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60.0%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C
A.铝热法炼铁:$$高温$$
B.常温时,$${{0}{.}{1}}$$$$\mathrm{m o l} \cdot\mathrm{L}^{-1}$$氨水的$$\mathrm{p H}=1 1. 1 \mathrm{: ~ N H_{3} \cdot H_{2} O} \rightleftharpoons\mathrm{N H_{4}^{+}}+\mathrm{O H^{-}}$$
C.$${{“}{N}{{O}_{2}}}$$球$${{”}}$$浸泡在热水中,颜色变深:$$2 N O_{2} \, \left( g \right) \, \rightleftharpoons N_{2} O_{4} \, \left( g \right) \, \triangle H > 0$$
D.用酸化的$${{H}_{2}{{O}_{2}}}$$溶液从灰化的海带中提碘:$$H_{2} O_{2}+2 H^{+}+2 I^{-}=I_{2}+2 H_{2} O$$
3、['碳酸钠的俗称、物理性质、用途', '合理用药',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化学与STSE', '氢氧化镁', '铜',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无机物的性质及应用',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判断', '水解方程式', '盐类水解的原理', '铁离子、铁盐', '盐类水解的应用']正确率40.0%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B
A.氯化钠溶液显中性,可用铝制容器贮存氯化钠溶液
B.氢氧化镁分解时吸收大量的热量,添加到合成树脂中可作阻燃剂
C.碳酸钠溶液具有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氯化铁溶液呈酸性,可用于蚀刻铜电路板
4、['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判断']正确率60.0%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
A.$$\mathrm{B a ( O H )_{2}}$$与$${{N}{{H}_{4}}{C}{l}}$$反应
B.镁与盐酸反应
C.$${{N}{a}{O}{H}}$$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
D.钠与水反应
6、['反应热与焓变',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判断']正确率60.0%已知:$$\mathrm{C ~ ( \Delta) ~+O_{2} ~ ( \bf g ) ~}=\mathrm{C O_{2} ~ ( \bf g ) ~ \Delta H_{1} ~}$$
$$\mathrm{C O_{2} \ ( \ g ) \ +C \ ( \ s ) \ =2 C O \ ( \ g ) \ \triangle H_{2}}$$
$$\mathrm{2 C O ~ ( \sl g ) ~+O_{2} ~ ( \sl g ) ~}=\mathrm{2 C O_{2} ~ ( \sl g ) ~ \triangle H_{3}}$$
$$\mathrm{3 C O ~ ( \ g ) ~+F e_{2} O_{3} ~ ( \Delta) ~}=3 C O_{2} ~ ( \Delta\mathrm{\Delta~ ( \ g ) ~+2 F e ~ ( \Delta) ~ \Delta H_{4} ~}$$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C
A.$${{△}{{H}_{1}}{>}{0}}$$
B.$${{△}{{H}_{2}}{<}{0}}$$
C.$${{△}{{H}_{3}}{<}{0}}$$
D.$${{△}{{H}_{4}}{<}{0}}$$
8、['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因素',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判断',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平衡转化率的计算及变化',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及特征']正确率40.0%据报道,在$$3 0 0^{\circ} \, \mathrm{C, ~ 7 0 M P a}$$下,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乙醇已成为现实:$$2 \mathrm{C O}_{2} ( \mathrm{g} )+6 \mathrm{H}_{2} ( \mathrm{g} ) \rightleftharpoons\mathrm{C H}_{3} \mathrm{C H}_{2} \mathrm{O H} ( \mathrm{g} )+3 \mathrm{H}_{2} \mathrm{O ( g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
A.当容器内压强不变时,则反应已达平衡
B.反应需在$$3 0 0^{\circ} \, \mathrm{C}$$进行可推测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C.充入大量$${{C}{{O}_{2}}}$$气体可提高$${{H}_{2}}$$的转化率
D.使用适当催化剂可大大提高反应速率
9、['反应热与焓变',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判断', '自发过程和自发反应', '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据']正确率60.0%下列正确的是$${{(}{)}}$$
D
A.$$\mathrm{C a C O_{3} ( s )}$$加热生成$$\mathrm{C a O ( s )}$$和$$\mathrm{C O_{2} ( g )}, ~ \Delta S < 0$$
B.溶解少量蔗糖于水中,$${{Δ}{S}{<}{0}}$$
C.$$2 \mathrm{C O ( g )} ~=~ 2 \mathrm{C ( s,}$$石墨$$)+O_{2} ( \mathrm{g} ) \Delta\mathrm{H}=\,+2 2 1. 0 ~ \mathrm{k J} \cdot\mathrm{m o l}^{-1},$$该反应一定是一个自发反应
D.$$\mathrm{F e O ( s )}+\mathrm{C ( s )}=\mathrm{F e ( s )}+\mathrm{C O ( g )} \bigtriangleup\mathrm{H} > 0,$$该反应高温下自发进行
10、['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判断', '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及特征']正确率40.0%某温度下,可逆反应$$\mathrm{m A ( g ) ~+~ n B ( g ) ~ \rightleftharpoons~}$$$$\mathrm{p C ( g )}$$的化学平衡常数为$${{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K}}$$值一定增大
B.其他条件不变,增大$${{B}{(}{g}{)}}$$的浓度,$${{K}}$$值增大
C.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K}}$$值不变
D.$${{K}}$$值不会随反应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2、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
A. 铝热法炼铁:$$Fe_2O_3 + 2Al \xrightarrow[]{高温} 2Fe + Al_2O_3$$,该反应是置换反应,但方程式书写不完整,缺少反应条件“高温”和具体反应物生成物,因此不正确。
B. 氨水是弱碱,部分电离:$$NH_3 \cdot H_2O \rightleftharpoons NH_4^+ + OH^-$$,pH=11.1说明碱性较弱,符合弱电解质电离特点,正确。
C. $$NO_2$$球浸泡热水中颜色变深:$$2NO_2(g) \rightleftharpoons N_2O_4(g) \quad \Delta H > 0$$,该反应放热,升温平衡左移,$$NO_2$$浓度增大颜色变深,正确。
D. 酸性$$H_2O_2$$氧化I⁻:$$H_2O_2 + 2H^+ + 2I^- = I_2 + 2H_2O$$,符合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正确。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正确的是(B)。
A. 错误。铝在NaCl溶液中会发生吸氧腐蚀,不能用铝制容器贮存。
B. 正确。$$Mg(OH)_2$$分解吸热:$$Mg(OH)_2 \xrightarrow[]{\Delta} MgO + H_2O$$,吸收大量热量,降低可燃物温度,作阻燃剂。
C. 错误。$$Na_2CO_3$$碱性较强,且与胃酸反应产生$$CO_2$$,会刺激胃壁,不用作抗酸药。
D. 错误。$$FeCl_3$$蚀刻铜电路板是利用其氧化性:$$2Fe^{3+} + Cu = 2Fe^{2+} + Cu^{2+}$$,与溶液酸性无关。
4、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
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说明反应吸热,$$\Delta H > 0$$。
A. $$Ba(OH)_2 \cdot 8H_2O + 2NH_4Cl = BaCl_2 + 2NH_3 \uparrow + 10H_2O$$,该反应吸热,温度降低。
B. $$Mg + 2HCl = MgCl_2 + H_2 \uparrow$$,放热反应。
C. $$NaOH + HCl = NaCl + H_2O$$,中和反应,放热。
D. $$2Na + 2H_2O = 2NaOH + H_2 \uparrow$$,剧烈放热。
6、已知反应:
(1) $$C(s) + O_2(g) = CO_2(g) \quad \Delta H_1$$
(2) $$CO_2(g) + C(s) = 2CO(g) \quad \Delta H_2$$
(3) $$2CO(g) + O_2(g) = 2CO_2(g) \quad \Delta H_3$$
(4) $$3CO(g) + Fe_2O_3(s) = 3CO_2(g) + 2Fe(s) \quad \Delta H_4$$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C)。
A. $$\Delta H_1 < 0$$,因为碳燃烧放热。
B. $$\Delta H_2 > 0$$,因为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C. $$\Delta H_3 < 0$$,因为CO燃烧放热。
D. $$\Delta H_4 < 0$$,因为CO还原$$Fe_2O_3$$是放热反应。
8、$$2CO_2(g) + 6H_2(g) \rightleftharpoons CH_3CH_2OH(g) + 3H_2O(g)$$,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B)。
A. 正确。该反应气体分子数减少(8 mol → 4 mol),恒温恒容下压强与气体物质的量成正比,压强不变说明反应达平衡。
B. 错误。反应温度不能直接判断吸放热,需根据平衡移动原理或实验数据。
C. 正确。增加$$CO_2$$浓度,平衡右移,$$H_2$$转化率提高。
D. 正确。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9、下列正确的是(D)。
A. 错误。$$CaCO_3(s) \rightarrow CaO(s) + CO_2(g)$$,气体分子数增加,$$\Delta S > 0$$。
B. 错误。蔗糖溶解是熵增过程,$$\Delta S > 0$$。
C. 错误。$$2CO(g) = 2C(s) + O_2(g)$$,$$\Delta H = +221.0 \mathrm{kJ \cdot mol^{-1}} > 0$$,$$\Delta S < 0$$,$$\Delta G = \Delta H - T\Delta S > 0$$,非自发。
D. 正确。$$FeO(s) + C(s) = Fe(s) + CO(g)$$,$$\Delta H > 0$$,$$\Delta S > 0$$,高温下$$\Delta G < 0$$,自发。
10、某温度下,可逆反应$$mA(g) + nB(g) \rightleftharpoons pC(g)$$的化学平衡常数为$$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错误。$$K$$值随温度变化,但吸热反应升温$$K$$增大,放热反应升温$$K$$减小。
B. 错误。$$K$$是温度函数,浓度改变不影响$$K$$值。
C. 正确。压强改变可能影响平衡移动,但不改变平衡常数$$K$$。
D. 错误。$$K$$值随温度改变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