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svg异常
A
A.$$1 \mathrm{m o l \, K C l O_{3}}$$参加反应,转移$${{2}{m}{o}{l}}$$电子
B.$${{K}{C}{l}{{O}_{3}}}$$在反应中被还原
C.$${{H}_{2}{{C}_{2}}{{O}_{4}}}$$的还原性强于$${{C}{l}{{O}_{2}}}$$
D.$${{C}{{O}_{2}}}$$是$${{H}_{2}{{C}_{2}}{{O}_{4}}}$$被氧化后得到的产物
2、['氧化还原反应的书写及配平', '油脂的水解',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化学与STSE',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判断及比较', '沉淀的溶解与生成', '质量守恒定律', '可逆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本质及特征', '电解质、非电解质',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电化学腐蚀的种类和原理', '溶液中的三个守恒关系']正确率40.0%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方程式正确的是()
B
A.纯碱溶液可以清洗油污的原因:$$C O_{3}^{2}-+2 H_{2} O \rightleftharpoons H_{2} C O_{3}+2 O H-$$
B.在强碱溶液中$$\mathrm{N a C l O}$$与$$\mathrm{F e \ ( O H )_{\ l 3}}$$反应制备$$\mathrm{N a_{2} F e O_{4} : \ 3 C l O-+2 F e \ ( O H )_{\partial_{3}}+4 O H^{-}=2 F e O_{4}^{2}-+3 C l-+5 H_{2} O}$$
C.铜制品表面的水膜酸性较强时,发生电化学腐蚀,正极反应为$$\mathbf{2 H^{+}}+2 \mathbf{e}^{-}=\mathbf{H}_{2} \uparrow$$
D.向$${{A}{g}{N}{{O}_{3}}}$$溶液中加过量$${{N}{a}{C}{l}}$$后再加$${{N}{{a}_{2}}{S}}$$溶液,白色沉淀变黑色$$2 \mathrm{A g}^{+}+\mathrm{S}^{2}-=\mathrm{A g}_{2} \mathrm{S} \downarrow$$
3、['沉淀溶解平衡',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本质及特征',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A}}$$
B.$${{B}}$$
C.$${{C}}$$
D.$${{D}}$$
4、['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本质及特征',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正确率40.0%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粒子的还原性顺序为:$$\mathrm{C I^{-} < B r^{-} < F e^{2+} < I^{-} < S O_{2}}$$,由此判断以下各反应在溶液中
D
A.$$2 \mathrm{F e}^{3+}+\mathrm{S O_{2}}+2 \mathrm{H_{2} O}=2 \mathrm{F e}^{2+}+\mathrm{S O_{4}^{2-}}+4 \mathrm{H}^{+}$$
B.$$\mathrm{I_{2}+S O_{2}+2 H_{2} O=4 H^{+}+S O_{4}^{2-}+2 I^{-}}$$
C.$$2 \mathrm{F e}^{2+}+\mathrm{C l}_{2}=2 \mathrm{F e}^{3+}+2 \mathrm{C l}^{-}$$
D.$$2 \mathrm{B r^{-}}+4 \mathrm{H^{+}}+\mathrm{S O}_{4}^{2-}=\mathrm{S O_{2}}+\mathrm{B r_{2}}+2 \mathrm{H_{2} O}$$
5、['初中化学衔接知识', '胶体的性质与应用', '对物质分类的考查', '电镀', '化学与STSE',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本质及特征', '合金', '二氧化硫的制取、用途', '金属冶炼的常见方法']正确率60.0%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天然气$${、}$$瓦斯等气体及面粉$${、}$$煤粉等固体粉尘都容易发生爆炸
$${②}$$医院里的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③}$$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
$${④{“}}$$天宫一号$${{”}}$$中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⑤}$$二氧化硫可用于杀菌$${、}$$消毒
$${⑥}$$金属的冶炼$${、}$$电镀$${、}$$钢铁的锈蚀$${、}$$制玻璃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A
A.
B.$${①{②}{⑤}}$$
C.$${②{⑤}{⑥}}$$
D.$${①{③}{④}}$$
6、['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分类', '实验原理、相关方程式的书写',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本质及特征',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正确率60.0%铬元素$${({C}{r}{)}}$$的化合物存在下列转化关系:
$$\mathrm{C r_{2} O_{3} ~ ( s ) ~ \stackrel{\mathrm{K O H ( a q )}} {\longrightarrow} K C r O_{2} ~ ( a q ) ~ \stackrel{\mathrm{H_{2} O_{2} ( a q )}} {\longrightarrow} K_{2} C r O_{4} ~ ( a q ) ~ \stackrel{\mathrm{H_{2} S O_{4} ( a q )}} {\longrightarrow} K_{2} C r O_{7} ~ ( a q ) ~ \stackrel{\mathrm{H_{2} S O_{4} ( a q )}} {\longrightarrow} K_{2} C r_{2} O_{7} ~ ( a q ) ~ ( a q ) ~ \stackrel{\mathrm{H_{2} S O_{4} ( a q )}} {\longrightarrow} K_{2} C r_{2} O_{7} ~ ( a q ) ~ ( a q ) ~ ( a q ) ~ \stackrel{\mathrm{H_{2} S O_{4} ( a q )}} {\longrightarrow} K_{2} C r_{2} O_{7} ~ ( a q ) ~ ( a q ) ~ ( a q ) ~.}$$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D
A.反应$${①}$$表明$${{C}{{r}_{2}}{{O}_{3}}}$$,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B.反应$${②}$$利用了$${{H}_{2}{{O}_{2}}}$$的氧化性
C.反应$${③}$$发生的反应为$$2 \mathrm{K}_{2} \mathrm{C r} \mathrm{O_{4}}+\mathrm{H}_{2} \mathrm{S O_{4}}=\mathrm{K}_{2} \mathrm{C r}_{2} \mathrm{O_{7}}+\mathrm{K}_{2} \mathrm{S O_{4}}+\mathrm{H}_{2} \mathrm{O}$$
D.反应$${①{②}{③}}$$中铬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变化
7、['离子推断', '硫酸根离子、亚硫酸离子、硫离子的检验', '焰色试验',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本质及特征', '对多种离子检验、推断的综合考查', '氢氧化铁', '卤素离子的检验方法']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某澄清溶液中可能含有$$\mathrm{K^{+}, ~ N a^{+}, ~ N H_{4}^{+}, ~ F e^{2+}, ~ S O_{4}^{2-}, ~ C O_{3}^{2-}, ~ C l^{-}, ~ B r^{-}}$$广中的几种离子,且各 离子浓度相等$${{(}}$$不考虑水的电离与离子的水解$${{)}}$$。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新制氯水,得到黄色溶液;
$${②}$$向以上$${①}$$的黄色溶液中加入足量浓$${{N}{a}{O}{H}}$$溶液,产生气体和沉淀,过滤出沉淀,洗涤$${、}$$灼烧得到红棕色固体;
$${③}$$再向以上$${②}$$的滤液加入足量$${{B}{a}{C}{{l}_{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溶液中一定含有$$\mathrm{F e}^{2+}, \ y \to\linebreak$$定不含$${{B}{{r}^{−}}}$$
B.溶液中一定含有$$\mathrm{N H_{4}^{+} \,, \, S O_{4}^{2-}}$$,可能同时存在$${{N}{{a}^{+}}}$$和$${{K}^{+}}$$,可以用焰色反应进一步确认
C.液中至少应含有上述五种离子
D.溶液中溶质组成可能含有$$\mathrm{( N H_{4} )}_{2} \mathrm{S O}_{4}$$和$${{F}{e}{B}{{r}_{2}}}$$
8、['二氧化碳', '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本质及特征']正确率40.0%svg异常
A
A.该循环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B.光合作用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钙化作用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之一为$$\mathrm{C a^{2+}+2 H C O_{3}^{-}=C a C O_{3} \downarrow+C O_{2} \uparrow+H_{2} O}$$
D.吸收作用中产生$${{H}{C}{{O}^{−}_{3}}}$$的途径为$$\mathrm{C O_{2}+H_{2} O} \rightleftharpoons\mathrm{H_{2} C O_{3}}, \ \mathrm{H_{2} C O_{3}} \rightleftharpoons\mathrm{H C O_{3}^{-}+H^{+}}$$
9、['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本质及特征']正确率80.0%连二亚硫酸钠$$\left( \mathrm{N a_{2} S_{2} O_{4}} \right)$$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该物质在潮湿的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mathrm{N a}_{2} \mathrm{S}_{2} \mathrm{O_{4}}=\mathrm{N a}_{2} \mathrm{S}_{2} \mathrm{O_{3}}+\mathrm{X}+\mathrm{S O_{2}} \uparrow.$$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X}}$$的化学式为$${{N}{{a}_{2}}{S}{{O}_{4}}}$$
B.$${{S}{{O}_{2}}}$$污染空气
C.$${{N}{{a}_{2}}{{S}_{2}}{{O}_{3}}}$$中$${{S}}$$的化合价为$${{+}{2}}$$
D.$${{N}{{a}_{2}}{{S}_{2}}{{O}_{4}}}$$要在干燥阴凉处密闭保存
10、['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本质及特征']正确率0.0%化学上常用标准电极电势数据φ θ(氧化型/还原型)比较物质氧化能力。φ θ值越高,氧化型的氧化能力越强。利用表格所给数据分析,以下说法的错误的是( )
氧化型/还原型 | φ°(Co 3+ /Co 2+ ) | φ°(HClO/Cl - ) |
酸性介质 | 1.84V | 1.49V |
氧化型/还原型 | φ°(CO(OH) 3 /Co(OH) 2 ) | φ°(ClO - /Cl - ) |
碱性介质 | 0.17V | x |
B
A.推测:x<1.49
B.Co 3O 4与浓盐酸发生反应:Co 3O 4+8H +═Co 2++2Co 3++4H 2O
C.碱性条件下可发生反应:2Co(OH) 2+NaC1O+H 2O═2Co(OH) 3+NaCl
D.与元素Co同周期同族元素中,第三电离能I 3最小的是Fe
1. 解析:
选项A错误,因为$$1 \mathrm{mol \, KClO_3}$$在反应中转移$$5 \mathrm{mol}$$电子($$Cl$$从$$+5$$价变为$$+4$$价)。
选项B正确,$$KClO_3$$中的$$Cl$$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选项C正确,$$H_2C_2O_4$$能将$$ClO_2$$还原,说明其还原性更强。
选项D正确,$$H_2C_2O_4$$被氧化后生成$$CO_2$$。
2. 解析:
选项A错误,纯碱水解的正确方程式为$$CO_3^{2-} + H_2O \rightleftharpoons HCO_3^- + OH^-$$。
选项B正确,符合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电荷守恒与元素守恒。
选项C正确,酸性条件下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为$$2H^+ + 2e^- = H_2 \uparrow$$。
选项D错误,$$Ag_2S$$的生成应为$$2AgCl + S^{2-} = Ag_2S + 2Cl^-$$。
3. 解析:
题目信息不完整,无法解析。
4. 解析:
根据还原性顺序$$Cl^- < Br^- < Fe^{2+} < I^- < SO_2$$,选项D中$$Br^-$$无法还原$$SO_4^{2-}$$,故反应不能发生。
5. 解析:
选项D正确:
①天然气、面粉等易爆炸正确;
③青铜是最早合金正确;
④碳纤维是无机非金属材料正确。
其他选项:
②血液透析利用胶体性质正确,但⑤$$SO_2$$杀菌正确,⑥制玻璃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错误。
6. 解析:
选项D错误,反应①中$$Cr$$的化合价未变化($$Cr_2O_3$$为$$+3$$价,$$KCrO_2$$中$$Cr$$仍为$$+3$$价)。
7. 解析:
选项B正确:
①加入氯水得黄色溶液说明含$$Fe^{2+}$$(被氧化为$$Fe^{3+}$$);
②红棕色固体为$$Fe_2O_3$$,气体为$$NH_3$$,说明含$$NH_4^+$$;
③白色沉淀为$$BaSO_4$$,说明含$$SO_4^{2-}$$;
可能含$$Na^+$$或$$K^+$$,需焰色反应确认。
8. 解析:
选项A错误,光合作用和钙化作用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9. 解析:
选项C错误,$$Na_2S_2O_3$$中$$S$$的化合价为$$+2$$(平均价),实际存在$$+6$$和$$-2$$价。
10. 解析:
选项B错误,$$Co_3O_4$$与浓盐酸反应应为$$Co_3O_4 + 8H^+ + 2Cl^- = 3Co^{2+} + Cl_2 \uparrow + 4H_2O$$,$$Co^{3+}$$会氧化$$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