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化学基本原理化学键

化学键的概念及类别-化学键知识点专题进阶选择题自测题解析-青海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6.0%

2025-08-07
化学键的概念及类别-化学键知识点专题进阶选择题自测题解析-青海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6.0%
1、['化学键的概念及类别',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的本质联系', '物质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判断方法',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正确率40.0%下列叙述正确的一共有$${{(}{)}}$$项
$${①}$$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
$${②}$$化合物$$\mathrm{M g O, ~ S i O_{2}, ~ A l_{2} O_{3}}$$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③}$$有些化学键断裂时吸收能量,有些化学键断裂时放出能量
$${④{P}{{H}_{3}}}$$的稳定性和沸点均低于$${{N}{{H}_{3}}}$$
$${⑤{{O}_{3}}}$$和$${{N}{{O}_{2}}}$$都是共价化合物
$${⑥}$$有热量变化的过程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⑦}$$单质中不一定存在化学键
$${⑧}$$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A

A.$${{3}}$$

B.$${{4}}$$

C.$${{5}}$$

D.$${{6}}$$

2、['化学键的概念及类别', '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 '判断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 '杂化轨道理论及其应用', '共价键的类型', '电子云的重叠方式', '配合物的形成', '键能、键长、键角及其应用', '配离子、配合物的应用', '有机物中的化学键类型判断', '有机物的结构式、结构简式、球棍模型、空间填充模型、最简式', '杂化轨道理论与有机化合物空间构型']

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键角:$${{B}{{F}_{3}}{>}}$$ $${{C}{H}}$$$${_{4}}$$ $${{>}{H}}$$$${_{2}}$$ $${{O}{>}{N}{H}}$$$${_{3}}$$

B.分子中一定既有$${{σ}}$$键又有$${{π}}$$键

C.已知二茂铁$$\textbf{I F e} ( \mathrm{C_{5} \, H_{5}} )_{2} \textbf{I}$$熔点是$$\mathrm{1 7 3} \,^{\circ} \mathrm{C (}$$在$$1 0 0 \,^{\circ} \mathrm{C}$$时开始升华$${{)}{,}}$$沸点是$$2 4 9^{\circ} \, \mathrm{C},$$不溶于水,易溶于苯等非极性溶剂。在二茂铁结构中,$${{C}_{5}{{H}^{−}_{5}}}$$与$$\mathrm{F e}^{2+}$$之间是以配位键相结合

D.在硅酸盐中,$$\mathrm{S i O_{4}^{4-}}$$四面体通过共用顶角氧离子形成一种无限长单链结构的多硅酸根如图$${{a}{,}}$$其中$${{S}{i}}$$原子的杂化方式与$${{b}}$$图中$${{S}_{8}}$$单质中$${{S}}$$原子的杂化方式不相同$${{(}{)}}$$

3、['化学键的概念及类别', '离子键的形成、概念',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共价键的形成、概念',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

正确率40.0%$${{A}}$$、$${{B}}$$、$${{C}}$$、$${{D}}$$、$${{E}}$$、$${{F}}$$是短周期元素。$${{A}}$$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B}}$$元素的单质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一种成分;$${{D}}$$与$${{A}}$$同主族;$${{F}}$$元素原子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4}}$$;$${{A}}$$、$${{B}}$$、$${{D}}$$、$${{F}}$$这四种元素都能与$${{C}}$$元素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化合物;$${{E}}$$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mathrm{C < B < D}$$

B.对应离子半径:$$\mathbf{E < C < F}$$

C.$${{A}}$$、$${{B}}$$、$${{C}}$$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包含共价键,不包含离子键

D.$${{B}}$$和$${{C}}$$元素分别形成的简单氢化物沸点在同族元素中最高

4、['化学键的概念及类别',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的本质联系', '离子键的形成、概念', '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关于化学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A.$${{H}{C}{l}}$$电离产生$${{H}^{+}}$$和$${{C}{{l}^{−}}{,}}$$可判断$${{H}{C}{l}}$$分子中存在离子键

B.$${{N}{{a}_{2}}{{O}_{2}}}$$固体中含有的阴离子与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1}}$$

C.化学键是指使原子或离子相互结合的作用力

D.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中的化学键一定全是极性键

5、['化学键的概念及类别',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和应用',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

正确率40.0%$$\mathrm{a, \ b, \ c. \ d}$$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主族元素,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4. ~ 1, ~ \mathrm{x}, ~ 7, ~ \mathrm{c}$$原子的电子层数等于$${{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元素$${{a}}$$与氢元素能形成多种原子个数之比为$${{1}{:}{1}}$$的化合物

B.元素$${{b}}$$的单质不能与无水乙醇反应

C.元素$${{c}}$$与元素$${{d}}$$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D.元素$${{a}}$$与元素$${{d}}$$形成的化合物中肯定含有极性键,不可能含有非极性键

6、['化学键的概念及类别',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推断', '无机含氧酸的酸性',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

正确率40.0%已知$$\mathrm{W. ~ X. ~ Y. ~ Z}$$为短周期元素,$${{W}{、}{Z}}$$同主族,$${\bf X}. {\bf Y}. {\bf Z}$$同周期,$${{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Z}}$$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Y}}$$为金属元素,$${{X}}$$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小于$${{Y}}$$的阳离子的氧化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f X. ~ Y. ~ Z. ~ W}$$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B.$${{W}}$$与$${{X}}$$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C.$${{W}}$$含氧酸的酸性一定比$${{Z}}$$的含氧酸的酸性强

D.若$${{W}}$$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5}{,}}$$则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一定为$${{Y}_{2}{{W}_{3}}}$$

7、['化学键的概念及类别', '反应热与焓变',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化学能与物质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物质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原电池工作原理', '原电池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的实质']

正确率60.0%已知$$\mathrm{Z n ( s )}+\mathrm{H_{2} S O}_{4} ( \mathrm{a q} )=\mathrm{Z n S O}_{4} ( \mathrm{a q} )+\mathrm{H_{2} ( g )} \; \Delta\mathrm{H} < 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反应属于吸热反应

B.上述反应的$${{Δ}{H}}$$值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C.利用反应可以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会放出能量

8、['化学键的概念及类别',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的本质联系', '次氯酸的性质', '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旧教材)', '晶体类型判断', '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H}{C}{l}{O}}$$溶于水能电离,破坏了$${{H}{−}{O}}$$键和$${{O}{−}{C}{l}}$$键

B.$${{C}{a}{C}{{l}_{2}}}$$晶体中存在共价键

C.$${{S}{i}{{O}_{2}}}$$属于原子晶体,熔化破坏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

D.$${{N}{{H}_{4}}{C}{l}}$$受热分解既破坏了离子键,也破坏了共价键

9、['化学键的概念及类别',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氢键',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判断方法',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推断', '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和应用',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

正确率40.0%​$${\bf X. ~ Y. ~ Z. ~ W}$$是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K}}$$层电子数的$${{3}}$$倍,$${{Y}}$$原子的$${{K}}$$层电子数与$${{M}}$$层相同。$${{Z}}$$单质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W}}$$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Ⅵ}$$族

B.元素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W}}$$比$${{X}}$$的高

C.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强

D.化合物$$\mathrm{Y X. ~ Z X_{2}, ~ W X_{3}}$$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10、['化学键的概念及类别', '共价键的形成、概念']

正确率80.0%下列物质中,含有离子键的是$${{(}{)}}$$

C

A.$${{H}_{2}}$$

B.$${{H}{C}{l}}$$

C.$${{N}{a}{C}{l}}$$

D.$${{C}{{O}_{2}}}$$

1. 解析:

① 正确,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能量变化(吸热或放热)。
② 错误,MgO是离子键,SiO₂和Al₂O₃是共价键为主。
③ 错误,化学键断裂均吸收能量。
④ 正确,NH₃因氢键沸点更高,且N电负性大于P,NH₃更稳定。
⑤ 错误,O₃是单质,不是化合物。
⑥ 错误,物理变化(如熔化)也可能有热量变化但无化学键断裂。
⑦ 正确,如稀有气体单质无化学键。
⑧ 错误,如NaCl熔化断裂离子键但属于物理变化。
综上,正确叙述为①④⑦,共3项,选A。

2. 解析:

A. 键角:BF₃(120°)> CH₄(109.5°)> H₂O(104.5°)> NH₃(107°),正确。
B. 错误,如H₂只有σ键。
C. 正确,二茂铁中C₅H₅⁻与Fe²⁺形成配位键。
D. 错误,SiO₄⁴⁻中Si为sp³杂化,S₈中S也为sp³杂化,方式相同。
选C。

3. 解析:

A是H,B是N,C是O,D是Na,F是S,E是Al。
A. 原子半径:O < N < Na,正确。
B. 离子半径:Al³⁺ < O²⁻ < S²⁻,正确。
C. 错误,如NaOH含离子键。
D. 正确,H₂O和NH₃因氢键沸点最高。
选C。

4. 解析:

A. 错误,HCl是共价键,电离是物理过程。
B. 错误,Na₂O₂中阴离子(O₂²⁻)与阳离子(Na⁺)比为1:2。
C. 正确,化学键定义如此。
D. 错误,如C₂H₄含非极性键。
选C。

5. 解析:

a是C,b是Na,c为Al(x=3),d是Cl。
A. 正确,如C₂H₂、C₆H₆等。
B. 错误,Na与乙醇反应生成氢气。
C. 错误,AlCl₃水溶液酸性。
D. 错误,如C₂Cl₄含非极性键。
选A。

6. 解析:

W是O,Z是S,X为Na,Y为Al。
A. 正确,原子半径Na > Al > S > O。
B. 错误,Na₂O₂含共价键。
C. 错误,如HClO酸性弱于H₂SO₄。
D. 错误,可能为Al₂O₃或Al₂S₃。
选A。

7. 解析:

A. 错误,ΔH < 0为放热反应。
B. 错误,ΔH与状态有关。
C. 正确,可设计原电池。
D. 错误,键断裂吸热。
选C。

8. 解析:

A. 错误,HClO部分电离,仅破坏H-O键。
B. 错误,CaCl₂是离子晶体,无共价键。
C. 错误,SiO₂熔化仅破坏共价键。
D. 正确,NH₄Cl分解为NH₃和HCl,破坏离子键和共价键。
选D。

9. 解析:

X是O,Y是Mg,Z是Si,W是S。
A. 错误,S是第ⅥA族。
B. 错误,H₂O沸点高于H₂S(氢键)。
C. 正确,H₂SO₄酸性强于H₂SiO₃。
D. 错误,MgO是离子键,SiO₂和SO₃是共价键。
选C。

10. 解析:

A. H₂含非极性共价键。
B. HCl含极性共价键。
C. NaCl含离子键。
D. CO₂含极性共价键。
选C。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