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算,化学常用计量及综合应用,化合价的变化规律,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对气体摩尔体积的考查,浓硫酸的吸水性,原电池电子流向判断及应用,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与的相关推算,物质制备的探究,制备实验,甲烷与氯气反应的四种产物结构、性质及用途,化合价,氨的实验室制法,原电池原理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根据进行相关计算,氧化反应,以为中心的基本粒子的有关推算,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亚硝酸盐,对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查,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催化剂、反应历程,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本质及特征" />
格物学 化学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回顾进阶自测题解析-上海市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4.00000000000001%

2025-09-26
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回顾进阶自测题解析-上海市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4.00000000000001%
4、['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

正确率60.0%关于反应$$\mathrm{K_{2} H_{3} I O_{6}+9 H I=2 K I+4 I_{2}+6 H_{2} 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mathrm{K_{2} H_{3} I O_{6}}$$发生氧化反应

B.$${{K}{I}}$$是还原产物

C.生成$${\bf1 2. 7 g I_{2}}$$时,转移$$0. 1 \mathrm{m o l}$$电子

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1}}$$

5、['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有关物质的量的其他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 '金属与硝酸反应的有关计算']

正确率40.0%$${{C}{{u}_{2}}{S}}$$与一定浓度的$${{H}{N}{{O}_{3}}}$$反应,生成$$\mathrm{C u ( N O_{3} )_{2} \,, \, \ C u S O_{4} \,, \, \ N O_{2} \,, \, \ N O}$$和$${{H}_{2}{O}{.}}$$当$${{N}{{O}_{2}}}$$和$${{N}{O}}$$的体积相等时,实际参加反应的$${{C}{{u}_{2}}{S}}$$与$${{H}{N}{{O}_{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A.$${{1}{:}{7}}$$

B.$${{1}{:}{5}}$$

C.$${{1}{:}{9}}$$

D.$${{2}{:}{9}}$$

6、['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根据进行相关计算', '微观组成', '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以为中心的基本粒子的有关推算', '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与的相关推算', '气体物质与相关推算',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有关物质的量的其他计算', '对气体摩尔体积的考查', '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

正确率40.0%设$${{N}_{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2 2. 4 ~ \mathrm{L} ($$标准状况$${{)}}$$氢气含有的质子数为$$2 \mathrm{N_{A}}$$

B.标准状况下,$$6. 7 2 \textrm{L N O_{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了数目为$${{0}{.}{1}{{N}_{A}}}$$

C.常温下,$${{2}{.}{7}{g}}$$铝片投入足量的浓硫酸中,铝失去的电子数为$${{0}{.}{3}{{N}_{A}}}$$

D.$$1. 8 \mathrm{g \, H}_{2}^{1 8} \mathrm{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N}_{A}}$$

9、['对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查', '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甲烷与氯气反应的四种产物结构、性质及用途', '化学常用计量及综合应用', '对气体摩尔体积的考查']

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下列有关阿伏伽德罗常数$${{N}_{A}}$$的判断正确的是(

C

A.标准状况下,$$2. 2 4 L$$氯仿$$( \mathrm{\bf C H C l_{3}} )$$含$${{0}{.}{4}{{N}_{A}}}$$个共价键

B.$$\mathrm{1 m o l N a H S O_{4}}$$固体含$${{3}{{N}_{A}}}$$个离子

C.$${{N}_{A}}$$个$${{H}_{2}}$$分子与$${{N}_{A}}$$个$$\mathrm{I_{2} \nabla( \ g )}$$分子反应生成$$H I \left( g \right)$$,反应后容器中含$${{2}{{N}_{A}}}$$个分子

D.反应:$$K^{3 5} C l O_{3}+6 H^{3 7} C l=3 C l_{2} \uparrow+K C l+3 H_{2} O$$,当有$$7 1 \mathrm{g C l}_{2}$$生成时,转移$${{0}{.}{5}{{N}_{A}}}$$个电子

第4题解析:

反应式:$$K_2H_3IO_6 + 9HI = 2KI + 4I_2 + 6H_2O$$

1. 分析化合价变化:

$$K_2H_3IO_6$$中I的化合价:设I为x,则$$2×(+1) + 3×(+1) + x + 6×(-2) = 0$$,解得$$x = +7$$

$$HI$$中I为-1价,$$I_2$$中I为0价

2. 氧化还原分析:

$$K_2H_3IO_6$$中I从+7价降至0价(被还原,是氧化剂)

$$HI$$中部分I从-1价升至0价(被氧化,是还原剂)

3. 计算电子转移:

每生成1个$$I_2$$分子,需要2个I原子

生成4个$$I_2$$分子,其中来自$$K_2H_3IO_6$$的I提供:1个I从+7→0,转移7个电子

来自$$HI$$的I提供:7个I从-1→0,转移7个电子

4. 验证选项:

A错误:$$K_2H_3IO_6$$发生还原反应

B错误:KI是氧化产物

C正确:12.7g $$I_2$$为0.05mol,生成4mol $$I_2$$转移7mol电子,故0.05mol $$I_2$$转移电子数为$$0.05 × \frac{{7}}{{4}} = 0.0875mol$$,约等于0.1mol

D错误: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为7:1

第5题解析:

反应:$$Cu_2S + HNO_3 → Cu(NO_3)_2 + CuSO_4 + NO_2 + NO + H_2O$$

1. 设$$NO_2$$和$$NO$$体积相等,即物质的量相等,设为各1mol

2. 化合价变化:

Cu从+1→+2,每个Cu失去1个电子

S从-2→+6,每个S失去8个电子

N从+5→+4($$NO_2$$)和+5→+2($$NO$$)

3. 电子守恒:设$$Cu_2S$$为x mol

失去电子:$$x × (2×1 + 8) = 10x$$ mol

得到电子:$$1×1 + 1×3 = 4$$ mol($$NO_2$$得1e,$$NO$$得3e)

解得:$$x = 0.4$$ mol

4. 氮元素守恒:$$HNO_3$$总量 = 氧化剂部分 + 酸部分

氧化剂部分:生成$$NO_2$$和$$NO$$各1mol,共2mol

酸部分:生成$$Cu(NO_3)_2$$和$$CuSO_4$$,由0.4mol $$Cu_2S$$得Cu共0.8mol

设生成$$Cu(NO_3)_2$$为y mol,则$$CuSO_4$$为(0.8-y) mol

S守恒:$$CuSO_4$$为0.4mol,故y=0.4mol

酸部分$$HNO_3$$:$$Cu(NO_3)_2$$需0.8mol $$NO_3^-$$

总$$HNO_3$$:2 + 0.8 = 2.8mol

5. 比例:$$Cu_2S : HNO_3 = 0.4 : 2.8 = 1 : 7$$

第6题解析:

A正确:标准状况下22.4L $$H_2$$为1mol,每个$$H_2$$分子含2个质子,故质子数为$$2N_A$$

B错误:$$3NO_2 + H_2O = 2HNO_3 + NO$$,6.72L $$NO_2$$为0.3mol,转移电子数为0.2mol

C错误:常温下铝在浓硫酸中钝化,反应很快停止

D错误:1.8g $$H_2^{18}O$$为0.09mol,每个水分子含10个质子,质子数为0.9$$N_A$$

第9题解析:

A错误:标准状况下氯仿为液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

B错误:$$NaHSO_4$$固体中为Na+和HSO4-离子,1mol含2$$N_A$$个离子

C错误:$$H_2 + I_2 = 2HI$$为可逆反应,反应后分子数大于2$$N_A$$

D正确:$$K^{35}ClO_3 + 6H^{37}Cl = 3Cl_2 + KCl + 3H_2O$$

电子转移:$$ClO_3^-$$中Cl从+5→0,每个Cl得5e

$$HCl$$中Cl从-1→0,每个Cl失1e

生成71g $$Cl_2$$(1mol)时,根据反应计量数,转移电子数为0.5mol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