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化学基本原理化学反应限度

化学平衡的特征-化学反应限度知识点月考进阶选择题自测题解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2.0%

2025-09-19
化学平衡的特征-化学反应限度知识点月考进阶选择题自测题解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2.0%
3、['化学平衡的特征', '可逆反应', '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及特征']

正确率60.0%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 \mathrm{N O}_{2} ( \mathrm{g} ) \rightleftharpoons\mathrm{N}_{2} \, \mathrm{O}_{4} ( \mathrm{g} )$$。当$${{N}{{O}_{2}}}$$、$${{N}_{2}{{O}_{4}}}$$的浓度不再变化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N}{{O}_{2}}}$$全部转化为$${{N}_{2}{{O}_{4}}}$$

B.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C.$${{N}{{O}_{2}}}$$、$${{N}_{2}{{O}_{4}}}$$的浓度一定相等

D.消耗$$2 \mathrm{m o l ~ N O_{2}}$$的同时消耗$$2 \mathrm{m o l \, N_{2} O_{4}}$$

5、['化学平衡移动的相关判断', '化学平衡的特征',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勒夏特列原理及应用', '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及特征']

正确率40.0%下列事实不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B

A.合成氨工业中采用高压条件

B.由$${{H}_{2}{、}{{I}_{2}}}$$蒸气$${、{{H}{I}}}$$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C.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C}{{l}_{2}}}$$

D.反应$$\mathrm{C O ( g )}+\mathrm{N O_{2} ( g )}=\mathrm{C O_{2} ( g )}+\mathrm{N O ( g )}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体系颜色变深

6、['化学平衡的特征', '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及特征']

正确率60.0%恒温恒容下,可逆反应$$\mathrm{A ( g )+3 B ( g )} \rightleftharpoons2 \mathrm{C ( g )}$$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有$${{(}}$$$${{)}}$$
$$\oplus\textrm{A}, \textrm{B}, \textrm{C}$$的浓度比为$$1 \colon~ 3 \colon~ 2 \colon~ \textcircled{2}$$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③}$$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④}$$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B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7、['化学平衡的特征', '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及特征']

正确率60.0%一定温度下,对反应$$2 \mathrm{A ( g )}+\mathrm{B ( s )} \rightleftharpoons2 \mathrm{C ( g )}$$能说明其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D

A.容积中$$\mathrm{A. ~ B. ~ C}$$三者共存

B.单位时间内反应的$${{A}}$$与生成的$${{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mathrm{c ( A ) : ~ c ( B ) : ~ c ( C )=2 : ~ 1 : ~ 2}$$

D.气体的总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9、['化学平衡的特征', '可逆反应',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及特征']

正确率60.0%$${{N}_{2}{{O}_{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最的$${{N}_{2}{{O}_{5}}}$$,发生反应:$$2 \mathrm{N_{2} O_{5} \ ( \ g )} \ \rightleftharpoons4 \mathrm{N O_{2} \ ( \ g )} \ +\mathrm{O_{2} \ ( \ g )}$$。不考虑$$2 \mathrm{N O}_{2} \rightleftharpoons\mathrm{N}_{2} \mathrm{O}_{4}$$的动态平衡。能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B

A.$${{N}{{O}_{2}}}$$与$${{O}_{2}}$$的浓度比保持不变

B.容器中压强不再变化

C.$$\bf2 v_{\mathrm{\it~ i f}} ~ ~ ( \mathrm{\bf~ N O_{2} ~} ) ~=v_{\mathrm{\it i f}} ~ ~ ( \mathrm{\bf~ N_{2} O_{5} ~} )$$

D.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10、['化学平衡的特征',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 '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及特征']

正确率60.0%对于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可逆反应$$N_{2} \, \left( \, g \right) \, \,+3 H_{2} \, \left( \, g \right) \, \, \, \rightleftharpoons2 N H_{3} \, \left( \, g \right)$$,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

A

A.生成$$\mathrm{1 m o l N_{2}}$$的同时生成$$2 \mathrm{m o l N H_{3}}$$

B.断裂$$3 \mathrm{m o l H-H}$$键,同时形成$$\mathrm{6 m o l N-H}$$键

C.$$\textbf{v} ( \textbf{N H_{3}} ) ~=2 \textbf{v} ( \textbf{N_{2}} )$$

D.$$\mathrm{\Delta~ c ~ ( N_2 ) ~ : ~ c ~ ( H_2 ) ~ : ~ c ~ ( N H_3 ) ~=1 : ~ 3 : ~ 2 ~}$$

3、解析:当$$NO_2$$和$$N_2O_4$$浓度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到动态平衡状态。选项分析:

A. 错误,可逆反应不可能完全转化

B. 正确,浓度不变是平衡状态的标志

C. 错误,平衡时浓度不一定相等,取决于起始浓度和平衡常数

D. 错误,根据反应式,消耗2 mol $$NO_2$$应生成1 mol $$N_2O_4$$,而不是消耗2 mol

答案:B

5、解析: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指改变条件时平衡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A. 能用,高压使合成氨平衡向生成$$NH_3$$的方向移动

B. 不能用,$$H_2 + I_2 \rightleftharpoons 2HI$$是等体积反应,加压不移动平衡,颜色变深是因浓度增大

C. 能用,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降低,平衡$$Cl_2 + H_2O \rightleftharpoons H^+ + Cl^- + HClO$$左移

D. 能用,升温使放热反应逆移,$$NO_2$$浓度增加颜色变深

答案:B

6、解析:$$A(g) + 3B(g) \rightleftharpoons 2C(g)$$,恒温恒容条件

① 错误,浓度比可能为1:3:2但不一定是平衡状态

② 正确,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变化(4→2),压强不变说明平衡

③ 正确,物质的量不变说明平衡

④ 正确,平均摩尔质量$$M = \frac{{m}}{{n}}$$,n变化则M变化,M不变说明平衡

⑤ 错误,密度$$\rho = \frac{{m}}{{V}}$$,恒容且质量守恒,密度始终不变

答案:B(②③④)

7、解析:$$2A(g) + B(s) \rightleftharpoons 2C(g)$$

A. 错误,三者共存不一定是平衡状态

B. 错误,单位时间反应A与生成C的物质的量比应为1:1(计量比),但正逆速率相等才是平衡

C. 错误,浓度比2:1:2不一定是平衡浓度

D. 正确,B为固体,气体总质量变化说明反应在进行,质量不变时达到平衡

答案:D

9、解析:$$2N_2O_5(g) \rightleftharpoons 4NO_2(g) + O_2(g)$$,恒容条件

A. 错误,$$NO_2$$与$$O_2$$浓度比始终为4:1,不能判断平衡

B. 正确,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变化(2→5),压强不变说明平衡

C. 错误,应为$$v_{正}(N_2O_5) = 2v_{逆}(NO_2)$$或$$v_{正}(NO_2) = 2v_{逆}(N_2O_5)$$

D. 正确,密度$$\rho = \frac{{m}}{{V}}$$,质量变化,密度不变说明平衡

答案:B、D(但单选题可能选B,原题可能是单选)

10、解析:$$N_2(g) + 3H_2(g) \rightleftharpoons 2NH_3(g)$$

A. 正确,生成1 mol $$N_2$$(逆反应)和生成2 mol $$NH_3$$(正反应)速率比符合计量关系

B. 错误,都描述正反应方向,未体现正逆速率相等

C. 错误,未指明是正反应还是逆反应速率

D. 错误,浓度比1:3:2不一定是平衡状态

答案:A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