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从实验学化学化学仪器的洗涤、干燥

化学试剂的保存与取用-化学仪器的洗涤、干燥知识点回顾基础选择题自测题答案-海南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62.0%

2025-09-08
化学试剂的保存与取用-化学仪器的洗涤、干燥知识点回顾基础选择题自测题答案-海南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62.0%
1、['初中化学衔接知识', '氨的分子结构和性质、用途', '化学试剂的保存与取用', '喷泉实验的原理及应用', '一氧化氮']

正确率60.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A.$${{N}{{H}_{3}}}$$的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B.$${{N}{O}}$$和$${{N}{{H}_{3}}}$$均可用排空气法收集

C.盛液溴的瓶内加少量水可防止液溴的挥发

D.$${{N}{{H}_{3}}}$$遇到挥发性的强酸就能冒白烟

2、['初中化学衔接知识', '实验药品、实验装置/实验步骤的作用', '化学试剂的保存与取用', '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 '钠的保存、应用']

正确率60.0%$${{2}{0}{1}{8}}$$年$${{1}{2}}$$月$${{2}{6}}$$日,北京交通大学东校区$${{2}}$$号楼实验室内学生进行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科研试验时发生爆炸。经核实,事故造成$${{3}}$$名参与实验的学生死亡。实验规则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实验室发生火灾时,应尽快用水扑灭

B.实验室中金属钠应置于煤油中保存,白磷应置于干燥容器中妥善保管

C.皮肤被碱灼伤时,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并用一定浓度的硼酸溶液淋洗

D.蒸馏时,为了避免有机溶剂挥发危害人体健康,应用塞子堵住尾接管的排气口

4、['硝酸的保存、用途及工业制备', '氯化氢、盐酸', '化学试剂的保存与取用', '氯水的成分和性质', '钠的保存、应用']

正确率60.0%下列药品,在空气中既不易被氧化,也不易分解,且可以用无色玻璃瓶存放的是(

D

A.氯水

B.钠

C.浓硝酸

D.浓盐酸

6、['焰色试验', '中和热的测定与误差分析', '化学试剂的保存与取用', '常见气体的检验']

正确率40.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测定需用温度计测量温度二次,分别为反应的起始温度和最高温度

B.用试纸检验气体时,可先把试纸用蒸馏水润湿,粘在玻璃棒一端,用玻璃棒把试纸放到盛待测气体的容器口附近

C.用剩的药品能否放回原瓶,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D.将铂丝放在盐酸中洗涤并灼烧为无色后,再蘸取待测物进行焰色反应

8、['浓硫酸的吸水性', '化学试剂的保存与取用', '硫化氢、硫化物', '漂白液、漂白粉、漂粉精']

正确率60.0%由于易被氧化而不宜长期存放的溶液是(

A

A.氢硫酸

B.硫酸钠溶液

C.漂白粉

D.浓硫酸

9、['钠', '化学试剂的保存与取用']

正确率80.0%下列有关钠的取用方法、保存及存在形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B

A.实验中,取用少量的金属钠可用手直接取

B.实验室中,钠通常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

C.实验后剩余的金属钠要丢入垃圾桶,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中

D.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少量以游离态形式存在

10、['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化学试剂的保存与取用']

正确率80.0%下列说法或基本操作合理的是$${{(}{)}}$$

C

A.在空气中,将氯化镁溶液蒸发结晶可以获得纯净的氯化镁固体

B.金属钠切割后的剩余部分不能放回原试剂瓶,应放置废液缸中

C.可用硝酸和硝酸银溶液鉴别氯化钠溶液与亚硝酸钠溶液

D.硝酸银溶液保存在棕色的广口瓶中,防止见光分解

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NH_3$$的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正确,喷泉实验证明氨气溶解度极大)

B. $$NO$$和$$NH_3$$均可用排空气法收集(错误,$$NO$$与氧气反应生成$$NO_2$$,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NH_3$$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C. 盛液溴的瓶内加少量水可防止液溴的挥发(正确,水封减少溴挥发)

D. $$NH_3$$遇到挥发性的强酸就能冒白烟(正确,生成铵盐微小颗粒形成白烟)

答案:B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室发生火灾时,应尽快用水扑灭(错误,电气或油类火灾不能用水)

B. 实验室中金属钠应置于煤油中保存,白磷应置于干燥容器中妥善保管(错误,白磷需保存在水中)

C. 皮肤被碱灼伤时,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并用一定浓度的硼酸溶液淋洗(正确,硼酸可中和碱性)

D. 蒸馏时,为了避免有机溶剂挥发危害人体健康,应用塞子堵住尾接管的排气口(错误,密封可能引起爆炸)

答案:C

4. 下列药品在空气中既不易被氧化也不易分解,且可用无色玻璃瓶存放的是:

A. 氯水(错误,次氯酸分解)

B. 钠(错误,易氧化)

C. 浓硝酸(错误,见光分解)

D. 浓盐酸(正确,稳定性高,可用无色瓶存放)

答案:D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测定需用温度计测量温度二次,分别为反应的起始温度和最高温度(正确)

B. 用试纸检验气体时,可先把试纸用蒸馏水润湿,粘在玻璃棒一端,用玻璃棒把试纸放到盛待测气体的容器口附近(正确)

C. 用剩的药品能否放回原瓶,应视具体情况而定(正确,如钠需放回)

D. 将铂丝放在盐酸中洗涤并灼烧为无色后,再蘸取待测物进行焰色反应(错误,应用稀盐酸清洗)

答案:D

8. 由于易被氧化而不宜长期存放的溶液是:

A. 氢硫酸(正确,$$H_2S$$易被氧化析出硫)

B. 硫酸钠溶液(稳定)

C. 漂白粉(易分解而非氧化)

D. 浓硫酸(吸水性非氧化性)

答案:A

9. 下列有关钠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实验中,取用少量的金属钠可用手直接取(错误,需用镊子)

B. 实验室中,钠通常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正确,隔绝空气和水)

C. 实验后剩余的金属钠要丢入垃圾桶,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中(错误,应放回原瓶)

D. 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少量以游离态形式存在(错误,无游离态)

答案:B

10. 下列说法或基本操作合理的是:

A. 在空气中,将氯化镁溶液蒸发结晶可以获得纯净的氯化镁固体(错误,会水解生成$$Mg(OH)Cl$$)

B. 金属钠切割后的剩余部分不能放回原试剂瓶,应放置废液缸中(错误,应放回原瓶)

C. 可用硝酸和硝酸银溶液鉴别氯化钠溶液与亚硝酸钠溶液(正确,$$NaCl$$产生$$AgCl$$沉淀,$$NaNO_2$$无沉淀)

D. 硝酸银溶液保存在棕色的广口瓶中,防止见光分解(错误,应使用棕色细口瓶)

答案:C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