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相关计算,溶液中的三个守恒关系,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常见阴离子的检验,氯离子的检验,物质检验和鉴别实验,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偏铝酸盐,常见阳离子的检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物质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检验、鉴别,二氧化硫的性质,离子推断,氯气的化学性质及用途,焰色试验,无机物的分离、提纯,离子共存,对多种离子检验、推断的综合考查,硫酸根离子、亚硫酸离子、硫离子的检验" />
格物学 从实验学化学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

常见阳离子的检验-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知识点回顾进阶选择题自测题解析-宁夏回族自治区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6.0%

2025-09-09
常见阳离子的检验-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知识点回顾进阶选择题自测题解析-宁夏回族自治区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6.0%
1、['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离子推断', '对多种离子检验、推断的综合考查', '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正确率40.0%向某溶液中滴加足量$${{B}{a}{C}{{l}_{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过量稀盐酸,沉淀完全不溶解。对该溶液的判断错误的是(

C

A.可能含$$\mathrm{S O_{4}^{2-}}$$

B.可能含$${{A}{{g}^{+}}}$$

C.一定含$$\mathrm{C O_{3}^{2-}}$$

D.一定不含$$\mathrm{S O_{3}^{2-}}$$

2、['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检验、鉴别', '硫酸根离子、亚硫酸离子、硫离子的检验', '离子共存', '铵根的检验', '氯气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偏铝酸盐', '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正确率40.0%下列离子或分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通入$${{C}{{O}_{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

A.$$\mathrm{N a^{+}, ~ C a^{2+}, ~ C l^{-}, ~ I^{-}}$$

B.$$\mathrm{N H_{4}^{+}}, \mathrm{C O_{3}^{2-}}, \mathrm{B r^{-}}, \mathrm{A l O}_{2}^{-}$$

C.$$\mathrm{H^{+}, ~ F e^{2+}, ~ S O_{4}^{2-}, ~ C l_{2}}$$

D.$$\mathrm{K^{+}, ~ A g^{+}, ~ N H_{3} \cdot H_{2} O, ~ N O_{3}^{-}}$$

4、['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硫酸根离子、亚硫酸离子、硫离子的检验', '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 '离子共存', '根据进行相关计算', '铵根的检验', '对多种离子检验、推断的综合考查', '溶液中的三个守恒关系', '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正确率60.0%某固体可能含有$$\mathrm{B a^{2+}, ~ N H_{4}^{+}, ~ C u^{2+}, ~ N a^{+}, ~ C l^{-}, ~ C O_{3}^{2-}, ~ S O_{4}^{2-} ~}$$中的几种离子,取等质量的两份该固体,进行如下实验:
$${{(}{1}{)}}$$一份固体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的$${{B}{a}{C}{{l}_{2}}}$$溶液,得到沉淀$$6. 6 3 \mathrm{~ g.}$$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仍有$$4. 6 6 \textnormal{g}$$沉淀;
$${{(}{2}{)}}$$另一份固体与过量的$${{N}{a}{O}{H}}$$固体混合后充分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0. 6 7 2 ~ \mathrm{L} ($$标准状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该固体中只含有$$\mathrm{N H_{4}^{+}, ~ C l^{-}, ~ C O_{3}^{2-}, ~ S O_{4}^{2-}}$$

B.该固体中一定含有$$\mathrm{N H_{4}^{+}, ~ N a^{+}, ~ C O_{3}^{2-}, ~ S O_{4}^{2-}}$$

C.该固体中一定没有$$\mathrm{C u^{2+}, \ N a^{+}, \ B a^{2+}, \ C l^{-}}$$

D.根据以上实验,无法确定该固体中含有$${{N}{{a}^{+}}}$$

5、['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硫酸根离子、亚硫酸离子、硫离子的检验', '二氧化硫的性质', '铵根的检验', '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正确率60.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一定含有$$\mathrm{C O_{3}^{2-}}$$

B.某溶液中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未变蓝,溶液中不存在$${{N}{{H}^{+}_{4}}}$$

C.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该气体一定为$${{S}{{O}_{2}}}$$

D.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硝酸,沉淀不消失,则一定含有$$\mathrm{S O_{4}^{2-}}$$

6、['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检验、鉴别', '物质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 '硫酸根离子、亚硫酸离子、硫离子的检验', '焰色试验', '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正确率40.0%下列根据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D

A.某物质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该物质一定是钠盐

B.某溶液加$${{N}{a}{O}{H}}$$溶液生成蓝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mathrm{M g}^{2+}$$

C.某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_{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mathrm{S O_{4}^{2-}}$$

D.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再滴加氯水,变红,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mathrm{F e}^{2+}$$

7、['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焰色试验', '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正确率4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某未知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没有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溶液中可能存在$${{N}{{H}^{+}_{4}}}$$

B.某未知溶液,滴加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若沉淀不消失,该溶液中一定存在$${{C}{{l}^{−}}}$$

C.某固体试样,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固体试样中一定有$${{N}{{a}^{+}}}$$,一定无$${{K}^{+}}$$

D.将某固体试样完全溶于盐酸,再滴加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该固体试样中一定存在$$\mathrm{S O_{4}^{2-}}$$

8、['氯离子的检验',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无机物的分离、提纯', '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检验、鉴别',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 '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正确率40.0%下列除杂和检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A}}$$ 除去 $${{F}{e}{C}{{l}_{3}}}$$ 溶液中混有的 $${{F}{e}{C}{{l}_{2}}}$$ 加入适量铁粉,过滤
$${{B}}$$ 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氢钠 加热
$${{C}}$$ 检验未知溶液中含有 $${{A}{{g}^{+}}}$$ 加入 $${{B}{a}{C}{{1}_{2}}}$$ 溶液
$${{D}}$$ 除去 $${{C}{{O}_{2}}}$$ 中混有的 $${{H}{C}{l}}$$ 气体 $${{N}{a}{O}{H}}$$ 溶液,洗气

B

A.$${{A}}$$

B.$${{B}}$$

C.$${{C}}$$

D.$${{D}}$$

10、['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物质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 '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正确率60.0%离子检验的常用方法有三种: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检验方法 沉淀法 显色法 气体法
含义 反应中有沉淀产生或溶解 反应中有颜色变化 反应中有气体产生

B

A.$${{N}{{H}^{+}_{4}}}$$:气体法

B.$$\mathrm{S O_{4}^{2-}}$$:气体法

C.$$\mathrm{F e}^{3+}$$:显色法

D.$${{B}{{r}^{−}}}$$:沉淀法

1. 向某溶液中滴加足量$$BaCl_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过量稀盐酸,沉淀完全不溶解。对该溶液的判断错误的是( )。

解析:加入$$BaCl_2$$产生白色沉淀,可能为$$BaSO_4$$、$$BaCO_3$$、$$AgCl$$等。加盐酸后沉淀不溶解,说明沉淀不溶于酸,可能为$$BaSO_4$$或$$AgCl$$。因此可能含$$SO_4^{2-}$$(A正确)或$$Ag^+$$(B正确)。$$CO_3^{2-}$$产生的$$BaCO_3$$溶于酸,但此处沉淀不溶,故一定不含$$CO_3^{2-}$$(C错误)。$$SO_3^{2-}$$会被氧化为$$SO_4^{2-}$$,但加盐酸后$$BaSO_3$$会溶解,此处沉淀不溶,故一定不含$$SO_3^{2-}$$(D正确)。错误选项为C。

答案:C

2. 下列离子或分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通入$$CO_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解析:A组离子无反应,通$$CO_2$$后仍稳定;B组中$$CO_3^{2-}$$和$$AlO_2^-$$与$$CO_2$$反应生成沉淀;C组中$$Cl_2$$氧化$$Fe^{2+}$$;D组中$$Ag^+$$与$$NH_3 \cdot H_2O$$形成络合物,通$$CO_2$$后可能分解。只有A组符合。

答案:A

4. 某固体可能含有$$Ba^{2+}$$、$$NH_4^+$$、$$Cu^{2+}$$、$$Na^+$$、$$Cl^-$$、$$CO_3^{2-}$$、$$SO_4^{2-}$$中的几种离子,取等质量的两份该固体,进行如下实验:

(1) 一份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_2$$溶液,得沉淀6.63g。加过量稀盐酸后,剩余4.66g沉淀;

(2) 另一份固体与过量$$NaOH$$混合加热,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0.672L(标准状况)。

解析:实验(1)中沉淀加盐酸部分溶解,说明含$$CO_3^{2-}$$和$$SO_4^{2-}$$。溶解部分为$$BaCO_3$$,质量6.63-4.66=1.97g,即0.01mol;剩余$$BaSO_4$$为4.66g,即0.02mol。故$$CO_3^{2-}$$为0.01mol,$$SO_4^{2-}$$为0.02mol。实验(2)中气体为$$NH_3$$,0.672L即0.03mol,故$$NH_4^+$$为0.03mol。溶液无色,不含$$Cu^{2+}$$;含$$CO_3^{2-}$$和$$SO_4^{2-}$$,则不含$$Ba^{2+}$$;电荷守恒:正电荷由$$NH_4^+$$和$$Na^+$$提供,负电荷由$$CO_3^{2-}$$和$$SO_4^{2-}$$提供,计算得需$$Na^+$$存在。$$Cl^-$$可能存在。因此B正确。

答案:B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解析:A错误,$$HCO_3^-$$也可产生$$CO_2$$;B错误,稀$$NaOH$$可能不足,应加热;C正确,$$SO_2$$使品红褪色且可逆;D错误,$$AgCl$$也不溶于硝酸。

答案:C

6. 下列根据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解析:A错误,可能是钠单质;B错误,蓝色沉淀为$$Cu(OH)_2$$;C错误,$$AgCl$$也不溶;D正确,$$Fe^{2+}$$被氧化为$$Fe^{3+}$$后与$$KSCN$$变红。

答案:D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解析:A正确,$$NH_4^+$$需加热才出$$NH_3$$;B错误,$$AgSO_4$$等也不溶;C错误,焰色黄色含$$Na^+$$,但可能含$$K^+$$(需钴玻璃);D错误,盐酸可能引入$$Cl^-$$,形成$$AgCl$$沉淀。

答案:A

8. 下列除杂和检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

解析:A错误,加铁粉还原$$Fe^{3+}$$为$$Fe^{2+}$$,但目标为除$$Fe^{2+}$$;B正确,加热$$NaHCO_3$$分解为$$Na_2CO_3$$;C错误,$$BaCl_2$$检验$$SO_4^{2-}$$或$$Ag^+$$,但$$AgCl$$沉淀类似;D错误,$$NaOH$$吸收$$CO_2$$。

答案:B

10. 离子检验的常用方法有三种: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解析:$$SO_4^{2-}$$常用沉淀法($$BaCl_2$$),气体法不合理;$$NH_4^+$$用气体法(碱加热);$$Fe^{3+}$$用显色法($$SCN^-$$);$$Br^-$$用沉淀法($$AgNO_3$$)。错误选项为B。

答案:B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