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相关推算,电解质电离程度的比较及应用,电解质、非电解质,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之间的换算,实验现象的描述或解释" />
格物学 化学基本概念物质的量浓度

溶解度、饱和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知识点教师选题进阶自测题答案-湖南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8.0%

2025-08-07
溶解度、饱和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知识点教师选题进阶自测题答案-湖南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8.0%
1、['结合物质结构基础知识与的相关推算', '有关物质的量的其他计算', '对气体摩尔体积的考查', '溶解度、饱和溶液', '对物质的量浓度的考查']

正确率40.0%设$${{N}{_{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0. 5 \mathrm{m o l} \cdot\mathrm{L}^{-1} \mathrm{K}_{2} \mathrm{S O}_{4}$$溶液中含有的$${{K}^{+}}$$数目为$${{N}{_{A}}}$$

B.$$1 0 0 \mathrm{g} 3 8 \%$$的$$\mathrm{C H_{3} C O O O H}$$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1. 5 N_{\mathrm{A}}$$

C.$$0. 2 \mathrm{m o l N a}$$与含$$0. 1 \mathrm{m o l H C l}$$的溶液反应产生的$${{H}_{2}}$$分子数目为$$0. 0 5 N_{\mathrm{A}}$$

D.标准状况下$${,{{2}{.}{2}{4}}{L}}$$甲烷与氨气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N}{_{A}}}$$

2、['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之间的换算', '化学常用计量及综合应用', '溶解度、饱和溶液']

正确率40.0%$${{t}^{∘}{C}}$$时在一烧杯中盛有一定量$${{K}{C}{l}}$$溶液,若向该溶液中加$${{x}}$$$${{g}}$$$${{K}{C}{l}}$$晶体,充分搅拌后仍有$${{y}}$$$${{g}}$$晶体未溶:若将原溶液加热蒸发掉$${{z}{g}}$$水,再冷却到$${{t}^{∘}{C}{,}}$$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则$${{t}^{∘}{C}}$$时$${{K}{C}{l}}$$的溶解度为$${{(}{)}}$$

C

A.$$\frac{1 0 0 \mathrm{x}} {\mathrm{z}} \mathrm{g}$$

B.$$\frac{\mathrm{x-y+z}} {\mathrm{z}} \mathrm{g}$$

C.$$\frac{1 0 0 ( \mathrm{x-y} )} {\mathrm{z}} \mathrm{g}$$

D.$$\frac{x-y} {z} \mathrm{g}$$

3、['沉淀溶解平衡', '溶度积与溶解度', '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之间的换算', '沉淀溶解平衡曲线', '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 '沉淀的溶解与生成', '溶解度、饱和溶液']

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t}^{∘}_{1}{C}}$$时,分别取出相同质量的甲$${、}$$丙两种饱和溶液升温到$${{t}^{∘}_{2}{C}}$$时,甲和乙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t}^{∘}_{2}{C}}$$时,将甲$${、}$$乙两种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可能不等

C.将三种饱和溶液分别从$${{t}^{∘}_{3}{C}}$$降低到$${{t}^{∘}_{2}{C}}$$时,甲和乙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丙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当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办法提取乙

4、['实验现象的描述或解释', '溶解度、饱和溶液']

正确率60.0%svg异常

A

A.烧杯中出现白色浑浊,原因是试管中的反应放出热量使烧杯中饱和石灰水温度升高,溶质析出

B.烧杯中出现白色浑浊,原因是试管中的反应吸收热量使烧杯中饱和石灰水温度降低,溶质析出

C.烧杯中没有任何现象,原因是试管中的反应对烧杯中饱和石灰水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D.烧杯中没有任何现象,原因是试管中的反应既不放出热量,也不吸收热量

5、['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判断方法',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判断及比较',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电解质电离程度的比较及应用',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溶解度、饱和溶液']

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强电解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电离都是吸热过程

C.强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弱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D.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肯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

6、['溶液的酸碱性判断',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判断及比较', '电解质、非电解质',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 '溶解度、饱和溶液']

正确率60.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氯化钙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大于氯化钾溶液的导电能力

B.固体氯化钾不导电,所以氯化钾是非电解质

C.在相同温度下,强酸溶液一定比弱酸溶液的导电性强

D.在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导电性强

7、['溶度积定义及表达式', '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 '溶解度、饱和溶液']

正确率40.0%一定温度下,$${{C}{a}{{(}{{O}{H}}{)}}{_{2}}}$$在水溶液中达到溶解平衡:$$\mathrm{C a \left( O H \right)_{2} ( s ) \rightleftharpoons C a^{2+} \left( a q \right)+2 O H^{-} \left( a q \right)}$$。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加水,$${{C}{a}{{(}{{O}{H}}{)}}{_{2}}}$$的溶解平衡向右移动,$${{p}{H}}$$增大

B.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C}{a}{{(}{{O}{H}}{)}}{_{2}}}$$溶解平衡向左移动,溶液中$${{c}{{(}{{H}^{+}}{)}}}$$减小

C.加入少量盐酸,$${{C}{a}{{(}{{O}{H}}{)}}{_{2}}}$$溶解平衡向右移动,$$K_{\mathrm{s p}} [ \mathrm{C a \, ( O H ) \,_{2}} ]$$增大

D.升高温度,$${{C}{a}{{(}{{O}{H}}{)}}{_{2}}}$$溶解平衡向右移动,$$K_{\mathrm{s p}} [ \mathrm{C a \, ( O H ) \,_{2}} ]$$增大

8、['初中化学衔接知识',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判断',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溶解度、饱和溶液', '盐类水解的应用']

正确率60.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水中溶解氯化钠可以降低结冰的温度

B.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有明显的发热现象

C.氯化钠能降低硬脂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

D.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乙酸乙酯的溶解度较大

9、['沉淀溶解平衡', '溶度积定义及表达式', '沉淀溶解平衡曲线', '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 '沉淀的溶解与生成', '溶度积常数相关计算', '溶解度、饱和溶液']

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可以通过升温实现由$${{a}}$$点变到$${{c}}$$点

B.$${{b}}$$点对应的$$\mathrm{K_{s p}}$$等于$${{a}}$$点对应的$$\mathrm{K_{s p}}$$

C.$${{d}}$$点可能有沉淀生成

D.该温度下,$$K_{s p}=4 \times1 0^{-1 8}$$

10、['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之间的换算', '溶解度、饱和溶液', '对物质的量浓度的考查']

正确率40.0%已知$${{2}{0}{℃}}$$时,饱和$${{N}{a}{C}{l}}$$溶液的密度为$$\rho\, \mathrm{g / c m}^{3}$$,物质的量浓度为$$\mathrm{c \, m o l / L}$$,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温度低于$${{2}{0}{℃}}$$时,饱和$${{N}{a}{C}{l}}$$溶液的浓度小于$$\mathrm{c \, m o l / L}$$

B.此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frac{5 8. 5 \times\mathrm{c}} {\rho\times1 0 0 0}} \times1 0 0 \%$$

C.$${{2}{0}{℃}}$$时,密度小于$$\rho\, \mathrm{g / c m}^{3}$$的$${{N}{a}{C}{l}}$$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D.$${{2}{0}{℃}}$$时,饱和$${{N}{a}{C}{l}}$$溶液的溶解度$$\frac{5 8 5 0 \mathrm{c}} {\rho-5 8. 5} \mathrm{g}$$

1. 解析:

选项A错误,因为未给出溶液体积,无法计算$$K^+$$数目。

选项B错误,$$100g 38\% CH_3COOH$$水溶液中$$CH_3COOH$$含氧原子为$$0.633N_A$$,水含氧原子为$$3.44N_A$$,总和远大于$$1.5N_A$$。

选项C正确,$$0.2mol Na$$与$$0.1mol HCl$$反应生成$$0.05mol H_2$$,即$$0.05N_A$$个分子。

选项D错误,标准状况下$$2.24L$$混合气体为$$0.1mol$$,但甲烷和氨气的质子数不同(10和11),无法确定总数。

2. 解析:

根据题意,$$x-y$$为实际溶解的$$KCl$$质量,$$z$$为蒸发的水量。溶解度公式为$$S = \frac{100(x-y)}{z}$$,故选C。

3. 解析(题目不完整,暂无法给出具体解析):

4. 解析(题目不完整,暂无法给出具体解析):

5. 解析:

选项A错误,强电解质如$$HCl$$是共价化合物。

选项B正确,电离过程需克服离子键或极性键,均为吸热。

选项C错误,溶解度与电解质强弱无必然联系。

选项D错误,导电能力取决于离子浓度而非电解质强弱。

6. 解析:

选项A正确,导电能力与浓度和离子种类有关。

选项B错误,$$KCl$$是电解质,固态不导电因其离子不能自由移动。

选项C错误,弱酸在高浓度时可能导电性更强。

选项D错误,导电性与是否饱和无关。

7. 解析:

选项A错误,加水平衡右移但$$pH$$不变(饱和溶液)。

选项B错误,加$$NaOH$$平衡左移,但$$c(H^+)$$因$$OH^-$$增加而减小。

选项C错误,加盐酸平衡右移,但$$K_{sp}$$不变(仅与温度相关)。

选项D正确,$$Ca(OH)_2$$溶解吸热,升温平衡右移,$$K_{sp}$$增大。

8. 解析:

选项C错误,氯化钠对硬脂酸钠溶解度的影响需具体实验数据支持,题目未提供依据。

9. 解析(题目不完整,暂无法给出具体解析):

10. 解析:

选项D错误,溶解度应为$$S = \frac{100 \times 58.5c}{\rho - 0.0585c}$$,原式单位换算有误。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