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化学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专题进阶选择题自测题解析-宁夏回族自治区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6.0%

2025-08-08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专题进阶选择题自测题解析-宁夏回族自治区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6.0%
1、['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正确率60.0%$${{C}{l}{{O}_{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_{2}}}$$:$$2 \mathrm{K C l O_{3}+H_{2} C_{2} O_{4}+H_{2} S O_{4} \geq}$$$$2 \mathrm{C l O_{2}} \uparrow$$$$+ \mathrm{K_{2} S O_{4}}+2 \mathrm{C O_{2}} \uparrow$$$${{+}{2}{{H}_{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氧化反应:$${{H}_{2}{{C}_{2}}{{O}_{4}}}$$→$${{C}{{O}_{2}}}$$

B.还原反应:$${{K}{C}{l}{{O}_{3}}}$$→$${{C}{l}{{O}_{2}}}$$

C.该反应中$${,{C}{l}}$$、$${{S}}$$元素均被还原

D.该反应中$${,{1}}$$个$${{H}_{2}{{C}_{2}}{{O}_{4}}}$$分子参与反应转移$${{2}}$$个电子

2、['化工工艺流程实验',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用浓硫酸进行“酸溶”可增大铝的利用率

B.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C}{a}{C}{{O}_{3}}}$$和$$\mathrm{A l ( O H )_{3}}$$

C.“脱硫”时可能有部分$${{S}{{O}_{2}}}$$被氧化

D.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H}_{2}{S}{{O}_{4}}}$$和$${{S}{{O}_{2}}}$$

3、['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有关物质的量的其他计算']

正确率40.0%$$\mathrm{L i A l H_{4}}$$、$${{L}{i}{H}}$$是金属储氢材料,又是有机合成中的常用试剂,遇水均能剧烈反应释放出$$\mathrm{H_{2}}, ~ \mathrm{L i A l H_{4}}$$在$$\mathrm{1 2 5^{\circ} \, C}$$分解为$${{L}{i}{H}}$$、$${{H}_{2}}$$和$${{A}{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L}{i}{H}}$$与$${{D}_{2}{O}}$$反应,所得氢气的摩尔质量为$$2 \mathrm{g} \cdot\mathrm{m o l}^{-1}$$

B.$$\mathrm{1 \ m o l \ L i A l H_{4}}$$在$$\mathrm{1 2 5^{\circ} \, C}$$完全分解,转移$${{3}{m}{o}{l}}$$电子

C.$$\mathrm{1 \ m o l \ L i A l H_{4}}$$与足量水反应生成的氢气体积为$$8 9. 6 \mathrm{L}$$

D.$$\mathrm{L i A l H_{4}}$$与乙醛$$( \mathrm{C H_{3} \, C H O )}$$反应可生成乙醇$$( \mathrm{C H_{3} C H_{2} O H} ),$$其中$$\mathrm{L i A l H_{4}}$$作氧化剂

4、['氧化还原反应的书写及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正确率40.0%目前,汽车尾气系统中均安装了催化转化器。在催化转化器中,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C}{O}_{2}}$$和$${{N}_{2}}$$,判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C

A.在催化转化器中发生的反应为$$\mathrm{2 C O}+2 \mathrm{N O} \, {\frac{\# \, \mathrm{I I} \, \mathrm{N}} {\triangle}} \, 2 \mathrm{O O}_{2}+\mathrm{N}_{2}$$

B.该反应中$${{C}{O}}$$做还原剂

C.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之比为$${{1}{:}{2}}$$

D.该反应中$${{N}{O}}$$被还原后的产物是$${{N}_{2}}$$

5、['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本质及特征',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

正确率60.0%在氧化还原反应中:$$3 \mathrm{S} ~+~ 6 \mathrm{K O H} ~=~ \mathrm{K_{2} S O_{3}} ~+~ 2 \mathrm{K_{2} S} ~+~ 3 \mathrm{H_{2} O}$$,被还原与被氧化的原子个数之比为$${{(}}$$$${{)}}$$

B

A.$${{1}{:}{2}}$$

B.$${{2}{:}{1}}$$

C.$${{3}{:}{2}}$$

D.$${{2}{:}{3}}$$

6、['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正确率60.0%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失去电子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B.作氧化剂的物质不能是还原剂

C.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氧化剂

D.失去电子的物质是还原剂

7、['C、Si的化学性质',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本质及特征', '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下列化学反应既是放热反应,同时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D

A.二氧化碳气体与碳单质高温下的反应

B.八水合氢氧化钡固体与氯化铵固体的反应

C.酸碱中和反应

D.过氧化钠固体与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

8、['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铵根的检验', '电解质、非电解质',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苯酚的弱酸性', '实验现象的描述或解释', '实验结论的描述、误差分析']

正确率40.0%从下列事实所列出的相应结论不正确的是



实 验 事 实

结 论

$${{A}}$$

$${{C}{{l}_{2}}}$$ 的水溶液可以导电

$${{C}{{l}_{2}}}$$ 是电解质

$${{B}}$$

将燃烧的镁条放入 $${{C}{{O}_{2}}}$$ 中能继续燃烧

还原性: $${{M}{g}{>}{C}}$$

$${{C}}$$

将 $${{C}{{O}_{2}}}$$ 气体通入苯酚钠溶液出现浑浊

酸性: $$\mathrm{H_{2} C O_{3}} >$$ 苯酚

$${{D}}$$

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该溶液一定有 $${{N}{{H}^{+}_{4}}}$$

A

A.$${{A}}$$

B.$${{B}}$$

C.$${{C}}$$

D.$${{D}}$$

9、['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本质及特征',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正确率60.0%​我国古代的有关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mathrm{4 A g+2 H_{2} S+O_{2}=2 A g_{2} S+2 H_{2} 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O}_{2}}$$被还原

B.$${{A}{g}}$$是氧化剂

C.$${{A}{g}}$$得到电子

D.$${{O}_{2}}$$发生氧化反应

10、['胶体的性质与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

正确率40.0%高铁酸钠$$\mathrm{( \ N a_{2} F e O_{4} )}$$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无二次污染的绿色水处理剂。工业制高铁酸钠的方法如下:$$2 F e \ ( O H )_{\textit{3}}+3 N a C l O+4 N a O H=2 N a_{2} F e O_{4}+3 N a C l+5 H_{2} 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B.$$\mathrm{N a_{2} F e O_{4}}$$是还原产物

C.每生成$${{1}{m}{o}{l}}$$$$\mathrm{N a_{2} F e O_{4}}$$转移$${{3}{m}{o}{l}}$$电子

D.$$\mathrm{N a_{2} F e O_{4}}$$不仅可氧化水中的$$\mathrm{H_{2} S_{\wedge} \ N H_{3}}$$等,生成的$$\mathrm{F e \ ( O H )_{\ l 3}}$$胶体还能吸附悬浮杂质

1. 解析:反应方程式为 $$2 \mathrm{KClO_3} + \mathrm{H_2C_2O_4} + \mathrm{H_2SO_4} \rightarrow 2 \mathrm{ClO_2} \uparrow + \mathrm{K_2SO_4} + 2 \mathrm{CO_2} \uparrow + 2 \mathrm{H_2O}$$。

A. 正确,$${\mathrm{H_2C_2O_4}}$$ 中碳的化合价从 +3 升至 +4,发生氧化反应。

B. 正确,$${\mathrm{KClO_3}}$$ 中氯的化合价从 +5 降至 +4,发生还原反应。

C. 错误,$${\mathrm{Cl}}$$ 被还原,但 $${\mathrm{S}}$$ 元素在 $${\mathrm{H_2SO_4}}$$ 中化合价未变,未被还原。

D. 正确,$${\mathrm{H_2C_2O_4}}$$ 中 2 个碳原子各失去 1 个电子,共转移 2 个电子。

答案:C。

2. 解析:题目描述不完整,但根据选项分析:

A. 浓硫酸与铝反应可能钝化,不一定提高利用率。

B. 滤渣 $${\mathrm{2}}$$ 成分需根据流程判断,可能含 $${\mathrm{CaCO_3}}$$ 和 $${\mathrm{Al(OH)_3}}$$。

C. “脱硫”时 $${\mathrm{SO_2}}$$ 可能被氧化为 $${\mathrm{SO_3}}$$。

D. 循环物质需结合具体流程,$${\mathrm{H_2SO_4}}$$ 和 $${\mathrm{SO_2}}$$ 可能被重复利用。

答案:A(因浓硫酸可能钝化铝)。

3. 解析:$${\mathrm{LiAlH_4}}$$ 和 $${\mathrm{LiH}}$$ 遇水剧烈反应。

A. $${\mathrm{LiH + D_2O \rightarrow LiOD + HD}}$$,氢气摩尔质量为 $${\mathrm{2 \, g \cdot mol^{-1}}}$$ 错误(应为 HD,摩尔质量 $${\mathrm{3 \, g \cdot mol^{-1}}}$$)。

B. $${\mathrm{LiAlH_4 \rightarrow LiH + 2H_2 + Al}}$$,1 mol $${\mathrm{LiAlH_4}}$$ 分解转移 3 mol 电子(Al 从 +3 降至 0)。

C. 未说明标准状况,体积无法确定。

D. $${\mathrm{LiAlH_4}}$$ 还原乙醛为乙醇,作还原剂。

答案:B。

4. 解析:反应为 $${\mathrm{2CO + 2NO \rightarrow 2CO_2 + N_2}}$$。

A. 正确,方程式书写无误。

B. 正确,$${\mathrm{CO}}$$ 被氧化为 $${\mathrm{CO_2}}$$,作还原剂。

C. 错误,电子转移数之比为 1:1($${\mathrm{NO}}$$ 得 2 电子,$${\mathrm{CO}}$$ 失 2 电子)。

D. 正确,$${\mathrm{NO}}$$ 被还原为 $${\mathrm{N_2}}$$。

答案:C。

5. 解析:反应 $${\mathrm{3S + 6KOH \rightarrow K_2SO_3 + 2K_2S + 3H_2O}}$$ 中:

- 被氧化的 S(生成 $${\mathrm{K_2SO_3}}$$):1 个 S 原子(化合价 0 → +4)。

- 被还原的 S(生成 $${\mathrm{K_2S}}$$):2 个 S 原子(化合价 0 → -2)。

比例:被还原 : 被氧化 = 2:1。

答案:B。

6. 解析: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

A. 错误,失去电子是氧化反应。

B. 错误,氧化剂和还原剂可以是同一物质(如歧化反应)。

C. 错误,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还原剂。

D. 正确,还原剂失去电子。

答案:D。

7. 解析:放热且为氧化还原反应:

A. $${\mathrm{CO_2 + C \rightarrow 2CO}}$$ 吸热。

B. 非氧化还原反应。

C. 非氧化还原反应。

D. $${\mathrm{2Na_2O_2 + 2CO_2 \rightarrow 2Na_2CO_3 + O_2}}$$,放热且为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D。

8. 解析:实验事实与结论匹配:

A. 错误,$${\mathrm{Cl_2}}$$ 是非电解质,导电因与水反应生成电解质。

B. 正确,镁还原 $${\mathrm{CO_2}}$$ 说明镁还原性强于碳。

C. 正确,证明 $${\mathrm{H_2CO_3}}$$ 酸性强于苯酚。

D. 正确,气体为 $${\mathrm{NH_3}}$$,说明含 $${\mathrm{NH_4^+}}$$。

答案:A。

9. 解析:反应 $${\mathrm{4Ag + 2H_2S + O_2 \rightarrow 2Ag_2S + 2H_2O}}$$:

A. 正确,$${\mathrm{O_2}}$$ 化合价从 0 降至 -2,被还原。

B. 错误,$${\mathrm{Ag}}$$ 化合价从 0 升至 +1,是还原剂。

C. 错误,$${\mathrm{Ag}}$$ 失去电子。

D. 错误,$${\mathrm{O_2}}$$ 发生还原反应。

答案:A。

10. 解析:反应 $${\mathrm{2Fe(OH)_3 + 3NaClO + 4NaOH \rightarrow 2Na_2FeO_4 + 3NaCl + 5H_2O}}$$:

A. 正确,氧化剂 $${\mathrm{NaClO}}$$ 与还原剂 $${\mathrm{Fe(OH)_3}}$$ 物质的量比为 3:2。

B. 错误,$${\mathrm{Na_2FeO_4}}$$ 是氧化产物(Fe 从 +3 升至 +6)。

C. 正确,每生成 1 mol $${\mathrm{Na_2FeO_4}}$$ 转移 3 mol 电子。

D. 正确,$${\mathrm{Na_2FeO_4}}$$ 具有强氧化性,且生成 $${\mathrm{Fe(OH)_3}}$$ 胶体可吸附杂质。

答案:B。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