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化学基本原理化学反应的速率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因素-化学反应的速率知识点月考进阶自测题答案-贵州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4.00000000000001%

2025-08-11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因素-化学反应的速率知识点月考进阶自测题答案-贵州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4.00000000000001%
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因素', '元素、核素、同位素', '实验原理、相关方程式的书写', '催化剂、反应历程',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水在此过程中做氧化剂

B.若将$${{N}{a}{B}{{H}_{4}}}$$中的$${{H}}$$用$${{D}}$$代替,反应后生成的气体为$${{D}_{2}}$$

C.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其用量多少可影响反应速率

D.$${{N}{a}{B}{{H}_{4}}}$$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athrm{B H_{4}^{-}}+4 \mathrm{H_{2} O}=\mathrm{B ( O H )}_{4}^{-}+4 \mathrm{H_{2}} \uparrow$$​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误差分析', '酸碱中和滴定', '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 '对溶液配制过程中的误差分析的考查',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因素', '指示剂的使用', '中和滴定原理的迁移应用', '对溶液配制的考查', '实验结论的描述、误差分析']

正确率40.0%下列关于酸碱中和滴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酸碱指示剂都可作中和滴定的指示剂

B.滴定时应控制滴加速率:先快后慢

C.标准液浓度越大,滴定误差越小

D.配制标准溶液的固体$${{K}{O}{H}}$$中混有$${{N}{a}{O}{H}}$$时,测定结果会偏高

3、['化学能与物质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化学反应中焓的变化示意图',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因素', '催化剂、反应历程']

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1}}$$-取代产物比$${{2}}$$-取代产物更稳定

B.升温时,$${{1}}$$-取代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减小,$${{2}}$$-取代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增大

C.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同样可以提高$${{2}}$$-取代产物比率

D.升温时,$${{2}}$$-取代产物比率提高是因为$${{2}}$$-取代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4、['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因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应用',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正确率60.0%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为:$$2 S O_{2} ~ ( g ) ~+O_{2} ~ ( g ) ~ \rightleftharpoons2 S O_{3} ~ ( g ) ~, ~ \triangle H < 0$$,该反应在硫酸工业生产中应采取的适宜条件是(

D

A.低温$${、}$$低压$${、}$$催化剂

B.高温$${、}$$高压$${、}$$催化剂

C.低温$${、}$$常压$${、}$$催化剂

D.适宜的温度$${、}$$常压$${、}$$催化剂

5、['化学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 '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因素', '测定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将甲装置分液漏斗旋塞打开,分液漏斗里的液体顺利流下,并不能说明整套装置气密性不好

B.需要测量单位时间内产生气体的体积或产生一定体积的气体需要的时间

C.甲装置因为逐滴加入硫酸,硫酸的体积和浓度的变化会造成误差,用乙装置可以减小该误差$${{(}}$$乙装置中燃烧匙可上下移动$${{)}}$$

D.只需要将甲装置中锌粒改为铜片,稀硫酸改为浓硫酸,就可以用此装置测定铜与浓硫酸的反应速率

6、['苯的物理性质',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乙炔的制备',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因素', '乙烯的加成反应', '烯烃的加成反应',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物理方法', '萃取和分液在卤素性质实验中的应用',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化学方法']

正确率60.0%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D

A.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与适量的氢气混合加热,把乙烯转化为乙烷

B.除去苯中的少量己烯:加入浓溴水振荡$${、}$$静置$${、}$$过滤,除去二溴己烯

C.为加快反应速率:制乙炔时用食盐水代替水

D.提取碘水中的碘:加入$$\mathrm{C C l 4},$$振荡$${、}$$静置$${、}$$分液,再从有机层中分离出碘

7、['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因素',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应用',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 '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及特征']

正确率40.0%对于可逆反应:$$4 N H_{3} ~ ( g ) ~+5 O_{2} ~ ( g ) ~ \rightleftharpoons4 N O ~ ( g ) ~+6 H_{2} O ~ ( g )$$,下列叙述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B

A.化学反应速率:$$4 v_{\i\i} \, \, ( \, O_{2} \, ) \, \, \,=5 v_{\i\i} \, \, ( \, N O )$$

B.$$\mathrm{N H_{3}, ~ O_{2}, ~ N O, ~ H_{2} O}$$的分子个数比是$$4. ~ 5, ~ 4. ~ 6$$

C.单位时间内生成$${{4}}$$$${{m}{o}{l}}$$$${{N}{O}}$$的同时消耗$${{6}}$$$${{m}{o}{l}}$$$${{H}_{2}{O}}$$

D.反应混合物中$${{N}{{H}_{3}}}$$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

8、['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因素',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判断',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平衡转化率的计算及变化',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及特征']

正确率40.0%据报道,在$$3 0 0^{\circ} \, \mathrm{C, ~ 7 0 M P a}$$下,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乙醇已成为现实:$$2 \mathrm{C O}_{2} ( \mathrm{g} )+6 \mathrm{H}_{2} ( \mathrm{g} ) \rightleftharpoons\mathrm{C H}_{3} \mathrm{C H}_{2} \mathrm{O H} ( \mathrm{g} )+3 \mathrm{H}_{2} \mathrm{O ( g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

A.当容器内压强不变时,则反应已达平衡

B.反应需在$$3 0 0^{\circ} \, \mathrm{C}$$进行可推测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C.充入大量$${{C}{{O}_{2}}}$$气体可提高$${{H}_{2}}$$的转化率

D.使用适当催化剂可大大提高反应速率

9、['化学平衡移动的相关判断', '化学平衡图像分析',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因素', '平衡转化率的计算及变化', '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应用',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及特征']

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A}{,}{B}}$$两点表示在某时刻达到平衡状态,此时$${{A}{、}{B}}$$两点时容器中,$$\mathbf{n} ( \mathbf{A} )_{\nparallel} ~ : \mathbf{n} ( \mathbf{B} )_{\nparallel} ~=~ 4 ~ : 5$$

B.$${{A}{,}{C}}$$两点都表示达到平衡状态,则自反应开始到达平衡状态所需的时间$${{t}_{A}{<}{{t}_{C}}}$$

C.设$${{B}{,}{C}}$$两点的平衡常数分别为$$\mathrm{K_{B}, \ K_{C},}$$则$${{K}_{B}{<}{{K}_{C}}}$$

D.在不改变反应物用量的情况下,降温$${、}$$加压$${、}$$将甲醇从混合体系中分离出来均可提高$${{C}{O}}$$的转化率。

10、['酸碱中和滴定', '化学平衡移动的相关判断', '化学平衡图像分析',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因素',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判断', '化学反应速率的图像分析', '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 '中和滴定原理的迁移应用']

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图$${①}$$表示反应$$\mathrm{N_{2} ~ ( g ) ~}+\mathrm{O_{2} ~ ( g ) ~} \rightleftharpoons2 \mathrm{N O ~ ( g ) ~} \, \triangle\mathrm{H} > 0$$正$${、}$$逆反应的速率随温度的变化

B.图$${②}$$表示反应$$\mathrm{N_{2} ~ ( g ) ~+3 H_{2} ~ ( g ) ~} \rightharpoonup2 \mathrm{N H_{3} ~ ( g ) ~ \Delta H < 0 ~}$$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

C.图$${③}$$表示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随氨水浓度$$\mathrm{c ( \ N H_{3} \ t \ t h a \ t h a \ t h a \ t h a \ t h a \ t h a \ t h a \ t h a \ t h a \ t h a \ t h a \ t h a \ t h a \ t h a \ t h a \ t h a \ t h a \ t h a \ t h a \ t h a \ t h a \ t h a \ t h a \ t h a \ t h a \ t h a \ t h a \ t \ t h a \ t \ t \ t a \ t \ t \ t \ t \ t \ t \ t \ t \ t \ t \ t \ t \ t \ t \ t \ t \ t \ t \ t \ t \ t \ t \ t \ t \ t \ t \ t \ t \ t \ t \ t \ t \ t \ t \to\to\to\end.$$的变化

D.图$${④}$$表示$${{2}{5}^{∘}{C}}$$时,用$$0. 1 \mathrm{m o l} \cdot\mathrm{L}^{-1} \mathrm{N a O H}$$溶液滴定$$2 0 \mathrm{m L 0}$$盐酸,溶液的$${{p}{H}}$$随加入碱体积的变化

1. 解析:

A. 水在反应中提供$$H^+$$被还原为$$H_2$$,是氧化剂,正确。

B. 若用$$D$$代替$$H$$,产物应为$$HD$$而非$$D_2$$,错误。

C. 催化剂用量影响活性位点数量,从而影响速率,正确。

D. 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符合电荷和原子守恒,正确。

答案:B

2. 解析:

A. 指示剂需在滴定突跃范围内变色,并非所有都适用,错误。

B. 滴定初期可快速滴加,接近终点时需缓慢控制,正确。

C. 标准液过浓会导致体积变化不明显,误差增大,错误。

D. $$NaOH$$摩尔质量小于$$KOH$$,相同质量时物质的量更多,导致标准液浓度偏高,测定结果偏高,正确。

答案:D

3. 解析:

A. $$1$$-取代产物因位阻更小,通常更稳定,正确。

B. 升温同时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错误。

C. 催化剂可改变反应路径,可能提高$$2$$-取代比例,正确。

D. 升温提高$$2$$-取代比率是因该反应活化能更高,速率增幅更大,非平衡移动,错误。

答案:D

4. 解析:

该反应放热且气体分子数减少。工业上采用:
- 适宜温度(兼顾速率和平衡)
- 常压(高压对设备要求高,且平衡转化率已较高)
- 催化剂(加快速率)

答案:D

5. 解析:

A. 分液漏斗液面下降可能因内部气压未完全封闭,不能确定气密性,正确。

B. 反应速率需通过气体体积或时间定量测定,正确。

C. 乙装置通过燃烧匙移动控制硫酸接触量,减少误差,正确。

D. 浓硫酸与铜反应需加热,装置无加热功能,错误。

答案:D

6. 解析:

A. 氢气量难控制且可能引入杂质,通常用溴水,错误。

B. 己烯与溴水反应生成的二溴己烯会溶于苯,无法过滤分离,错误。

C. 食盐水可减缓电石与水的剧烈反应,正确。

D. $$CCl_4$$萃取碘后分液,蒸馏有机层得碘,正确。

答案:D

7. 解析:

A. 速率关系符合计量系数,但未指明方向,不能判断平衡。

B. 比例可能为某一时刻的瞬时值,非平衡特征。

C. 描述的是同一方向反应,不能说明平衡。

D. 体积分数不变是平衡标志。

答案:B

8. 解析:

A. 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等,压强不变说明平衡,正确。

B. 温度选择可能兼顾速率和催化剂活性,不能推断吸热,错误。

C. 增加$$CO_2$$使平衡右移,提高$$H_2$$转化率,正确。

D. 催化剂可显著加快速率,正确。

答案:B

9. 解析:

A. $$A,B$$两点$$n(A):n(B)=4:5$$为初始投料比,非平衡时比例。

B. $$A$$点先达平衡,因温度更高速率更快,正确。

C. 该反应放热,升温平衡常数$$K$$减小,故$$K_B > K_C$$,错误。

D. 降温、加压、移出甲醇均使平衡右移,提高$$CO$$转化率,正确。

答案:C

10. 解析:

A. 图①中正逆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均增大,且吸热反应($$ΔH>0$$)正向增幅更大,符合。

B. 图②应为放热反应($$ΔH<0$$),平衡常数$$K$$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但图中曲线方向错误。

C. 氨水电离常数$$K_b$$与浓度无关,应为水平线,错误。

D. 图④强酸滴定曲线起点$$pH=1$$,突跃范围合理,正确。

答案:B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