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60.0%下列微粒中只有氧化性的是()
①$$\mathrm{F e}^{2+}$$②$${{S}{{O}_{2}}}$$③$${{H}^{+}}$$④$${{C}{{l}^{−}}}$$⑤$${{N}{{a}^{+}}}$$⑥$${{A}{l}}$$
B
A.③
B.③⑤
C.①②
D.④⑥
4、['四氧化三铁', '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检验、鉴别',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铁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 '钝化原理及应用']正确率60.0%铁是目前世界上用量最大的金属材料,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磁铁矿的成分是$${{F}{{e}_{2}}{{O}_{3}}}$$
B.$$\mathrm{F e}^{2+}$$遇$${{K}{S}{C}{N}}$$溶液显红色
C.$${{F}{e}}$$可被冷的浓$${{H}{N}{{O}_{3}}}$$钝化
D.$$\mathrm{F e}^{2+}$$可被还原剂还原为$$\mathrm{F e}^{3+}$$
5、['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离子共存']正确率40.0%室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 0 \times1 0^{-1 3} m o l \cdot L^{-1}$$,则在此溶液中一定不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B
A.$$\mathrm{K^{+} \,, \ N O_{3}^{-} \,, \ I^{-} \,, \ S O_{4}^{2-}}$$
B.$$\mathrm{N a^{+}, ~ A l^{3+}, ~ S_{2} O_{3}^{2-}, ~ B r^{-}}$$
C.$$\mathrm{K^{+}, ~ N a^{+}, ~ P O_{4}^{3-}, ~ C l^{-}}$$
D.$$\mathrm{B a^{2+}, \ N a^{+}, \ C l^{-}, \ N O_{3}^{-}}$$
6、['氧化还原反应的书写及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本质及特征',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化合价的变化规律']正确率40.0%硝酸亚铁$$\mathrm{F e ( N O_{3} )_{2}}$$是一种受热易分解的盐,下列各组对硝酸亚铁受热分解产物的判断,可能符合事实的是$${{(}{)}}$$
B
A.$$\mathrm{F e_{2} O_{3}+N_{2} O_{5}}$$
B.$$\mathrm{F e_{2} O_{3}+N O_{2}+O_{2}}$$
C.$$\mathrm{F e O+N O_{2}}$$
D.$$\mathrm{F e_{2} O_{3}}+\mathrm{N_{2} O_{5}}+\mathrm{O_{2}}$$
10、['二氧化碳', '物质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 '对物质分类的考查', '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分类',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二氧化硫的性质', '指示剂的使用']正确率60.0%$${{C}{{O}_{2}}}$$和$${{S}{{O}_{2}}}$$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两种气体,下列关于这两种气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都是酸性氧化物
B.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都不能与酸反应
1. 下列微粒中只有氧化性的是()
解析:氧化性指得电子能力,只有氧化性的微粒本身处于最低价态或稳定结构,不能再失电子。
① $$Fe^{2+}$$:可失电子成$$Fe^{3+}$$(还原性),也可得电子成$$Fe$$(氧化性),有氧化还原性
② $$SO_2$$:S为+4价,可升为+6(还原性),也可降为0或-2(氧化性),有氧化还原性
③ $$H^+$$:H为+1价,只能得电子成$$H_2$$(氧化性),无还原性
④ $$Cl^-$$:Cl为-1价,只能失电子(还原性),无氧化性
⑤ $$Na^+$$:Na为+1价,只能得电子成$$Na$$(氧化性),无还原性
⑥ $$Al$$:Al为0价,只能失电子成$$Al^{3+}$$(还原性),无氧化性
因此只有氧化性的是③$$H^+$$和⑤$$Na^+$$,对应选项B
答案:B
4. 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解析:
A. 磁铁矿成分是$$Fe_3O_4$$,不是$$Fe_2O_3$$(赤铁矿)
B. $$Fe^{2+}$$遇$$KSCN$$不显红色,$$Fe^{3+}$$遇$$KSCN$$显红色
C. 铁可被冷的浓$$HNO_3$$钝化,形成致密氧化膜阻止进一步反应
D. $$Fe^{2+}$$可被氧化剂氧化为$$Fe^{3+}$$,而不是被还原剂还原
因此正确的是C
答案:C
5. 室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0 \times 10^{-13} mol \cdot L^{-1}$$,则在此溶液中一定不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解析: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0 \times 10^{-13} mol \cdot L^{-1}$$,远小于$$10^{-7} mol \cdot L^{-1}$$,说明水的电离被抑制,溶液可能为强酸性或强碱性。
分析各选项:
A. $$K^+$$、$$NO_3^-$$、$$I^-$$、$$SO_4^{2-}$$:在酸性和碱性中均稳定
B. $$Na^+$$、$$Al^{3+}$$、$$S_2O_3^{2-}$$、$$Br^-$$:$$Al^{3+}$$在碱性中生成沉淀,$$S_2O_3^{2-}$$在酸性中分解
C. $$K^+$$、$$Na^+$$、$$PO_4^{3-}$$、$$Cl^-$$:$$PO_4^{3-}$$在酸性中生成$$H_3PO_4$$
D. $$Ba^{2+}$$、$$Na^+$$、$$Cl^-$$、$$NO_3^-$$:在酸性和碱性中均稳定
B选项中$$S_2O_3^{2-}$$在酸性条件下分解:$$S_2O_3^{2-} + 2H^+ \rightarrow S \downarrow + SO_2 \uparrow + H_2O$$,且$$Al^{3+}$$在碱性中生成$$Al(OH)_3$$沉淀,因此B组离子不可能在强酸或强碱环境中大量共存。
答案:B
6. 硝酸亚铁$$Fe(NO_3)_2$$受热分解产物的判断,可能符合事实的是()
解析:硝酸盐受热分解规律:
- 活泼金属(K、Ca、Na)硝酸盐分解为亚硝酸盐和氧气
- 较不活泼金属(Mg-Cu)硝酸盐分解为金属氧化物、二氧化氮和氧气
- 不活泼金属(Hg、Ag)硝酸盐分解为金属、二氧化氮和氧气
铁属于较不活泼金属,$$Fe(NO_3)_2$$受热分解应生成氧化物、氮氧化物和氧气。
A. $$Fe_2O_3 + N_2O_5$$:$$N_2O_5$$不稳定,不是典型分解产物
B. $$Fe_2O_3 + NO_2 + O_2$$:符合较不活泼金属硝酸盐分解规律
C. $$FeO + NO_2$$:缺氧气,且$$Fe^{2+}$$易被氧化为$$Fe^{3+}$$
D. $$Fe_2O_3 + N_2O_5 + O_2$$:$$N_2O_5$$不是稳定产物
因此B选项最符合事实
答案:B
10. 关于$$CO_2$$和$$SO_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解析:
A. 都是酸性氧化物:正确,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B. 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正确,与水反应生成酸($$H_2CO_3$$和$$H_2SO_3$$)
C. 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正确,生成碳酸钙和亚硫酸钙沉淀
D. 都不能与酸反应:不正确,$$SO_2$$具有还原性,可与氧化性酸(如硝酸、浓硫酸)反应;$$CO_2$$是最高氧化态,一般不与酸反应,但该说法整体不正确
因此不正确的是D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