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60.0%下列我国科技成果
D
A.厨余污油裂化为航空燃油
B.$${{“}}$$深海勇士$${{”}}$$号潜水艇用锂电池供能
C.以$${{“}}$$煤$${{”}}$$代$${{“}}$$油$${{”}}$$生产低碳烯烃
D.用$${{“}}$$天眼$${{”}}$$接收宇宙中的射电信号
正确率60.0%下列做法中,不利于实现让包头$${{“}}$$天更蓝$${、}$$水更清$${{”}}$$目标的是$${{(}{)}}$$
A
A.任意排放污水
B.推广使用脱硫煤
C.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D.推广使用无磷洗衣剂
3、['低碳经济', '大气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绿色化学', '化学与STSE', '糖类的水解反应', '煤的组成成分', '淀粉和纤维素组成、结构', '大气污染的治理原理及方法']正确率60.0%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尽量使用含碳量较低的物质
B.燃煤中加入$${{C}{a}{O}}$$后可减少酸雨的发生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C.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
D.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可减少环境污染,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
4、['低碳经济', '大气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化学与STSE', '煤的气化', '大气污染的治理原理及方法', '二氧化硫与环境问题',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正确率60.0%$${{2}{0}{1}{6}}$$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提出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确保$${{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下列有关环境保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纽扣银锌电池体型小,含有害物质少,用后可以随意丢弃
B.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C.$${{“}}$$低碳$${{”}}$$生活倡导节能减排,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减少污水排放
D.将煤气化后再燃烧可减少大气污染
5、['低碳经济', '大气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化学与STSE', '硅和二氧化硅材料', '硅酸盐材料', '硅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正确率60.0%化学与社会$${、}$$科学$${、}$$技术$${、}$$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目前提岀的$${{“}}$$低碳经济$${{”}}$$,即减少向环境排放$${{C}{{O}_{2}}}$$,抑制酸雨的形成
B.推广使用燃料电池汽车,可减少颗粒物$${、{C}{O}}$$等有害物质的排放
C.高纯度的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D.水泥$${、}$$玻璃$${、}$$青花瓷$${、}$$水晶$${、}$$玛瑙$${、}$$分子筛都属于硅酸盐工业产品
6、['无机物的性质及应用', '低碳经济', '温室效应', '油脂的性质', '化学与STSE', '含碳碳双键物质的性质', '常见的能用于漂白的物质的比较', '硅酸钠的性质']正确率60.0%生产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C
A.低碳生活的核心就是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B.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
C.用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和用臭氧漂白纸浆,原理相似
D.变质的植物油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植物油发生了氧化反应
7、['低碳经济', '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化学与STSE', '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 '酸雨及防治', '大气污染的治理原理及方法', '硅和二氧化硅材料']正确率60.0%化学让生活更美好。你认可下列说法的是$${{(}{)}}$$
B
A.食品添加剂都有害人体健康
B.汽车改用氢气做燃料,会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C.低碳生活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就能消除酸雨
D.光导纤维开创了信息传输新时代,光纤的主要成分是高纯度的单质硅
8、['低碳经济', '大气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绿色化学', '化学与STSE', '化学与“三废”', '水体污染及污水处理方法', '“白色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正确率60.0%$${{“}}$$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下列行为不利于$${{“}}$$生态文明$${{”}}$$的是
D
A.在化学反应中要考虑$${{“}}$$原子经济性$${{”}}$$以提高效率
B.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C.要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治理,以保护环境
D.将废弃的塑料袋回收进行露天焚烧,以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9、['低碳经济', '初中化学衔接知识', '化学与STSE', '同素异形体', '合金', '大气污染的治理原理及方法']正确率60.0%化学与社会$${、}$$科学$${、}$$技术$${、}$$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T}{-}}$$碳是一种新型三维碳结构晶体,与$$\mathbf{C}_{6 0}$$互为同素异形体
B.推广利用$${{C}{{O}_{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符合低碳经济理念
C.将金属钛$${、}$$铝混合后在空气中熔化可制得强度较大的钛合金材料
D.为汽车安装尾气催化转化装置可将尾气中的部分$${{C}{O}}$$和$${{N}{O}}$$转化为无毒气体
10、['石油的裂化、裂解', '低碳经济', '石油的分馏', '化肥、农药的合理施用', '化学与STSE', '“白色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正确率60.0%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将草木灰与$$\mathrm{N H_{4} H_{2} P O_{4}}$$混合使用,可更好为植物提供$$\mathrm{N. ~ P. ~ K}$$三种营养元素
B.$${{“}}$$低碳经济$${{”}}$$是指采用含碳量低的烃类作为燃料
C.推广使用聚二氧化碳可降解塑料,能减少白色污染
D.通过石油分馏获得乙烯,已成为目前工业上生产乙烯的主要途径
1. 解析:化学变化指物质组成和性质发生改变的过程。
A. 污油裂化:大分子分解为小分子,涉及化学变化
B. 锂电池供能:充放电过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涉及化学变化
C. 煤制烯烃:煤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低碳烯烃,涉及化学变化
D. 接收射电信号:物理过程,不涉及物质变化
答案:D
2. 解析: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A. 任意排放污水:直接污染水体,不利于目标实现
B. 使用脱硫煤:减少 $$SO_2$$ 排放,有利于蓝天目标
C. 减少汽车尾气:降低污染物排放,有利于环境改善
D. 使用无磷洗衣剂: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有利于清水目标
答案:A
3. 解析:化学与生活社会关系判断。
A. 错误:低碳生活指减少碳排放,不是使用低含碳物质
B. 错误:$$CaO$$ 可减少酸雨(固硫),但不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C. 错误:人体缺乏纤维素水解酶,不能将纤维素水解为葡萄糖
D. 正确:以旧换新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减少污染和能耗
答案:D
4. 解析:环境保护知识辨析。
A. 错误:银锌电池含重金属,不可随意丢弃
B. 错误: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仍产生 $$CO_2$$ 等污染物
C. 错误:应减少但不可能完全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D. 正确:煤气化后燃烧更充分,减少污染物排放
答案:D
5. 解析:化学与科技环境关系分析。
A. 错误:低碳经济主要针对 $$CO_2$$,酸雨主要由 $$SO_2$$、$$NO_x$$ 引起
B. 正确:燃料电池汽车减少传统燃油车的污染物排放
C. 错误:光导纤维主要成分是 $$SiO_2$$,不是硅单质
D. 错误:水晶($$SiO_2$$)、玛瑙不属于硅酸盐产品
答案:B
6. 解析:化学知识应用判断。
A. 正确:准确表述低碳生活内涵
B. 正确:水玻璃是 $$Na_2SiO_3$$ 溶液,用途描述正确
C. 错误:活性炭脱色是吸附作用,臭氧漂白是氧化作用,原理不同
D. 正确:植物油变质是因氧化产生有气味物质
答案:C
7. 解析:化学与生活观点辨析。
A. 错误:合法食品添加剂在安全范围内无害
B. 正确:氢气燃烧产物为水,无污染
C. 错误:酸雨主要由 $$SO_2$$、$$NO_x$$ 引起,与 $$CO_2$$ 无直接关系
D. 错误:光导纤维成分是 $$SiO_2$$,不是单质硅
答案:B
8. 解析:生态文明建设行为评价。
A. 有利于:原子经济性提高资源利用率
B. 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符合生态文明理念
C. 有利于:三废治理保护环境
D. 不利于:焚烧塑料袋产生有害气体,造成二次污染
答案:D
9. 解析:化学与材料技术判断。
A. 正确:T-碳和 $$C_{60}$$ 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B. 正确:利用 $$CO_2$$ 合成可降解塑料符合低碳理念
C. 错误:钛合金需要在惰性气氛中制备,空气中熔化会被氧化
D. 正确:催化转化装置可将 $$CO$$ 和 $$NO$$ 转化为 $$CO_2$$ 和 $$N_2$$
答案:C
10. 解析:化学生产生活应用辨析。
A. 错误:草木灰(含 $$K_2CO_3$$)与 $$NH_4H_2PO_4$$ 混合会发生双水解,降低肥效
B. 错误:低碳经济指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不是使用低含碳燃料
C. 正确:可降解塑料能减少白色污染
D. 错误:石油分馏得烃类混合物,工业上通过裂解获得乙烯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