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化学基本原理化学能与电能

原电池的构成-化学能与电能知识点专题进阶自测题答案-辽宁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6.0%

2025-09-18
原电池的构成-化学能与电能知识点专题进阶自测题答案-辽宁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6.0%
1、['原电池工作原理',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原电池的构成',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金属的活动顺序表及应用', '铝的性质']

正确率60.0%两电极用导线连接插入电解质溶液中(不考虑溶液中溶解的氧气的影响$${)}$$,你认为不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选项 $${{A}}$$ $${{B}}$$ $${{C}}$$ $${{D}}$$
电极材料 $${{Z}{n}}$$ $${{F}{e}}$$ $${{C}{u}}$$ $${{A}{l}}$$
电极材料 $${{C}{u}}$$ $${{Z}{n}}$$ $${{A}{g}}$$ $${{C}}$$
电解质溶液 $${{C}{u}{C}{{l}_{2}}}$$ 溶液 $${{H}_{2}{S}{{O}_{4}}}$$ 溶液 $${{C}{u}{S}{{O}_{4}}}$$ 溶液 $${{N}{a}{O}{H}}$$ 溶液

C

A.$${{A}}$$

B.$${{B}}$$

C.$${{C}}$$

D.$${{D}}$$

3、['简单原电池电极反应式书写', '原电池工作原理', '原电池的构成']

正确率60.0%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铝电极在电池中的作用,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编号 电极材料. 电解质溶液 电流计指针
$${{1}}$$ $$\mathrm{M g}_{\mathrm{\Lambda}} \mathrm{\ A l}$$ 稀盐酸 偏转
$${{2}}$$ $$\mathrm{A l. ~} \mathrm{C u}$$ 稀盐酸 偏转
$${{3}}$$ $$\mathbf{A 1}, \textrm{C} ($$ 石墨) 稀盐酸 偏转
$${{4}}$$ $$\mathrm{M g}_{\mathrm{\Lambda}} \mathrm{\ A l}$$ 氢氧化钠溶液 偏转
$${{5}}$$ $$\mathrm{A l}, \ \mathrm{Z n}$$ 浓硝酸 偏转
下列回答错误的是(

D

A.实验$${{1}{、}{2}}$$中铝所作的电极(正极或负极)不相同

B.实验$${{2}{、}{3}}$$中,铝电极的电极反应式均为$$\mathrm{A l}-3 \mathrm{e}^{-}=\mathrm{A l}^{3+}$$

C.实验$${{4}}$$中铝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 l-3 e^{-}+4 0 H^{-}=A 1 0_{2}^{-}+2 H_{2} O$$

D.实验$${{5}}$$中铝作原电池的负极

4、['原电池工作原理', '原电池的构成', '正负极的判断']

正确率40.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D

A.原电池的负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B.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正极

C.原电池中的电极一定要由两种不同的金属组成

D.原电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是负极

8、['简单原电池电极反应式书写', '原电池的构成', '原电池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正负极的判断']

正确率60.0%某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 A g^{+}+C u=C u^{2+}+2 A g$$,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B

A.正极为$${{C}{u}}$$,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A}{g}{N}{{O}_{3}}}$$溶液

B.正极为$${{C}}$$,负极为$${{C}{u}}$$,电解质溶液为$${{A}{g}{N}{{O}_{3}}}$$溶液

C.正极为$${{C}{u}}$$,负极为$${{A}{g}}$$,电解质溶液为$${{A}{g}{N}{{O}_{3}}}$$溶液

D.正极为$${{A}{g}}$$,负极为$${{C}{u}}$$,电解质溶液为$${{C}{u}{S}{{O}_{4}}}$$溶液

第一题解析:

原电池构成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两个活性不同的电极、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分析各选项:

A选项:Zn和Cu在CuCl₂溶液中,Zn比Cu活泼,Zn作负极(Zn → Zn²⁺ + 2e⁻),Cu作正极(Cu²⁺ + 2e⁻ → Cu),能构成原电池

B选项:Fe和Zn在H₂SO₄溶液中,Zn比Fe活泼,Zn作负极(Zn → Zn²⁺ + 2e⁻),Fe作正极(2H⁺ + 2e⁻ → H₂↑),能构成原电池

C选项:Cu和Ag在CuSO₄溶液中,Cu比Ag活泼,Cu作负极(Cu → Cu²⁺ + 2e⁻),Ag作正极(Cu²⁺ + 2e⁻ → Cu),但正极反应与负极反应相同,不能持续产生电流,不能构成有效原电池

D选项:Al和C在NaOH溶液中,Al能与NaOH反应(2Al + 2NaOH + 6H₂O → 2Na[Al(OH)₄] + 3H₂↑),C作正极,能构成原电池

因此不能构成原电池的是C选项

第三题解析:

A. 实验1中Mg比Al活泼,Mg作负极,Al作正极;实验2中Al比Cu活泼,Al作负极,Cu作正极。铝所作的电极确实不同,正确

B. 实验2中铝作负极:Al - 3e⁻ → Al³⁺;但实验3中铝与石墨在稀盐酸中,铝比石墨活泼,铝作负极:Al - 3e⁻ → Al³⁺。两者电极反应式相同,正确

C. 实验4中Mg和Al在NaOH溶液中,Al能与NaOH反应而Mg不能,因此Al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Al - 3e⁻ + 4OH⁻ → AlO₂⁻ + 2H₂O,正确

D. 实验5中Al和Zn在浓硝酸中,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会使Al钝化形成致密氧化膜,而Zn能与浓硝酸反应,因此Zn作负极,Al作正极。选项中说铝作负极是错误的

因此错误的是D选项

第四题解析:

A. 原电池的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不是得到电子,错误

B. 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不是正极,错误

C. 原电池的电极可以由两种不同的金属组成,也可以由金属和非金属(如石墨)组成,不一定必须是两种不同金属,错误

D. 原电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是负极,正确

因此正确的是D选项

第八题解析:

总反应:2Ag⁺ + Cu → Cu²⁺ + 2Ag,表明Cu被氧化,Ag⁺被还原

因此Cu应作负极(Cu → Cu²⁺ + 2e⁻),正极材料应比Cu不活泼且能导电,电解质溶液应含Ag⁺

A选项:正极为Cu,负极为Fe,但Cu应作负极,错误

B选项:正极为C(石墨),负极为Cu,电解质为AgNO₃溶液,符合要求

C选项:正极为Cu,负极为Ag,但Ag应作正极,Cu应作负极,错误

D选项:正极为Ag,负极为Cu,但电解质为CuSO₄溶液,不含Ag⁺,无法实现Ag⁺的还原,错误

因此能实现该反应的是B选项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