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60.0%下列方式属于生物质能利用的是
B
A.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能量
B.使生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热值较高的可燃气体
C.用氢气和氧气制造燃料电池
D.将煤转化为气体或液体燃料,减小煤燃烧引起的污染
4、['物质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任何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C.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D.即使没有物质的变化,也可能有能量的变化
7、['物质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燃烧热', '反应热的大小比较', '盖斯定律的理解、应用',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依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正确率40.0%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或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已知:$$\mathrm{H}_{2} ( \mathrm{g} )+\frac{1} {2} \mathrm{O}_{2} ( \mathrm{g} )=\mathrm{H}_{2} \mathrm{O} ( \mathrm{g} ) \triangle\mathrm{H}=-2 4 1. 8$$$$\mathrm{k J \cdot m o l^{-1},}$$则$${{H}_{2}}$$的燃烧热为$$- 2 4 1. 8$$$$\mathrm{k J \cdot m o l^{-1}}$$
B.已知:$$\mathrm{S ( g )+O_{2} ( g )=S O_{2} ( g ) \Delta H_{1}=-Q_{1} ; ~ S ( s )+O_{2} ( g )=S O_{2} ( g ) \Delta H_{2}=-Q_{2} ( Q_{1}, ~ Q_{2} ) \Delta H_{2}=-Q_{2} ( Q_{1}, ~ Q_{2} ) \Delta H_{2}.}$$均正值$${{)}{,}}$$则$${{Q}_{1}{<}{{Q}_{2}}}$$
C.已知:$${\frac{1} {2}} \mathrm{H}_{2} \mathrm{S O_{4} (}$$浓$$\mathrm{)+N a O H ( a q )=\frac{1} {2} N a_{2} S O_{4} ( a q )+H_{2} O ( l ) \sqcup H_{1}, \ C H_{3} C O O O H ( a q )+N H_{3} \cdot H_{2} O ( a q )=C H_{3} C O O N H_{4} ( a q )+H_{2} O ( l ) \triangle H_{2} O ( a q ).}$$则有$$| \triangle\mathbf{H}_{1} | < | \triangle\mathbf{H}_{2} |$$
D.已知:$$\mathrm{F e_{2} O_{3} ( s )}+3 \mathrm{C (}$$石墨,$$\mathrm{s )=2 F e ( s )+3 C O ( g ) \triangle H=+4 8 9. 0}$$$$\mathrm{k J \cdot m o l^{-1}}, ~ \mathrm{C O ( g )}+\frac{1} {2} \mathrm{O_{2} ( g )}=\mathrm{C O_{2} ( g )} \triangle\mathrm{H}=-2 8 3. 0$$$$\mathrm{k J \cdot m o l^{-1}} ; ~ \mathrm{C (}$$石墨,$$\mathrm{s )+O_{2} ( g )=C O_{2} ( g ) \triangle H=-3 9 3. 5}$$$$\mathrm{k J \cdot m o l^{-1},}$$则$$4 \mathrm{F e ( s )}+3 \mathrm{O_{2} ( g )}=2 \mathrm{F e_{2} O_{3} ( s )} \triangle\mathrm{H}=-1 6 4 \mathrm{1}$$$$\mathrm{k J \cdot m o l^{-1}}$$
8、['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的本质联系', '物质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的实质']正确率40.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反应的能量变化与反应过程无关
B.有的化学反应没有能量变化
C.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D.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9、['物质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判断']正确率60.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
C.外界条件与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没有必然联系
D.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2、下列方式属于生物质能利用的是。
解析:生物质能是指通过生物质(如植物、动物粪便等)转化获得的能量。
A.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能量:这是能量储存过程,不是直接利用。
B. 使生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热值较高的可燃气体:这属于生物质气化技术,是典型利用方式。
C. 用氢气和氧气制造燃料电池:这属于氢能利用,与生物质无关。
D. 将煤转化为气体或液体燃料:煤是化石燃料,不是生物质。
答案:B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解析:
A.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正确,化学键断裂和形成会伴随能量变化。
B. 任何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错误,能量变化还可表现为光、电等形式。
C.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错误,物理变化(如相变)也可能有能量变化。
D. 即使没有物质的变化,也可能有能量的变化:正确,如核反应或物理过程中的能量转移。
答案:A、D
7、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或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
解析:
A. 已知:$$H_{2}(g)+\frac{1}{2}O_{2}(g)=H_{2}O(g) \Delta H=-241.8 kJ \cdot mol^{-1}$$,则$$H_{2}$$的燃烧热为$$-241.8 kJ \cdot mol^{-1}$$:错误,燃烧热要求生成液态水,这里是气态水。
B. 已知:$$S(g)+O_{2}(g)=SO_{2}(g) \Delta H_{1}=-Q_{1}$$;$$S(s)+O_{2}(g)=SO_{2}(g) \Delta H_{2}=-Q_{2}$$($$Q_{1}$$、$$Q_{2}$$均正值),则$$Q_{1} C. 已知:$$\frac{1}{2}H_{2}SO_{4}$$(浓)$$+NaOH(aq)=\frac{1}{2}Na_{2}SO_{4}(aq)+H_{2}O(l) \Delta H_{1}$$;$$CH_{3}COOH(aq)+NH_{3} \cdot H_{2}O(aq)=CH_{3}COONH_{4}(aq)+H_{2}O(l) \Delta H_{2}$$,则有$$|\Delta H_{1}|<|\Delta H_{2}|$$:错误,强酸强碱中和热大于弱酸弱碱。 D. 已知:$$Fe_{2}O_{3}(s)+3C$$(石墨,s)$$=2Fe(s)+3CO(g) \Delta H=+489.0 kJ \cdot mol^{-1}$$;$$CO(g)+\frac{1}{2}O_{2}(g)=CO_{2}(g) \Delta H=-283.0 kJ \cdot mol^{-1}$$;$$C$$(石墨,s)$$+O_{2}(g)=CO_{2}(g) \Delta H=-393.5 kJ \cdot mol^{-1}$$,则$$4Fe(s)+3O_{2}(g)=2Fe_{2}O_{3}(s) \Delta H=-1641 kJ \cdot mol^{-1}$$:正确,通过计算验证(目标反应为生成氧化铁,可通过组合给定反应得到)。 答案:D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解析:
A. 反应的能量变化与反应过程无关:正确,能量变化只与始态和终态有关(盖斯定律)。
B. 有的化学反应没有能量变化:错误,所有化学反应都有能量变化。
C.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正确。
D.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正确,热效应是常见形式。
答案:B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解析:
A.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错误,还可表现为光、电等。
B.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正确,如煤燃烧需加热但放热。
C. 外界条件与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没有必然联系:正确,热效应由内能决定。
D. 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正确。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