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60.0%已知质量分数为$${{2}{5}{\%}}$$的氨水密度为$$0. 9 1 g / c m^{3}$$,质量分数为$${{5}{\%}}$$的氨水密度为$$0. 9 8 g / c m^{3}$$,若将上述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氨水的质量分数为()
C
A.等于$${{1}{5}{\%}}$$
B.大于$${{1}{5}{\%}}$$
C.小于$${{1}{5}{\%}}$$
D.无法估算
2、['初中化学衔接知识', '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正确率60.0%进入实验室,不应受到警告的行为是()
A
A.穿实验服
B.吃零食
C.玩弄手机
D.嬉戏打闹
3、['初中化学衔接知识', '对物质分类的考查', '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分类', '电解质、非电解质', '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物质的俗名']正确率60.0%下列物质的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D
A.$${{C}{O}{−}{−}}$$酸性氧化物 赤铁矿$${{−}{−}}$$碱性氧化物
B.冰水混合物$${{−}{−}}$$混合物胆矾$${{−}{−}}$$纯净物
C.$$\mathrm{N a H S O_{4}} ~ \mathrm{=~}$$一元酸$$\mathrm{B a S O_{4}}-\mathrm{}$$电解质
D.烧碱$${{−}{−}}$$碱 氢硫酸$${{−}{−}}$$酸
4、['无机物的性质及应用', '物理性质', '初中化学衔接知识', '化学性质', '化学与STSE']正确率60.0%下列用途主要是体现铝的物理性质的是()
$${①}$$家用铝锅$${②}$$盛浓硝酸的容器$${③}$$制导线$${④}$$焊接钢轨$${⑤}$$包装铝箔
$${⑥}$$制成合金作飞机制造业材料$${⑦}$$工业上做热交换器.
C
A.只有$${①{②}{③}{④}}$$
B.只有$${④{⑥}{⑦}}$$
C.只有$$\textcircled{1} \textcircled{3} \textcircled{5} \textcircled{6}$$
D.只有$${②{④}{⑦}}$$
5、['初中化学衔接知识', '物质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正确率60.0%下列试剂中,能用于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水的最简单的试剂是()
B
A.新制生石灰
B.无水硫酸铜
C.浓硫酸
D.金属钠
6、['初中化学衔接知识',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化学与STSE', '电解饱和食盐水', '盐类水解的原理',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盐类水解的应用']正确率60.0%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A.天然弱碱性水呈碱性的原因是其中含有较多的$$\mathrm{M g^{2+} \, \, \ C a^{2+}}$$等离子
B.焊接时用$${{N}{{H}_{4}}{C}{l}}$$溶液除锈与盐类水解无关
C.生活中用电解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消毒液,运用了盐类的水解原理
D.在滴有酚酞的$${{N}{{a}_{2}}{C}{{O}_{3}}}$$溶液中慢慢滴入$${{B}{a}{C}{{l}_{2}}}$$溶液,溶液的红色逐渐褪去
7、['化学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 '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 '初中化学衔接知识', '对溶液配制的考查', '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正确率60.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进入煤矿井时,用火把照明
B.实验桌上的酒精灯倾倒了燃烧起来,马上用湿布扑灭
C.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紧贴试管内壁
D.配制硫酸溶液时要先将浓硫酸加入烧杯中,再加蒸馏水稀释
8、['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 '酸碱中和滴定', '初中化学衔接知识',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次氯酸的性质', '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 '中和滴定原理的迁移应用', '氯水的成分和性质', '实验结论的描述、误差分析']正确率60.0%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合理的是()
$${①}$$用广泛$${{p}{H}}$$试纸测得氯水的$${{p}{H}}$$为$${{2}{.}{5}}$$
$${②}$$中和滴定时,滴定管洗净后经蒸馏水润洗,再注入标准液进行滴定
$${③}$$使用容量瓶的第一步操作是先将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烘干
$${④}$$用酸式滴定管量取$$1 2. 0 0 \mathrm{m L}$$高锰酸钾溶液
$${⑤}$$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时先润湿,测得溶液的$${{p}{H}}$$都偏小
$${⑥}$$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H}{C}{l}}$$溶液,滴定开始时读数平视,结束时俯视,测得结果偏小.
D
A.$${②{④}{⑤}}$$
B.$${②{③}{⑥}}$$
C.$${①{②}{③}}$$
D.$${④{⑥}}$$
9、['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初中化学衔接知识',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检验、鉴别', '物质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 '铁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 '二氧化硫的性质', '指示剂的使用', '氯气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常见气体的检验', '常见阳离子的检验']正确率40.0%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说法错误的是()
D
A.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分$$\mathrm{F e_{2} \ ( \bf S O_{4} )}_{3}$$和$${{C}{u}{S}{{O}_{4}}}$$
B.用$${{K}{S}{C}{N}}$$溶液检验$${{F}{e}{C}{{l}_{2}}}$$是否变质
C.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试纸区分$${{C}{{l}_{2}}}$$和$${{H}{C}{l}}$$
D.用澄清石灰水区分$${{C}{{O}_{2}}}$$和$${{S}{{O}_{2}}}$$
10、['氧化还原反应的书写及配平', '氢氧化铜', '初中化学衔接知识', '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二氧化硫的性质', '次氯酸的性质', '溶液中的三个守恒关系']正确率60.0%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D
A.向$${{C}{u}{S}{{O}_{4}}}$$溶液中滴加$$\mathrm{B a ( O H )_{2}}$$溶液:$$\mathrm{B a}^{2^{+}}+\mathrm{S O}_{4}^{2^{-}}=\mathrm{B a S O_{4}} \downarrow$$
B.向$$\mathrm{C a ( C l O )_{2}}$$溶液中通入少量$$\mathrm{S O_{2} \colon2 C l O^{-}+H_{2} O+S O_{2}=2 H C l O+S O_{3}^{2-}}$$
C.向$$\mathrm{N a A l O}_{2}$$溶液中通入少量$$\mathrm{C O_{2} \colon~ A l O_{2}^{-}+C O_{2}+2 H_{2} O=A l ( O H )_{3} \downarrow+H C O_{3}^{-}}$$
D.向稀硝酸中加入少量铁粉:$$\mathrm{F e+4 H^{+}+N O_{3}^{-}=F e^{3 \,+}+N O \uparrow+2 H_{2} O}$$
1. 设体积为$$V$$ cm³,则25%氨水质量$$m_1 = 0.91V$$ g,含氨$$0.91V \times 0.25 = 0.2275V$$ g;5%氨水质量$$m_2 = 0.98V$$ g,含氨$$0.98V \times 0.05 = 0.049V$$ g。混合后总质量$$m = 0.91V + 0.98V = 1.89V$$ g,总氨$$0.2275V + 0.049V = 0.2765V$$ g。质量分数$$w = \frac{{0.2765V}}{{1.89V}} \times 100\% \approx 14.63\% < 15\%$$。
答案:C
2. 实验室安全规范禁止饮食(B)、使用手机(C)和嬉闹(D)。穿实验服(A)是防护要求,不应受警告。
答案:A
3. A错误:CO不是酸性氧化物,赤铁矿(Fe₂O₃)是碱性氧化物;B错误: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C错误:NaHSO₄是盐不是酸;D正确:烧碱(NaOH)是碱,氢硫酸(H₂S)是酸。
答案:D
4. 物理性质体现:①导热性、③导电性、⑤延展性、⑥低密度;②④⑦涉及化学性质(钝化、铝热反应、耐腐蚀)。
答案:C
5. 无水硫酸铜(B)遇水变蓝,现象明显且操作简单;生石灰(A)需加热,浓硫酸(C)有危险,钠(D)与乙醇也反应。
答案:B
6. A正确:Mg²⁺、Ca²⁺水解使水弱碱性;B错误:NH₄Cl水解显酸性除锈;C错误:电解食盐水的消毒原理是生成Cl₂,非水解;D错误:Ba²⁺与CO₃²⁻沉淀但水解平衡移动,酚酞红色可能不褪。
答案:A
7. A错误:煤矿禁用明火防爆炸;B正确:湿布隔绝空气灭火;C错误:滴管应悬空垂直;D错误:浓硫酸稀释应注酸入水。
答案:B
8. ①错误:氯水漂白pH试纸;②错误:滴定管需标准液润洗;③错误:容量瓶不需烘干;④正确:高锰酸钾用酸式滴定管;⑤错误:润湿pH试纸可能偏大或偏小;⑥正确:俯视终点读数偏小,结果偏小。
答案:D
9. C错误:Cl₂使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HCl只变红;A正确:Fe₂(SO₄)₃黄色,CuSO₄蓝色;B正确:KSCN检验Fe³⁺;D正确:SO₂使石灰水变浑浊后又澄清,CO₂只变浑浊。
答案:C
10. A错误:漏写Cu²⁺与OH⁻反应;B错误:SO₂少量应生成CaSO₄沉淀;C正确:符合铝酸根与CO₂反应;D错误:铁粉少量生成Fe²⁺。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