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N}{{H}_{3}}}$$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N}{{H}_{3}}}$$的水溶液呈碱性
B.$${{C}{{l}_{2}}}$$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氯水有酸性和漂白性
C.$${{H}{C}{l}}$$硅酸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C}{l}}$$的非金属性比$${{S}{i}}$$强
D.$${{Y}}$$酸性$${{K}{M}{n}{{O}_{4}}}$$溶液溶液褪色$${{Y}}$$一定是$${{S}{{O}_{2}}}$$
2、['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检验、鉴别',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装置及性质实验', '电化学腐蚀的种类和原理', '对分离、提纯方法选择的考查']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用图$${{1}}$$所示装置测定$$\mathrm{F e}^{2+}$$的浓度
B.用图$${{2}}$$所示装置制取少量$${{C}{{O}_{2}}}$$气体
C.用图$${{3}}$$所示装置用所示装置分离$${{I}_{2}}$$和$${{N}{{H}_{4}}{{C}{l}}}$$固体
D.用图$${{4}}$$用于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3、['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乙炔的制备', '氨的实验室制法', '二氧化氮',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装置及性质实验']正确率40.0%svg异常
A
A.$${{A}}$$
B.$${{B}}$$
C.$${{C}}$$
D.$${{D}}$$
5、['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二氧化硫的性质', '氯气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装置及性质实验',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物理方法']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将装置$${{I}}$$中通入$${{C}{{l}_{2}}}$$和$${{S}{{O}_{2}}}$$的混合气体,然后加热褪色后的溶液,据溶液是否变红来证明$${{S}{{O}_{2}}}$$的是否存在
B.用装置$${Ⅱ}$$来蒸发浓缩$${{C}{u}{S}{{O}_{4}}}$$溶液,并通过冷却结晶$${、}$$过滤的方法获得胆矾晶体
C.用浓氨水和块状固体$${{N}{a}{O}{H}}$$在装置$${{I}{I}{I}}$$中作用,来快速制取$${{N}{{H}_{3}}}$$
D.用装置$${{I}{V}}$$来分离乙醇萃取碘水后的溶液
6、['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氨的实验室制法', '蒸发、蒸馏与灼烧的仪器', '过滤、分离与注入溶液的仪器', '一氧化氮',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装置及性质实验', '对分离、提纯方法选择的考查']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A}}$$
B.$${{B}}$$
C.$${{C}}$$
D.$${{D}}$$
7、['常见气体制备原理、装置及性质实验']正确率60.0%svg异常
A.$${{A}}$$
B.$${{B}}$$
C.$${{C}}$$
D.$${{D}}$$
8、['化学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 '仪器的创新使用',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装置及性质实验']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打开止水夹$${{a}}$$、$${{b}{,}}$$气体从$${{d}}$$管导入,储存在下面的集气瓶里
B.气体被储存在下面的集气瓶里时$${,{c}}$$导管也必须安装止水夹
C.取用储存在下面集气瓶里的气体时,通过控制止水夹$${{a}}$$、$${{b}{,}}$$可将气体顺利排出
D.该装置(另取药品)也可作为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
10、['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实验装置的连接、实验步骤的先后',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装置及性质实验']正确率40.0%svg异常
A
A.全正确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1. 分析选项:
A. $$NH_3$$ 使酚酞变红,因 $$NH_3 \cdot H_2O \rightleftharpoons NH_4^+ + OH^-$$,溶液呈碱性,正确
B. $$Cl_2$$ 使石蕊先变红($$Cl_2 + H_2O \rightleftharpoons HCl + HClO$$ 显酸性)后褪色(HClO漂白性),正确
C. HCl与硅酸钠反应:$$2HCl + Na_2SiO_3 \rightarrow 2NaCl + H_2SiO_3 \downarrow$$(白色沉淀),证明Cl非金属性强于Si,正确
D. Y使酸性KMnO4褪色,Y可能为$$SO_2$$、$$C_2H_4$$等还原性物质,不一定是$$SO_2$$,错误
答案:D
2. 装置分析:
A. 图1为滴定装置,可测定$$Fe^{2+}$$浓度(如用KMnO4滴定),正确
B. 图2为启普发生器,制$$CO_2$$时用大理石与稀盐酸,正确
C. 图3为升华装置,$$I_2$$易升华,$$NH_4Cl$$受热分解为$$NH_3$$和$$HCl$$,冷却又化合,无法分离,错误
D. 图4为电解池,可通过对比腐蚀验证阴极保护法,正确
答案:C
3. 选项缺失具体内容,无法解析。通常此类题为图像选择题,需结合图像判断。
5. 实验装置评价:
A. $$Cl_2$$和$$SO_2$$混合发生反应:$$Cl_2 + SO_2 + 2H_2O \rightarrow 2HCl + H_2SO_4$$,褪色后加热无法恢复红色(因$$SO_2$$已反应),错误
B. 装置Ⅱ为蒸发浓缩与冷却结晶装置,可用于制备胆矾,正确
C. 装置Ⅲ为固液不加热制气,$$NaOH$$溶解放热促进$$NH_3$$逸出,正确
D. 装置Ⅳ为分液装置,乙醇与水互溶,不能萃取碘水,错误
答案:B、C(但单选题可能设计为选错误项,需根据题目要求判断)
6. 选项缺失具体内容,无法解析。
7. 选项缺失具体内容,无法解析。
8. 储气装置分析:
A. 打开a、b,气体从d导入,利用排水法储存在下瓶,正确
B. 储气时c管需关闭止水夹防止气体逸出,正确
C. 取用时打开a、b,通过水压将气体排出,正确
D. 该装置为储气装置,非发生装置(无法添加固体药品),错误
答案:D
10. 选项为组合选择,但缺失具体陈述。常见模式为:
① 可能正确 ② 可能正确 ③ 可能错误 ④ 可能正确 ⑤ 可能错误
需根据实际内容判断,如B选项$$②③④⑤$$表示第2、3、4、5项正确,但第1项错误。
因原题未提供具体陈述,无法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