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40.0%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选项 | 目的 | 分离方法 | 原理 |
$${{A}}$$ | 使用 $${{C}{C}{{l}_{4}}}$$ 提取碘水中的碘 | 萃取 $${、}$$ 分液 | 碘在 $${{C}{C}{{l}_{4}}}$$ 中的溶解度较大 |
$${{B}}$$ | 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 | 分液 | 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 |
$${{C}}$$ | 除去淀粉胶体中的 $${{N}{a}{C}{l}}$$ | 过滤 | 淀粉胶体不能透过滤纸 |
$${{D}}$$ | 分离氯化钠和氯化铵 | 升华 | 氯化铵易升华 |
A
A.$${{A}}$$
B.$${{B}}$$
C.$${{C}}$$
D.$${{D}}$$
2、['胶体的制备', '胶体的性质与应用', '化学与STSE']正确率60.0%下列关于胶体说法正确的是
D
A.向$${{N}{a}{O}{H}}$$溶液中加$${{F}{e}{C}{{l}_{3}}}$$溶液可制备$$\mathrm{F e ( O H )_{3}}$$胶体
B.给$$\mathrm{F e ( O H )_{3}}$$胶体通电后,阴极颜色变深,说明$$\mathrm{F e ( O H )_{3}}$$胶体带正电荷
C.医院里$${{“}}$$血液透析$${{”}}$$和实验室中$${{“}}$$过滤$${{”}}$$原理不相同
D.夜晚的空中被激光照射出美丽的光束,体现了胶体的性质
3、['胶体的制备', '初中化学衔接知识',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实验原理、相关方程式的书写', '乙酸的酸性',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判断及比较', '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溶液中的三个守恒关系']正确率60.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B
A.铁与稀硫酸反应:$$2 \mathrm{F e}+6 \mathrm{H^{+}}=2 \mathrm{F e}^{3+}+3 \mathrm{H_{2}}$$
B.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过量二氧化碳气体:$$\mathrm{C O_{2}+O H^{-}=H C O_{3}^{-}}$$
C.制备氢氧化铁胶体$$\mathrm{F e}^{3+}+3 \mathrm{O H}^{-}=\mathrm{F e} ( \mathrm{O H} )_{3}$$
D.醋酸除去水垢:$$2 \mathrm{H^{+}+C a C O_{3}=C a^{2+}+C O_{2}+H_{2} O}$$
4、['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胶体的制备', '二氧化硫的性质', '过氧化钠的组成、结构、用途']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S}{{O}_{2}}}$$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的原理与$${{S}{{O}_{2}}}$$通入溴水后褪色的原理相同
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稀硫酸不具有氧化性
C.用浓$${{F}{e}{C}{{l}_{3}}}$$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制备$$\mathrm{F e \ ( O H )_{\ l 3}}$$胶体
D.$${{N}{{a}_{2}}{{O}_{2}}}$$可做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5、['胶体的制备', '对物质分离、提纯的综合考查', '制备实验', '比较乙酸、水、乙醇、碳酸分子中羟基氢的活泼性', '蒸发、蒸馏与灼烧的仪器', '对分离、提纯方法选择的考查']正确率40.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
$${{A}}$$ | 比较水和乙醇中氢的活泼性 | 分别讲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 |
$${{B}}$$ | 由 $${{M}{g}{C}{{l}_{2}}}$$ 溶液制备无水 $${{M}{g}{C}{{l}_{2}}}$$ | 将 $${{M}{g}{C}{{l}_{2}}}$$ 溶液加热蒸干 |
$${{C}}$$ | 除去 $${{C}{u}}$$ 粉中混有的 $${{C}{u}{O}}$$ | 加入稀硝酸溶液,过滤 $${、}$$ 洗涤 $${、}$$ 干燥 |
$${{D}}$$ | 制备 $$\mathrm{F e \ ( O H )_{\ l 3}}$$ 胶体 | 将 $${{N}{a}{O}{H}}$$ 浓溶液滴加到饱和的 $${{F}{e}{C}{{l}_{3}}}$$ 溶液中 |
A
A.$${{A}}$$
B.$${{B}}$$
C.$${{C}}$$
D.$${{D}}$$
6、['胶体的制备',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物理方法', '萃取和分液在卤素性质实验中的应用']正确率60.0%下列实验操作中有错误的是()
B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浸没在液体中
C.蒸馏中,冷却水应从冷凝管的下口通入,上口流出
D.把几滴$${{F}{e}{C}{{l}_{3}}}$$饱和溶液滴入$$2 5 0 \mathrm{m L}$$沸水中继续煮沸至红褐色制取$$\mathrm{F e \ ( O H )_{\ l 3}}$$胶体
7、['胶体的制备', '胶体的性质与应用', '氢氧化铁']正确率40.0%分别由$$1 \mathrm{m o l ~ F e C l_{3}}$$制得的$${{F}{e}{C}{{l}_{3}}}$$稀溶液和$$\mathrm{F e ( O H )_{3}}$$胶体都具有的特点是
C
A.都属分散系且分散质粒子数相同
B.都呈红褐色
C.都能透过滤纸
D.都能透过半透膜
8、['胶体的制备', '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A}}$$
B.$${{B}}$$
C.$${{C}}$$
D.$${{D}}$$
9、['氧化还原反应的书写及配平', '胶体的制备', '四氧化三铁', '实验药品、实验装置/实验步骤的作用', '物质制备的探究', '过氧化氢的性质及应用', '亚铁离子、亚铁盐']正确率40.0%用废铁屑制备磁性胶体粒子,制取过程如下:
废铁屑$$\mathrm{N a_{2} C O_{3} ( a q )}$$溶液$$\mathrm{A} \stackrel{\mathrm{N a O H ( a q )}} {\longrightarrow} \mathrm{F e_{3} O_{4} ( \Lambda)}$$胶体粒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用$${{N}{{a}_{2}}{C}{{O}_{3}}}$$溶液浸泡是为了除去废铁屑表面的油污
B.通入$${{N}_{2}}$$是防止空气中的$${{O}_{2}}$$氧化二价铁元素
C.加适量的$${{H}_{2}{{O}_{2}}}$$是为了将部分$$\mathrm{F e}^{2+}$$氧化为$$\mathrm{F e^{3+}},$$涉及反应:$$\mathrm{H_{2} O_{2}+2 F e^{2+}+2 H^{+}=2 F e^{3+}+2 H_{2} O}$$
D.溶液$${{A}}$$中$$\mathrm{F e}^{2+}$$和$$\mathrm{F e}^{3+}$$的浓度比为$${{2}{∶}{1}}$$
10、['胶体的制备', '初中化学衔接知识', '化学平衡移动的相关判断',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判断', '可逆反应',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勒夏特列原理及应用', '氯水的平衡移动的应用']正确率60.0%下列事实
C
A.新制的氯水在光照条件下颜色变浅
B.打开可乐瓶盖后看到有大量气泡逸出
C.红棕色$${{N}{{O}_{2}}}$$加压后颜色比原来要深
D.饱和$${{F}{e}{C}{{l}_{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1. 选项分析:
A. 正确。利用碘在$$CCl_4$$中的溶解度大于水,通过萃取分液实现分离。
B. 错误。乙酸乙酯和乙醇互溶,不能用分液分离,应选蒸馏。
C. 错误。胶体和溶液均能透过滤纸,应选渗析法。
D. 错误。氯化铵加热分解为$$NH_3$$和$$HCl$$,不是升华。
答案:A
2. 胶体性质分析:
A. 错误。$$NaOH$$与$$FeCl_3$$反应生成$$Fe(OH)_3$$沉淀,非胶体。
B. 错误。胶体电泳现象说明胶粒带电,胶体本身呈电中性。
C. 正确。血液透析利用半透膜原理,过滤利用颗粒大小差异。
D. 正确。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性。
答案:C D
3. 离子方程式判断:
A. 错误。铁与稀硫酸生成$$Fe^{2+}$$:$$Fe + 2H^+ = Fe^{2+} + H_2$$
B. 正确。$$CO_2$$过量生成$$HCO_3^-$$。
C. 错误。制备胶体应写为:$$Fe^{3+} + 3H_2O \xrightarrow{{\Delta}} Fe(OH)_3$$(胶体)$$+ 3H^+$$
D. 错误。醋酸为弱酸应写分子式:$$2CH_3COOH + CaCO_3 = Ca^{2+} + 2CH_3COO^- + CO_2 + H_2O$$
答案:B
4. 综合判断:
A. 错误。$$SO_2$$使品红褪色是漂白性,使溴水褪色是还原性。
B. 错误。稀硫酸中$$H^+$$具有弱氧化性。
C. 错误。直接生成$$Fe(OH)_3$$沉淀。
D. 正确。$$Na_2O_2$$与$$CO_2$$反应生成$$O_2$$。
答案:D
5. 实验操作评价:
A. 正确。通过反应剧烈程度比较氢活泼性。
B. 错误。$$MgCl_2$$水解生成$$Mg(OH)_2$$,应在$$HCl$$氛围中蒸干。
C. 错误。稀硝酸会溶解$$Cu$$,应选稀盐酸。
D. 错误。直接生成沉淀。
答案:A
6. 实验操作纠错:
A. 正确。分液标准操作。
B. 错误。温度计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
C. 正确。冷凝水逆流冷却效率高。
D. 正确。胶体制备标准方法。
答案:B
7. 胶体与溶液比较:
A. 错误。胶粒是分子集合体,粒子数更少。
B. 错误。溶液呈黄色。
C. 正确。两者均能透过滤纸。
D. 错误。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
答案:C
9. 磁性胶体制备分析:
D. 错误。$$Fe_3O_4$$中$$Fe^{2+}:Fe^{3+}=1:2$$,故溶液A中应为$$1:2$$。
其他选项均正确。
答案:D
10. 勒夏特列原理应用:
C. 错误。$$2NO_2 \rightleftharpoons N_2O_4$$加压平衡右移,但$$NO_2$$浓度增大颜色更深,与平衡移动无关。
D. 错误。胶体形成是物理过程,不涉及化学平衡。
答案: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