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40.0%小组同学配制$$2 5 0 \mathrm{m L} 1. 0 0 \mathrm{m o l} \cdot\mathrm{L}^{-1} \mathrm{H}_{2} \mathrm{S O}_{4}$$溶液,计算出所需$$\mathrm{1 8 m o l} \cdot\mathrm{L}^{-1}$$浓$${{H}_{2}{S}{{O}_{4}}}$$的体积后,下列有关溶液配制过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实验步骤 | 实验仪器 |
$${{a}}$$ .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 $${{2}}$$ ~ $${{3}}$$ 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 $${{b}}$$ .用量筒量取所需 $$\mathrm{1 8 m o l} \cdot\mathrm{L}^{-1}$$ 浓 $${{H}_{2}{S}{{O}_{4}}}$$ 的体积,注入盛有约 $${{5}{0}{m}{L}}$$ 蒸馏水的烧杯中 $${{c}}$$ .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d}}$$ .用玻璃棒慢慢搅动,混合均匀后冷却至室温 $${{e}}$$ .盖好容量瓶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f}}$$ .将稀释后的 $${{H}_{2}{S}{{O}_{4}}}$$ 溶液沿玻璃棒注入 $$2 5 0 \mathrm{m L}$$ 容量瓶 $${{g}}$$ .往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直到液面在容量瓶刻度线下 $${{1}}$$ ~ $${{2}{c}{m}}$$ 处 | 量筒 天平 烧瓶 $$2 5 0 \mathrm{m L}$$ 容量瓶 烧杯 玻璃棒 胶头滴管 |
D
A.计算需要$$\mathrm{1 8 m o l} \cdot\mathrm{L}^{-1}$$浓硫酸的体积约为$$\mathrm{1 3. 9 m L}$$
B.配制过程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天平和烧瓶
C.配制过程中正确的操作顺序:$$\mathrm{b d f a g c e}$$
D.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会导致所配制的$${{H}_{2}{S}{{O}_{4}}}$$溶液浓度偏小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误差分析',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仪器', '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之间的换算', '对溶液配制的考查']正确率40.0%下列关于溶液及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配制$$0. 1 \mathrm{m o l} \cdot\mathrm{L}^{-1} \mathrm{C u S O}_{4}$$溶液$$4 5 0 m L$$,需要$${{C}{u}{S}{{O}_{4}}}$$的质量是$${{7}{.}{2}{g}}$$
B.配制稀硫酸时,将量筒量取的浓硫酸倒入小烧杯中,加入少量水溶解
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D.某温度下两种不同物质的溶液,若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则这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也一定相同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误差分析',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操作',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仪器', '对溶液配制的考查']正确率60.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A.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移液时应洗涤烧杯$${{2}{~}{3}}$$次
B.用$$\mathrm{1 0 0 m L}$$量筒量取$$\mathrm{5. 5 m L}$$稀盐酸
C.用托盘天平称量$$1 1. 5 0 \mathrm{g}$$$${{N}{a}{C}{l}}$$固体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固体物质可以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
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误差分析', '酸碱中和滴定',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仪器', '对溶液配制过程中的误差分析的考查', '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 '氨的分子结构和性质、用途', '中和滴定原理的迁移应用', '对溶液配制的考查', '实验结论的描述、误差分析']正确率40.0%下列实验测得的结果偏低的是$${{(}}$$$${{)}}$$
D
A.用沉淀法测定$$\mathrm{S O}_{4}^{2-},$$过滤后硫酸钡未烘干,直接称量质量
B.用标准$${{K}{I}{{O}_{3}}}$$溶液滴定亚硫酸钠溶液,终点时仰视读数
C.稀释浓硫酸并配制$$5 0 0 \mathrm{m L} \; \mathrm{1 m o l} \cdot\mathrm{L}^{-1}$$硫酸,定容时溶液未冷却至室温
D.用排水量气法测定氮化钙样品纯度,先将氮化钙与水反应,然后排水测量氨气体积
5、['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误差分析',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操作',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仪器', '初中化学衔接知识', '对溶液配制过程中的误差分析的考查', '溶液稀释与混合的计算', '氢氧化钠', '对溶液配制的考查',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综合考查']正确率40.0%用$${{N}{a}{O}{H}}$$固体配制$$\mathrm{1 m o l / L}$$的$${{N}{a}{O}{H}}$$溶液,下列操作和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将$$4 0 \mathrm{g N a O H}$$固体溶于$${{1}{L}}$$水中可配成$$\mathrm{1 m o l / L}$$的$${{N}{a}{O}{H}}$$溶液
B.称量时,将固体$${{N}{a}{O}{H}}$$直接放在天平右盘上
C.固体溶解后立即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向容量瓶中直接加水稀释到刻度线
D.配制溶液时容量瓶中原来有少量蒸馏水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7、['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误差分析',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操作', '对溶液配制过程中的误差分析的考查',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综合考查']正确率60.0%用浓盐酸配制$$1 0 0 \mathrm{m L} 0. 1 0 \mathrm{m o l} \cdot\mathrm{L}^{-1}$$的稀盐酸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会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大的是()
C
A.量筒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干燥就用来量取浓盐酸
B.移液前容量瓶中有少量的蒸馏水
C.在容量瓶中进行定容时俯视读数
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转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再补充几滴水至刻度
8、['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误差分析',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蒸发、蒸馏与灼烧的仪器', '氯气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萃取和分液在卤素性质实验中的应用']正确率40.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C
A.蒸发操作时,应将溶液完全蒸干后停止加热
B.分液操作时,先放出下层液体,再关闭活塞,从漏斗口倒出上层液体
C.吸收氯气尾气时,不能将导管伸入到$${{N}{a}{O}{H}}$$溶液液面以下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线可用胶头滴管吸出多余液体
10、['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误差分析']正确率40.0%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下列情况中溶液的浓度偏小的是()
C
A.溶解后,溶液未经冷却,立即转移至容量瓶
B.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时,不小心把少量的蒸馏水滴到容量瓶外
C.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1. 计算所需浓硫酸体积:$$V = \frac{{0.250 \times 1.00}}{{18}} \approx 0.0139 \text{ L} = 13.9 \text{ mL}$$,A正确。
实验仪器中不需要天平(浓硫酸为液体)和烧瓶(使用烧杯),B正确。
正确操作顺序:量取(b)→稀释混合(d)→转移(f)→洗涤(a)→加水至刻度线下(g)→定容(c)→摇匀(e),C正确。
定容俯视刻度线导致实际体积偏小,浓度偏大,D错误。
答案:D
2. A:需$$CuSO_4$$质量$$0.45 \times 0.1 \times 160 = 7.2 \text{ g}$$,但无450mL容量瓶,应配500mL,错误。
B:浓硫酸稀释应注酸入水,错误。
C:定容俯视使体积偏小,浓度偏高,正确。
D:物质的量浓度还取决于溶质摩尔质量和溶液密度,错误。
答案:C
3. A:移液后洗涤烧杯2~3次正确。
B:量筒精度低,不宜量取5.5mL,应使用移液管或滴定管。
C:托盘天平精度0.1g,无法称量11.50g。
D:容量瓶不能直接溶解固体。
答案:A
4. A:硫酸钡未烘干使质量偏大,结果偏高。
B:滴定终点仰视读数使体积偏大,结果偏高。
C:未冷却定容,冷却后体积偏小,浓度偏高。
D:排水法测氨气,氨气易溶于水,体积测量偏低,结果偏低。
答案:D
5. A:1L水配成溶液体积大于1L,浓度错误。
B:NaOH应放在烧杯或称量纸上称量。
C:NaOH溶解放热,应冷却后再转移定容。
D:容量瓶原有少量水不影响最终浓度,正确。
答案:D
7. A:量筒未干燥使浓盐酸被稀释,量取溶质偏少,浓度偏小。
B:容量瓶有少量水不影响最终浓度。
C:定容俯视使体积偏小,浓度偏大。
D:补充水使体积偏大,浓度偏小。
答案:C
8. A:蒸发时不应蒸干,应余热蒸干。
B:分液操作正确。
C:吸收氯气尾气导管可插入液面下(防倒吸装置除外)。
D:加水超过刻度应重新配制。
答案:B
10. A:未冷却转移,冷却后体积偏小,浓度偏大。
B:水滴到瓶外不影响浓度。
C:未洗涤使溶质损失,浓度偏小。
D:定容俯视使体积偏小,浓度偏大。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