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从实验学化学化学仪器的洗涤、干燥

化学试剂的保存与取用-化学仪器的洗涤、干燥知识点考前进阶选择题自测题答案-海南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4.0%

2025-08-19
化学试剂的保存与取用-化学仪器的洗涤、干燥知识点考前进阶选择题自测题答案-海南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4.0%
1、['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钠与氧气等非金属的反应', '钠与水反应原理', '卤素单质的性质', '化学试剂的保存与取用', '氢氧化钠']

正确率40.0%实验室保存下列试剂,其中保存方法和理由描述都正确的是(

选项 试剂 保存方法 理由
$${{A}}$$ 金属钠 保存在乙醇中 防止和空气中氧气 $${、}$$ 水反应
$${{B}}$$ 液溴 存放在带橡皮塞的细口瓶中 防止挥发
$${{C}}$$ 碳酸钠晶体 存放在干燥密封的广口瓶中 防止风化成粉末而变质
$${{D}}$$ 氢氧化钠溶液 存放在带磨口玻璃塞的细口瓶中 防止与空气接触被氧化

C

A.$${{A}}$$

B.$${{B}}$$

C.$${{C}}$$

D.$${{D}}$$

2、['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 '浓硫酸的脱水性', '浓硫酸的吸水性', '试纸的使用', '化学试剂的保存与取用']

正确率40.0%下列实验操作中,符合操作规范的是(

A

A.洒出的少量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测定溶液的$${{p}{H}}$$,先用水润湿$${{p}{H}}$$试纸,然后将试纸插入待测液中

C.为了达到节约药品的目的,将实验后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D.配制稀硫酸时,将水沿量筒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3、['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氨的实验室制法', '氨的分子结构和性质、用途', '氯气的发现及物理性质', '化学试剂的保存与取用',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装置及性质实验',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物理方法']

正确率40.0%下列实验方法错误的是$${{(}{)}}$$

B

A.svg异常

B.svg异常

C.svg异常

D.svg异常

4、['次氯酸的性质', '二氧化硫的制取、用途', '化学试剂的保存与取用', '微量元素']

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浓硝酸应保存于无色试剂瓶中

B.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I}_{2}}$$的食物

C.二氧化硫可广泛用于食品的增白

D.次氯酸钠溶液可用于环境的消毒杀菌

5、['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操作', '其他仪器及使用方法', '乙醇的结构、物理性质', '仪器能否加热、加热方式', '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 '化学试剂的保存与取用',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物理方法', '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

正确率60.0%某课外实验小组的同学们采取的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①}$$甲同学将用剩的钠或钾应及时放回原试剂瓶;
$${②}$$乙同学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③}$$丙同学给容量为$${{3}{0}{m}{L}}$$的试管中加入$${{2}{0}{m}{L}}$$液体加热;
$${④}$$丁同学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⑤}$$戊同学将浓硫酸倒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稀释;
$${⑥}$$己同学配制$${{N}{a}{O}{H}}$$溶液时,将$${{N}{a}{O}{H}}$$固体在烧杯中溶解后,立即注入容量瓶中.

B

A.只有$${②{③}}$$

B.$${①{②}}$$

C.只有$${②{③}{④}}$$

D.全部正确

6、['化学试剂的保存与取用', '化学试剂的分类']

正确率60.0%现有一瓶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水样,该试剂瓶上应贴有的破损标签是(

A

A.svg异常

B.svg异常

C.svg异常

D.svg异常

7、['其他仪器及使用方法', '化学试剂的保存与取用', '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

正确率60.0%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点燃氢气之前必须验纯

B.用温度计可以搅拌溶液

C.从试剂瓶中取出的药品,若有剩余,可以再放回原试剂瓶

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一定要将滴管伸入试管中

8、['试纸的使用', '化学试剂的保存与取用', '盐类水解的应用']

正确率40.0%下列实验操作或所记录的数据合理的是$${{(}{)}}$$

C

A.$${{F}{e}{C}{{l}_{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产物是$$\mathrm{F e ( O H )_{3}}$$

B.一学生用$${{p}{H}}$$试纸测得某氯水的$${{p}{H}}$$为$${{2}}$$

C.普通泡沫灭火器内的玻璃筒里盛硫酸铝溶液,铁筒中盛碳酸氢钠溶液

D.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是将晶体溶于蒸馏水再加入一定量的铁粉

9、['C、Si的化学性质', '煤的气化', '化学试剂的保存与取用', '有机高分子']

正确率80.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

B.实验室金属钠应保存在煤油中

C.晶体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D.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10、['化学试剂的保存与取用', '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

正确率60.0%保护人员安全、防止环境污染,是实验安全的重要内容。实验室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金属钠着火时,立即用$$\mathrm{N a H C O_{3}}$$干粉灭火器扑灭

B.制备并收集少量氯气时,配戴防护眼镜并在通风橱中进行

C.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缓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D.取金属钠时,用镊子夹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钠表面的煤油

1. 解析:

选项A:金属钠不能保存在乙醇中,因为钠会与乙醇反应生成氢气,正确保存方法是保存在煤油中。错误。

选项B:液溴应使用玻璃塞而非橡皮塞,因为液溴会腐蚀橡胶。错误。

选项C:碳酸钠晶体($$Na_2CO_3 \cdot 10H_2O$$)易风化失去结晶水,干燥密封保存正确。正确。

选项D:氢氧化钠溶液会腐蚀玻璃塞,应使用橡皮塞。错误。

答案:C

2. 解析:

选项A:酒精着火用湿抹布覆盖正确,可隔绝氧气灭火。正确。

选项B:测pH时润湿试纸会稀释溶液,导致测量不准。错误。

选项C: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瓶,防止污染试剂。错误。

选项D:稀释浓硫酸应将酸倒入水中,反之可能引起暴沸。错误。

答案:A

4. 解析:

选项A:浓硝酸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瓶中。错误。

选项B:人体需碘但应通过碘盐补充,直接吃$$I_2$$有毒。错误。

选项C:$$SO_2$$有毒,不能用于食品增白。错误。

选项D:次氯酸钠($$NaClO$$)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消毒。正确。

答案:D

5. 解析:

①正确,钠/钾活泼需隔绝空气保存;②正确;③错误,试管加热液体不超过容积1/3;④错误,酒精与水互溶不能作萃取剂;⑤错误,量筒不能用于稀释操作;⑥错误,NaOH溶解放热需冷却后再转移。

答案:B

7. 解析:

选项A:氢气易燃,点燃前必须验纯。正确。

选项B:温度计不能搅拌,可能破裂。错误。

选项C:剩余药品会污染原试剂,禁止放回。错误。

选项D:滴管应垂直悬空滴加,避免接触试管。错误。

答案:A

8. 解析:

选项A:$$FeCl_3$$水解生成$$Fe(OH)_3$$,灼烧得$$Fe_2O_3$$。错误。

选项B:氯水有漂白性会使pH试纸褪色,测量不准。错误。

选项C:泡沫灭火器应为铝筒盛$$NaHCO_3$$,玻璃筒盛$$Al_2(SO_4)_3$$。错误。

选项D:加铁粉可防止$$Fe^{2+}$$被氧化。正确。

答案:D

9. 解析:

选项A:煤干馏生成焦炭等新物质,是化学变化。正确。

选项B:钠密度大于煤油可隔绝空气。正确。

选项C:硅是半导体,导电性介于导体与绝缘体间。正确。

选项D:单糖、二糖和油脂不是高分子。错误。

答案:D

10. 解析:

选项A:钠着火不能用$$NaHCO_3$$灭火,会与生成的水反应加剧燃烧,应使用沙土。错误。

选项B:氯气有毒,通风橱操作正确。正确。

选项C:浓硫酸稀释操作规范。正确。

选项D:取钠方法正确。正确。

答案:A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