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40.0%下列实验装置$${、}$$试剂选择和操作均正确的是()
A
A.svg异常
B.svg异常
C.svg异常
D.svg异常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仪器', '蒸发、蒸馏与灼烧的仪器',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物理方法', '对溶液配制的考查', '萃取和分液在卤素性质实验中的应用']正确率40.0%实验中的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C
A.蒸馏操作时,冷凝水的方向应由下往上
B.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C.提取碘水中的碘单质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如无水乙醇
D.萃取分液后,要得到被萃取的物质,通常还要进行蒸馏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误差分析',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操作',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仪器', '根据正确率60.0%实验室配制$$\mathrm{1 0 0 m L}$$$$\mathrm{1. 0 m o l / L}$$$${{N}{{a}_{2}}{C}{{O}_{3}}}$$溶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用托盘天平称取$$\mathrm{1 0. 6 g}$$$${{N}{{a}_{2}}{C}{{O}_{3}}}$$固体
B.将$${{N}{{a}_{2}}{C}{{O}_{3}}}$$固体放入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
C.定容时俯视液面,所得溶液浓度偏低
D.加水时不慎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直接吸出多余液体
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仪器',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碳酸氢钠的不稳定性', '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 '氢氧化钠', '对溶液配制的考查', '对分离、提纯方法选择的考查']正确率60.0%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svg异常
B.svg异常
C.svg异常
D.svg异常
5、['对溶液配制过程中的误差分析的考查', '对溶液配制的考查']正确率60.0%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实验结果可能偏高的是()
B
A.转移时有溶液洒落在外
B.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
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
D.容量瓶中原来有少量蒸馏水
6、['初中化学衔接知识',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溶液pH的测定方法', '电镀', '指示剂的使用',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化学试剂的保存与取用', '沉淀的转化', '对溶液配制的考查', '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正确率40.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掌握基本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关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
A.用玻璃棒蘸取$$0. 1 \mathrm{m o l} / \mathrm{L N a O H}$$溶液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中央,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出$${{p}{H}}$$为$${{1}{3}}$$
B.贮存$${{F}{e}{C}{{l}_{3}}}$$溶液,要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
C.向$$\mathrm{1 m L 0. 1 m L / L M g C l_{2}}$$溶液中滴加$$\mathrm{1 m L 0. 2 m o l / L N a O 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2}}$$滴$$0. 1 \mathrm{m o l} / \mathrm{L F e C l_{3}}$$溶液,白色沉淀再变为红褐色
D.电镀铜实验时,应该把待镀铁制品与电源正极相连
7、['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操作',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氨的实验室制法', '对溶液配制的考查', '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 '对分离、提纯方法选择的考查']正确率40.0%用下列装置完成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C
A.svg异常
B.svg异常
C.svg异常
D.svg异常
8、['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操作',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仪器', '对溶液配制的考查']正确率60.0%配制的$${{N}{a}{O}{H}}$$溶液,在下列仪器中:$${①}$$量筒,$${②{{2}{5}{0}}{m}{L}}$$容量瓶,$${③}$$托盘天平和砝码,$${④{{5}{0}{0}}{m}{L}}$$容量瓶,$${⑤}$$烧杯,$${⑥}$$玻璃棒,$${⑦}$$漏斗,$${⑧}$$药匙,$${⑨}$$胶头滴管,$${⑩{{2}{5}{0}}{m}{L}}$$烧瓶,需要用到的仪器按使用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A.
B.$$\textcircled{2} \textcircled{3} \textcircled{7} \textcircled{5} \textcircled{6}$$
C.$$\textcircled{2} \textcircled{5} \textcircled{7} \textcircled{6}$$
D.$$\textcircled{4} \textcircled{3} \textcircled{7} \textcircled{5} \textcircled{6}$$
9、['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误差分析', '胶体的制备', '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对溶液配制的考查', '对分离、提纯方法选择的考查', '盐类水解的应用']正确率60.0%下列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 目的 | 操作 |
$${{A}}$$ | 配制 $$1 0 0 ~ \mathrm{m L} ~ 1. 0 0 \mathrm{m o l} / \mathrm{L C u S O_{4}}$$ 溶液 | 将 $$1 6 \mathrm{\ g \ C u S O_{4}}$$ 溶于 $$1 0 0 \ \mathrm{m L}$$ 蒸馏水中 |
$${{B}}$$ | 除去汽油中的水 | 将混合物静罝,再分液 |
$${{C}}$$ | 除去 $${{N}{a}{C}{l}}$$ 溶液中的泥沙 | 将混合物过滤 |
$${{D}}$$ | 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 将氯化铁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加热至呈红褐色 |
A
A.$${{A}}$$
B.$${{B}}$$
C.$${{C}}$$
D.$${{D}}$$
10、['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仪器', '氧化钠', '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之间的换算',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溶液稀释与混合的计算', '气体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对溶液配制的考查']正确率40.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A.$${{1}{0}{m}{L}}$$质量分数为$${{9}{8}{%}}$$的$${{H}_{2}{{S}{O}_{4}}}$$,用$${{1}{0}{m}{L}}$$水稀释后,$${{H}_{2}{{S}{O}_{4}}}$$的质量分数大于$${{4}{9}{%}}$$
B.配制$$0. 1 \mathrm{m o l} \cdot\mathrm{L}^{-1}$$的$${{N}{{a}_{2}}{C}{{O}_{3}}}$$溶液$$4 8 0 m L$$,需用$$\mathrm{5 0 0 m L}$$容量瓶
C.在标准状况下,将$$2 2. 4 \mathrm{L}$$氨气溶于$${{1}{L}}$$水中,得到$$\mathrm{1 m o l / L}$$的氨水
D.室温下,向两等份浓度相同的不饱和烧碱溶液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N}{{a}_{2}}{{O}_{2}}}$$和$${{N}{{a}_{2}}{O}}$$,均使溶液恰好饱和,则加入的$${{N}{{a}_{2}}{{O}_{2}}}$$与$${{N}{{a}_{2}}{O}}$$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1}{:}{1}{(}}$$保持温度不变)
1. 题目中未提供具体实验装置图,无法判断选项。
2. 正确答案:C
解析:A正确,冷凝水应下进上出;B正确,浓硫酸稀释放热需冷却;C错误,乙醇与水互溶不能作萃取剂;D正确,萃取后常需蒸馏分离。
3. 正确答案:A
解析:A正确,$$m=1.0mol/L\times0.1L\times106g/mol=10.6g$$;B错误,固体应在烧杯中溶解;C错误,俯视使浓度偏高;D错误,超过刻度需重配。
4. 题目中未提供具体装置图,无法判断选项。
5. 正确答案:B
解析:A降低浓度;B俯视使体积偏小浓度偏高;C降低浓度;D无影响。
6. 正确答案:C
解析:A错误,pH试纸不能润湿;B错误,应加盐酸抑制水解;C正确,$$Mg(OH)_2$$转化为$$Fe(OH)_3$$;D错误,待镀件应接负极。
7. 题目中未提供具体装置图,无法判断选项。
8. 正确答案:A
解析:配制顺序:③称量→⑤溶解→⑥搅拌→④定容→⑨滴管,选A。
9. 正确答案:A
解析:A错误,16g$$CuSO_4$$配100mL溶液浓度≠1mol/L(应为溶解后定容至100mL);B正确,汽油与水不互溶;C正确,过滤除不溶物;D正确,是胶体制备方法。
10. 正确答案:C
解析:A正确,浓硫酸密度>水;B正确,无480mL容量瓶;C错误,溶液体积≠1L;D正确,$$Na_2O_2$$和$$Na_2O$$与水反应均生成2Na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