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化学基本概念物质的性质

化学性质-物质的性质知识点专题进阶自测题解析-江西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2.0%

2025-08-07
化学性质-物质的性质知识点专题进阶自测题解析-江西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2.0%
1、['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 '多官能团有机物的结构、性质', '化学性质',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推断', '元素周期表的形成', '其他情况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

正确率40.0%$${\bf X}. {\bf Y}. {\bf Z}$$分别是三种单质,它们都是常见的金属或非金属;$$\textbf{M. N. R}$$是常见的三种氧化物,其中一种具有高熔点,而且有如下的反应$${{(}}$$反应条件末标出,反应式末配平$$) \colon\mathrm{~ \otimes~ X+Z \to N \oplus~ M+X \to N \otimes~ M+Y \to R+X ~}$$,若$${{X}}$$是非金属,则组成$${{Y}}$$单质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C

A.第二周期$${Ⅳ{A}}$$族

B.第二周期$${Ⅵ{A}}$$族

C.第三周期$${Ⅱ{A}}$$族

D.第三周期$${Ⅳ{A}}$$族

2、['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铁', '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 '化学性质']

正确率60.0%下列反应所得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的是(

A

A.$$\mathrm{F e_{2} \ ( \bf S O_{4} )}_{3}$$溶液中加入过量$${{F}{e}}$$粉

B.$${{N}{{a}_{2}}{C}{{O}_{3}}}$$中加入过量$${{H}{C}{l}}$$溶液

C.浓$${{H}_{2}{S}{{O}_{4}}}$$中加入过量$${{C}{u}}$$片,加热

D.溶液中通入过量$${{C}{{O}_{2}}}$$

3、['共价键的类型', '化学性质', '化学与STSE', '同素异形体', '对气体摩尔体积的考查', '共价键的形成、概念']

正确率60.0%.人们从冰箱中取出的$${{“}}$$常态冰$${{”}}$$仅是冰存在的$${{1}{7}}$$种可能的形式之一。目前,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多孔$${、}$$轻量级的$${{“}}$$气态冰$${{”}}$$可形成气凝胶的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A.$${{“}}$$常态冰$${{”}}$$和$${{“}}$$气态冰$${{”}}$$结构不同,是同素异形体

B.$${{“}}$$气态冰$${{”}}$$因其特殊的结构而具有比$${{“}}$$常态冰$${{”}}$$更活泼的化学性质

C.$${{1}{8}{g}{“}}$$气态冰$${{”}}$$的体积为$$2 2. 4 \mathrm{L}$$

D.构成$${{“}}$$气态冰$${{”}}$$的分子中含有极性共价键

4、['对物质分类的考查', '化学性质', '同素异形体',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正确率60.0%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有少量氧气会转化成臭氧$$( 3 \mathrm{O}_{2}=2 \mathrm{O}_{3} ),$$使空气变得更加清新.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B.$${{O}_{2}}$$与$${{O}_{3}}$$都是单质

C.$${{O}_{2}}$$与$${{O}_{3}}$$是相同的物质

D.$${{O}_{2}}$$与$${{O}_{3}}$$的性质完全一样

5、['元素、核素、同位素', '化学性质', '表示粒子构成的符号的含义及相关计算', '原子的构成、发展史', '同位素的应用']

正确率40.0%我国安徽发现了全国最大的钼矿,如表所示是周期表中钼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钼的说法错误的是(

$${{4}{2}{M}{o}}$$

$$9 5. 9 6$$

D

A.$$9 5 \mathrm{M o}$$原子核内有$${{5}{3}}$$个中子

B.$$9 5 \mathrm{M o}$$原子核外有$${{4}{2}}$$个电子

C.$$9 2 \mathrm{M o}, \mathrm{^{9 5} \mathrm{M o}.} \mathrm{^{9 8} \mathrm{M o}}$$为相同核素

D.$$9 2 \mathrm{M o}, \mathrm{^{9 5} \mathrm{M o}.} \mathrm{^{9 8} \mathrm{M o}}$$的化学性质相似

6、['化学与传统文化', '物理性质', '氮气的性质、制取、用途', '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化学性质',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氮的固定', '一氧化氮']

正确率60.0%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古诗词的意蕴含蓄,意境深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A.$${{“}}$$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中的$${{“}}$$香$${{”}}$$体现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的$${{“}}$$烟$${{”}}$$是弥散在空气中的$${{P}{M}{{2}{.}{5}}}$$固体颗粒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其中包含了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

D.$${{“}}$$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为什么雷雨过后,使人心旷神怡?体现了打雷时有下列反应发生$$\mathrm{N_{2}}+\mathrm{O_{2}}=2 \mathrm{N O}, ~ 2 \mathrm{N O}+\mathrm{O}_{2}=2 \mathrm{N}$$

7、['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钠与水反应原理']

正确率60.0%在钠和水的反应实验中,你观察不到的现象是(

B

A.酚酞试液从无色变为红色

B.钠安静地浮在水面上

C.钠熔化成光亮的小球

D.钠在水面上到处游动

8、['醇的催化氧化', '石油的分馏', '物理性质', '氧化反应', '醇与强氧化剂的氧化反应', '化学性质', '化学与STSE', '烃的概念及分类',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煤的干馏']

正确率60.0%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化学深入我们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

B.植物油和矿物油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植物油,不褪色的是矿物油

C.包装用材料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都属于烃

D.米酒变酸的过程涉及了氧化反应

9、['物理性质', '石油的分馏', '氧化铁', '化学性质',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煤的气化', '氯气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正确率40.0%下列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B

A.盐酸除锈

B.石油分馏

C.煤的气化

D.氯气消毒

10、['对物质分类的考查', '宏观构成', '化学性质', '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物质的俗名']

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人体不能缺碘,需要正常补碘.$${{“}}$$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碘单质

B.该食盐商品是以海盐为原料,经人加工后的产品,是纯净物

C.$${{1}{k}{g}}$$此食盐中含碘酸钾$$( 3 5 \pm1 5 ) \mathrm{m g}$$

D.$${{“}}$$菜未烧熟不宜加入加碘盐$${{”}}$$的原因可能是碘酸钾受热不稳定

1. 解析:

根据题目描述,$${\bf X}$$是非金属单质,且参与反应生成氧化物$${\bf N}$$和$${\bf R}$$。结合反应式分析:

1. 反应$$\otimes$$:$${\bf X} + {\bf Z} \to {\bf N}$$,说明$${\bf N}$$是$${\bf X}$$和$${\bf Z}$$的氧化物。

2. 反应$$\oplus$$:$${\bf M} + {\bf X} \to {\bf N}$$,说明$${\bf M}$$能被$${\bf X}$$还原,生成$${\bf N}$$。

3. 反应$$\otimes$$:$${\bf M} + {\bf Y} \to {\bf R} + {\bf X}$$,说明$${\bf Y}$$能还原$${\bf M}$$,生成$${\bf X}$$。

常见的非金属$${\bf X}$$可能是$${\bf C}$$(碳),则$${\bf M}$$可能是$${\bf CuO}$$或$${\bf Fe_2O_3}$$,$${\bf Y}$$为活泼金属(如$${\bf Mg}$$或$${\bf Al}$$)。若$${\bf Y}$$是$${\bf Mg}$$(镁),则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ⅡA}$$族。因此,正确答案是C

2. 解析:

分析各选项:

A. $${\rm Fe_2(SO_4)_3}$$与过量$${\rm Fe}$$反应生成$${\rm FeSO_4}$$,溶质只有一种。

B. $${\rm Na_2CO_3}$$与过量$${\rm HCl}$$生成$${\rm NaCl}$$和$${\rm CO_2}$$,但盐酸过量,溶质为$${\rm NaCl}$$和$${\rm HCl}$$。

C. 浓$${\rm H_2SO_4}$$与$${\rm Cu}$$反应生成$${\rm CuSO_4}$$和$${\rm SO_2}$$,但硫酸过量,溶质为$${\rm CuSO_4}$$和$${\rm H_2SO_4}$$。

D. $${\rm Ca(ClO)_2}$$与过量$${\rm CO_2}$$生成$${\rm Ca(HCO_3)_2}$$和$${\rm HClO}$$,但$${\rm HClO}$$不稳定,最终溶质为$${\rm Ca(HCO_3)_2}$$。

只有AD可能符合题意,但题目要求“只含一种溶质”,因此正确答案是A

3. 解析:

A. “常态冰”和“气态冰”是同一物质的不同形态,不是同素异形体。

B. “气态冰”的化学性质与常态冰相同,只是物理结构不同。

C. “气态冰”的密度未知,无法确定其体积。

D. “气态冰”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中含有极性共价键($${\rm O-H}$$键)。

正确答案是D

4. 解析:

A. 该变化是化学变化($${\rm 3O_2 \to 2O_3}$$)。

B. $${\rm O_2}$$和$${\rm O_3}$$都是氧元素的单质。

C. $${\rm O_2}$$和$${\rm O_3}$$是不同的物质。

D. $${\rm O_2}$$和$${\rm O_3}$$的化学性质不同。

正确答案是B

5. 解析:

A. $$^{95}{\rm Mo}$$的中子数为$$95-42=53$$,正确。

B. $$^{95}{\rm Mo}$$的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42),正确。

C. $$^{92}{\rm Mo}$$、$$^{95}{\rm Mo}$$、$$^{98}{\rm Mo}$$是同位素,不是相同核素。

D. 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正确。

错误的选项是C

6. 解析:

A. “香”体现的是分子的扩散现象,不能说明分子由原子构成。

B. “烟”是水雾,不是$${\rm PM_{2.5}}$$。

C. “落红”腐烂涉及复杂的化学变化,正确。

D. 雷雨后的清新与$${\rm O_3}$$生成有关,而非$${\rm NO}$$。

正确答案是C

7. 解析:

钠与水的反应现象包括:浮在水面(密度小)、熔化成小球(放热)、游动(生成$${\rm H_2}$$推动)、溶液变红(生成$${\rm NaOH}$$)。题目问“观察不到的现象”,但选项中均可观察到,可能是题目设计问题,通常选择A(酚酞变色是间接现象)。

8. 解析:

A. 石油分馏是物理变化,煤干馏是化学变化,正确。

B. 植物油含不饱和键,能使$${\rm KMnO_4}$$褪色,矿物油不能,正确。

C. 聚氯乙烯含氯元素,不属于烃,错误。

D. 米酒变酸是乙醇氧化为乙酸,正确。

不正确的是C

9. 解析:

A. 盐酸除锈是化学变化($${\rm Fe_2O_3 + 6HCl \to 2FeCl_3 + 3H_2O}$$)。

B. 石油分馏是物理变化(利用沸点差异分离)。

C. 煤的气化是化学变化(生成$${\rm CO}$$和$${\rm H_2}$$)。

D. 氯气消毒是化学变化(生成次氯酸)。

只有B是物理变化。

10. 解析:

A. “加碘食盐”中的碘是碘酸钾($${\rm KIO_3}$$),不是单质。

B. 食盐是混合物(含$${\rm NaCl}$$和$${\rm KIO_3}$$等)。

C. 根据标签,含碘量为$$(35 \pm 15)\,{\rm mg/kg}$$,正确。

D. $${\rm KIO_3}$$受热易分解,正确。

错误的选项是AB,但题目要求单选,可能是A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