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化学基本概念离子反应

电解质、非电解质-离子反应知识点回顾进阶选择题自测题解析-江西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4.0%

2025-08-07
电解质、非电解质-离子反应知识点回顾进阶选择题自测题解析-江西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4.0%
1、['电解质、非电解质']

正确率60.0%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

A.$$\mathrm{N a H C O_{3}}$$

B.$${{S}{O}_{2}}$$

C.$${{H}{C}{l}{O}}$$

D.食盐水

2、['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分类', '电解质、非电解质']

正确率60.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N}{a}{C}{l}}$$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N}{{a}^{+}}}$$和$${{C}{{l}^{−}}}$$

B.溶于水后能够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是酸

C.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够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

D.$${{C}{{O}_{2}}}$$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够导电,所以$${{C}{{O}_{2}}}$$是电解质

3、['氧化还原反应的书写及配平',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本质及特征',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判断及比较', '电解质、非电解质',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沉淀的溶解与生成', '溶液中的三个守恒关系']

正确率40.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C

A.少量金属钠放入冷水中:$$N a+2 H_{2} O=N a^{+}+2 O H^{-}+H_{2} \uparrow$$

B.稀硝酸与过量的铁屑反应:$$3 F e+8 H^{+}+2 N O_{3}^{-}=3 F e^{3+}+2 N O \uparrow+4 H_{2} O$$

C.$${{S}{{O}_{2}}}$$通入新制氯水中:$$S O_{2}+C l_{2}+2 H_{2} O=S O_{4}^{2-}+2 C l^{-}+4 H^{+}$$

D.向$$\mathrm{K A l} \ ( \mathrm{S O_{4}} )_{\mathrm{\Delta{2}}}$$溶液中滴入恰好使$$\mathrm{A l}^{3+}$$完全沉淀:$$B a^{2+}+3 O H^{-}+A l^{3+}+S O_{4}^{2-}=B a S O_{4} \downarrow+A l \ ( O H )_{\phantom{3+} 3} \downarrow$$

4、['氯离子的检验', '电解质、非电解质',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 '沉淀的溶解与生成', '物质检验和鉴别实验', '葡萄糖的银镜反应', '蔗糖、麦芽糖的水解反应']

正确率60.0%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其中一瓶是食盐水,另一瓶是蔗糖水.以下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D

A.在两种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稀硫酸,加热,再加入碱中和硫酸,再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B.测量溶液的导电性

C.向两种溶液中分别滴加硝酸银溶液

D.尝味道

5、['氨的分子结构和性质、用途', '硝酸的其他性质', '硝酸的强氧化性',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本质及特征', '二氧化硫的性质', '电解质、非电解质', '沉淀的溶解与生成', '常见的能用于漂白的物质的比较']

正确率60.0%下列实验事实或结论正确的是(

A

A.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硝酸钡溶液,生成白色$${{B}{a}{S}{{O}_{4}}}$$沉淀

B.氨气的水溶液可以导电,所以氨气是电解质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溶液褪色,证明二氧化硫有漂白性

D.硝酸具有挥发性,所以硝酸不稳定

6、['电解质、非电解质']

正确率40.0%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D

A.钠与水反应:$$2 N a+2 H_{2} O=2 N a^{+}+2 O H^{-}+H_{2} \uparrow$$

B.向$${{F}{e}{C}{{l}_{2}}}$$溶液中通入$$\mathrm{C l_{2} \) ~ F e^{2+}+2 C l^{-}+C l_{2}=F e^{3+}+2 C l^{-} ~}$$

C.$${{F}{e}{C}{{l}_{3}}}$$溶液跟过量氨水反应:$$F e^{3+}+3 N H_{3} \cdot H_{2} O=F e \, \, ( O H )_{\textrm{} 3} \downarrow+3 N H_{4}^{+}$$

D.碳酸氢钙溶液跟稀硝酸反应:$$C a \ ( \mathit{H C O_{3}} )_{\mathtt{\Delta}_{2}}+2 H^{+}=C a^{2+}+2 H_{2} O+2 C O_{2} \uparrow$$

7、['碳酸氢钠与酸、碱的反应', '电离方程式',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判断及比较', '电解质、非电解质', '氧化铜']

正确率40.0%$$\mathrm{N a H S O_{4}}$$溶于水时和熔融态下电离方式有所不同,向$$\mathrm{N a H S O_{4}}$$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有气体生成的是(

A

A.$$\mathrm{N a H C O_{3}}$$

B.

C.$${{B}{a}{C}{{l}_{2}}}$$

D.$${{C}{u}{O}}$$

8、['分散系的概念及其分类', '对物质分类的考查', '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分类', '电解质、非电解质']

正确率60.0%分类是人们认识事物时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关于碳酸钾分类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属于电解质

B.属于化合物

C.属于碳酸盐

D.属于分散系

9、['对物质分类的考查', '电解质、非电解质',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

正确率60.0%下列关于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它们研究的对象都是化合物

B.它们的水溶液都能导电

C.电解质一定能导电

D.不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非电解质

10、['分散系的概念及其分类', '胶体的性质与应用', '电解质、非电解质', '氢氧化铁']

正确率60.0%$${{F}{e}{C}{{l}_{3}}}$$溶液$$. \mathrm{~ F e ( O H )_{3}}$$胶体$$. \mathrm{~ F e ( O H )_{3}}$$浊液是三种重要的分散系,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D

A.$$\mathrm{F e ( O H )_{3}}$$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 0^{-9} ~ 1 0^{-7}$$米之间

B.分别用一束光透过三种分散系,只有$$\mathrm{F e ( O H )_{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C.三种分散系中分散质均属于电解质

D.$$\mathrm{F e ( O H )_{3}}$$胶体$$. \mathrm{~ F e ( O H )_{3}}$$浊液均能与盐酸反应,且反应现象相同

1. 解析: 强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完全电离的化合物。选项A的$$NaHCO_3$$是盐,属于强电解质;选项B的$$SO_2$$是非电解质;选项C的$$HClO$$是弱酸,属于弱电解质;选项D的食盐水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因此,正确答案是A

2. 解析: A. $$NaCl$$的电离不需要电流作用,错误; B. 酸的定义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但某些盐(如$$NaHSO_4$$)也能电离出$$H^+$$,错误; C. 氯化氢溶于水导电,且其本身是化合物,属于电解质,正确; D. $$CO_2$$溶于水导电是因为生成了$$H_2CO_3$$,$$CO_2$$本身是非电解质,错误。 正确答案是C

3. 解析: A. 钠与水的反应方程式未配平,应为$$2Na + 2H_2O = 2Na^+ + 2OH^- + H_2 \uparrow$$,错误; B. 过量的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Fe^{2+}$$,而非$$Fe^{3+}$$,错误; C. $$SO_2$$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 D. 离子方程式未配平,且$$Ba(OH)_2$$应完全电离,正确形式为$$2Ba^{2+} + 4OH^- + Al^{3+} + 2SO_4^{2-} = 2BaSO_4 \downarrow + Al(OH)_3 \downarrow$$,错误。 正确答案是C

4. 解析: A. 蔗糖无还原性,无法与银氨溶液反应,但操作繁琐且不合理; B. 食盐水导电性强于蔗糖水,可行; C. 食盐水与$$AgNO_3$$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蔗糖水无现象,可行; D. 实验室禁止尝药品,方法错误。 不正确的是AD,但题目要求单选,可能是题目设计问题,最不合理的是A

5. 解析: A. $$SO_2$$通入$$Ba(NO_3)_2$$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被氧化为$$SO_4^{2-}$$,生成$$BaSO_4$$沉淀,正确; B. 氨气是非电解质,其水溶液导电是因为$$NH_3 \cdot H_2O$$电离,错误; C. 高锰酸钾褪色是因为$$SO_2$$的还原性,而非漂白性,错误; D. 硝酸的挥发性与不稳定性无直接关系,错误。 正确答案是A

6. 解析: A. 钠与水的离子方程式正确; B. $$FeCl_2$$与$$Cl_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未配平,应为$$2Fe^{2+} + Cl_2 = 2Fe^{3+} + 2Cl^-$$,错误; C. $$FeCl_3$$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 D. 碳酸氢钙与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 不正确的是B

7. 解析: $$NaHSO_4$$在水中电离出$$H^+$$,能与$$NaHCO_3$$反应生成$$CO_2$$气体;其他选项($$Ba(OH)_2$$、$$BaCl_2$$、$$CuO$$)无气体生成。正确答案是A

8. 解析: 碳酸钾($$K_2CO_3$$)是电解质、化合物和碳酸盐,但不属于分散系(分散系是混合物)。错误的是D

9. 解析: A.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研究对象均为化合物,正确; B. 非电解质的水溶液可能不导电(如蔗糖),错误; C. 电解质只有在溶解或熔融时才能导电,固态时不导电,错误; D. 不导电的物质可能是非电解质,也可能是电解质未电离,错误。 正确答案是A

10. 解析: A. 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0^{-9} \sim 10^{-7}$$米之间,正确; B. 只有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正确; C. $$Fe(OH)_3$$浊液的分散质是沉淀,不属于电解质,错误; D. $$Fe(OH)_3$$胶体和浊液与盐酸反应现象不同(胶体先溶解,浊液直接溶解),错误。 不正确的是CD,但题目要求单选,可能是C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