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60.0%科技助力北京$${{2}{0}{2}{2}}$$年冬奥会,雪上项目是冬奥会重要项目之一。下列有关化学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滑雪板板心木质材料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B.开幕式专用演出服为石墨烯智能发热材料,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速滑馆$${{“}}$$冰丝带$${{”}}$$用$${{C}{{O}_{2}}}$$作制冷剂制冰,发生了化学变化
D.冬奥会采用氢能源保障车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
2、['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青蒿素', '碳纳米材料', '浓差电池,膜的应用']正确率40.0%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C
A.据悉中国在建的第二艘航母中使用了素有“现代工业的骨骼”之称的碳纤维, 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B.离子交换膜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如氯碱工业使用阴离子交换膜
C.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的屠呦呦女士用乙醚从黄花蒿中提取出青蒿素,该技术应用了萃取原理
D.酸碱指示剂变色、煤的液化、蛋白质的颜色反应、海水提取溴、焰色反应都涉及化学变化
3、['化学与传统文化',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乙醇的结构、物理性质',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乙酸的酸性', '乙酸的结构、物理性质',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物理方法']正确率40.0%葛洪在$${《}$$抱朴子内篇$${{⋅}}$$杂应$${》}$$中对醋有如下叙述:$${{“}}$$以蘖米及七$${、}$$八种药合之,取一升辄内,一升水投中,如千岁苦酒$${{(}}$$醋$${{)}{。}{”}}$$并说:$${{“}}$$作苦酒令酽,不酽不可用也。既成澄清,另得一斛,更以器著清凉处,封泥密盖。$${{”}}$$下列描述
C
A.$${{“}}$$蘖米$${{”}}$$与$${{“}}$$苦酒$${{”}}$$分离的操作方法是过滤
B.$${{“}}$$苦酒$${{”}}$$的制备过程经历了复杂的化学变化
C.若$${{“}}$$苦酒$${{”}}$$中混有$${{“}}$$酒$${{”}}$$,用分液的操作方法可以分离提纯
D.$${{“}}$$封泥密盖$${{”}}$$可以减少$${{“}}$$苦酒$${{”}}$$的挥发
4、['分散系的概念及其分类',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过氧化氢的性质及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酸雨及防治', '大气污染的治理原理及方法',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物理方法']正确率60.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蒸馏$${、}$$蒸发$${、}$$萃取$${、}$$分液等过程属于物理变化过程
B.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是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
C.$${{H}_{2}{{O}_{2}}}$$能使酸性$${{K}{M}{n}{{O}_{4}}}$$溶液褪色,体现了$${{H}_{2}{{O}_{2}}}$$的漂白性
D.燃料的脱硫脱氮$${、{S}{{O}_{2}}}$$的回收利用和$${{N}{{O}_{x}}}$$的催化转化都是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
5、['化学与传统文化', '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本质及特征']正确率60.0%下列诗句描述的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D
A.月波成露露成霜
B.雪融山顶响流泉
C.粉身碎骨浑不怕
D.蜡炬成灰泪始干
6、['大气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新能源的开发', '绿色化学', '化学与STSE',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煤的气化', '大气污染的治理原理及方法', '煤的液化']正确率60.0%党的十九大,继续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建设健康和谐美丽中国。下列
B
A.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热能发电或供热,从而充分地利用生活垃圾中的生物质能
B.通过煤的液化$${、}$$气化等物理方法可以将煤转化为$${{C}{O}{、}{{C}{{H}_{4}}}}$$等燃料,提高煤燃烧的热效率
C.推出共享单车,呼吁全民绿色出行,从而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D.推广使用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等清洁燃料,从而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7、['石油的裂化、裂解', '油脂的氢化、保存',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蛋白质的盐析']正确率60.0%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①}$$橡胶的老化$${②}$$油脂的硬化$${③}$$石油的裂化$${④}$$蛋白质的盐析
D
A.$${①{②}{③}{④}}$$
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③}}$$
D.只有$${①{②}{③}}$$
8、['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海水中盐的制取及利用']正确率40.0%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D
A.氧气液化
B.干冰升华
C.海水晒盐
D.葡萄酿酒
9、['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正确率80.0%处处留心皆知识,生活中的下列事实,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B
A.食物腐败变质
B.酒香不怕巷子深
C.铝表面形成致密的薄膜
D.食醋洗掉水垢
10、['胶体的性质与应用', '焰色试验',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化学与STSE', '金属的活动顺序表及应用']正确率80.0%化学与生产、生活、技术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纳米铁粉可以高效地去除被污染水体中的$$\mathrm{P b}^{2+}$$、$$\mathrm{C u^{2+}}$$、$$\mathrm{C d^{2+}}$$、$$\mathrm{H g}^{2+}$$等重金属离子,其本质是纳米铁粉对重金属离子较强的物理吸附
B.“水滴石穿”不仅包含着“量变到质变”的哲学思想,同时也包含物理和化学变化
C.节日燃放的烟花,是碱金属、锶、钡、铂、铁等金属元素焰色反应呈现的
D.工厂中常用的静电除尘装置是根据胶体带电性的性质而设计的
1. 解析:
选项C错误。$${{CO}_{2}}$$作制冷剂制冰是通过物理变化(相变吸热)实现的,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其他选项:A(纤维素是天然高分子)、B(石墨烯是无机非金属材料)、D(氢能源减少碳排放)均正确。
2. 解析:
选项C正确。乙醚提取青蒿素利用萃取原理。其他选项:A(碳纤维是无机材料)、B(氯碱工业用阳离子交换膜)、D(酸碱指示剂变色、焰色反应等不全是化学变化,如焰色反应为物理变化)。
3. 解析:
选项C错误。“苦酒”(醋)与“酒”互溶,无法通过分液分离。其他选项:A(过滤分离固体与液体)、B(发酵为化学变化)、D(密封减少挥发)均正确。
4. 解析:
选项C错误。$${{H}_{2}{O}_{2}}$$使酸性$${{KMnO}_{4}}$$褪色体现还原性,而非漂白性。其他选项:A(蒸馏等为物理变化)、B(胶体与溶液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径)、D(脱硫脱氮减少酸雨)均正确。
5. 解析:
选项D正确。“蜡炬成灰”涉及燃烧(氧化还原反应)。其他选项:A(露、霜形成)、B(雪融化)、C(石灰石分解)均为物理或非氧化还原变化。
6. 解析:
选项B错误。煤的液化、气化为化学变化(生成$${{CO}}$$、$${{CH}_{4}}$$),非物理方法。其他选项:A(焚烧发电利用生物质能)、C(共享单车减排)、D(清洁燃料减排)均正确。
7. 解析:
选项D正确。①橡胶老化(氧化)、②油脂硬化(加成)、③石油裂化(断链)为化学变化;④蛋白质盐析为物理变化。
8. 解析:
选项D正确。葡萄酿酒(发酵)为化学变化。其他选项:A(液化)、B(升华)、C(蒸发)均为物理变化。
9. 解析:
选项B正确。“酒香”是分子扩散(物理变化)。其他选项:A(腐败变质)、C(铝氧化)、D(醋酸溶解水垢)均为化学变化。
10. 解析:
选项B正确。“水滴石穿”包含物理(冲刷)和化学($${{CO}_{2}}$$溶解$${{CaCO}_{3}}$$)变化。其他选项:A(纳米铁通过还原重金属离子)、C(铂无焰色反应)、D(胶体带电性错误,应为胶粒带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