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化学基本概念物质的组成

同素异形体-物质的组成知识点教师选题进阶自测题答案-山西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4.0%

2025-08-12
同素异形体-物质的组成知识点教师选题进阶自测题答案-山西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4.0%
1、['元素、核素、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 '表示粒子构成的符号的含义及相关计算']

正确率60.0%科学家以钙离子撞击锎$${{(}{C}{f}{)}}$$靶,产生了一种超重元素——$$( \mathrm{O g} ),$$其反应可表示为$$\mathrm{^{2 4 9}_{9 8} C f+_{2 0}^{4 8} C a \to_{1 1 8}^{2 9 4} O g+3_{0}^{1} 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overbrace{9 8}^{2 4 9} \, \mathrm{C f}$$的电子数为$${{1}{5}{1}}$$

B.$$\mathrm{_{1 1 8}^{2 9 4} O g}$$的中子数为$${{2}{9}{4}}$$

C.$$\begin{array} {l} {\mathrm{^4 8 \, C a}} \\ {\mathrm{^2 0 \, C a}} \\ \end{array}$$和$$\frac{4 0} {2 0} \, \mathrm{C a}$$互为同素异形体

D.$$\overbrace{9 8}^{2 4 9} \, \mathrm{C f}$$和$$\overbrace{9 8}^{2 5 0} \, \mathrm{C f}$$互为同位素

2、['元素、核素、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 '表示粒子构成的符号的含义及相关计算']

正确率60.0%$${{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土特产”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经探测,月壤中含有大量$${{{H}{e}}^{3}}$$,这是一种未来可能进行热核聚变发电的清洁能源,而地球上主要是$${{{H}{e}}^{4}}$$。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1}}$$个$${{{H}{e}}^{3}}$$原子中有$${{3}}$$个中子

B.$${{{H}{e}}^{3}}$$与$${{{H}{e}}^{4}}$$互为同位素

C.$${{{H}{e}}^{3}}$$与$${{{H}{e}}^{4}}$$互为同素异形体

D.$${{{H}{e}}^{3}}$$与$${{{H}{e}}^{4}}$$的性质完全相同

3、['同系物', '元素、核素、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 '同分异构体性质比较', '根据要求书写同分异构体', '同位素的应用']

正确率60.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A.$${{H}_{2}}$$与$${{D}_{2}}$$互为同位素

B.$$\mathrm{C H_{3} O C H_{3}}$$与$$\mathrm{C H_{3} C H_{2} O H}$$互为同系物

C.分子式$$\mathrm{C_{5} H_{1 2}}$$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沸点各不相同

D.$${{O}_{2}}$$与$${{O}_{3}}$$互为同素异形体,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化学性质几乎一样

4、['同素异形体', '表示粒子构成的符号的含义及相关计算', '同位素的应用', '原子的构成、发展史']

正确率40.0%$${{2}{0}{0}{5}}$$年$${{1}{2}}$$月$${{1}}$$日为世界第$${{1}{8}}$$个艾滋病日,截至$${{2}{0}{0}{5}}$$年$${{9}}$$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超过$${{1}{3}}$$万.医学界通过用放射性$$\mathrm{^{1 4} \, C}$$标记的$$C_{6 0}$$,发现$$\mathbf{C}_{6 0}$$的羧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可断裂$${{D}{N}{A}}$$杀死细胞,抑制艾滋病.关于$$\mathrm{^{1 4} \, C}$$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mathrm{^{1 4} \, C}$$原子与$$\mathbf{C}_{6 0}$$中普通碳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B.$$\mathrm{^{1 4} \, C}$$原子与$$1 4 \mathrm{N}$$原子所含中子数相同

C.是$$\mathbf{C}_{6 0}$$的同素异形体

D.与$$1 2 \mathrm{C}, \mathrm{}^{1 3} \mathrm{C}$$是碳元素的三种同位素

5、['化工工艺流程实验', '制备实验', '同素异形体', '物质制备的探究',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 '硅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Y}{、}{Z}}$$分别为$$\mathrm{H_{2} \, \cdot\, \ C l_{2}}$$

B.制取粗硅时焦炭与石英发生副反应生成碳化硅,该副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mathrm{S i H C l}_{3}$$极易水解,产物为$$H_{2} S i O_{3}, ~ H_{2}, ~ H C l$$,据此推测$$\mathrm{S i H C l}_{3}$$中硅为$${{+}{2}}$$价

D.多晶硅是硅的一种同素异形体

6、['同系物', '元素、核素、同位素', '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体', '同素异形体', '同位素的应用']

正确率60.0%$$\mathrm{^{3 5}_{1 7} C l}$$和$${_{1 7}^{3 7}} \, \mathrm{C l}$$的关系为(

A

A.互为同位素

B.互为同分异构体

C.互为同素异形体

D.互为同系物

7、['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同素异形体',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判断方法',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推断',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铵盐', '晶体类型判断',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

正确率40.0%$$\mathrm{A. ~ B. ~ C. ~ D}$$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为半径最小的原子,$${{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A}{、}{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D}}$$原子和$${{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和为$${{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电子层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mathrm{B} > \mathrm{C} > \mathrm{D} > \mathrm{A}$$

B.四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它们之间只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C}}$$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D}}$$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

D.$${{B}{{A}_{4}}{、}{{C}{{A}^{+}_{4}}}}$$两种微粒都具有正四面体结构,$$\mathrm{B. ~ C. ~ D}$$三种元素都有属于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的同素异形体

8、['同系物', '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体', '同素异形体',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同位素的应用']

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同位素之间或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均属于化学变化

B.硬脂酸、软脂酸、油酸和亚油酸互为同系物

C.$${{C}{{H}_{3}}}$$$$\mathrm{C O O C H_{2}}$$$${{C}{{H}_{3}}}$$和$${{C}{{H}_{3}}}$$$${{C}{{H}_{2}}}$$$$\mathrm{O O C C H_{3}}$$互为同分异构体

D.由$${{H}}$$、$${{D}}$$、$${{T}}$$、$$1 6 \mathrm{O}$$、$$\mathrm{^{1 8} O}$$这几种核素组成的水分子共有12种

9、['C、Si的化学性质', '元素、核素、同位素', '对物质分类的考查', '化学与STSE', '同素异形体']

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mathrm{^{1 3} \, C}$$与$$\mathbf{C}_{6 0}$$互为同素异形体

B.中国天眼$${{F}{A}{S}{T}}$$用到的碳化硅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C.玻璃钢和钢化玻璃的成分相同

D.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10、['化学用语综合判断', '元素、核素、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 '表示粒子构成的符号的含义及相关计算', '硅酸盐组成的表示', '原子的构成、发展史', '有机物的结构式、结构简式、球棍模型、空间填充模型、最简式']

正确率60.0%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C

A.svg异常

B.$$1 6 \mathrm{O}$$与$$\mathrm{^{1 8} O}$$互为同位素;互为同素异形体

C.硅酸盐$$\mathrm{C a_{2} M g_{5} \, S i_{8} \, O_{2 2} \, ( O H )_{2}}$$可用氧化物形式表示为:$$2 \mathrm{C a O} \cdot5 \mathrm{M g O} \cdot8 \mathrm{S i O_{2}} \cdot\mathrm{H_{2} O}$$

D.裂变反应:$${\bf\Omega}_{9 2}^{2 3 5} \mathrm{U}+{\bf\Omega}_{0}^{1} \mathrm{n} \stackrel{\stackrel{\oplus} {\times} \oplus} {\longrightarrow}_{3 8}^{9 0} \mathrm{S}+{\bf\Omega}_{5 4}^{1 3 6} \mathrm{X}+1 0_{0}^{1} \mathrm{n}$$净产生的中子$${{(}{^{1}_{0}}{n}{)}}$$数为$${{1}{0}}$$

1. 解析:

A. 错误。$$^{249}_{98}\mathrm{Cf}$$的电子数 = 质子数 = 98,与质量数无关。

B. 错误。$$^{294}_{118}\mathrm{Og}$$的中子数 = 质量数 - 质子数 = 294 - 118 = 176。

C. 错误。$$^{48}_{20}\mathrm{Ca}$$和$$^{40}_{20}\mathrm{Ca}$$是同位素,同素异形体指同元素不同单质(如$$O_2$$与$$O_3$$)。

D. 正确。$$^{249}_{98}\mathrm{Cf}$$与$$^{250}_{98}\mathrm{Cf}$$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

答案:D

2. 解析:

A. 错误。$$^3\mathrm{He}$$的中子数 = 3 - 2 = 1。

B. 正确。$$^3\mathrm{He}$$与$$^4\mathrm{He}$$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是同位素。

C. 错误。同素异形体需为单质(如$$O_2$$与$$O_3$$)。

D. 错误。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如密度),化学性质相似但不完全相同。

答案:B

3. 解析:

A. 错误。同位素指原子(如$$^1\mathrm{H}$$与$$^2\mathrm{H}$$),$$H_2$$与$$D_2$$是分子。

B. 错误。$$\mathrm{CH_3OCH_3}$$(醚)与$$\mathrm{CH_3CH_2OH}$$(醇)结构不同,非同系物。

C. 正确。$$\mathrm{C_5H_{12}}$$有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三种异构体,沸点不同。

D. 错误。$$O_2$$与$$O_3$$化学性质差异较大(如氧化性)。

答案:C

4. 解析:

A. 错误。$$^{14}\mathrm{C}$$与普通碳原子化学性质相同(质子数相同)。

B. 错误。$$^{14}\mathrm{C}$$的中子数 = 14 - 6 = 8,$$^{14}\mathrm{N}$$的中子数 = 14 - 7 = 7。

C. 错误。同素异形体需为单质,$$^{14}\mathrm{C}$$是原子。

D. 正确。$$^{12}\mathrm{C}$$、$$^{13}\mathrm{C}$$、$$^{14}\mathrm{C}$$是碳的三种同位素。

答案:D

5. 解析:

B. 正确。副反应为$$\mathrm{SiO_2 + 3C \rightarrow SiC + 2CO}$$,氧化剂($$\mathrm{SiO_2}$$)与还原剂($$\mathrm{C}$$)物质的量比为1:2。

D. 正确。多晶硅与无定形硅是硅的同素异形体。

答案:B、D

6. 解析:

A. 正确。$$^{35}_{17}\mathrm{Cl}$$与$$^{37}_{17}\mathrm{Cl}$$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是同位素。

答案:A

7. 解析:

A. 正确。A为H(最小原子),B为C,C为N,D为S,原子半径$$\mathrm{C > N > S > H}$$。

D. 正确。$$\mathrm{CH_4}$$和$$\mathrm{NH_4^+}$$均为正四面体;C(石墨、金刚石)、N($$N_2$$)、S($$S_8$$)均有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同素异形体。

答案:A、D

8. 解析:

C. 正确。两者分子式均为$$\mathrm{C_4H_8O_2}$$,但酯基位置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

D. 正确。H/D/T与$$^{16}\mathrm{O}/^{18}\mathrm{O}$$组合的水分子有$$3 \times 2 = 6$$种,再考虑H/D/T互换(如HDO与DOH),共12种。

答案:C、D

9. 解析:

B. 正确。碳化硅(SiC)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用于耐高温器件。

答案:B

10. 解析:

C. 正确。硅酸盐的氧化物表示为$$2\mathrm{CaO} \cdot 5\mathrm{MgO} \cdot 8\mathrm{SiO_2} \cdot \mathrm{H_2O}$$。

D. 错误。裂变反应净产生中子数 = 10(产物) - 1(入射) = 9。

答案:C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