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从实验学化学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

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知识点回顾基础单选题自测题解析-辽宁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60.0%

2025-09-03
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知识点回顾基础单选题自测题解析-辽宁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60.0%
1、['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 '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 '对分离、提纯方法选择的考查']

正确率40.0%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 括号内为杂质 $${{)}}$$ 去除杂质的方法
$${{A}}$$ $$\mathrm{N a_{2} O_{2} ( N a O H )}$$ 通入足量 $${{C}{{O}_{2}}}$$ 气体
$${{B}}$$ 气体 $$\mathrm{C O_{2} ( H C l )}$$ 通过饱和 $$\mathrm{N a H C O_{3}}$$ 溶液洗气、干燥
$${{C}}$$ 固体 $$\mathrm{N a H C O_{3} ( N a_{2} C O_{3} )}$$ 加热至恒重
$${{D}}$$ 固体 $$\mathrm{A l_{2} \, O_{3} \, ( F e_{2} \, O_{3} )}$$ 加入足量 $${{N}{a}{O}{H}}$$ 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2、['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离子共存', '化学试剂的保存与取用', '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

正确率4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用其他试剂无法鉴别下列四种溶液:$${{N}{{a}_{2}}{C}{{O}_{3}}}$$、$$\mathrm{A l}_{2} ( \mathrm{S O_{4}} )_{3}$$、$${{N}{a}{C}{l}}$$、$$\mathrm{N a H S O_{4}}$$

B.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下列三组液态混合物:硝基苯和水、油酸和水、乙酸乙酯和乙醇

C.在由水电离出的$$\mathrm{c} ( \mathrm{H^{+}} )=1 \times1 0^{-1 4}$$$$\mathrm{m o l / L}$$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N}{{a}^{+}}}$$、$${{K}^{+}}$$、$${{N}{{O}^{−}_{3}}}$$、$${{H}{C}{{O}^{−}_{3}}}$$

D.实验室保存少量液溴和白磷常用水封

3、['化学试剂的保存与取用', '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

正确率80.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A.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粉末,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结晶法进行提纯

B.实验室中少量金属钠常保存在煤油中,实验时多余的钠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中

C.铁丝能代替铂丝做焰色反应实验

D.苯不能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贮存

4、['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 '盐类水解的应用']

正确率80.0%以下与实验操作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A.将AlCl 3溶液加热蒸干制取无水AlCl 3

B.用热的饱和Na 2CO 3溶液清洗试管中的油污

C.使用明矾对自来水进行杀菌消毒

D.除去CuCl 2溶液中的少量FeCl 3杂质,加入NaOH固体后过滤

5、['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 '有机物分离提纯的综合考查']

正确率40.0%下列分离或提纯有机物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待提纯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及主要操作方法
$${{A}}$$ 甲烷 乙烯 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洗气
$${{B}}$$ 淀粉 葡萄糖 水,过滤
$${{C}}$$ 溴单质 加亚硫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D}}$$ 乙酸乙酯 乙酸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分液

A.$${{A}}$$

B.$${{B}}$$

C.$${{C}}$$

D.$${{D}}$$

7、['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

正确率40.0%欲除去粗盐中含有的$$\mathrm{C a^{2+}}$$、$$\mathrm{M g}^{2+}$$、$$\mathrm{S O_{4}^{2-}}$$,加入三种除杂试剂顺序不可行的是$${{(}{)}}$$

C

A.$${{N}{a}{O}{H}}$$、$${{B}{a}{C}{{l}_{2}}}$$、$${{N}{{a}_{2}}{C}{{O}_{3}}}$$

B.$${{B}{a}{C}{{l}_{2}}}$$、$${{N}{a}{O}{H}}$$、$${{N}{{a}_{2}}{C}{{O}_{3}}}$$

C.$${{N}{{a}_{2}}{C}{{O}_{3}}}$$、$${{B}{a}{C}{{l}_{2}}}$$、$${{N}{a}{O}{H}}$$

D.$${{B}{a}{C}{{l}_{2}}}$$、$${{N}{{a}_{2}}{C}{{O}_{3}}}$$、$${{N}{a}{O}{H}}$$

8、['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

正确率80.0%下列不属于海水淡化的方法是$${{(}{)}}$$

A.蒸馏法

B.电渗析法

C.石灰纯碱法

D.离子交换法

9、['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

正确率40.0%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的原理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目的 分离方法 原理
A 分离氢氧化铁胶体和氯离子 盐析 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离子能
B 分离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 分液 二者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
C 除去苏打中少量小苏打 加热 二者的溶解度不同
D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醇和乙酸 蒸馏 乙酸乙酯与乙醇、乙酸的沸点相差较大

D

A.A

B.B

C.C

D.D

10、['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化学方法']

正确率80.0%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所用试剂的是$${{(}{)}}$$


B

A.$${{K}{N}{{O}_{3}}}$$溶液$$( \mathrm{K_{2} S O_{4}} )$$:适量$$\mathrm{B a ( N O_{3} )_{2}}$$溶液

B.$${{C}{a}{C}{{O}_{3}}}$$粉末$$( \mathrm{C a C l}_{2} )$$:过量盐酸

C.$${{C}{u}}$$粉$${{(}{Z}{n}}$$粉$${{)}}$$:过量盐酸

D.$$\mathrm{C O_{2} ( O_{2} )}$$:灼热的铜网

1. 分析各选项除杂方法:

A. $$Na_2O_2(NaOH)$$ 通入足量 $$CO_2$$:$$Na_2O_2$$ 会与 $$CO_2$$ 反应生成 $$Na_2CO_3$$,引入新杂质,错误

B. $$CO_2(HCl)$$ 通过饱和 $$NaHCO_3$$ 溶液:$$HCl + NaHCO_3 \rightarrow NaCl + H_2O + CO_2$$,$$CO_2$$ 不反应,正确

C. $$NaHCO_3(Na_2CO_3)$$ 加热:$$2NaHCO_3 \xrightarrow{\Delta} Na_2CO_3 + H_2O + CO_2$$,杂质反而增多,错误

D. $$Al_2O_3(Fe_2O_3)$$ 加 $$NaOH$$:$$Al_2O_3$$ 溶解而 $$Fe_2O_3$$ 不溶,可通过过滤分离,正确

正确答案:B 和 D

2. 分析各选项:

A. 四种溶液可两两混合观察现象:$$Na_2CO_3$$ 与 $$Al_2(SO_4)_3$$ 双水解产生沉淀和气体,$$NaHSO_4$$ 与 $$Na_2CO_3$$ 产生气体,可鉴别,错误

B. 硝基苯和水不互溶可分液,油酸和水形成乳浊液不宜分液,乙酸乙酯和乙醇互溶不能分液,错误

C. 水电离 $$c(H^+) = 1 \times 10^{-14} mol/L$$ 可能为强酸或强碱环境,$$HCO_3^-$$ 在酸或碱中均不稳定,不能大量存在,错误

D. 液溴易挥发用水封减少挥发,白磷易燃用水隔绝空气,正确

正确答案:D

3. 分析各选项:

A. 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氯化钠变化小,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提纯,正确

B. 实验多余钠应放回原瓶,防止随意处理引起危险,错误

C. 铁丝焰色反应无特征颜色,可代替铂丝,正确

D. 苯会溶解橡胶,不能用橡胶塞试剂瓶贮存,正确

正确答案:B

4. 分析各选项:

A. $$AlCl_3$$ 溶液蒸干会水解生成 $$Al(OH)_3$$,无法得到无水 $$AlCl_3$$,错误

B. $$Na_2CO_3$$ 溶液加热后碱性增强,利于油污水解,正确

C. 明矾用于净水(絮凝),不是杀菌消毒,错误

D. 加 $$NaOH$$ 会使 $$Cu^{2+}$$ 和 $$Fe^{3+}$$ 均沉淀,无法分离,错误

正确答案:B

5. 分析各有机除杂方法:

A. 甲烷(乙烯)通酸性 $$KMnO_4$$:乙烯被氧化生成 $$CO_2$$,引入新杂质,错误

B. 淀粉(葡萄糖)用水过滤:两者均不溶或均溶,无法分离,错误

C. 苯(溴)加 $$Na_2SO_3$$:$$Br_2 + Na_2SO_3 + H_2O \rightarrow 2NaBr + Na_2SO_4 + 2H^+$$,溴转化为水相离子,分液可得纯苯,正确

D. 乙酸乙酯(乙酸)加 $$NaOH$$: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错误

正确答案:C

7. 粗盐除杂试剂顺序分析:

$$BaCl_2$$ 除 $$SO_4^{2-}$$,$$NaOH$$ 除 $$Mg^{2+}$$,$$Na_2CO_3$$ 除 $$Ca^{2+}$$ 和过量 $$Ba^{2+}$$,须保证 $$Na_2CO_3$$ 在 $$BaCl_2$$ 之后加入

C 选项 $$Na_2CO_3$$ 在 $$BaCl_2$$ 之前,无法除去过量 $$Ba^{2+}$$,不可行

正确答案:C

8. 海水淡化方法:

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均为常用方法,石灰纯碱法用于硬水软化而非海水淡化

正确答案:C

9. 分离方法原理分析:

A. 分离胶体和离子应用渗析法而非盐析,错误

B. 植物油和水不互溶且密度不同,可用分液,正确

C. 除小苏打用加热:$$2NaHCO_3 \xrightarrow{\Delta} Na_2CO_3 + H_2O + CO_2$$,利用热稳定性不同而非溶解度,错误

D. 乙酸乙酯与乙醇、乙酸沸点接近(77°C、78°C、118°C),不宜用蒸馏,错误

正确答案:B

10. 除杂试剂不正确选项:

A. $$KNO_3(K_2SO_4)$$ 加 $$Ba(NO_3)_2$$:$$SO_4^{2-} + Ba^{2+} \rightarrow BaSO_4$$,正确

B. $$CaCO_3(CaCl_2)$$ 加盐酸:$$CaCO_3 + 2HCl \rightarrow CaCl_2 + H_2O + CO_2$$,主物质被反应,错误

C. $$Cu(Zn)$$ 加盐酸:Zn 溶解而 Cu 不溶,正确

D. $$CO_2(O_2)$$ 通过灼热铜网:$$O_2 + 2Cu \xrightarrow{\Delta} 2CuO$$,$$CO_2$$ 不反应,正确

正确答案:B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