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D
A.将黑钨铁矿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的速率
B.共熔过程中空气的作用是氧化$${{F}{e}}$$(Ⅱ)和$${{M}{n}}$$(Ⅱ)
C.操作Ⅱ是过滤$${、}$$洗涤$${、}$$干燥,$${{H}_{2}{{W}{O}_{4}}}$$难溶于水且不稳定
D.在高温下$${{W}{{O}_{3}}}$$被氧化成$${{W}}$$
2、['化学与传统文化',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判断', '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焰色试验',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正确率40.0%古代的很多成语$${、}$$谚语都蕴含着科学知识,下列对成语$${、}$$谚语的解释正确的是$${{(}{)}}$$
D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和温度的水和冰,冰的能量高
B.$${{“}}$$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能成钢$${{”}}$$发生的均为化学变化
C.纳米铁粉可以高效地去除被污染水体中的$$\mathrm{P b^{2+}, ~ C u^{2+}, ~ C d^{2+}, ~ H g^{2+}}$$等重金属离子,其本质是纳米铁粉对重金属离子较强的物理吸附
D.$${{“}}$$火树银花$${{”}}$$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
3、['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淀粉与碘的反应', '铁离子、铁盐']正确率60.0%下列能使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的物质是$${{(}{)}}$$
A
A.$${{F}{e}{C}{{l}_{3}}}$$
B.$${{K}{I}{{O}_{3}}}$$
C.$${{K}{B}{r}}$$
D.$$\mathrm{N a H C O_{3}}$$
4、['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检验、鉴别', '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 '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氨的分子结构和性质、用途', '卤素离子的检验方法', '实验现象的描述或解释', '实验结论的描述、误差分析', '无机综合推断', '二氧化氮', '对反应原理的探究与评价', '次氯酸的性质', '铁离子、铁盐']正确率40.0%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由$$\mathrm{K_{2} C O_{3}, ~ N a N O_{2}, ~ F e C l_{3}, ~ K C l O_{3}, ~ A g N O_{3}}$$混合而成,为检验它的成分,做了如下实验:$${{(}}$$已知$${{N}{a}{N}{{O}_{2}}}$$不能被稀$${{H}{N}{{O}_{3}}}$$氧化$${{)}{①}}$$将固体溶于足量水,搅拌后静置,得到无色透明溶液和白色沉淀;$${②}$$取等量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硝酸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同时有白色沉淀生成。根据以上实验现象,你认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C
A.一定含有$$\mathrm{K_{2} C O_{3}, ~ N a N O_{2}, ~ A g N O_{3}}$$
B.无法判断是否含有$${{F}{e}{C}{{l}_{3}}}$$
C.一定含有$$\mathrm{K C l O_{3}, ~ N a N O_{2}, ~ A g N O_{3},}$$不能肯定是否含有$${{K}_{2}{C}{{O}_{3}}}$$
D.是否含$$\mathrm{K_{2} C O_{3}},$$只要把实验$${②}$$产生的气体通入少量澄清石灰水中,若没有变浑浊,则一定不含$${{K}_{2}{C}{{O}_{3}}}$$
5、['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硝酸的强氧化性', '离子共存', '铵盐', '氨水的组成及性质', '沉淀的溶解与生成', '偏铝酸盐', '铁离子、铁盐', '亚铁离子、亚铁盐', '盐类水解的应用']正确率40.0%向实验室做完铝热反应$${({A}{l}}$$和氧化铁)后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将其溶解,室温下向所得溶液中加入指定物质,反应后的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组正确的是()
B
A.通入过量$$\mathrm{C l_{2} \colon C l^{-} \ensuremath{,} F e^{2+} \ensuremath{,} S O_{4}^{2-} \ensuremath{,} A l^{3+}}$$
B.加入过量$${{N}{a}{O}{H}}$$溶液:$$N a^{+} \cdot~ A l O_{2}^{-} \cdot~ S O_{4}^{2-} \cdot~ O H^{-}$$
C.加入过量氨水:$$N a^{+} \cdot\, N H_{4}^{+} \cdot\, S O_{4}^{2-} \cdot\, \, A l O_{2}^{-}$$
D.加入过量铜粉:$$N O_{3}^{-}, ~ F e^{3+}, ~ S O_{4}^{2-}, ~ A l^{3+}$$
6、['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正确率60.0%$$\mathrm{K_{2} F e O_{4}}$$可用作水处理剂,它可由$$3 \mathrm{C l}_{2}+2 \mathrm{F e} ( \mathrm{O H} )_{3}+1 0 \mathrm{K O H}=2 \mathrm{K}_{2} \mathrm{F e O}_{4}+6 \mathrm{K C l}+8 \mathrm{H}_{2} \mathrm{O}$$制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氧化性:$$F e ( O H )_{3} > K_{2} F e O_{4}$$
B.$${{C}{{l}_{2}}}$$是氧化剂,$$F e ( O H )_{3}$$在反应中失去电子
C.上述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3}{:}{2}}$$
D.每生成$${{1}{m}{o}{l}}$$氧化产物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
7、['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初中化学衔接知识',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物质检验和鉴别的实验方案设计', '物质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 '硫酸根离子、亚硫酸离子、硫离子的检验', '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物质检验和鉴别实验', '常见阳离子的检验']正确率40.0%下列关于物质检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某气体能还原灼热的氧化铜,则该气体一定为$${{H}_{2}}$$
B.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中一定有$$\mathrm{S O}_{4}^{2-}-$$
C.向某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则原溶液中一定有$$\mathrm{B a}^{2+}$$
D.向某溶液中加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原溶液中可能含有$$\mathrm{C O_{3}^{2-}}$$
8、['海带中碘的提取及检验', '实验药品、实验装置/实验步骤的作用', '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有机物的蒸馏', '过滤、分离与注入溶液的仪器',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物理方法', '萃取和分液在卤素性质实验中的应用',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化学方法', '有机物重结晶']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D
A.过程$${①}$$的分离方法是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及烧杯
B.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使可溶性有机质形成沉淀
C.在氧化过程中可以选用氯水作为氧化剂
D.过程$${②}$$在工业上常采用萃取分液的方法得到碘单质
9、['初中化学衔接知识', '溶液的酸碱性判断', '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离子共存', '次氯酸的性质', '指示剂的使用', '水的电离平衡']正确率40.0%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B
A.无色透明的溶液中:$$M g^{2+}, ~ C u^{2+}, ~ S O_{4}^{2-}, ~ C l^{-}$$
B.弱酸性溶液中:$$N a^{+}, ~ K^{+}, ~ C l^{-}, ~ H S O_{3}^{-}$$
C.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中:$$N a^{+}, ~ N H_{4}^{+}, ~ C l O^{-}, ~ I^{-}$$
D.水电离出的$$\mathrm{c ~ ( H^{+} ) ~}=1 \times1 0^{-1 3}$$$$\mathrm{m o l} \cdot\mathrm{L}^{-1}$$的溶液中:$$B a^{2+}, ~ H C O_{3}^{-}, ~ C l^{-}, ~ N O_{3}^{-}$$
1、题目分析:黑钨铁矿处理工艺
A. 正确。粉碎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B. 正确。空气氧化 $$Fe^{2+}$$ 和 $$Mn^{2+}$$ 为高价态。
C. 正确。$$H_2WO_4$$ 难溶于水且易分解,需过滤洗涤干燥。
D. 错误。$$WO_3$$ 被还原为 $$W$$,非氧化。
2、成语谚语科学解释
A. 错误。冰能量低于同质量水,因放热凝固。
B. 错误。"玉不琢"为物理变化,"百炼成钢"为化学变化。
C. 错误。纳米铁粉通过还原反应去除重金属,非物理吸附。
D. 正确。焰火是金属元素焰色反应,属物理变化。
3、淀粉碘化钾变蓝物质
A. $$FeCl_3$$:氧化 $$I^-$$ 生成 $$I_2$$,变蓝。
B. $$KIO_3$$:酸性条件下氧化 $$I^-$$,但中性不反应。
C. $$KBr$$:无氧化性,不变蓝。
D. $$NaHCO_3$$:无氧化性,不变蓝。
答案:A
4、固体混合物成分检验
实验①:无色溶液+白色沉淀,排除 $$FeCl_3$$(黄色)。
实验②:加稀硝酸产生刺激性气体($$NO_2$$)和白色沉淀($$AgCl$$)。
$$NO_2$$ 来自 $$NaNO_2$$ 与酸反应:$$NaNO_2 + H^+ \rightarrow HNO_2$$,分解为 $$NO_2$$。
白色沉淀为 $$AgCl$$,说明含 $$AgNO_3$$ 和氯源($$KClO_3$$ 或 $$KCl$$)。
$$K_2CO_3$$ 与 $$AgNO_3$$ 生成 $$Ag_2CO_3$$ 沉淀,但溶于硝酸,故沉淀非碳酸盐。
A. 错误。$$K_2CO_3$$ 不一定存在。
B. 错误。$$FeCl_3$$ 被实验①排除。
C. 正确。含 $$KClO_3$$、$$NaNO_2$$、$$AgNO_3$$,$$K_2CO_3$$ 不确定。
D. 错误。气体为 $$NO_2$$,通入石灰水不变浑,但 $$K_2CO_3$$ 可能存在($$CO_2$$ 被 $$NO_2$$ 掩盖)。
5、铝热反应后溶液加物质离子组
铝热反应:$$2Al + Fe_2O_3 \rightarrow 2Fe + Al_2O_3$$。
加稀硫酸溶解:$$Fe$$、$$Al_2O_3$$、可能过量 $$Al$$ 反应,生成 $$Fe^{2+}$$、$$Al^{3+}$$、$$SO_4^{2-}$$。
A. 通过量 $$Cl_2$$:氧化 $$Fe^{2+}$$ 为 $$Fe^{3+}$$,离子组:$$Cl^-$$、$$Fe^{3+}$$、$$SO_4^{2-}$$、$$Al^{3+}$$。
B. 加过量 $$NaOH$$:$$Fe^{2+}$$ 生成 $$Fe(OH)_2$$ 沉淀,$$Al^{3+}$$ 生成 $$AlO_2^-$$,离子组:$$Na^+$$、$$AlO_2^-$$、$$SO_4^{2-}$$、$$OH^-$$。
C. 加过量氨水:$$Al^{3+}$$ 生成 $$Al(OH)_3$$ 沉淀,不溶,无 $$AlO_2^-$$。
D. 加过量铜粉:还原 $$Fe^{3+}$$(若有),但原液主要为 $$Fe^{2+}$$,$$Cu$$ 不反应。
答案:B
6、$$K_2FeO_4$$ 制备反应分析
反应:$$3Cl_2 + 2Fe(OH)_3 + 10KOH = 2K_2FeO_4 + 6KCl + 8H_2O$$。
氧化剂:$$Cl_2$$(0→-1),还原剂:$$Fe(OH)_3$$(+3→+6)。
A. 错误。$$Fe(OH)_3$$ 被氧化,氧化性弱于 $$K_2FeO_4$$。
B. 正确。$$Cl_2$$ 是氧化剂,$$Fe(OH)_3$$ 失电子。
C. 正确。氧化剂 $$Cl_2$$ 与还原剂 $$Fe(OH)_3$$ 物质的量比 3:2。
D. 正确。氧化产物 $$K_2FeO_4$$,每生成 1 mol 转移 3 mol 电子(Fe +3→+6)。
7、物质检验说法正误
A. 错误。$$CO$$、$$H_2$$ 等均可还原氧化铜。
B. 错误。$$AgCl$$ 沉淀也不溶于盐酸,可能含 $$Ag^+$$。
C. 错误。$$Ca^{2+}$$ 等也生成碳酸盐沉淀,溶于盐酸。
D. 正确。$$CO_3^{2-}$$、$$HCO_3^-$$、$$SO_3^{2-}$$ 等均可能。
8、海带提碘工艺
A. 正确。过程①分离固液,为过滤,需漏斗、玻璃棒、烧杯。
B. 正确。$$NaOH$$ 使有机质沉淀,便于分离。
C. 正确。氯水氧化 $$I^-$$ 为 $$I_2$$。
D. 错误。过程②析出 $$I_2$$,工业常用结晶或升华,萃取分液用于实验室。
9、离子共存问题
A. 错误。$$Cu^{2+}$$ 蓝色,不符合无色。
B. 正确。弱酸性下 $$Na^+$$、$$K^+$$、$$Cl^-$$、$$HSO_3^-$$ 不反应。
C. 错误。甲基橙变红为酸性,$$ClO^-$$ 氧化 $$I^-$$,且 $$H^+$$ 与 $$ClO^-$$ 生成 $$HClO$$。
D. 错误。水电离 $$c(H^+)=10^{-13}$$ mol/L,可能酸或碱性强。$$HCO_3^-$$ 在强酸或强碱中均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