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40.0%设$${{N}_{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标准状况时,$$2 2. 4 L$$二氯甲烷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_{A}}$$
B.将$${{1}{6}{g}{{O}_{2}}}$$与$$3 2 \mathrm{g S O}_{2}$$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的$${{S}{{O}_{3}}}$$分子数为$${{0}{.}{5}{{N}_{A}}}$$
C.$$\mathrm{l m o l N a_{2} O_{2}}$$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是$${{4}{{N}_{A}}}$$
D.$${{4}{4}{g}}$$丙烷中含有的非极性键数为$${{2}{{N}_{A}}}$$
3、['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电池反应式的书写', '晶体的类型与物质性质的相互关系及应用',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简单燃料电池',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和应用', '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正确率40.0%现有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textbf{M. R. X. Y. Z}$$五种短周期元素,$${{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R}}$$原子的最外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3}{.}{5}}$$倍;$${{Z}}$$与$${{X}}$$同主族,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总数少$${{4}}$$.甲$${、}$$乙$${、}$$丙$${、}$$丁$${{4}}$$种物质分别含上述五种元素中的$${{1}}$$种$${、{2}}$$种或$${{3}}$$种,四种物质的分子中均含$${{1}{8}}$$个电子。各物质的结构或性质信息如表所示:
物质 | 结构或性质信息 |
甲 | 由 $${{M}}$$ 和 $${{Z}}$$ 形成的共价化合物,在水中可分步电离出两种阴离子 |
乙 | 双原子分子,能与水发生置换反应 |
丙 | 一种绿色氧化剂,可在 $${{M}{n}{{O}_{2}}}$$ 的催化作用下分解 |
丁 | 新型燃料,可替代汽油等燃料;假酒的主要成分 |
D
A.甲的钠盐溶液显碱性,只能与酸反应
B.乙与水发生的置换反应中,乙作还原剂,被氧化
C.丙分子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是非极性分子
D.用丁制造的碱性燃料电池中正极发生的反应为$$\mathrm{O_{2}+2 H_{2} O+4 e^{-}=4 O H^{-}}$$
4、['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共价键的类型',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物质的俗名',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正确率40.0%主族元素$${\bf X. ~ Y. ~ Z. ~ 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不大于$${{2}{0}}$$.其中$${{X}{、}{Y}}$$处于同一周期,$${{Y}}$$的单质与水反应可生成$${{X}}$$的单质,$$\mathbf{X}. ~ \mathbf{Y}. ~ \mathbf{W}$$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Z}}$$的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简单离子的半径:$$\mathbf{Z} > \mathbf{Y} > \mathbf{X}$$
B.$${{W}{{X}_{2}}}$$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C.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Y}}$$
D.常温常压下$${{Z}}$$的单质为气态
5、['化合价', '离子键的形成、概念',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和应用',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 '具有相同结构的多种离子的性质相关分析及判断']正确率40.0%$$\mathrm{a, \ b, \ c. \ d}$$均为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mathrm{b^{2-}}$$和$${{c}^{+}}$$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的原子$${{L}}$$层有$${{4}}$$个电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a}}$$分别与$$\mathrm{b. ~ c. ~ d}$$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a}}$$的化合价均为$${{+}{1}}$$
B.$${{b}}$$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
C.$${{a}}$$与$${{b}}$$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只有极性键,$${{b}}$$与$${{c}}$$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只有离子键
D.原子半径大小顺序$$\mathrm{c > b > d > a}$$
9、['化学键的概念及类别', '二氧化碳', '共价键的形成、概念', '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正确率60.0%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键的是电解
A
A.$${{F}_{2}}$$
B.$${{C}{{O}_{2}}}$$
C.$${{N}{{a}_{2}}{S}}$$
D.$${{H}_{2}{O}}$$
1. 分析选项A:标准状况下二氯甲烷为液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错误。
分析选项B:$$2SO_2 + O_2 \rightleftharpoons 2SO_3$$为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生成的$$SO_3$$分子数小于$$0.5N_A$$,错误。
分析选项C:$$Na_2O_2$$由$$Na^+$$和$$O_2^{2-}$$构成,1 mol含2 mol $$Na^+$$和1 mol $$O_2^{2-}$$,阴阳离子总数为$$3N_A$$,错误。
分析选项D:丙烷$$C_3H_8$$结构为$$CH_3-CH_2-CH_3$$,含2个C-C非极性键,44 g丙烷为1 mol,含非极性键数为$$2N_A$$,正确。
答案:D
3. 元素推断:
M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可能为H(1)、Be(2)或Al(3)
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可能为He(2)、C(4)或S(6)
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3倍,可能为O(6)
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3.5倍,内层电子数为2或10,计算得最外层7电子,为Cl
Z与X同主族(O族),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总数少4,内层电子数为2,最外层6电子,为S
确定:M为H,R为C,X为O,Y为Cl,Z为S
物质分析:
甲:H和S形成的共价化合物,在水中分步电离出两种阴离子,为$$H_2S$$
乙:双原子分子,能与水发生置换反应,为$$Cl_2$$
丙:绿色氧化剂,在$$MnO_2$$催化下分解,为$$H_2O_2$$
丁:新型燃料,假酒成分,为$$CH_3OH$$
选项分析:
A. 甲的钠盐为$$Na_2S$$,水解显碱性,但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某些盐反应,错误
B. $$Cl_2 + H_2O \rightleftharpoons HCl + HClO$$,Cl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错误
C. $$H_2O_2$$含O-H极性键和O-O非极性键,为极性分子,正确
D. 甲醇燃料电池碱性正极反应:$$O_2 + 2H_2O + 4e^- = 4OH^-$$,正确
答案:CD
4. 元素推断:X、Y同周期,Y单质与水反应生成X单质,可能为$$Cl_2 + H_2O \rightleftharpoons HCl + HClO$$(X=H,Y=Cl)或$$F_2 + 2H_2O = 4HF + O_2$$(X=O,Y=F)
X、Y、W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Z最外层电子数3倍,原子序数均≤20
采用第二种情况:X=O(最外层6),Y=F(最外层7),设Z最外层电子数为n,则6+7+W最外层=3n
W原子序数>Z>Y,可能为Ca(最外层2),则3n=15,n=5,Z为P(最外层5)
确定:X=O,Y=F,Z=P,W=Ca
选项分析:
A. 离子半径:$$F^- > O^{2-} > Ca^{2+} > P^{3-}$$,但$$P^{3-}$$半径应最大,错误
B. $$CaO_2$$(过氧化钙)含O-O非极性键,正确
C. 氢化物稳定性:$$H_2O > HF$$,但通常HF更稳定,需具体分析,错误
D. P单质常温常压下为固态,错误
答案:B
5. 元素推断:a原子只有1个电子,为H
$$b^{2-}$$和$$c^+$$电子层结构相同,b为O($$O^{2-}$$),c为Na($$Na^+$$)
d原子L层有4个电子,为C
确定:a=H,b=O,c=Na,d=C
选项分析:
A. H与O形成$$H_2O$$(H为+1)、$$H_2O_2$$(H为+1);与Na形成NaH(H为-1);与C形成$$CH_4$$(H为+1)等,不全为+1,错误
B. O与H可形成$$H_2O$$、$$H_2O_2$$;与Na可形成$$Na_2O$$、$$Na_2O_2$$;与C可形成$$CO$$、$$CO_2$$等,正确
C. H与O形成的$$H_2O_2$$含O-O非极性键;O与Na形成的$$Na_2O_2$$含O-O非极性键,错误
D. 原子半径:Na > C > O > H,即c > d > b > a,错误
答案:B
9. 分析各物质化学键:
A. $$F_2$$:F-F非极性键
B. $$CO_2$$:C=O极性键
C. $$Na_2S$$:Na^+与S^{2-}离子键
D. $$H_2O$$:O-H极性键
含有非极性键的为$$F_2$$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