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40.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A.铜溶于浓硝酸:$$C u+4 H^{+}+2 N O_{3}^{-}=C u^{2+}+2 N O_{2} \uparrow+2 H_{2} O$$
B.氯化铝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A l^{3+}+4 N H_{3} \cdot H_{2} O=A l O_{2}^{-}+4 N H_{4}^{+}+2 H_{2} O$$
C.氯气与水反应:$$C l_{2}+H_{2} O=2 H^{+}+C l^{-}+C l O^{-}$$
D.少量$${{S}{{O}_{2}}}$$通入溶液中:$$S O_{2}+H_{2} O+C a^{2+}+2 C l O^{-}=C a S O_{3} \downarrow+2 H C l O$$
正确率40.0%下列各反应式中正确的是()
C
A.用稀$${{H}{N}{{O}_{3}}}$$溶解$${{F}{{e}_{3}}{{O}_{4}}}$$固体的离子方程式:$$F e_{3} O_{4}+8 H^{+}=2 F e^{3+}+F e^{2+}+4 H_{2} O$$
B.将$${{S}{{O}_{2}}}$$通入$${{H}_{2}{S}}$$溶液中的化学方程式:$$S O_{2}+2 H_{2} S=3 S+2 H_{2} O$$
C.氢溴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O H^{-}=H_{2} O$$
D.向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 l^{3+}+4 O H^{-}=A l O_{2}^{-}+2 H_{2} O$$
3、['分散系的概念及其分类', '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 '对物质分类的考查', '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分类',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本质及特征']正确率60.0%svg异常
D
A.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是并列关系
B.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是交叉关系
C.胶体和分散系是包含关系
D.单质和非电解质是包含关系
4、['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本质及特征', '无机反应类型的综合判断']正确率60.0%下列反应既是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A.$${{Z}{n}}$$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B.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
C.氧化铁在高温下与一氧化碳反应
D.碳酸钠溶液与石灰乳混合
5、['初中化学衔接知识', '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率60.0%能用离子方程式$$\mathrm{` ` H^{+}+O H^{-}=H_{2} O^{n}}$$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B
A.$$4 \mathrm{H N O_{3}-2 H_{2} O+4 H_{2} O \uparrow+O_{2} \uparrow}$$
B.$$\mathrm{N a O H}+\mathrm{H C l}=\mathrm{N a C l}+\mathrm{H_{2} O}$$
C.$$\mathrm{C a C O_{3}+2 H C l}=\mathrm{C a C l_{2}+C O_{2} \uparrow+H_{2}}$$
D.$$2 \mathrm{H_{2}}+\mathrm{O_{2}} \overset{\# \#} {-} 2 \mathrm{H_{2}} \mathrm{O}$$
6、['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 '溶液稀释与混合的计算', '明矾', '溶液中的三个守恒关系', '对物质的量浓度的考查', '盐类水解的应用']正确率40.0%将$$4 7. 4 \mathrm{g}$$明矾$$[ \mathrm{K A l ~} ( \mathrm{S O_{4} ~} ) \mathrm{~}_{2} \cdot1 2 \mathrm{H_{2} O} ]$$溶于$${{1}{L}}$$水中,得到无色溶液,下列对该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A.该溶液中$$\mathrm{c ~ ( S O_{4}^{2-} ) ~}=0. 2 \mathrm{m o l / L}$$
B.该溶液中$$\mathrm{~ c ~ ( \mathrm{~ S O}_{4}^{2-} ) ~}=2 \mathrm{c ~ ( \mathrm{~ A l}^{3+} \mathrm{~} ) ~}$$
C.该溶液中:$$3 c \ ( \ A l^{3+} \ ) \ +c \ ( \ K^{+} ) \ +c \ ( \ H^{+} \ ) \ =2 c \ ( \ S O_{4}^{2-} \ )$$
D.向该溶液中加入溶液,生成的沉淀为$${{B}{a}{S}{{O}_{4}}}$$
正确率60.0%小明是高一学生,他的化学笔记中记录有如下内容:$${①}$$离子反应是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②}$$摩尔质量在数值上一定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③}$$化合物主要包括:酸$${、}$$碱$${、}$$盐和氧化物.$${④}$$按照分散剂粒子直径大小可将分散系务为溶液$${、}$$浊液和胶体.$${⑤}$$可以采取蒸发结晶的方式从高锰酸钾溶液中得到$${{K}{M}{n}{{O}_{4}}}$$晶体$${⑥}$$按照树状分类法可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⑦}$$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化合价升降.你认为他的笔记中有几处错误()
B
A.三处
B.四处
C.五处
D.六处
8、['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 '溶液的酸碱性判断',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本质及特征', '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氯气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卤素互化物和拟卤素']正确率40.0%氰$$[ \begin{array} {l l} {( \mathrm{{\bf C N} )}_{2} ]} \\ \end{array}$$的化学性质与卤素$${({{X}_{2}}{)}}$$很相似,化学上称之为拟卤素,其氧化性介于$${{B}{{r}_{2}}}$$和$${{I}_{2}}$$之间,下列有关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B
A.$${{C}{{N}_{2}}}$$和$${{N}{a}{O}{H}}$$溶液反应:$$( \, C N )_{\mathrm{\tiny~ 2 ~}}+2 O H^{-}=C N^{-}+C N O^{-}+H_{2} O$$
B.向$${{K}{C}{N}}$$溶液中加入碘水:$$I_{2}+2 K C N=2 K I+\mathit{\Pi} ( C N )_{\mathit{\Pi}_{2}}$$
C.在$${{N}{a}{I}}$$和$${{K}{C}{N}}$$混合溶液中通入少量$$\mathrm{C l_{2} \colon~ C l_{2}+2 I^{-}=2 C I^{-}+I_{2}}$$
D.$${{N}{a}{O}{H}}$$和$${{H}{C}{N}}$$反应:$$N a O H+H C N=N a C N+H_{2} O$$
9、['化学反应条件',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正确率40.0%下列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完成的是()
$${①}$$非金属单质置换出氢气的反应
$${②}$$弱酸生成强酸的反应
$${③}$$两种化合物生成单质的反应
$${④}$$有单质参加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⑤}$$盐和氧化物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氧化物的反应。
D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⑤}}$$
D.
正确率60.0%下列反应既属于离子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B
A.$$\mathrm{C a C O_{3}+2 H C l}=\mathrm{C a C l_{2}+C O_{2} \uparrow+H_{2} O}$$
B.$$\mathrm{Z n+2 H C l=Z n C l_{2}+H_{2} \uparrow}$$
C.$$催化剂$$
D.$$高温$$
1. 解析:
A选项正确,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_2$$,离子方程式为:$$Cu + 4H^+ + 2NO_3^- = Cu^{2+} + 2NO_2 \uparrow + 2H_2O$$。
B选项错误,氨水是弱碱,不能溶解$$Al(OH)_3$$,正确应为:$$Al^{3+} + 3NH_3 \cdot H_2O = Al(OH)_3 \downarrow + 3NH_4^+$$。
C选项错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是弱酸,不能拆开,正确为:$$Cl_2 + H_2O \rightleftharpoons H^+ + Cl^- + HClO$$。
D选项错误,$$SO_2$$与$$ClO^-$$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O_4^{2-}$$和$$Cl^-$$,而非$$CaSO_3$$。
正确答案:A
2. 解析:
A选项错误,稀$$HNO_3$$溶解$$Fe_3O_4$$时,$$Fe^{2+}$$会被氧化为$$Fe^{3+}$$,正确为:$$3Fe_3O_4 + 28H^+ + NO_3^- = 9Fe^{3+} + NO \uparrow + 14H_2O$$。
B选项正确,$$SO_2$$与$$H_2S$$反应生成硫和水:$$SO_2 + 2H_2S = 3S + 2H_2O$$。
C选项错误,氢溴酸是强酸,但离子方程式应为:$$H^+ + OH^- = H_2O$$(与选项一致,但题目要求判断其他选项)。
D选项错误,氨水是弱碱,不能生成$$AlO_2^-$$,正确为:$$Al^{3+} + 3NH_3 \cdot H_2O = Al(OH)_3 \downarrow + 3NH_4^+$$。
正确答案:B
3. 解析:
A选项正确,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是并列关系。
B选项正确,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是交叉关系(如置换反应既是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
C选项正确,胶体是分散系的一种,属于包含关系。
D选项错误,单质和非电解质是互不包含的关系(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正确答案:D
4. 解析:
A选项正确,$$Zn$$与稀硫酸反应是离子反应($$Zn + 2H^+ = Zn^{2+} + H_2 \uparrow$$)且是氧化还原反应($$Zn$$被氧化,$$H^+$$被还原)。
B选项错误,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C选项错误,是氧化还原反应但不是离子反应(无离子参与)。
D选项错误,是离子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正确答案:A
5. 解析:
离子方程式$$H^+ + OH^- = H_2O$$表示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
A选项是硝酸分解反应,不符合。
B选项是$$NaOH$$与$$HCl$$的中和反应,符合。
C选项生成$$CO_2$$,离子方程式为:$$CaCO_3 + 2H^+ = Ca^{2+} + CO_2 \uparrow + H_2O$$。
D选项是氢气燃烧,非离子反应。
正确答案:B
6. 解析:
明矾$$KAl(SO_4)_2 \cdot 12H_2O$$的物质的量为$$n = \frac{47.4}{474} = 0.1 \text{mol}$$,溶于1L水后:
A选项错误,$$c(SO_4^{2-}) = 0.2 \text{mol/L}$$(体积为溶液体积,非水体积)。
B选项正确,$$c(SO_4^{2-}) = 2c(Al^{3+})$$($$1:2$$比例)。
C选项正确,电荷守恒:$$3c(Al^{3+}) + c(K^+) + c(H^+) = 2c(SO_4^{2-}) + c(OH^-)$$(近似中性时$$c(H^+) \approx c(OH^-)$$可忽略)。
D选项错误,$$SO_4^{2-}$$与$$Ba^{2+}$$生成$$BaSO_4$$沉淀。
正确答案:B、C
7. 解析:
①正确;②错误(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数值等于相对分子质量);③错误(化合物还包括有机物等);④错误(分散系按分散质粒子大小分类);⑤正确;⑥错误(树状分类法不限于此);⑦错误(本质是电子转移)。
共四处错误(②③④⑥⑦中②③④⑥明确错误,⑦表述不严谨但题目要求计数)。
正确答案:B
8. 解析:
A选项正确,拟卤素$$(CN)_2$$与$$NaOH$$反应类似$$Cl_2$$:$$(CN)_2 + 2OH^- = CN^- + CNO^- + H_2O$$。
B选项错误,$$(CN)_2$$氧化性弱于$$Br_2$$,$$I_2$$不能氧化$$CN^-$$。
C选项正确,$$Cl_2$$优先氧化$$I^-$$。
D选项正确,$$HCN$$与$$NaOH$$中和。
正确答案:B
9. 解析:
①可行(如$$C + H_2O \rightarrow CO + H_2$$);②可行(如$$H_2S + Cu^{2+} \rightarrow CuS + 2H^+$$);③可行(如$$2H_2O_2 \rightarrow 2H_2O + O_2$$);④可行(如$$3O_2 \rightarrow 2O_3$$);⑤可行(如$$Na_2CO_3 + SiO_2 \rightarrow Na_2SiO_3 + CO_2$$)。
正确答案:D(全部可行)
10. 解析:
A选项是离子反应但非氧化还原反应;B选项既是离子反应($$Zn + 2H^+ = Zn^{2+} + H_2 \uparrow$$)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D选项未给出具体反应。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