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相关推算,卤素离子的检验方法,铜,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本质及特征,电解质电离程度的比较及应用,淀粉与碘的反应,离子共存,以为中心的基本粒子的有关推算,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氧化铁,酸碱中和滴定,硫酸根离子、亚硫酸离子、硫离子的检验,氧化还原反应的书写及配平,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计算,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 或O H^{-}浓度的计算" />
格物学 从实验学化学化学仪器的洗涤、干燥

指示剂的使用-化学仪器的洗涤、干燥知识点月考进阶选择题自测题解析-四川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4.00000000000001%

2025-09-09
指示剂的使用-化学仪器的洗涤、干燥知识点月考进阶选择题自测题解析-四川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4.00000000000001%
2、['溶液的酸碱性判断', '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检验、鉴别', '硫酸根离子、亚硫酸离子、硫离子的检验', '离子共存', '铵根的检验', '指示剂的使用', '卤素离子的检验方法']

正确率40.0%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

A.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溶液:$$\mathrm{N a^{+}, \ N H_{4}^{+}, \ C l^{-}, \ B r^{-}}$$

B.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mathrm{M g^{2+}, ~ F e^{3+}, ~ N a^{+}, ~ C l O^{-}}$$

C.含有大量$$\mathrm{F e}^{2+}$$的溶液:$$\mathrm{N a^{+}, ~ N H_{4}^{+}, ~ S O_{4}^{2-}, ~ O H}$$

D.$$0. 1 \mathrm{m o l} / \mathrm{L N a_{2} C O_{3}}$$溶液:$$\mathrm{K^{+}, ~ C u^{2+}, ~ S O_{4}^{2-}, ~ C l^{-}}$$

3、['氧化还原反应的书写及配平', '四氧化三铁', '氧化铁', '以为中心的基本粒子的有关推算', '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与的相关推算', '硫酸的性质',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本质及特征', '指示剂的使用', '化学常用计量及综合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铜']

正确率40.0%向$$1 0. 4 ~ \mathrm{g} ~ \mathrm{F e_{3} O_{4}, ~} ~ \mathrm{F e_{2} O_{3}, ~ C u}$$的混合物中加入$$\mathrm{l ~ m o l} \cdot\mathrm{L}^{-1}$$的硫酸溶液$$\mathrm{1 4 0 ~ m L}$$时,固体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不变红色。若用过量的$${{H}_{2}}$$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原混合物,最终所得固体的质量为$${{(}{)}}$$

A

A.$$\mathrm{8. 1 6 ~ g}$$

B.$$6. 4 2 \mathrm{\ g}$$

C.$$3. 2 4 \textnormal{g}$$

D.$$2. 2 4 \textnormal{g}$$

8、['溶液的酸碱性判断', '指示剂的使用',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 或O H^{-}浓度的计算', '水的电离平衡']

正确率60.0%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 ~ ( O H^{-} ) ~=1 \times1 0^{-1 1} m o l / L$$,若向该溶液中滴入$${{2}{~}{3}}$$滴酚酞,溶液的颜色可能是(

D

A.只显红色

B.呈无色

C.无色或蓝色

D.红色或无色

2、分析各组离子共存情况:

A. 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说明存在强氧化性物质,但所列离子 $$Na^+$$、$$NH_4^+$$、$$Cl^-$$、$$Br^-$$ 均无强氧化性,可共存。

B. 能使酚酞变红说明溶液呈碱性,$$Mg^{2+}$$ 和 $$Fe^{3+}$$ 会生成氢氧化物沉淀,不能共存。

C. 含大量 $$Fe^{2+}$$ 的溶液中,$$OH^-$$ 会与 $$Fe^{2+}$$ 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共存。

D. $$Na_2CO_3$$ 溶液中,$$Cu^{2+}$$ 会与 $$CO_3^{2-}$$ 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沉淀,不能共存。

故正确答案为 A。

3、设混合物中 $$Fe_3O_4$$、$$Fe_2O_3$$、$$Cu$$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x$$、$$y$$、$$z$$。

硫酸消耗:$$n(H_2SO_4) = 1 \times 0.14 = 0.14$$ mol

固体溶解后滴加 KSCN 不变红,说明无 $$Fe^{3+}$$,全部转化为 $$Fe^{2+}$$。

根据电子守恒和物料守恒:

$$Fe_3O_4$$ 可看作 $$FeO \cdot Fe_2O_3$$,与 $$H_2SO_4$$ 反应时,$$Fe^{3+}$$ 被还原为 $$Fe^{2+}$$。

总铁原子数:$$3x + 2y$$

铜原子数:$$z$$

硫酸提供 $$H^+$$ 用于溶解和还原:

$$2 \times (3x + 2y + z) = 0.14 \times 2$$(因 $$H_2SO_4$$ 提供 2$$H^+$$)

即 $$3x + 2y + z = 0.14$$

质量关系:$$232x + 160y + 64z = 10.4$$

用 $$H_2$$ 还原后,得 $$Fe$$ 和 $$Cu$$,质量为:$$56(3x + 2y) + 64z$$

由电子守恒:还原过程得电子数 = $$2(3x + 2y + z)$$($$Fe^{3+} \to Fe$$ 得 3e,$$Fe^{2+} \to Fe$$ 得 2e,$$Cu^{2+} \to Cu$$ 得 2e)

但直接计算最终固体质量:

设总铁原子物质的量为 $$n_{Fe}$$,铜原子物质的量为 $$n_{Cu}$$,则:

$$n_{Fe} = 3x + 2y$$,$$n_{Cu} = z$$

最终固体质量 = $$56 n_{Fe} + 64 n_{Cu}$$

由硫酸消耗知:$$n_{Fe} + n_{Cu} = 0.14$$(因每个金属离子消耗 2$$H^+$$)

又总质量:$$232x + 160y + 64z = 10.4$$

但 $$Fe_3O_4$$ 和 $$Fe_2O_3$$ 中铁氧比不同,需另寻关系。

注意 $$Fe_3O_4$$ 与酸反应时,部分 $$Fe^{3+}$$ 被还原,电子来自 $$Cu$$ 或 $$Fe^{2+}$$。

简化:最终 $$H_2$$ 还原所得固体为 $$Fe$$ 和 $$Cu$$,其质量相当于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总质量。

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质量:$$Fe$$ 和 $$Cu$$ 质量之和。

$$m_{Fe} + m_{Cu} = 10.4 - m_O$$

$$m_O$$ 为氧元素质量,与硫酸中 $$H^+$$ 反应生成水。

每个 $$O$$ 原子消耗 2$$H^+$$,故 $$n_O = n_{H^+}/2 = 0.14$$ mol

$$m_O = 0.14 \times 16 = 2.24$$ g

故最终固体质量 = $$10.4 - 2.24 = 8.16$$ g

正确答案为 A。

8、水电离出的 $$c(OH^-) = 1 \times 10^{-11}$$ mol/L,小于 $$10^{-7}$$,说明水的电离被抑制,可能为酸或碱溶液。

若为酸溶液,则 $$c(H^+) > 10^{-7}$$,$$c(OH^-) = 10^{-11}$$,pH ≈ 3,加酚酞无色。

若为碱溶液,则 $$c(OH^-) > 10^{-7}$$,但水电离的 $$c(OH^-) = 10^{-11}$$,说明碱抑制水电离,此时 $$c(OH^-)_{总} \approx 10^{-3}$$ mol/L(因 $$10^{-11} = \frac{{10^{-14}}}{{c(H^+)}}$$,得 $$c(H^+) = 10^{-3}$$,故 $$c(OH^-) = 10^{-11}$$ 为水电离部分,主体为碱电离),pH ≈ 11,加酚酞变红。

故溶液可能为红色或无色,正确答案为 D。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