获得$${{F}{{e}_{2}}{{O}_{3}}}$$固体
C.向明矾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O}{H}}$$,制备胶体
D.室温下,测得$${{p}{H}{=}{5}}$$的$$\mathrm{N a H S O_{4}}$$溶液与$${{p}{H}{=}{9}}$$的$$\mathrm{N a H C O_{3}}$$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等
3、['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 '溶液pH的测定方法', '试纸的使用',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物理方法', '萃取和分液在卤素性质实验中的应用']正确率60.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A.将混有少量溴蒸气的氯气通过装有四氯化碳的洗气瓶以除去溴
B.用玻璃棒蘸取氯水滴到$${{p}{H}}$$试纸的中央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值
C.分液时,上层液体直接从上口倒出,下层液体也直接从上口倒出
D.提纯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粗品,可将样品先溶于热水中配成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
4、['硫酸铜', '溶液pH的测定方法', '硫酸的性质', '试纸的使用', '氧化镁', '金属冶炼的常见方法', '亚硫酸及亚硫酸盐']正确率4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用广范$${{p}{H}}$$试纸测亚硫酸溶液的$${{p}{H}}$$,结果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B.工业制备镁不选择氧化镁的主要原因是氧化镁的熔点高,电解成本高
C.工业制备硫酸中,三氧化硫变成硫酸的反应需要从塔顶喷水
D.生物炼铜法是利用细菌将硫酸铜转化为硫化铜析出而得以富集
5、['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溶液pH的测定方法', '试纸的使用', '溶度积定义及表达式', '氨水的组成及性质', '明矾', '沉淀的转化', '沉淀的溶解与生成']正确率40.0%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 现象或事实 | 解释 |
$${{A}}$$ | 室温下,向明矾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浓氨水 | 证明氢氧化铝溶于氨水 |
$${{B}}$$ | 室温下,用 $${{p}{H}}$$ 试纸测得: $$0. 1 m o l \cdot L^{-1}$$ $${{N}{{a}_{2}}{S}{{O}_{3}}}$$ 溶液的 $${{p}{H}}$$ 约为 $$1 0, \ 0. 1 \mathrm{m o l} \cdot{\bf L}^{1}$$ $$\mathrm{N a H S O_{3}}$$ 溶液的 $${{p}{H}}$$ 约为 $${{5}}$$ | $${{H}{S}{{O}^{−}_{3}}}$$ 结合 $${{H}^{+}}$$ 的能力比 $$\mathrm{S O_{3}^{2-}}$$ 的强 |
$${{C}}$$ | 室温下,向浓度均为 $$0. 1 \mathrm{m o l} \cdot\mathrm{L}^{-1}$$ 的 $${{B}{a}{C}{{l}_{2}}}$$ 和 $${{C}{a}{C}{{l}_{2}}}$$ 混合溶液中滴加 $${{N}{{a}_{2}}{S}{{O}_{4}}}$$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 $$\mathrm{K_{s p} ~ ( \ B a S O_{4} ) ~ < K_{s p} ~ ( \ C a S O_{4} )}$$ |
$${{D}}$$ | 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 $$\mathrm{K_{2} C O_{3} )}$$ 不能与 $${{N}{{H}_{4}}{C}{l}}$$ 混合使用 | $${{K}_{2}{C}{{O}_{3}}}$$ 与 $${{N}{{H}_{4}}{C}{l}}$$ 反应会损失氮肥 |
D
A.$${{A}}$$
B.$${{B}}$$
C.$${{C}}$$
D.$${{D}}$$
6、['碳酸氢钠的俗称、物理性质及用途', '油脂的水解', '碳酸钠的俗称、物理性质、用途', '试纸的使用', '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 '实验结论的描述、误差分析', '盐类水解的应用']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用润湿的$${{p}{H}}$$试纸测定稀碱溶液的$${{p}{H}{,}}$$测定值偏小
B.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 2. 0 0 \mathrm{m L}$$的$${{K}{M}{n}{{O}_{4}}}$$溶液
C.用纯碱溶液清洗油污时,加热可以增强其去污能力
D.用$$\mathrm{N a H C O_{3}}$$和$$\mathrm{A l}_{2} ( \mathrm{S O_{4}} )_{3}$$两种溶液可作泡沫灭火剂
7、['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溶液pH的测定方法', 'pH定义及表达式', '试纸的使用', '化学试剂的保存与取用', '亚铁离子、亚铁盐', '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正确率40.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实验室常将硫磺撒在汞的表面,以除去不慎洒落的汞
B.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一定会产生误差
C.从海带中提取碘一般经过$${{“}}$$浸泡$${、}$$过滤$${、}$$氧化$${、}$$提纯$${{”}}$$等步骤
D.实验室保存氯化亚铁溶液时,需加入少量铁粉
8、['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 '试纸的使用', '化学试剂的保存与取用', '对分离、提纯方法选择的考查']正确率60.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四氯化碳不能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贮存
B.用$${{P}{H}}$$试纸检验氨气$${、}$$氯化氢气体时,需湿润
C.实验剩余药品都不能放回原处,不能随意丢弃,要放入制定容器内
D.用饱和碳酸氢钠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
9、['试纸的使用', '化学试剂的保存与取用', '实验结论的描述、误差分析']正确率60.0%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用瓷坩埚熔融氢氧化钠或碳酸钠
B.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溶液的$${{p}{H}}$$值
C.取用金属钠$${、}$$钾时,未用完的钠$${、}$$钾应放回原瓶
D.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俯视读数会导致读数偏小
10、['酸碱中和滴定',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溶液pH的测定方法', '其他仪器及使用方法', '试纸的使用', '中和热的测定与误差分析',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化学试剂的保存与取用', '中和滴定原理的迁移应用', '盐类水解的应用']正确率40.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C
A.测定某浓度盐酸的$${{p}{H}}$$时,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湿润
B.中和热测定时,需要的玻璃仪器为大$${、}$$小烧杯和温度计
C.实验室保存$$\mathrm{F e_{2} \ ( \bf S O_{4} )}_{3}$$溶液时,应向其中加入少量硫酸
D.中和滴定时,往锥形瓶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滴定结果使滴定结果偏低
1. 题目显示SVG异常,无法解析选项内容,暂无法解答。
2. 正确答案:B
解析:
A选项错误: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会漂白pH试纸,无法准确测定pH。
B选项正确:$$FeCl_3$$水解生成$$Fe(OH)_3$$,加热蒸干并灼烧后分解为$$Fe_2O_3$$。
C选项错误:制备$$Al(OH)_3$$胶体应使用热水,加入NaOH会生成偏铝酸钠。
D选项错误:$$NaHSO_4$$电离出$$H^+$$抑制水的电离,$$NaHCO_3$$水解促进水的电离,电离程度不相等。
3. 正确答案:D
解析:
A选项错误:氯气和溴蒸气都能溶于四氯化碳,无法选择性除去溴。
B选项错误:氯水具有漂白性,会使pH试纸褪色,无法准确读数。
C选项错误:下层液体应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不能从上口倒出。
D选项正确: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可用重结晶法提纯。
4. 正确答案:B
解析:
A选项错误:亚硫酸具有还原性,但不会使pH试纸褪色。
B选项正确:氧化镁熔点高达2852°C,电解耗能大,工业上采用电解氯化镁。
C选项错误:三氧化硫用98.3%浓硫酸吸收,不能用水吸收。
D选项错误:生物炼铜是将硫化铜转化为可溶性硫酸铜,而非转化为硫化铜。
5. 正确答案:D
解析:
A选项错误: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只能溶于强碱。
B选项错误:$$HSO_3^-$$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显酸性,但$$HSO_3^-$$结合$$H^+$$能力弱于$$SO_3^{2-}$$。
C选项错误:出现白色沉淀说明$$BaSO_4$$溶解度更小,但$$K_{sp}(BaSO_4) < K_{sp}(CaSO_4)$$正确,不过$$CaSO_4$$微溶,该现象不能直接证明溶度积关系。
D选项正确:$$K_2CO_3$$与$$NH_4Cl$$发生双水解生成氨气,导致氮肥损失。
6. 正确答案:C
解析:
A选项错误:润湿pH试纸测稀碱溶液,稀释后OH^-浓度降低,pH测定值偏小正确。
B选项错误:$$KMnO_4$$具有强氧化性,会腐蚀碱式滴定管的橡胶管,应使用酸式滴定管。
C选项正确:加热促进纯碱水解,生成更多OH^-,去污能力增强。
D选项正确:$$NaHCO_3$$和$$Al_2(SO_4)_3$$混合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CO_2$$,可作灭火剂。
7. 正确答案:B
解析:
A选项正确:汞与硫反应生成硫化汞,可处理洒落的汞。
B选项错误:用湿润pH试纸测中性溶液时不会产生误差。
C选项正确:海带提碘的步骤包括浸泡、过滤、氧化、萃取提纯。
D选项正确:加铁粉防止$$Fe^{2+}$$被氧化为$$Fe^{3+}$$。
8. 正确答案:C
解析:
A选项正确:四氯化碳会溶解橡胶,不能用橡胶塞。
B选项正确:检测气体时需湿润pH试纸使其电离。
C选项错误:实验剩余的一些贵重药品(如钠、钾)应放回原瓶。
D选项正确:碳酸氢钠与氯化氢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除杂。
9. 正确答案:C
解析:
A选项错误:瓷坩埚含$$SiO_2$$,会与NaOH或$$Na_2CO_3$$反应。
B选项错误:湿润pH试纸会稀释溶液,导致测定不准确。
C选项正确:钠、钾性质活泼,未用完的应放回原瓶防止危险。
D选项错误:俯视量筒读数会导致读数偏大。
10. 正确答案:C
解析:
A选项错误:测pH时润湿试纸会稀释溶液,影响准确度。
B选项错误:中和热测定还需要环形玻璃搅拌棒。
C选项正确:加硫酸抑制$$Fe^{3+}$$水解。
D选项错误:锥形瓶加水不影响溶质物质的量,滴定结果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