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化学基本概念常见无机化学反应的分类

无机反应类型的综合判断-常见无机化学反应的分类知识点教师选题进阶单选题自测题答案-广西壮族自治区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2.0%

2025-08-10
无机反应类型的综合判断-常见无机化学反应的分类知识点教师选题进阶单选题自测题答案-广西壮族自治区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2.0%
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因素', '无机反应类型的综合判断']

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将锌粉投入水中形成悬浮液主要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

B.向$$\mathrm{N a_{2} S_{2} O_{4}}$$溶液中加$${{N}{a}{C}{l}}$$溶液或固体对$$\mathrm{N a_{2} S_{2} O_{4}}$$的产率无明显影响

C.洗涤$$\mathrm{N a_{2} S_{2} O_{4} \cdot2 H_{2} O}$$​时用冰水效果好于常温蒸馏水

D.该流程中涉及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也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2、['铁',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钠与氧气等非金属的反应', '无机反应类型的综合判断']

正确率40.0%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改变,不会引起产物质种类变化的是(

C

A.$${{N}{a}}$$和$${{O}_{2}}$$

B.和$${{C}{{O}_{2}}}$$

C.$${{F}{e}}$$和$${{H}{C}{l}}$$

D.$${{C}}$$和$${{O}_{2}}$$

3、['无机反应类型的综合判断',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物理方法']

正确率60.0%svg异常

B

A.能耗大是该方法的一大缺点

B.$${{“}}$$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

C.整个过程中,有$${{2}}$$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D.$${{“}}$$反应$${、}$$分离$${{”}}$$环节中,有复分解反应发生

4、['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本质及特征', '无机反应类型的综合判断']

正确率60.0%下列反应既是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A.铁片放入$${{C}{u}{S}{{O}_{4}}}$$溶液中

B.盐酸和氧化镁

C.$${{B}{a}{C}{{l}_{2}}}$$溶液中滴入稀硫酸

D.氢气还原氧化铜

5、['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初中化学衔接知识', '无机反应类型的综合判断']

正确率60.0%工业上可用金属钠和四氯化钛反应制备金属钛,其化学方程式为:$$4 \mathrm{N a}+\mathrm{T i C l_{4}=4 ~ N a C l+T i}$$。该反应属于

A

A.置换反应

B.复分解反应

C.分解反应

D.化合反应

6、['多官能团有机物的结构、性质', '加成聚合反应', '乙烯的加成反应', '红外光谱', '煤的干馏', '无机反应类型的综合判断']

正确率40.0%下列与有机物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A.乙烯和聚乙烯均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

B.通过红外光谱法分析可以区分乙醇和乙酸乙酯

C.煤干馏主要得到焦炭$${、}$$煤焦油$${、}$$粗氮水和焦炉气

D.天然植物油常温下一般呈液态,难溶于水,但没有恒定的熔$${、}$$沸点

7、['微观组成',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本质及特征', '无机反应类型的综合判断', '化学反应的实质']

正确率60.0%svg异常

B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B.该反应中反应后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4}{:}{3}}$$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8、['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初中化学衔接知识', '无机反应类型的综合判断']

正确率60.0%下列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B

A.$$\mathrm{Z n+2 A g N O_{3}=Z n ( N O_{3} )_{2}+2 A g}$$

B.$$2 \mathrm{F e C l}_{2}+\mathrm{C l}_{2}=2 \mathrm{F e C l}_{3}$$

C.$$\mathrm{C u ( O H )_{2}+2 H C l=C u C l_{2}+2 H_{2} O}$$

D.$$\mathrm{C a C O_{3} \triangleq C a O+C O_{2} \uparrow}$$

9、['分散系的概念及其分类', '对物质分类的考查', '电解质、非电解质',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无机反应类型的综合判断']

正确率60.0%svg异常

D

A.$${{A}}$$

B.$${{B}}$$

C.$${{C}}$$

D.$${{D}}$$

10、['无机综合推断', '对物质分类的考查', '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分类',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推断', '无机反应类型的综合判断']

正确率40.0%已知甲$${、}$$乙$${、}$$丙$${、}$$丁是四种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甲和丙是单质,其转化关系为甲$${{+}}$$乙$${{→}}$$丙$${{+}}$$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甲和丙可能都是$${{I}{A}}$$族元素

B.若甲是非金属单质,则丙不可能是金属

C..乙和丁可能都为氧化物

D..乙和丁可能都为盐

1. 解析:

A. 锌粉悬浮液增大接触面积,确实加快反应速率,正确。

B. $$NaCl$$ 不参与 $$Na_2S_2O_4$$ 的生成反应,对产率无影响,正确。

C. 冰水降低溶解度,减少产品溶解损失,效果更好,正确。

D. 流程中涉及化合(如 $$Zn + H_2O$$)、分解(如 $$Zn(OH)_2$$ 受热)、复分解(如 $$Na_2SO_3 + SO_2$$)及氧化还原(如 $$SO_2$$ 的歧化),正确。

2. 解析:

A. $$Na$$ 与 $$O_2$$ 常温生成 $$Na_2O$$,加热生成 $$Na_2O_2$$,产物变化。

B. $$NaOH$$ 与少量 $$CO_2$$ 生成 $$Na_2CO_3$$,过量生成 $$NaHCO_3$$,产物变化。

C. $$Fe$$ 与稀盐酸生成 $$FeCl_2$$,与浓盐酸在高温下可能生成 $$FeCl_3$$,但通常条件不变时产物仍为 $$FeCl_2$$,选项可能不严谨。

D. $$C$$ 与 $$O_2$$ 不足生成 $$CO$$,充足生成 $$CO_2$$,产物变化。

最可能答案为 C(但需注意题目描述是否排除其他条件)。

3. 解析:

A. 电解步骤能耗高,正确。

B. 分离操作为过滤(固液分离),非蒸发结晶,错误。

C. $$Cl_2$$ 和 $$H_2$$ 可循环利用,共 2 种,正确。

D. $$Mg(OH)_2 + HCl$$ 生成 $$MgCl_2$$ 为复分解反应,正确。

4. 解析:

A. $$Fe + CuSO_4$$ 发生离子交换和电子转移,符合。

B. 盐酸与 $$MgO$$ 为复分解反应,非氧化还原。

C. $$BaCl_2 + H_2SO_4$$ 为复分解反应,无电子转移。

D. 氢气还原 $$CuO$$ 为氧化还原反应,但非离子反应。

正确答案为 A。

5. 解析:

$$4Na + TiCl_4 \rightarrow 4NaCl + Ti$$ 为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A)。

6. 解析:

A. 聚乙烯无双键,不能与溴水加成,错误。

B. 乙醇和乙酸乙酯官能团不同,红外光谱可区分,正确。

C. 煤干馏产物描述正确。

D. 天然植物油为混合物,无固定熔沸点,正确。

错误选项为 A。

7. 解析:

A. $$C$$ 元素从 $$+4$$ 价变为 $$+2$$ 和 $$+4$$ 价,化合价变化,错误。

B. 反应 $$CO_2 + H_2 \rightarrow CO + H_2O$$ 中质量比为 $$44:2 = 22:1$$,题目比例错误。

C. 单质与化合物生成新单质和化合物,符合置换反应,正确。

D. 反应前后分子数均为 2,不变,正确。

错误选项为 B。

8. 解析:

A. 置换反应。

B. $$2FeCl_2 + Cl_2 \rightarrow 2FeCl_3$$ 为两种物质生成一种,属化合反应(B)。

C. 复分解反应。

D. 分解反应。

9. 解析:题目缺失具体内容,无法分析。

10. 解析:

A. 甲和丙可能同为碱金属(如 $$Na + H_2O \rightarrow NaOH + H_2$$),正确。

B. 非金属甲(如 $$Cl_2$$)与金属化合物反应可能生成金属丙(如 $$Cl_2 + 2NaBr \rightarrow 2NaCl + Br_2$$),错误。

C. 乙和丁可为氧化物(如 $$2Mg + CO_2 \rightarrow 2MgO + C$$),正确。

D. 乙和丁可为盐(如 $$Fe + CuSO_4 \rightarrow FeSO_4 + Cu$$),正确。

不正确的是 B。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