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60.0%将$${{4}{g}{N}{a}}$$固体溶于水$$\mathrm{1 0 0 m L}$$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度为()
C
A.$$0. 1 \mathrm{m o l} / \mathrm{L}$$
B.$$0. 5 \mathrm{m o l} / \mathrm{L}$$
C.$$\mathrm{1 m o l / L}$$
D.$$\mathrm{2 m o l / L}$$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操作',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根据正确率40.0%用$$\mathrm{N a_{2} C O_{3} \cdot1 0 H_{2} O}$$晶体配制$$0. 1 \mathrm{m o l} \cdot\mathrm{L}^{-1}$$的$${{N}{{a}_{2}}{C}{{O}_{3}}}$$溶液的正确方法是$${{(}}$$$${{)}}$$
D
A.称取碳酸钠晶体$$2 8. 6 \mathrm{g},$$溶于$${{1}{L}}$$水中
B.称取$$\mathrm{1 0. 6 g}$$碳酸钠晶体,溶于水制成$${{1}{L}}$$溶液
C.将碳酸钠晶体加热除去结晶水,称取$$1 0. 6 \mathrm{g},$$溶于水制成$${{1}{L}}$$溶液
D.称取$$2 8. 6 \mathrm{g}$$碳酸钠晶体,溶于水制成$${{1}{L}}$$溶液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操作',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仪器', '其他仪器及使用方法', '对溶液配制的考查',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综合考查']正确率40.0%配制$${{5}{0}{0}}$$$${{m}{L}}$$$$0. 0 5 0 0$$$$\mathrm{m o l} \cdot\mathrm{L}^{-1}$$的$${{N}{{a}_{2}}{C}{{O}_{3}}}$$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有()
B
A.$${{5}{0}{0}}$$$${{m}{L}}$$容量瓶
B.温度计
C.烧杯
D.玻璃棒
4、['化学常用计量及综合应用', '有关物质的量的其他计算', '偏铝酸盐', '对金属混合的有关计算的考查', '氢氧化铝',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综合考查', '对物质的量浓度的考查']正确率40.0%有镁铝混合粉末$${{1}{0}{.}{2}}$$克,将它溶于$$5 0 0 \mathrm{m L 4 m o l} / \mathrm{L}$$的盐酸中,若要使沉淀量最大,则需加入$$\mathrm{2 m o l / L}$$的$${{N}{a}{O}{H}}$$的体积为()
A
A.$$\mathrm{1 0 0 0 m L}$$
B.$$\mathrm{5 0 0 m L}$$
C.$$\mathrm{1 0 0 m L}$$
D.$$\mathrm{1 5 0 0 m L}$$
5、['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操作',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仪器', '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 '对溶液配制的考查',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综合考查']正确率60.0%现用胆矾$$( \mathrm{C u S O_{4} \cdot5 H_{2} O} )$$配制$$0. 1 \mathrm{m o l} \cdot\mathrm{L}^{-1}$$的硫酸铜溶液,下列操作中合理的是()
C
A.称量时,将胆矾晶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
B.准确称取$$\mathbf{1 6. 0 g}$$胆矾,溶于水,待溶液恢复到室温,转移至$$\mathrm{1 0 0 0 m L}$$容量瓶中,定容
C.准确称取$$2 5. 0 \mathrm{g}$$胆矾,溶于水,待溶液恢复到室温,转移至$$\mathrm{1 0 0 0 m L}$$容量瓶中,定容
D.定容摇匀后发现溶液体积低于刻度线,再补加少量蒸馏水至刻度线
6、['分散系的概念及其分类',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误差分析', '胶体的性质与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本质及特征',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过滤、分离与注入溶液的仪器',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综合考查']正确率60.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项
$${①}$$过滤和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玻璃棒的作用相同
$$\ ) \mathrm{2} \mathrm{B a ( N O_{3} )_{2}}$$溶于水,可将含有$$\mathrm{B a ( N O_{3} )_{2}}$$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③}$$用量筒量取所需浓盐酸倒入烧杯后,用水洗涤量筒$${{2}{∼}{3}}$$次,洗涤液倒入烧杯中,最终所配稀盐酸浓度偏大$${}$$
$${④}$$金属单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只能作还原剂,非金属单质只能作氧化剂
$${⑤}$$金属原子越容易失去电子,其氧化性越强$${}$$
$$\oplus\mathrm{F e C l_{3}}$$溶液与$$\mathrm{F e ( O H )_{3}}$$胶体的外观都是澄清$${、}$$透明$${、}$$均匀的$${}$$
$${⑦{“}}$$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⑧}$$物质中某元素失去电子,则此物质是氧化剂
$${⑨}$$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F}{{e}}}$$
$${⑩}$$还原剂中至少有一种元素被氧化
C
A.$${{3}}$$项
B.$${{4}}$$项
C.$${{5}}$$项
D.$${{6}}$$项
7、['根据正确率40.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1}{m}{o}{l}}$$氧气中含有$$1. 2 0 4 \times1 0^{2 4}$$个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约为$$2 2. 4 \mathrm{L}$$
B.等质量的水和重水含有的分子数之比为$${{1}{0}{:}{9}}$$
C.用$${{6}{.}{0}}$$$$\mathrm{m o l} \cdot\mathrm{L}^{-1}$$的浓盐酸溶液配制成$$1 0 0 \mathrm{m L 0. 3}$$$$\mathrm{m o l} \cdot\mathrm{L}^{-1}$$的稀盐酸,需要量取$${{5}}$$$${{m}{L}}$$的浓盐酸
D.含有相同碳原子个数的干冰和葡萄糖$$( \mathrm{\ l c_{6} H_{1 2} O_{6}}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
8、['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误差分析', '钝化原理及应用', '金属冶炼的常见方法',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综合考查']正确率4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室温下,不能将浓硫酸盛放在铁桶中
B.现在$${{“}}$$点石成金$${{”}}$$术石墨变成金刚石属于物理变化
C.配制溶液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D.工业上冶炼铝时加入冰晶石的作用是降低氧化铝的熔融温度
9、['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误差分析',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综合考查']正确率60.0%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下列操作会使配制浓度偏低的是()
D
A.天平的砝码沾有其他物质或生锈
B.用量筒量取浓溶液时,仰视读数
C.在定容时俯视读数
D.溶解时吸热,且未恢复到室温$${({{2}{0}^{∘}}{C}{)}}$$
10、['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操作',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仪器', '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综合考查']正确率40.0%现要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mathrm{1 0 0 m L 1 m o l \cdot L^{-1} N a O H}$$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C
A.在托盘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大小一样的纸,然后将$${{N}{a}{O}{H}}$$固体放在纸上进行称量
B.把称量的$${{N}{a}{O}{H}}$$固体放入盛有适量蒸馏水的烧杯中,溶解后立即把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C.用蒸馏水洗涤烧杯$${、}$$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后的溶液都注入容量瓶中
D.沿着玻璃棒往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直到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1. 解析:$$4g$$ $$NaOH$$ 物质的量为 $$\frac{{4g}}{{40g/mol}} = 0.1mol$$,溶于 $$100mL$$ 水,体积近似为 $$0.1L$$,浓度 $$c = \frac{{0.1mol}}{{0.1L}} = 1mol/L$$。
答案:C
2. 解析:$$Na_2CO_3 \cdot 10H_2O$$ 摩尔质量为 $$286g/mol$$,配制 $$1L$$ $$0.1mol/L$$ $$Na_2CO_3$$ 需 $$Na_2CO_3$$ 质量 $$0.1mol \times 106g/mol = 10.6g$$,对应晶体质量 $$0.1mol \times 286g/mol = 28.6g$$,需溶于水制成 $$1L$$ 溶液。
答案:D
3. 解析:配制溶液需容量瓶、烧杯、玻璃棒,温度计不必要。
答案:B
4. 解析:沉淀量最大时 $$Mg$$ 和 $$Al$$ 完全转化为氢氧化物,$$HCl$$ 总物质的量 $$0.5L \times 4mol/L = 2mol$$,与 $$Mg$$、$$Al$$ 反应后剩余 $$H^+$$ 需用 $$NaOH$$ 中和。设 $$Mg$$ 物质的量 $$x$$,$$Al$$ 物质的量 $$y$$,有 $$24x + 27y = 10.2$$,$$2x + 3y = n_{HCl消耗}$$。但更简单:最终 $$Cl^-$$ 全部与 $$Na^+$$ 匹配,$$n_{NaOH} = n_{HCl} = 2mol$$,体积 $$V = \frac{{2mol}}{{2mol/L}} = 1L = 1000mL$$。
答案:A
5. 解析:$$CuSO_4 \cdot 5H_2O$$ 摩尔质量 $$250g/mol$$,配制 $$1L$$ $$0.1mol/L$$ 溶液需 $$0.1mol \times 250g/mol = 25.0g$$。A 错误,称量应左物右码;B 错误,质量不足;D 错误,定容后不能再加水。
答案:C
6. 解析:逐项分析:① 正确,均为引流;② 错误,$$Ba(NO_3)_2$$ 有毒,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③ 错误,量筒设计已考虑残留,洗涤液倒入烧杯会使浓度偏大;④ 错误,非金属单质如 $$S$$、$$C$$ 可作还原剂;⑤ 错误,易失电子则还原性强,氧化性弱;⑥ 正确,胶体和溶液外观相似;⑦ 正确,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⑧ 错误,失电子物质是还原剂;⑨ 错误,地壳含量最高金属是 $$Al$$;⑩ 正确,还原剂中必有元素被氧化。正确项为①、⑥、⑦、⑩,共4项。
答案:B
7. 解析:A 正确,$$1mol$$ $$O_2$$ 含 $$2 \times 6.02 \times 10^{23} = 1.204 \times 10^{24}$$ 个氧原子,标况体积 $$22.4L$$;B 正确,水和重水摩尔质量分别为 $$18g/mol$$ 和 $$20g/mol$$,等质量分子数比 $$\frac{{1}}{{18}} : \frac{{1}}{{20}} = 10:9$$;C 正确,$$c_1V_1 = c_2V_2$$,$$6.0 \times V_1 = 0.3 \times 0.1$$,$$V_1 = 0.005L = 5mL$$;D 错误,干冰 $$CO_2$$ 和葡萄糖 $$C_6H_{12}O_6$$ 碳原子数相同时物质的量比为 $$6:1$$,正确。
答案:D
8. 解析:A 错误,室温下浓硫酸使铁钝化,可盛放;B 错误,石墨变金刚石是化学变化;C 错误,定容仰视刻度线,液面低于刻度,浓度偏低;D 正确,冰晶石降低 $$Al_2O_3$$ 熔点。
答案:D
9. 解析:A 错误,砝码生锈质量增大,称量值偏小,浓度偏低;B 错误,仰视读数量取体积偏大,浓度偏高;C 错误,定容俯视读数,体积偏小,浓度偏高;D 正确,未冷却至室温定容,冷却后体积缩小,浓度偏高。
答案:A
10. 解析:A 错误,$$NaOH$$ 腐蚀性强,应放在烧杯中称量;B 错误,应冷却至室温再转移;C 正确,洗涤液需转入容量瓶;D 错误,应定容至刻度线。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