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化学基本原理化学能与电能

原电池工作原理-化学能与电能知识点月考进阶自测题答案-安徽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2.0%

2025-08-08
原电池工作原理-化学能与电能知识点月考进阶自测题答案-安徽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2.0%
1、['原电池工作原理',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正确率60.0%svg异常

D

A.甲、乙均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甲、乙中铜片上均有气泡产生

C.甲、乙中铜片上均发生氧化反应

D.甲、乙中均能发生的反应是$$\mathrm{Z n+2 H^{+}=\Omega Z n^{2+}+H_{2} \uparrow}$$

2、['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电解池的电极、电池反应式', '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电池反应式的书写', '电解过程的放电顺序', '原电池工作原理',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原电池的构成', '电解质、非电解质', '原电池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原电池电子流向判断及应用', '电解池的阴、阳极判断', '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正确率40.0%若某电能与化学能的转化装置$${{(}}$$电解池或原电池$${{)}}$$中发生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mathrm{C u ~+~ 2 H^{+} ~=~ C u^{2+} ~+~ H_{2} \uparrow~,}$$则下列关于该装置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该装置只能是电解池,且金属铜为该电解池的阳极

B.该装置只能是原电池,且电解质溶液为硝酸

C.该装置只能是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不可能是盐酸

D.该装置可能是原电池,也可能是电解池

3、['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电池反应式的书写', '简单原电池电极反应式书写', '原电池工作原理',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本质及特征',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新型电池', '原电池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原电池电子流向判断及应用', '正负极的判断']

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图中所示电极为阳极,其电极反应式为$$\mathrm{K_{4} F e ( C N )_{6}-e^{-}=K_{3} F e ( C N )_{6}}$$

B.甲萘醌在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C.工作时$${{K}^{+}}$$向图中所示电极移动

D.该工作原理中$$\mathrm{N A D ( P ) H}$$转化为$$\mathrm{N A D ( P )^{+}}$$的过程失去电子

4、['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物质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二次电池', '可逆反应', '原电池工作原理',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原电池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电解池的阴、阳极判断', '正负极的判断', '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正确率60.0%svg异常

A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⑤}}$$

5、['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电池反应式的书写', '原电池工作原理', '原电池电子流向判断及应用', '正负极的判断']

正确率60.0%svg异常

B

A.$${{P}{t}}$$电极为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mathrm{O}_{2}+4 \mathrm{e}^{-}=2 \mathrm{O}^{2-}$$

B.$${{N}{i}{O}}$$电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C.电子流动方向:$${{N}{i}{O}}$$电极→外电路→$${{P}{t}}$$电极

D.两支电极均起到催化作用

6、['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电解池的电极、电池反应式', '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电池反应式的书写', '电解过程的放电顺序', '简单原电池电极反应式书写', '原电池工作原理', '燃料电池', '电解规律及计算', '原电池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原电池电子流向判断及应用', '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正确率40.0%svg异常

A

A.甲池通入$${{C}{{H}_{3}}{O}{H}}$$的电极反应为$$\mathrm{C H_{3} O H-6 e^{-}+2 H_{2} O}=\mathrm{C O_{3}^{2-}+8 H^{+}}$$

B.甲池中消耗$$2 8 0 ~ \mathrm{m L ( )}$$标准状况下$${{)}{{O}_{2}}{,}}$$此时丙池中理论上最多产生$$1. 4 5 \mathrm{g}$$固体

C.反应一段时间后,向乙池中加入一定量$${{C}{u}{C}{{O}_{3}}}$$固体,能使$${{C}{u}{S}{{O}_{4}}}$$溶液恢复原浓度

D.甲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乙$${、}$$丙池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7、['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原电池工作原理', '原电池的构成', '正负极的判断']

正确率60.0%svg异常

A

A.负极

B.正极

C.阴极

D.阳极

8、['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电池反应式的书写', '原电池工作原理', '镁', '原电池电子流向判断及应用', '正负极的判断']

正确率60.0%$$\mathbf{M g}-\mathbf{A g C l}$$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A.电池放电时正极上有气泡产生

B.电池放电时$${{C}{{l}^{−}}}$$由负极向正极迁移

C.正极反应式为$$\mathrm{A g^{+}+e-}=\mathrm{A g}$$

D.负极副反应为$$\mathrm{M g+H_{2} O}=\mathrm{M g ~ ( \Delta O H ) ~}_{2}+H_{2} \uparrow$$

9、['酸碱中和滴定', '原电池工作原理', '试纸的使用', '亚铁离子、亚铁盐', '盐类水解的应用']

正确率40.0%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事实描述正确的是$${{(}{)}}$$

B

A.用广范$${{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1}{2}{.}{3}}}$$

B.配制硫酸亚铁溶液,常向其中加入一定量铁粉和稀硫酸

C.中和滴定实验中,$${{p}{H}{=}{7}}$$时可以判断恰好完全反应

D.用过量的锌与$$\mathrm{1 0 0 m L 2 m o l} \cdot\mathrm{L}^{-1}$$稀盐酸来制$${{H}_{2}{,}}$$为加快反应速率且不影响氢气的量,可向溶液中加适量$$\mathrm{C u ( N O_{3} )_{2}}$$晶体

10、['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原电池工作原理', '原电池的构成', '苯的取代反应', '醇类与金属单质的反应']

正确率60.0%下列事实能说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性因素是反应物本身性质的是

D

A.在$${{Z}{n}}$$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C}{u}{S}{{O}_{4}}}$$粉末,可加快反应速率

B.在$${{Z}{n}}$$与稀盐酸反应时,加入蒸馏水,可减慢反应速率

C.在苯与液溴反应时,加入$$\mathrm{F e B r_{3}},$$可加快反应速率

D.在$${{N}{a}}$$与无水乙醇反应时,加入蒸馏水,可加快反应速率

1. 解析:

选项D正确。甲、乙均为原电池装置,其中锌为负极,铜为正极。总反应为$$Zn + 2H^+ \rightarrow Zn^{2+} + H_2 \uparrow$$,符合题目描述。A错误,乙中无自发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错误,甲中铜片上有气泡($$H_2$$),乙中铜片不参与反应;C错误,甲中铜片发生还原反应($$2H^+ + 2e^- \rightarrow H_2$$),乙中铜片无反应。

2. 解析:

选项A正确。总反应$$Cu + 2H^+ \rightarrow Cu^{2+} + H_2 \uparrow$$是非自发的(铜不能与$$H^+$$自发反应),只能是电解池,且铜为阳极(被氧化为$$Cu^{2+}$$)。B、C错误,原电池无法实现该反应;D错误,该反应不可能是原电池。

3. 解析:

选项D正确。$$\mathrm{NAD(P)H}$$转化为$$\mathrm{NAD(P)^+}$$是失去电子的氧化过程。A错误,图中电极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B错误,甲萘醌在阴极被还原;C错误,$$K^+$$应向阴极(图中电极的反方向)移动。

4. 解析:

题目不完整,无法解析。

5. 解析:

选项D正确。$$Pt$$和$$NiO$$均为催化剂,分别促进$$O_2$$还原和$$H_2$$氧化。A错误,$$Pt$$电极反应为$$O_2 + 4e^- \rightarrow 2O^{2-}$$,但题目未说明其为正极;B错误,$$NiO$$电极上$$H_2$$被氧化;C错误,电子应从$$Pt$$电极经外电路流向$$NiO$$电极。

6. 解析:

选项B正确。甲池消耗$$0.0125\ \mathrm{mol}\ O_2$$(转移$$0.05\ \mathrm{mol}$$电子),丙池生成$$0.025\ \mathrm{mol}\ Mg(OH)_2$$(质量为$$1.45\ \mathrm{g}$$)。A错误,甲池电极反应为$$CH_3OH - 6e^- + 8OH^- \rightarrow CO_3^{2-} + 6H_2O$$;C错误,应加$$CuO$$或$$CuCO_3$$;D错误,甲池为原电池,乙、丙池为电解池。

7. 解析:

题目不完整,无法解析。

8. 解析:

选项B正确。$$Mg-AgCl$$电池中,$$Cl^-$$从负极($$Mg$$)向正极($$AgCl$$)迁移。A错误,正极反应为$$AgCl + e^- \rightarrow Ag + Cl^-$$,无气泡;C错误,正极反应物为$$AgCl$$而非$$Ag^+$$;D错误,副反应为$$Mg + 2H_2O \rightarrow Mg(OH)_2 + H_2 \uparrow$$。

9. 解析:

选项B正确。配制$$FeSO_4$$溶液时,加入铁粉防止$$Fe^{2+}$$被氧化,加稀硫酸抑制水解。A错误,广范pH试纸只能测整数pH值;C错误,中和滴定终点由指示剂决定,pH=7不一定是终点;D错误,加入$$Cu(NO_3)_2$$会引入$$HNO_3$$,减少$$H_2$$产量。

10. 解析:

选项D正确。$$Na$$与乙醇反应速率由$$Na$$的活泼性决定,加水仅改变溶剂环境。A、B、C均为外界因素(催化剂、浓度)的影响,非反应物本身性质。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