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40.0%恒温恒容,$$4 A ~ ( \textit{s} ) ~+3 B ~ ( \textit{g} ) ~ \rightleftharpoons2 C ~ ( \textit{g} ) ~+D ~ ( \textit{g} )$$经$$2 \mathrm{m i n}, ~ \mathrm{B}$$的浓度减少$$0. 6 m o l \cdot 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 4 \mathrm{m o l} \cdot\mathrm{L}^{-1} \cdot\mathrm{m i n}^{-1}$$
B.分别用$${{B}{、}{C}}$$表示反应的速率,其关系是:$$3 \upsilon~ ( \boldsymbol{B} ) ~=2 \upsilon~ ( \boldsymbol{C} )$$
C.$${{2}{m}{i}{n}}$$末的反应速率$$v ~ ( \mathrm{\bf~ B} ) ~=0. 3 \mathrm{m o l} \cdot\mathrm{\bf~ L}^{-1} \cdot\mathrm{m i n}^{-1}$$
D.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则证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
2、['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可逆反应',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催化剂、反应历程', '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及特征']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催化剂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本质因素
B.当反应体系容积不变时,减小反应物的量肯定能降低反应速率
C.可逆反应达到反应限度时,化学反应速率为$${{0}}$$
D.化学反应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浓度变化量来表示
3、['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 '反应速率的大小比较及计算']正确率60.0%在$$2 \mathrm{A}+\mathrm{B}=3 \mathrm{C}+4 \mathrm{D}$$反应中,下面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C
A.$$\mathrm{v ( A )}=0. 5 \ \mathrm{m o l} \cdot\mathrm{L}^{-1} \cdot\mathrm{s}^{-1}$$
B.$$\mathrm{v} \; ( \mathrm{B} )=0. 0 0 5 \; \mathrm{m o l} \cdot\mathrm{L}^{-1} \cdot\mathrm{s}^{-1}$$
C.$$\mathrm{v} \left( \mathrm{C} \right)=0. 9 \ \mathrm{m o l} \cdot\mathrm{L}^{-1} \cdot\mathrm{s}^{-1}$$
D.$$\mathrm{v} \mathrm{~ ( D ) ~=~ 1. 0 ~ m o l ~ \cdot~ L^{-1} \cdot~ s^{-1} ~}$$
4、['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硫酸的性质', '对反应原理的探究与评价', '反应速率的大小比较及计算']正确率40.0%在稀硫酸与锌反应制氢气的实验中,下列因素对产生$${{H}_{2}}$$速率没有影响的是()
B
A.升高溶液的温度
B.初始加入的稀硫酸由$${{5}}$$$${{m}{L}}$$变成$${{1}{0}}$$$${{m}{L}}$$
C.将锌块换成锌粉
D.加加几滴硫酸铜溶液
5、['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因素',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对反应原理的探究与评价']正确率40.0%对于$$\mathrm{1 0 0 m L}$$$$0. 3 \mathrm{m o l} / \mathrm{L}$$盐酸与铁片的反应,采取下列措施能使产生氢气的速率加快的是:$${(}$$)
$${①}$$再加$${{5}{0}{m}{L}}$$$$\mathrm{3 m o l / L}$$硫酸;
$${②}$$升高温度;
$${③}$$再加入$$\mathrm{1 0 0 m L}$$$$\mathrm{1 m o l / L}$$氯化钾;
$${④}$$用等量铁粉代替铁片;
$${⑤}$$再加$$3 0 0 \mathrm{m L} 0. 3 \mathrm{m o l} / \mathrm{L}$$的硝酸;
$${⑥}$$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
B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③{⑤}{⑥}}$$
D.$${①{②}{⑥}}$$
6、['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率40.0%在密闭容器中$${,{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的关系为$$v_{\mathrm{A}}=3 v_{\mathrm{B}}$$、$$2 v_{\mathrm{A}}=3 v_{\mathrm{C}},$$则该反应可表示为()
C
A.$$2 \mathrm{A}+6 \mathrm{B}=3 \mathrm{C}$$
B.$$\mathrm{A}+3 \mathrm{B}==2 \mathrm{C}$$
C.$$3 \mathrm{A}+\mathrm{B}=2 \mathrm{C}$$
D.$$2 \mathrm{A}+3 \mathrm{B}=2 \mathrm{C}$$
7、['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因素',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正确率60.0%在某一化学反应中,反应物$${{A}}$$的浓度在$${{1}{0}{s}}$$内从$$0. 8 ~ \mathrm{m o l} \cdot\mathrm{L}^{-1}$$变为$$0. 2 ~ \mathrm{m o l} \cdot\mathrm{L}^{-1},$$则在这$${{1}{0}{s}}$$内$${{A}}$$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A
A.$$0. 0 6 ~ \mathrm{m o l} \cdot\mathrm{L}^{-1} \cdot\mathrm{s}^{-1}$$
B.$$0. 0 2 ~ \mathrm{m o l} \cdot\mathrm{L}^{-1} \cdot\mathrm{s}^{-1}$$
C.$$0. 0 2 ~ \mathrm{m o l} \cdot\mathrm{L}^{-1}$$
D.$$0. 0 6 \mathrm{~ m o l ~} \cdot\mathrm{~ L}^{-1} \cdot\mathrm{m i n}^{-1}$$
8、['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催化剂、反应历程', '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及特征']正确率60.0%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化学反应速率通过用单位时间里反应物浓度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量表示
B.化学平衡状态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改变时的状态
C.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D.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不能提高原料利用率和转化率
9、['活化能', '离子化合物',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氢键',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判断方法', '范德华力', '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率40.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不一定为有效碰撞
B.某反应测其反应速率关系为$$\upsilon( \mathrm{B} )=3 \upsilon( \mathrm{A} ), ~ 3 \upsilon( \mathrm{C} )=2 \upsilon( \mathrm{B} ).$$则此反应可表示为$$3 \mathrm{A}+\mathrm{B}=2 \mathrm{C}$$
C.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其单质的熔点一定越高
D.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10、['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 '反应速率的大小比较及计算']正确率40.0%在不同条件下分别测得反应$$\mathrm{A \left( g \right)+3 B \left( g \right) \rightleftharpoons2 C \left( s \right)+D \left( g \right)}$$的化学反应速率,其中表示该反应进行得最慢的是
B
A.$$\mathrm{v ( D )}=0. 0 4 \mathrm{~ m o l / ( L \cdot S )}$$
B.$$\mathbf{v} ( \mathrm{C} )=0. 0 6 ~ \mathrm{m o l} / ( \mathrm{L} \cdot\mathrm{S} )$$
C.$$\mathrm{v} ( \mathrm{B} )=6. 0 ~ \mathrm{m o l} / ( \mathrm{L} \cdot\mathrm{m i n} )$$
D.$$\mathrm{v ( A )=2. 2 ~ m o l / ( L \cdot m i n )}$$
1. 解析:
恒温恒容条件下,反应为 $$4A(s) + 3B(g) \rightleftharpoons 2C(g) + D(g)$$,B 的浓度在 2 min 内减少 $$0.6\, \text{mol} \cdot \text{L}^{-1}$$。
选项分析:
A. A 是固体,其浓度不随反应变化,不能用浓度变化表示速率,错误。
B. 根据反应系数关系,$$v(B):v(C) = 3:2$$,即 $$3v(B) = 2v(C)$$,但题目给出 $$3v(B) = 2v(C)$$ 是反的,错误。
C. $$v(B) = \frac{0.6\, \text{mol} \cdot \text{L}^{-1}}{2\, \text{min}} = 0.3\, \text{mol} \cdot \text{L}^{-1} \cdot \text{min}^{-1}$$,但题目问的是 2 min 末的瞬时速率,而非平均速率,错误。
D. 恒容条件下,气体总质量随反应变化(A 是固体),密度变化可判断平衡,正确。
答案:D
2. 解析:
A. 催化剂是外因,本质因素是反应物本身性质,错误。
B. 若反应物为固体或纯液体,减少其量不影响速率,错误。
C. 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 0,错误。
D. 反应速率定义正确。
答案:D
3. 解析:
将各物质速率转化为同一物质(如 B)的速率比较:
A. $$v(B) = \frac{1}{2}v(A) = 0.25\, \text{mol} \cdot \text{L}^{-1} \cdot \text{s}^{-1}$$
B. 直接给出 $$v(B) = 0.005\, \text{mol} \cdot \text{L}^{-1} \cdot \text{s}^{-1}$$
C. $$v(B) = \frac{1}{3}v(C) = 0.3\, \text{mol} \cdot \text{L}^{-1} \cdot \text{s}^{-1}$$
D. $$v(B) = \frac{1}{4}v(D) = 0.25\, \text{mol} \cdot \text{L}^{-1} \cdot \text{s}^{-1}$$
最快的是 C。
答案:C
4. 解析:
B. 初始硫酸体积增加但浓度不变,对速率无影响。
其他选项:A(温度)、C(接触面积)、D(原电池效应)均影响速率。
答案:B
5. 解析:
①. 加入硫酸增加 $$H^+$$ 浓度,加快速率。
②. 升温加快速率。
④. 铁粉增大接触面积,加快速率。
③⑤⑥. ③稀释 $$H^+$$ 浓度,⑤引入硝酸不产生 $$H_2$$,⑥醋酸钠缓冲降低 $$H^+$$ 浓度,均减慢速率。
答案:B(①②④)
6. 解析:
根据 $$v_A = 3v_B$$ 和 $$2v_A = 3v_C$$,得 $$v_A:v_B:v_C = 3:1:2$$,对应反应系数比为 3:1:2,反应式为 $$3A + B \rightarrow 2C$$。
答案:C
7. 解析:
$$v(A) = \frac{0.8 - 0.2}{10} = 0.06\, \text{mol} \cdot \text{L}^{-1} \cdot \text{s}^{-1}$$。
答案:A
8. 解析:
C. 决定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性质(内因),温度是外因,错误。
D. 催化剂可加快或减慢速率,但不影响平衡和转化率,叙述片面。
答案:C
9. 解析:
A. 活化分子碰撞需合适取向才能有效,正确。
B. 由速率关系 $$v_A:v_B:v_C = 1:3:2$$,反应式为 $$A + 3B \rightarrow 2C$$,错误。
C. 同一主族单质熔点趋势不一(如碱金属递减,卤素递增),错误。
D. 熔融导电可能是金属或离子化合物,错误。
答案:A
10. 解析:
将各速率转化为 $$v(D)$$ 比较:
A. 直接给出 $$v(D) = 0.04\, \text{mol} \cdot \text{L}^{-1} \cdot \text{s}^{-1}$$。
B. $$v(D) = \frac{1}{2}v(C) = 0.03\, \text{mol} \cdot \text{L}^{-1} \cdot \text{s}^{-1}$$。
C. $$v(D) = \frac{1}{3}v(B) = 2\, \text{mol} \cdot \text{L}^{-1} \cdot \text{min}^{-1} \approx 0.033\, \text{mol} \cdot \text{L}^{-1} \cdot \text{s}^{-1}$$。
D. $$v(D) = v(A) = 2.2\, \text{mol} \cdot \text{L}^{-1} \cdot \text{min}^{-1} \approx 0.037\, \text{mol} \cdot \text{L}^{-1} \cdot \text{s}^{-1}$$。
最慢的是 B。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