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60.0%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但其水溶液能导电的是()
A
A.$${{C}{{O}_{2}}}$$
B.$${{H}{C}{l}}$$
C.$$\mathrm{B a ( O H )_{2}}$$
D.$${{C}{a}{C}{{O}_{3}}}$$
2、['离子浓度的关系', '化学反应的实质',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正确率60.0%svg异常
C
A.$${{A}}$$
B.$${{B}}$$
C.$${{C}}$$
D.$${{D}}$$
3、['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正确率40.0%在$$\mathrm{1 0 0 m l}$$下列溶液中,分别加入$$0. 0 5 \mathrm{m o l N a O H}$$固体,溶液的导电性变化不大的是$${{(}{)}}$$
A
A.$$0. 5 \mathrm{m o l} / \mathrm{L}$$的$${{H}{C}{l}}$$
B.$$0. 5 \mathrm{m o l} / \mathrm{L}$$的$$\mathrm{C H_{3} C O O H}$$
C.蒸馏水
D.$$0. 5 \mathrm{m o l} / \mathrm{L}$$的氨水
4、['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正确率60.0%下列物质的导电性能最差的是()
D
A.熔融的硫酸钡
B.石墨棒
C.硝酸溶液
D.固态氯化钠
5、['反应热与焓变', '原电池工作原理',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判断及比较', '元素周期表的形成', '周期、族、分区', '金属的活动顺序表及应用',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正负极的判断',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物质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离子浓度的关系', '根据总能量计算反应热',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正确率40.0%下列选项中前者一定能决定后者的是()
C
A.两个金属电极的活泼性强弱$${{−}{−}}$$原电池的正负极
B.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
C.主族元素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主族序数
D.两种酸的酸性强弱$${{−}{−}}$$二者溶液的导电性
6、['pH定义及表达式',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水的电离平衡', '盐类水解的应用']正确率60.0%水是生命之源,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A.水的电离是放热过程
B.纯水的$${{p}{H}}$$一定等于$${{7}}$$
C.$${{p}{H}{=}{4}}$$的盐酸和$${{N}{{H}_{4}}{{C}{l}}}$$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D.电解水制$${{H}_{2}}$$和$${{O}_{2}}$$时,可以向水中加入少量$${{N}{{a}_{2}}{S}{{O}_{4}}}$$以增强溶液导电性
7、['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判断及比较', '电解质、非电解质', '氨水的组成及性质',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正确率40.0%下列各项中的物质能导电且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B
A.氯化钠晶体
B.熔融状态的氯化镁
C.氨水
D.醋酸
8、['电解质、非电解质',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 '氯气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正确率60.0%下列关于导电性说法正确的是$${{(}{)}}$$
C
A.固态共价化合物不导电,熔融态的共价化合物可以导电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溶液导电性不断增强
C.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导电能力相同
D.相同温度下有以下溶液$$\mathrm{\oplus1 L ~ 0. 2 m o l / L}$$醋酸$$\mathrm{\ ) \ \ 0. 1 L \ 0. 1 m o l / L}$$硫酸盐酸$$\mathrm{\oplus\ 2 L \ 0. 1 m o l / L}$$亚硫酸,导电能力最强的是$${③}$$
正确率4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某温度时,$${{p}{H}{=}{6}}$$的纯水中,$$\mathrm{c ( O H^{-} )}$$为$$1 0^{-3} \mathrm{m o l} / \mathrm{L}$$
B.含$$1 0. 6 \mathrm{g \, N a_{2} C O_{3}}$$溶液中,所含阴离子总数等于$$0. 1 ~ \mathrm{m o l}$$
C.$${{B}{a}{S}{{O}_{4}}}$$水溶液的导电能力非常弱,所以它为弱电解质
D.常温下,$$0. 1 \, \mathrm{m o l / L \, N a H S O_{4}}$$溶液的$${{p}{H}{=}{1}}$$
10、['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判断及比较', '电解质、非电解质',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正确率60.0%有关溶液的导电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溶液中离子的浓度越大$${、}$$所带电荷越多,导电性越好
B.强电解质溶液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好
C.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_{2}}}$$气体,溶液导电性逐渐降低
D.电解质溶液能导电,而非电解质溶液不能导电
1. 解析: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CO}_{2}}$$本身不导电,但其水溶液(碳酸)能电离出离子,因此属于非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HCl}}$$、$${\mathrm{Ba(OH)_{2}}}$$、$${{CaCO}_{3}}$$均为电解质。正确答案为A。
2. 解析:题目异常,无具体内容,无法解析。
3. 解析:导电性变化不大说明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较小。A中$${{HCl}}$$与$${\mathrm{NaOH}}$$完全反应生成$${\mathrm{NaCl}}$$,离子浓度几乎不变;B中$${\mathrm{CH_{3}COOH}}$$是弱酸,反应后离子浓度显著增加;C中蒸馏水导电性极弱,加入$${\mathrm{NaOH}}$$后导电性显著增强;D中氨水是弱碱,反应后离子浓度变化较大。正确答案为A。
4. 解析:导电性最差的物质是固态离子化合物(如$${\mathrm{NaCl}}$$),因其离子无法自由移动。熔融$${\mathrm{BaSO}_{4}}$$、石墨棒和硝酸溶液均能导电。正确答案为D。
5. 解析:A中电极活泼性不一定决定原电池正负极(还与电解质有关);B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能量差决定热量变化;C中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主族序数;D中酸性强弱与导电性无直接关系(浓度影响更大)。正确答案为B和C。
6. 解析:A错误,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B错误,纯水$${\mathrm{pH}}=7$$仅在25℃时成立;C错误,盐酸抑制水电离,$${\mathrm{NH_{4}Cl}}$$促进水电离;D正确,$${\mathrm{Na_{2}SO}_{4}}$$可增强导电性。正确答案为D。
7. 解析:强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完全电离的化合物。A中$${\mathrm{NaCl}}$$晶体不导电;B中熔融$${\mathrm{MgCl}_{2}}$$能导电且为强电解质;C中氨水是混合物;D中醋酸是弱电解质。正确答案为B。
8. 解析:A错误,熔融共价化合物(如$${\mathrm{H_{2}O}}$$)通常不导电;B错误,$${\mathrm{Cl}_{2}}$$与$${\mathrm{NaOH}}$$反应生成$${\mathrm{NaCl}}$$和$${\mathrm{NaClO}}$$,离子浓度可能降低;C正确,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电荷数相关;D中$${③}$$(盐酸)完全电离,离子浓度最高。正确答案为C和D。
9. 解析:A错误,$${\mathrm{pH}}=6$$时$${\mathrm{c(OH^{-})}}=10^{-8} \mathrm{mol/L}$$;B错误,$${\mathrm{CO}_{3}^{2-}}$$水解会增大阴离子总数;C错误,$${\mathrm{BaSO}_{4}}$$是强电解质,难溶导致导电性弱;D正确,$${\mathrm{NaHSO}_{4}}$$完全电离,$${\mathrm{pH}}=1$$。正确答案为D。
10. 解析:A正确,导电性与离子浓度和电荷数成正比;B错误,浓度低的强电解质溶液可能导电性更差;C错误,$${\mathrm{CO}_{2}}$$通入石灰水先生成沉淀(导电性降低),过量后生成$${\mathrm{NaHCO}_{3}}$$(导电性回升);D错误,非电解质溶液(如糖水)不导电,但某些非电解质溶于水后生成电解质(如$${\mathrm{SO}_{3}}$$)。正确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