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60.0%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D
A.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
B.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
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士保存水果
D.灼烧蘸有氯化钠溶液的铂丝火焰显黄色
2、['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化学反应的实质',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本质及特征',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化合价的变化规律']正确率40.0%在炼铜的过程中发生:$$C u_{2} S+2 C u_{2} O=6 C u+S O_{2} \uparrow$$,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该反应从电子转移角度看,与$$\mathrm{S O_{2}+H_{2} O}=\mathrm{H_{2} S O_{3}}$$是同一反应类型
B.该反应从电子转移角度看,每生成$${{6}{m}{o}{l}}$$铜,转移电子$$\mathrm{1 2 m o l}$$
C.该反应中,$${{C}{{u}_{2}}{S}}$$既是还原剂又是氧化剂
D.该反应中,氧元素氧化了硫元素
3、['蛋白质的组成、结构',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的本质联系', '化学反应的实质', '糖类的基本概念、组成、分类', '油脂的组成、结构及用途',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有机高分子', '淀粉、纤维素的水解', '酯 酯化反应', '蛋白质的变性']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淀粉和纤维素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应,且完全水解均生成葡萄糖
B.蛋白质变性是化学变化,变性的蛋白质不能再作食用
C.油脂$${、}$$糖类$${、}$$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mathrm{C H_{3} C O^{1 8} O H}$$和$$\mathrm{C_{2} H_{5} \, O H}$$发生酯化反应的有机产物是$$\mathrm{C H_{3} C O^{1 8} O C_{2} H_{5}}$$
4、['浓硫酸的脱水性', '化学反应的实质', '氨的分子结构和性质、用途',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二氧化硫的性质',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物理方法']正确率60.0%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B
A.浓硫酸加入蔗糖固体中
B.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C.$${{S}{{O}_{2}}}$$使品红溶液褪色
D.氨气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
5、['化学反应的实质',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正确率80.0%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中的下列粒子数可能发生改变的是()
D
A.质子数
B.中子数
C.质量数
D.电子数
6、['根据正确率40.0%以$${{N}_{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常温下,$$5. 6 g F e$$与足量的$${{C}{{l}_{2}}}$$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2}{{N}_{A}}}$$
B.标准状况下,$$2 2. 4 L$$水中含有$${{N}_{A}}$$个水分子
C.常温下,$$1 L 0. 1 m o l / L A l C l_{3}$$溶液中含有$$\mathrm{A l}^{3+}$$个数小于$${{0}{.}{1}{{N}_{A}}}$$
D.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每生成$$0. 3 m o l H_{2}$$,被还原的水分子数目为$${{0}{.}{2}{{N}_{A}}}$$
7、['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离子浓度的关系', '化学反应的实质', '铵盐', '溶液稀释与混合的计算', '电解质电离程度的比较及应用', '溶液中的三个守恒关系',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盐类水解的应用', '对物质的量浓度的考查']正确率40.0%将$$\mathrm{1 0 m L 0. 2 m o l} \cdot\mathrm{L}^{-1}$$氯化铵溶液跟$$2 5 \mathrm{m l} \, 0. 0 5 \mathrm{m o l} \cdot\mathrm{L}^{-1}$$氢氧化钡溶液混合,则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
B
A.$$\mathrm{c ~ ( C l^{-} ) ~ > c ~ ( O H^{-} ) ~ > c ~ ( N H_{4}^{+} ) ~ > c ~ (}$$$$\mathrm{B a^{2+} \, )}$$
B.$$\mathrm{c ~ ( C l^{-} ) ~ > c ~ ( B a^{2+} ) ~ > c ~ ( O H^{-} ) ~ > c ~ ( N ) ~}$$$${{H}^{+}_{4}{)}}$$
C.$$\mathrm{c ~ ( B a^{2+} ) ~ > c ~ ( C l^{-} ) ~ > c ~ ( O H^{-} ) ~ > c ~ ( N H_{4}^{+} ) ~}$$
D.$$\mathrm{c ~ ( C l^{-} ) ~ > c ~ ( B a^{2+} ) ~ > c ~}$$$$( \mathrm{N H_{4}^{+}} ) \mathrm{~ > ~ c ~ ( \Delta~ H^{-} ) ~}$$
8、['二氧化碳', '化学反应的实质', '二氧化硫的制取、用途', '硫', '三氧化硫', '漂白液、漂白粉、漂粉精', '海水提溴']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工业制漂白粉是将氯气通入石灰水中制备
B.海水中提取溴的方法是在经处理得到的含溴单质的水中鼓入热空气或水蒸气使溴单质挥发出来
C.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三氧化硫
D.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钙溶液中能生成白色沉淀
9、['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的本质联系', '化学反应的实质', '可逆反应', '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 '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及特征']正确率60.0%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0. 4 \mathrm{m o l S O_{2}}$$和$$0. 2 \mathrm{m o l O_{2}}$$发生反应$$2 \mathrm{S O}_{2}+\mathrm{O}_{2} \rightleftharpoons2 \mathrm{S O}_{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A.若反应中加入的是$${}^{1 8} \mathrm{O}_{2},$$达到平衡后$${{S}{{O}_{2}}}$$中不可能含有$$\mathrm{^{1 8} O}$$
B.平衡时,$${{S}{{O}_{3}}}$$的浓度可能为$$0. 2 ~ \mathrm{m o l} / \mathrm{L}$$
C.当不再生成$${{S}{{O}_{3}}}$$时反应达到平衡
D.温度不变,改变$${{S}{{O}_{2}}}$$和$${{O}_{2}}$$的加入量,达到平衡时$$\frac{\mathrm{C^{2} ( S O_{3} )}} {\mathrm{C^{2} ( S O_{2} ) C ( O_{2} )}}$$不变
10、['反应热与焓变', '化学反应的实质', '反应热的大小比较', '中和热的概念',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正确率60.0%在相同条件下用下列四组药品进行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其中反应热与其他三组不同的一组是()
C
A.$$\mathrm{1. 0 m o l / L}$$盐酸$$\mathrm{1 0 0 m L}$$和$$\mathrm{1. 0 m o l / L}$$$${{N}{a}{O}{H}}$$溶液$$\mathrm{1 0 0 m L}$$
B.$$\mathrm{1. 0 m o l / L}$$盐酸$$\mathrm{1 0 0 m L}$$和$$\mathrm{1. 0 m o l / L K O H}$$溶液$$\mathrm{1 0 0 m L}$$
C.$$\mathrm{1. 0 m o l / L}$$醋酸$$\mathrm{1 0 0 m L}$$和$$\mathrm{1. 0 m o l / L K O H}$$溶液$$\mathrm{1 0 0 m L}$$
D.$$\mathrm{1. 0 m o l / L}$$硝酸$$\mathrm{1 0 0 m L}$$和$$\mathrm{1. 0 m o l / L}$$$${{N}{a}{O}{H}}$$溶液$$\mathrm{1 0 0 m L}$$
1、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D)。
A. 热碱水清除油污涉及皂化反应(酯类水解)
B. 硅胶吸水(物理)和铁粉吸氧(化学氧化)
C. 高锰酸钾氧化乙烯(化学)
D. 焰色反应为物理变化(电子跃迁)
2、炼铜反应:$$Cu_2S + 2Cu_2O = 6Cu + SO_2 \uparrow$$,正确的是(B)。
A. 错误:$$SO_2 + H_2O = H_2SO_3$$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B. 正确:Cu从+1→0(得6e),S从-2→+4(失6e),每6mol Cu转移12mol e
C. 错误:$$Cu_2S$$只作还原剂(S失电子)
D. 错误:氧元素被还原(从-2→-2),未氧化硫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正确:淀粉和纤维素水解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B. 错误:变性蛋白质仍可食用(如煮熟的鸡蛋)
C. 错误:糖类中单糖/二糖、油脂均非高分子
D. 错误:酯化反应中酸脱羟基醇脱氢,产物为$$CH_3COOC_2H_5$$(无^{18}O)
4、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B)。
A. 浓硫酸碳化蔗糖(化学)
B. 萃取为物理变化
C. $$SO_2$$漂白为化学结合
D. $$NH_3 + H_2O \rightleftharpoons NH_3 \cdot H_2O$$(化学)
5、化学变化中可能改变的粒子数是(D)。
A. 质子数不变(元素种类不变)
B. 中子数不变(同位素不变)
C. 质量数不变(核反应除外)
D. 电子数可能改变(氧化还原反应)
6、阿伏伽德罗常数正确的是(C)。
A. 错误:$$Fe + Cl_2 \rightarrow FeCl_3$$,0.1mol Fe失0.3mol e
B. 错误:标准状况下水非气体
C. 正确:$$Al^{3+}$$水解导致数目小于0.1$$N_A$$
D. 错误:$$2Al + 2NaOH + 6H_2O \rightarrow 2NaAlO_2 + 3H_2 + 4H_2O$$,生成0.3mol $$H_2$$消耗0.6mol $$H_2O$$
7、混合溶液离子浓度顺序为(A)。
计算:$$n(NH_4Cl) = 0.002mol$$,$$n(Ba(OH)_2) = 0.00125mol$$
反应:$$2NH_4Cl + Ba(OH)_2 \rightarrow BaCl_2 + 2NH_3 \cdot H_2O + 2H_2O$$
剩余$$NH_4^+$$(部分水解)和$$OH^-$$(碱过量),故顺序:$$c(Cl^-) > c(OH^-) > c(NH_4^+) > c(Ba^{2+})$$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错误:工业用石灰乳而非石灰水
B. 正确:空气吹出法提溴
C. 错误:硫燃烧生成$$SO_2$$(需催化剂生成$$SO_3$$)
D. 错误:$$CO_2$$与$$CaCl_2$$不反应(弱酸不能制强酸)
9、$$2SO_2 + O_2 \rightleftharpoons 2SO_3$$反应正确的是(D)。
A. 错误:^{18}O会通过可逆反应进入$$SO_2$$
B. 错误:极限转化$$SO_3$$浓度最大0.2mol/L,但可逆反应不能完全
C. 错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达平衡
D. 正确:温度不变平衡常数$$K = \frac{{c^2(SO_3)}}{{c^2(SO_2)c(O_2)}}$$不变
10、中和反应热不同的是(C)。
A/B/D:强酸强碱中和热≈57.3kJ/mol
C:醋酸电离吸热,导致总反应热小于57.3kJ/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