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40.0%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结构的表述均正确,且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 表述 $${{1}}$$ | 表述 $${{2}}$$ |
$${{A}}$$ | 在水中, $${{N}{a}{C}{l}}$$ 的溶解度比 $${{I}_{2}}$$ 的溶解度大 | $${{N}{a}{C}{l}}$$ 晶体中 $${{C}{l}^{−}}$$ 与 $${{N}{a}^{+}}$$ 间的作用力大于碘晶体中分子间的作用力 |
$${{B}}$$ | 向稀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适量氯化钠固体,溶液由蓝色变绿色 | 水合铜离子和氯离子形成了新的配合物 |
$${{C}}$$ | 在形成化合物时,同一主族元素的化合价都相同 | 同一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
$${{D}}$$ | $$\mathrm{P_{4} O}_{1 0}$$ 、 $$\mathrm{C_{6} H_{1 2} O_{6}}$$ 溶于水后均不导电 | $$\mathrm{P_{4} O}_{1 0}$$ 、 $$\mathrm{C_{6} H_{1 2} O_{6}}$$ 均属于共价化合物 |
B
A.$${{A}}$$
B.$${{B}}$$
C.$${{C}}$$
D.$${{D}}$$
2、['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 '二氧化碳', '物质的导电性', '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晶体类型判断']正确率60.0%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C}{{O}_{2}}}$$分子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
B.$${{C}{{O}_{2}}}$$的水溶液不能导电
C.干冰与$${{S}{i}{{O}_{2}}}$$的晶体类型相同
D.呼吸面具中$${{C}{{O}_{2}}}$$与$${{N}{{a}_{2}}{{O}_{2}}}$$反应利用了$${{C}{{O}_{2}}}$$的氧化性
3、['物质的导电性', '电解质、非电解质']正确率80.0%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但其水溶液能导电的是()
B
A.$${{B}{a}{S}{{O}_{4}}}$$
B.$${{S}{{O}_{2}}}$$
C.$${{N}{a}{O}{H}}$$
D.$${{C}{{l}_{2}}}$$
4、['电离方程式', '物质的导电性',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判断及比较', '电解质、非电解质']正确率80.0%下列物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
A.$$\mathrm{C H_{3} C O O H}$$
B.$${{N}{a}{O}{H}}$$
C.$${{S}{{O}_{2}}}$$
D.$${{N}{{H}_{4}}{C}{l}}$$
5、['对物质分类的考查', '物质的导电性', '电解质、非电解质']正确率40.0%下列物质:①$${{C}{{l}_{2}}}$$,②氨水,③$${{C}{{O}_{2}}}$$气体,④$${{S}{{O}_{3}}}$$气体,⑤纯碱粉末,⑥酒精,⑦铜,⑧熔融的$${{N}{a}{C}{l}}$$,⑨水玻璃$$\mathrm{( N a_{2} S i O_{3}}$$水溶液),⑩盐酸。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属于非电解质的有$${{3}}$$种
B.属于纯净物的有$${{7}}$$种
C.属于电解质的有$${{3}}$$种
D.上述状态下能导电的有$${{5}}$$种
6、['物质的导电性', '氯水的成分和性质']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C
A.氯离子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B.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
C.氯水的$${{p}{H}}$$随时间的变化
D.氯水导电能力随时间的变化
7、['物质的导电性']正确率80.0%下列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不导电的是$${{(}{)}}$$
C
A.$${{H}{C}{l}}$$
B.$${{N}{a}{C}{l}}$$
C.$$\mathrm{C_{2} H_{5} \, O H}$$
D.$${{S}{{O}_{3}}}$$
8、['电离方程式', '物质的导电性',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判断及比较']正确率80.0%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D
A.难溶于水的电解质一定是弱电解质
B.强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C.易溶于水的电解质一定是强电解质
D.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过程是不可逆的
9、['物质的导电性']正确率80.0%在溶液导电性实验中,往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硫酸至过量,灯泡的明亮度变化是:明$${{→}}$$暗$${{→}}$$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
B.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中离子数目的多少有关
C.灯泡最暗时溶液中无任何电解质
D.往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盐酸与滴加硫酸时现象相同
10、['物质的导电性']正确率80.0%下列物质中能导电的是$${{(}{)}}$$
B
A.$${{N}{a}{C}{l}}$$晶体
B.氯水
C.液氯
D.纯硫酸
1. 选项分析:
A项:表述1正确,NaCl在水中溶解度远大于I₂;表述2正确,NaCl是离子晶体,离子键强于I₂分子间作用力;且存在因果关系,离子键强导致溶解度大。正确。
B项:表述1正确,CuCl₂溶液加NaCl确实变绿;表述2正确,形成[CuCl₄]²⁻配合物;存在因果关系。正确。
C项:表述1错误,同一主族元素化合价不一定相同(如O和S);表述2正确,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错误。
D项:表述1错误,P₄O₁₀溶于水生成H₃PO₄能导电;表述2正确,两者都是共价化合物。错误。
答案:A和B均正确,但题目为单选题,需结合选项。原题选项为A,但B也正确。实际应选B(A中因果关系不严谨,离子键强但溶解度大主要因水合能;B更直接)。
最终答案:B
2. 二氧化碳性质:
A正确:CO₂分子为直线形,键角180°。
B错误:CO₂水溶液(碳酸)能导电,因H₂CO₃电离。
C错误:干冰为分子晶体,SiO₂为原子晶体。
D错误:CO₂与Na₂O₂反应中CO₂表现酸性氧化物性质,非氧化性(2Na₂O₂ + 2CO₂ → 2Na₂CO₃ + O₂,Na₂O₂自身氧化还原)。
答案:A
3. 非电解质但水溶液导电:
A:BaSO₄是电解质(难溶但熔融导电),水溶液几乎不导电。
B:SO₂是非电解质,水溶液(亚硫酸)能导电,因H₂SO₃电离。
C:NaOH是强电解质,水溶液导电。
D:Cl₂是单质,既非电解质也非非电解质,水溶液(氯水)能导电。
答案:B
4. 弱电解质:
A:CH₃COOH是弱酸,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
B:NaOH是强碱,强电解质。
C:SO₂是非电解质。
D:NH₄Cl是盐,强电解质。
答案:A
5. 物质分类:
①Cl₂:单质,非电解质,纯净物,不导电;②氨水:混合物,能导电;③CO₂:非电解质,纯净物,不导电;④SO₃:非电解质,纯净物,不导电;⑤纯碱(Na₂CO₃):电解质,纯净物,固体不导电;⑥酒精(C₂H₅OH):非电解质,纯净物,不导电;⑦铜:单质,能导电;⑧熔融NaCl:电解质,纯净物,能导电;⑨水玻璃:混合物,能导电;⑩盐酸:混合物,能导电。
A:非电解质有③CO₂、④SO₃、⑥酒精,共3种,正确。
B:纯净物有①Cl₂、③CO₂、④SO₃、⑤纯碱、⑥酒精、⑦铜、⑧熔融NaCl,共7种,正确。
C:电解质只有⑤纯碱和⑧熔融NaCl(NH₄Cl未列出),但选项中为3种,错误(实际2种)。
D:能导电的有②氨水、⑦铜、⑧熔融NaCl、⑨水玻璃、⑩盐酸,共5种,正确。
答案:C
6. 氯水性质变化(无图,基于常识):
氯水放置时,HClO分解(2HClO → 2HCl + O₂),导致:Cl⁻浓度增大,O₂体积分数增大,pH减小(酸性增强),导电能力增强(离子增多)。
选项均为随时间变化,但SVG异常,推测为氯水分解实验,通常考察Cl⁻浓度或O₂体积分数变化。
答案:A或B(题目未明确,但A更常见)
7. 不导电溶液:
A:HCl溶于水导电,因电离出H⁺和Cl⁻。
B:NaCl溶于水导电,因电离出Na⁺和Cl⁻。
C:C₂H₅OH(乙醇)是非电解质,溶于水不电离,不导电。
D:SO₃溶于水生成H₂SO₄,导电。
答案:C
8. 电解质叙述:
A错误:难溶电解质可能是强电解质(如BaSO₄)。
B错误:导电能力取决于离子浓度和电荷,与强弱无直接关系(如稀强电解质溶液可能比浓弱电解质导电差)。
C错误:易溶电解质可能是弱电解质(如CH₃COOH)。
D正确:强电解质完全电离,不可逆。
答案:D
9. Ba(OH)₂滴加H₂SO₄导电性变化:
反应:Ba(OH)₂ + H₂SO₄ → BaSO₄↓ + 2H₂O,离子浓度先减小(生成水和沉淀),灯泡变暗;过量H₂SO₄后,离子浓度增大,变明。
A正确:导电性与离子浓度和电荷有关。
B不全面:还与离子电荷有关。
C错误:最暗时还有水(极弱电解质)和少量离子。
D错误:滴加盐酸生成BaCl₂和H₂O,离子浓度不降至最低,无变暗过程。
答案:A
10. 能导电物质:
A:NaCl晶体无自由离子,不导电。
B:氯水含H⁺、Cl⁻等,能导电。
C:液氯为分子,不导电。
D:纯硫酸无电离,不导电。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