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60.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数字化实验采用传感器来完成,中和滴定可以采用传感器釆集$${{p}{H}}$$数据,从而绘制出中和滴定曲线图
B.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冶炼铝,为了降低氧化铝的熔点,在实际生产中,向氧化铝中添加冰晶石
C.使用可再生资源$${、}$$提高原子经济性$${、}$$推广利用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生成的可降解高聚物等都是绿色化学的内容
D.在人类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过程中,先后使用了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三种不同层次的观测仪器
2、['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 '化学史和化学的发展趋势', '可逆反应']正确率60.0%对于工业合成氨反应$$\mathrm{N_{2} \ ( \ g ) \}+3 \mathrm{H_{2} \ ( \ g )}$$$$催化剂$$$${({g}{)}}$$,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B
A.在$${{5}{L}}$$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内,前$${{2}}$$分钟消耗$$2 m o l N_{2}$$,则$$\textrm{v ( N_{2} )}=0. 2 \mathrm{m o l} \cdot\mathrm{L}^{-1} \cdot\mathrm{m i n}^{-1}$$
B.改变条件可使$${{H}_{2}}$$的转化率达$${{1}{0}{0}{\%}}$$
C.每消耗$$3 m o l H_{2}$$,必然生成$$2 \mathrm{m o l N H_{3}}$$
D.合成氨是人类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缓解了粮食不足问题
3、['化学史和化学的发展趋势', '物质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 '焰色试验', '电解饱和食盐水', '利用灼烧进行蛋白质的鉴别']正确率60.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铁丝能与盐酸反应,不能用于代替铂丝来进行焰色反应实验
B.根据纤维在火焰上燃烧产生的气味,确定该纤维是否为蛋白质纤维
C.汤姆生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从而提出了$${{“}}$$葡萄干面包式$${{”}}$$原子模型
D.从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电解$${{N}{a}{C}{l}}$$溶液可得到氯气
4、['化学史和化学的发展趋势']正确率60.0%青蒿素$$( \mathrm{\ l l t h_{1 5} \, H_{2 2} \, O_{5}} )$$在药物中的应用,拯救了数十万的疟病病人.因为研究青蒿素取得巨大成就而成为我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是()
A
A.屠呦呦
B.侯德榜
C.张青莲
D.徐光宪
5、['化学史和化学的发展趋势', '元素周期表的形成']正确率60.0%制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是$${{(}{)}}$$
B
A.法国的拉瓦锡
B.俄国的门捷列夫
C.英国的道尔顿
D.波兰的居里夫人
6、['化学史和化学的发展趋势', '原子的构成、发展史']正确率80.0%有关化学史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A.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
B.爱迪生$${{−}{−}}$$发现电子
C.卢瑟福$${{−}{−}}$$提出带核的结构模型
D.玻尔$${{−}{−}}$$提出了电子在核外的量子化轨道
7、['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浓硫酸的脱水性', '初中化学衔接知识', '胶体的性质与应用', '化学史和化学的发展趋势']正确率60.0%下列知识梳理总结不合理的是()
D
A.卢瑟福发现原子中存在原子核,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B.用一束光照射氢氧化铁胶体,可观察到丁达尔现象
C.地球上$${{9}{9}{\%}}$$以上的溴元素存在海洋中,所以溴被称为$${{“}}$$海洋元素$${{”}}$$
D.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变成$${{“}}$$黑面包$${{”}}$$,只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
8、['化学史和化学的发展趋势']正确率60.0%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由()制作的。
C
A.美国总统特朗普
B.法国总统马克龙
C.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
D.中国莆田八中的化学组和中国仙游金石中学的化学组联合
9、['化学史和化学的发展趋势']正确率80.0%下列科研成果不是由我国科学家发明或创造的是$${{(}{)}}$$
A
A.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B.黑火药和造纸术
C.青蒿素的发现
D.结晶牛胰岛素的首次人工合成
10、['化学史和化学的发展趋势']正确率80.0%下列关于著名科学家的国籍、名字与主要贡献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①英国$${{−}}$$道尔顿$${{−}}$$提出氧化学说
②英国$${{−}}$$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
③英国$${{−}}$$拉瓦锡$${{−}}$$提出原子论
④俄国$${{−}}$$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
⑤意大利$${{−}}$$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学说
C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②③④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解析:A正确,数字化实验使用传感器采集数据,中和滴定可通过pH传感器绘制曲线;B正确,工业电解氧化铝时添加冰晶石降低熔点;C正确,使用可再生资源、提高原子经济性、开发可降解高聚物均为绿色化学内容;D错误,人类研究微观结构时使用的观测仪器顺序为: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但光学显微镜无法观测原子/分子结构,电子显微镜分辨率更高,扫描隧道显微镜可直接观测原子。
2. 对于工业合成氨反应$$N_{2}(g)+3H_{2}(g) \rightleftharpoons 2NH_{3}(g)$$,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B)。
解析:A正确,$$v(N_{2})=\frac{2 \ mol}{5 \ L \times 2 \ min}=0.2 \ mol \cdot L^{-1} \cdot min^{-1}$$;B错误,合成氨为可逆反应,$$H_{2}$$转化率不可能达100%;C正确,计量关系为每消耗3 mol $$H_{2}$$生成2 mol $$NH_{3}$$;D正确,合成氨技术生产氮肥,缓解了粮食问题。
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解析:A正确,铁丝与盐酸反应,铂丝惰性适合焰色反应;B正确,蛋白质纤维燃烧有烧焦羽毛味;C正确,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提出葡萄干面包模型;D错误,电解NaCl溶液得氯气、氢气和NaOH,但工业制氯气通常电解饱和食盐水,而非直接电解NaCl固体。
4. 青蒿素$$(C_{15}H_{22}O_{5})$$在药物中的应用,拯救了数十万的疟病病人.因为研究青蒿素取得巨大成就而成为我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是(A)。
解析: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侯德榜发明侯氏制碱法;张青莲测定原子量;徐光宪研究稀土化学。
5. 制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是(B)。
解析:门捷列夫(俄国)于1869年制作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拉瓦锡提出氧化学说;道尔顿提出原子论;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
6. 有关化学史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
解析:A正确,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B错误,汤姆生发现电子,爱迪生是发明家;C正确,卢瑟福提出带核原子模型;D正确,玻尔提出量子化轨道理论。
7. 下列知识梳理总结不合理的是(D)。
解析:A正确,卢瑟福通过α散射实验提出核式模型;B正确,胶体有丁达尔效应;C正确,溴主要存在于海水中;D错误,蔗糖与浓硫酸反应变黑体现脱水性,但后续膨胀体现氧化性。
8. 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由(C)制作的。
解析:门捷列夫(俄国化学家)于1869年制作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特朗普和马克龙为政治家;中国学校未参与周期表创建。
9. 下列科研成果不是由我国科学家发明或创造的是(A)。
解析:A错误,元素周期律由门捷列夫(俄国)发现;B正确,黑火药和造纸术为中国古代发明;C正确,青蒿素由屠呦呦团队发现;D正确,中国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0. 下列关于著名科学家的国籍、名字与主要贡献对应关系正确的是(C)。
解析:①错误,道尔顿(英国)提出原子论,氧化学说由拉瓦锡(法国)提出;②正确,波义耳(英国)定义化学元素;③错误,拉瓦锡为法国人,提出氧化学说;④正确,门捷列夫(俄国)发现元素周期律;⑤正确,阿伏加德罗(意大利)提出分子学说。因此②④⑤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