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化学基本原理化学键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的本质联系-化学键知识点专题进阶自测题解析-内蒙古自治区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2.0%

2025-08-26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的本质联系-化学键知识点专题进阶自测题解析-内蒙古自治区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2.0%
1、['葡萄糖、果糖的组成与结构', '对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查',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的本质联系', '原电池的相关计算', '乙酸的结构、物理性质', '对物质的量浓度的考查']

正确率40.0%用$${{N}_{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用铅蓄电池电解氯化钠溶液得到标准状况下$$2 2. 4 \mathrm{L}$$氢气时理论上铅蓄电池中消耗氢离子数目为$${{4}{{N}_{A}}}$$

B.$$\mathrm{1 L 0. 1 m o l \cdot L^{-1} N H_{4} C l}$$溶液中含有的氮原子数小于$${{0}{.}{1}{{N}_{A}}}$$

C.$${{3}{.}{0}{g}}$$由葡萄糖和冰醋酸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3}{{N}_{A}}}$$

D.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2 2. 4 \mathrm{L}$$氯化氢,断裂化学键的总数为$${{2}{{N}_{A}}}$$

2、['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的本质联系', '相对分(原)子质量及其计算', '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共价键的饱和性和方向性', '原子的构成、发展史']

正确率40.0%若用$${{N}}$$原子替代异丁烷中的一个$${{C}}$$原子,形成后的化合物的分子量为(

C

A.$${{5}{7}}$$

B.$${{5}{8}}$$

C.$${{5}{9}}$$

D.$${{6}{0}}$$

3、['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的本质联系', '电离方程式',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判断方法', '分子晶体的特点及性质', '共价键的形成、概念']

正确率60.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 任何分子内均存在化学键
$${②}$$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就是共价化合物
$${③}$$ 离子键就是阳离子 $${、}$$ 阴离子间的静电引力
$${④}$$ 根据电离方程式 $$\mathbf{H C l}=\mathbf{H}$$$${^{+}}$$ $${{+}{C}{l}}$$$${^{−}}$$ 可以判断 $${{H}{C}{l}}$$ 分子里存在离子键
$${⑤{H}}$$$${_{2}}$$ $${{O}}$$ 与 $${{H}}$$$${_{2}}$$ $${{O}}$$$${_{2}}$$ 的化学键类型不完全一样

D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

4、['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的本质联系', '物质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催化剂、反应历程',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常见“10电子”、“18电子”微粒']

正确率60.0%svg异常,非svg图片

C

A.过程Ⅰ中在$${{Z}{n}{O}}$$表面上进行$${{C}{{O}_{2}}}$$的吸附与转化

B.过程Ⅱ中存在极性键的断裂与形成

C.过程Ⅴ中生成$${{C}{H}_{3}{{O}{H}}}$$​时吸收能量

D.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athrm{C O_{2}+3 H_{2} \frac{\mathrm{C u} / \mathrm{Z n O}} {_{\#}} \, C H_{3} O H+H_{2} O}$$​

5、['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的本质联系', '离子键的形成、概念', '共价键的形成、概念']

正确率60.0%下列变化过程中原物质分子内的共价键被破坏,同时有离子键形成的是(

D

A.碘升华

B.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C.氯化氢溶于水

D.氯化氢与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

6、['化学键的概念及类别',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的本质联系', '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判断方法', '共价键的形成、概念']

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D.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7、['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的本质联系', '离子键的形成、概念', '电负性的理解及应用', '共价键的形成、概念']

正确率60.0%从电负性的角度来判断下列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的是(

B

A.$${{N}{a}}$$和$${{C}{l}}$$

B.$${{H}}$$和$${{C}{l}}$$

C.$${{K}}$$和$${{F}}$$

D.$${{C}{a}}$$和$${{O}}$$

8、['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的本质联系', '物质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正确率60.0%对于反应$$H_{2}+C l_{2} \overset{\# \#} {-} 2 H C 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该反应中,化学能只有转变为热能

B.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C.断开$${{1}{m}{o}{l}}$$$${{H}{−}{H}}$$键和$${{1}{m}{o}{l}}$$$$\mathrm{C l}-\mathrm{C l}$$键所吸收的总能量小于形成$${{1}{m}{o}{l}}$$$${{H}{−}{C}{l}}$$键所放出的能量

D.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9、['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的本质联系',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的实质']

正确率40.0%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燃烧属于放热反应

B.中和反应是吸热反应

C.形成化学键时吸收能量

D.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一定相等

10、['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的本质联系', '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旧教材)',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共价晶体的特点及性质(新教材)']

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C

A.高聚氮晶体属于原子晶体

B.高聚氮分解成氮气释放大量能量

C.含$$\mathrm{2 n \ m o l \ N}$$原子的高聚氮晶体中存在$$6 \mathrm{n} \mathrm{\: m o l \: N-N}$$共价键

D.用作炸药或高能材料是高聚氮潜在的应用

1. 解析:

A. 铅蓄电池电解氯化钠溶液:$$2NaCl + 2H_2O \rightarrow 2NaOH + H_2 + Cl_2$$,生成22.4L(1mol)$$H_2$$需转移2mol电子。铅蓄电池总反应:$$Pb + PbO_2 + 2H_2SO_4 \rightarrow 2PbSO_4 + 2H_2O$$,每转移2mol电子消耗4mol $$H^+$$,故氢离子数目为$$4N_A$$,正确。

B. $$NH_4Cl$$溶液中氮原子全部来自$$NH_4^+$$,1L 0.1mol/L溶液含0.1mol $$NH_4Cl$$,氮原子数为$$0.1N_A$$,但$$NH_4^+$$部分水解,氮原子数不变,仍为$$0.1N_A$$,故"小于"错误。

C. 葡萄糖($$C_6H_{12}O_6$$)和冰醋酸($$CH_3COOH$$)最简式均为$$CH_2O$$,摩尔质量30g/mol。3.0g混合物含0.1mol $$CH_2O$$单元,原子总数$$0.1 \times 4 \times N_A = 0.4N_A$$,故$$0.3N_A$$错误。

D. $$H_2 + Cl_2 \rightarrow 2HCl$$,生成22.4L(1mol)$$HCl$$需断裂1mol $$H-H$$键和1mol $$Cl-Cl$$键,总键数$$2N_A$$,正确。

答案:A和D正确,但单选题可能设计为选D(注:原题为单选题,需根据选项判断,通常A和D均正确,但可能题目有误,实践中A正确)

2. 解析:

异丁烷($$C_4H_{10}$$)分子量58。用N原子替代一个C原子:

• N原子量14,C原子量12,替代后质量增加2

• 同时减少该C原子上连接的H原子(异丁烷中被替代的C为$$CH$$基团,有1个H)

• 新化合物为$$C_3H_9N$$,分子量计算:3×12 + 9×1 + 14 = 36+9+14=59

答案:C. $$59$$

3. 解析:

① 错误(稀有气体单原子分子无化学键)

② 错误(含共价键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NaOH$$)

③ 错误(离子键是静电作用,包括引力和斥力)

④ 错误($$HCl$$电离不能说明分子内有离子键,实际为共价键)

⑤ 正确($$H_2O$$含极性共价键,$$H_2O_2$$还含O-O非极性键)

错误叙述为①②③④

答案:D. $$①②③④$$

4. 解析:

(无SVG图像,但根据文字描述)

A. 过程I在$$ZnO$$表面进行$$CO_2$$吸附与转化,可能正确

B. 过程II涉及键断裂与形成,如$$C-O$$、$$H-H$$等极性键,正确

C. 过程V生成$$CH_3OH$$应为放热过程,故"吸收能量"错误

D. 总反应正确:$$CO_2 + 3H_2 \xrightarrow{Cu/ZnO} CH_3OH + H_2O$$

答案:C错误

5. 解析:

A. 碘升华:破坏分子间力,共价键未破坏

B. 盐酸和NaOH混合:离子键形成(生成$$NaCl$$),但共价键未破坏($$HCl$$和$$NaOH$$中共价键保留)

C. $$HCl$$溶于水:共价键断裂(电离),但无离子键形成

D. $$HCl$$与$$NH_3$$反应:$$HCl$$中H-Cl共价键断裂,形成$$NH_4^+$$和$$Cl^-$$,离子键形成

答案:D

6. 解析:

A. 错误(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如$$NH_4Cl$$)

B. 正确(共价化合物一定含共价键)

C. 错误(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如$$NaOH$$)

D. 错误(化学键断裂不一定为化学变化,如$$HCl$$溶于水)

答案:B

7. 解析:

电负性差值小(<1.7)易形成共价键:

A. Na(0.9)和Cl(3.0)差值2.1,离子键

B. H(2.1)和Cl(3.0)差值0.9,共价键

C. K(0.8)和F(4.0)差值3.2,离子键

D. Ca(1.0)和O(3.5)差值2.5,离子键

答案:B

8. 解析:

A. 错误(化学能可转为光能等)

B. 正确(该反应放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产物)

C. 错误(断开$$H-H$$键(436kJ/mol)和$$Cl-Cl$$键(243kJ/mol)吸收679kJ,形成2mol $$H-Cl$$键(2×431=862kJ)放出能量,吸收小于放出)

D. 错误(产物能量低于反应物)

答案:B

9. 解析:

A. 正确(燃烧均为放热反应)

B. 错误(中和反应放热)

C. 错误(形成化学键释放能量)

D. 错误(能量守恒,但反应物与生成物总能量不等,差值以热形式表现)

答案:A

10. 解析:

(无SVG图像,但根据高聚氮性质)

A. 错误(高聚氮为$$N_3$$链状结构,应属分子晶体)

B. 正确($$N≡N$$键能大,分解放能)

C. 计算:含2n mol N原子的高聚氮($$(N_3)_n$$)中,每个N原子形成2个单键,但每条键被2个原子共享,故键数为$$2n \times \frac{1}{2} = n$$ mol $$N-N$$键,非6n mol

D. 正确(高能材料应用)

答案:C错误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