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60.0%关于反应$$\mathrm{K_{2} H_{3} I O_{6}+9 H I=2 K I+4 I_{2}+6 H_{2} 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mathrm{K_{2} H_{3} I O_{6}}$$发生氧化反应
B.$${{K}{I}}$$是还原产物
C.生成$${\bf1 2. 7 g I_{2}}$$时,转移$$0. 1 \mathrm{m o l}$$电子
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1}}$$
5、['离子键的形成、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判断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本质及特征', '卤素单质的性质',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共价键的形成、概念', '卤素互化物和拟卤素']正确率60.0%氯化碘的化学式为$${{I}{C}{l}{,}}$$性质和溴非常相似。下列关于$${{I}{C}{l}}$$的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I}}$$与$${{C}{l}}$$之间形成的化学键为共价键
B.$${{I}{C}{l}}$$分子为共价化合物分子
C.该物质在反应中通常体现氧化性
D.$${{I}{C}{l}}$$在反应$$\mathrm{I C l}+2 \mathrm{N a O H}=\mathrm{N a C l}+\mathrm{N a I O}+\mathrm{H_{2} O}$$中作氧化剂
6、['化学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 '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实验药品、实验装置/实验步骤的作用', '气体物质与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C
A.由$${{A}}$$中反应可知每生成$$2 2. 4 \mathrm{L}$$氯气有$${{2}}$$摩尔电子转移
B.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可能混有的$${{H}{C}{l}}$$气体
C.装置$${{C}}$$的作用是防倒吸
D.取$${{D}}$$中溶液少许,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且红色不会变无色。
7、['根据正确率40.0%用$${{N}_{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mathrm{1 \ m o l \ F e}$$与$$1 \, \mathrm{m o l} \; \mathrm{C l}_{2}$$充分反应生成$${{F}{e}{C}{{l}_{3}}}$$时,转移电子数为$${{3}{{N}_{A}}}$$
B.标准状况下,$$2 2. 4 ~ \mathrm{L}$$乙烷中所含的极性共价键数目为$${{7}{{N}_{A}}}$$
C.$${{1}{m}{o}{l}}$$羟基与$$\mathrm{1 7 \ g \ N H_{3}}$$所含电子数之比为$${{9}{∶}{{1}{0}}}$$
D.一定温度下,$$1 ~ \mathrm{L} ~ 0. 5 ~ \mathrm{m o l} \cdot\mathrm{L}^{-1} \mathrm{N H_{4} C l}$$溶液与$$2 ~ \mathrm{L} ~ 0. 2 5 ~ \mathrm{m o l} \cdot\mathrm{L}^{-1} \mathrm{N H_{4} C l}$$溶液含$${{N}{{H}^{+}_{4}}}$$的物质的量相同
8、['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化学常用计量及综合应用', '结合物质结构基础知识与正确率40.0%某$$\mathrm{1 0 0 m L}$$混合液中,硝酸和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 4 \mathrm{m o l} \cdot\mathrm{L}^{-1}$$和$$0. 1 m o l \cdot L^{-1}$$.向该混合液中加入$$\mathrm{1. 9 2 g}$$铜粉,待反应结束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忽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
A
A.所得溶液中$$\textrm{c ( C u^{2+} )}=0. 2 2 5$$$$\mathrm{m o l} \cdot\mathrm{L}^{-1}$$
B.所得溶液中$$\textrm{c ( C u^{2+} )}=0. 0 3$$$$\mathrm{m o l} \cdot\mathrm{L}^{-1}$$
C.所得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 4 4 8$$$${{L}}$$
D.反应中转移$${{0}{.}{0}{6}}$$$${{m}{o}{l}}$$的电子
10、['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催化剂、反应历程',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本质及特征', '共价键的饱和性和方向性']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A.产生$$\mathrm{1 m o l C H_{3} C H O}$$转移电子数为$${{2}{{N}_{A}}}$$
B.$${{C}{u}{C}{{l}_{2}}}$$与$${{P}{d}{C}{{l}_{2}}}$$是催化剂,$${{C}{u}{C}{l}}$$与$${{P}{d}}$$是中间产物
C.$${{I}}$$、$${{I}{I}}$$、$${{I}{I}{I}}$$步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该反应过程中既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断裂又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形成
第4题解析:
反应方程式:$$K_2H_3IO_6 + 9HI = 2KI + 4I_2 + 6H_2O$$
1. 分析氧化还原:$$K_2H_3IO_6$$中I为+7价,被还原为0价;HI中I为-1价,被氧化为0价
2. 选项分析:
A. $$K_2H_3IO_6$$发生还原反应,不是氧化反应
B. $$KI$$是还原产物(I从+7→-1)
C. 生成12.7g $$I_2$$(0.05mol)时,转移电子计算:每生成4mol $$I_2$$转移7mol电子,比例为7:4,故0.05mol $$I_2$$转移电子为$$\frac{{7}}{{4}} \times 0.05 = 0.0875$$mol,不是0.1mol
D. 还原剂(HI)与氧化剂($$K_2H_3IO_6$$)物质的量之比为9:1
正确答案:B
第5题解析:
$$ICl$$的性质分析:
A. I与Cl电负性差异小,形成共价键,正确
B. $$ICl$$为共价化合物,正确
C. ICl中I为+1价,具有氧化性,通常体现氧化性,正确
D. 反应$$ICl + 2NaOH = NaCl + NaIO + H_2O$$中,I化合价从+1→+1(NaIO中I为+1),Cl从+1→-1,ICl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不正确的说法:D
第6题解析:
由于SVG异常无法查看具体装置图,但根据选项分析:
A. 需要具体反应式才能判断电子转移数
B. 除HCl通常用饱和食盐水,可能正确
C. 防倒吸装置常见,可能正确
D. 氯水具有漂白性,能使酚酞褪色,红色会变无色
不正确的说法:D
第7题解析:
A. $$1 mol Fe$$与$$1 mol Cl_2$$反应生成$$FeCl_3$$,$$Cl_2$$不足,转移电子数为$$2N_A$$
B. 标准状况下22.4L乙烷(1mol)含C-H极性键6mol,数目为$$6N_A$$
C. 1mol羟基含9mol电子,17g $$NH_3$$(1mol)含10mol电子,比例9:10,正确
D. 不同浓度$$NH_4Cl$$溶液中$$NH_4^+$$水解程度不同,物质的量不相同
正确答案:C
第8题解析:
混合液:100mL中含$$HNO_3$$ 0.04mol,$$H_2SO_4$$ 0.01mol,$$H^+$$总量0.06mol
加入铜粉1.92g(0.03mol)
反应:$$3Cu + 8H^+ + 2NO_3^- = 3Cu^{2+} + 2NO + 4H_2O$$
离子比例:Cu : H^+ : NO_3^- = 3 : 8 : 2
H^+不足(0.06mol),按H^+计算:生成$$Cu^{2+}$$ = $$\frac{{3}}{{8}} \times 0.06 = 0.0225$$mol
$$c(Cu^{2+}) = \frac{{0.0225}}{{0.1}} = 0.225 mol \cdot L^{-1}$$
转移电子:0.0225 × 2 = 0.045mol
生成NO:$$\frac{{2}}{{8}} \times 0.06 = 0.015$$mol,标准状况体积0.336L
正确答案:A
第10题解析:
由于SVG异常无法查看具体反应流程,但根据选项分析:
A. 需要具体反应式判断电子转移数
B. 催化剂和中间产物的判断需要反应机理
C. 需要分析各步反应的氧化还原性质
D. 需要分析化学键断裂和形成情况
无法确定具体答案,需要完整的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