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化学基本原理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的形成-元素周期表知识点专题进阶单选题自测题解析-吉林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2.0%

2025-08-25
元素周期表的形成-元素周期表知识点专题进阶单选题自测题解析-吉林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2.0%
1、['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元素周期表的形成', '原(离)子结构示意图',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

正确率60.0%短周期元素中,$${{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3}}$$倍;$${{C}}$$元素原子$${{M}}$$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D}}$$元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D}}$$的阳离子与$${{B}}$$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则$${{4}}$$种元素原子序数关系中正确的是(

A

A.$$\mathrm{C} > \mathrm{D} > \mathrm{B} > \mathrm{A}$$

B.$$\mathrm{D} > \mathrm{B} > \mathrm{A} > \mathrm{C}$$

C.$$\mathrm{A} > \mathrm{D} > \mathrm{C} > \mathrm{B}$$

D.$$\mathrm{B} > \mathrm{A} > \mathrm{C} > \mathrm{D}$$

2、['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元素周期表的形成', '原(离)子结构示意图',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钠与盐溶液的反应', '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和应用',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

正确率40.0%已知$$\mathrm{W. ~ X. ~ Y. ~ Z}$$是短周期元素,$${}_{a} W^{3+} \backslash{}_{b} X^{+} \backslash{}_{c} Y^{2-} \backslash{}_{d} Z^{-}$$四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B

A.最外层电子数:$${{Y}{>}{Z}}$$

B.核电荷数:$${{a}{>}{b}}$$

C.稳定性:$$H_{2} Y > H Z$$

D.$${{X}}$$单质一定能从$${{W}}$$的盐溶液中置换出$${{W}}$$单质

3、['相对分(原)子质量及其计算', '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推断', '元素周期表的形成', '周期、族、分区', '同位素的应用', '金属的结构、存在、用途',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和应用']

正确率60.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B.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的元素一定位于第二周期

C.氯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3 5. 5,$$则它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两种同位素$$\mathrm{^{3 5} \, C l}$$和$$\mathrm{^{3 7} \, C l}$$的原子个数比为$${{1}{:}{3}}$$

D.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称为过渡元素

4、['元素周期表提供的元素信息', '元素周期表的形成', '周期、族、分区',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正确率60.0%下列元素属于第三周期的是$${{(}{)}}$$

A

A.$${{S}}$$

B.$${{H}}$$

C.$${{O}}$$

D.$${{N}}$$

5、['元素周期表提供的元素信息', '元素周期表的形成', '周期、族、分区',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和应用',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

正确率40.0%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周期表是按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的

B.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碱金属开始,以稀有气体结束

C.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都位于第$${Ⅱ{A}}$$族

D.在已经发现的元素中,金属元素种类比非金属元素多

6、['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推断', '元素周期表的形成', '周期、族、分区',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正确率40.0%碳是有机物中的核心元素,下列元素与碳元素处于同一主族的是

B

A.$${{H}{e}}$$

B.$${{S}{i}}$$

C.$${{S}}$$

D.$${{O}}$$

7、['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推断',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元素周期表提供的元素信息', '元素周期表的形成', '周期、族、分区',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正确率60.0%关于现行的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短周期是指第一$${、}$$二周期

B.$${Ⅰ{A}}$$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C.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元素周期表有$${{7}}$$个副族

8、['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推断', '元素周期表的形成', '周期、族、分区',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正确率40.0%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元素周期表有七个周期

B.元素周期表有$${{1}{8}}$$个族

C.$${Ⅰ{A}}$$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D.短周期是指第一$${、}$$二$${、}$$三$${、}$$四周期

9、['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推断', '合金', '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元素周期表的形成', '周期、族、分区', '具有相同结构的多种离子的性质相关分析及判断']

正确率60.0%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元素周期表有七个周期$${、{{1}{8}}}$$个族

B.主族序数等于周期序数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C.在过渡元素中寻找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D.若离子$$\mathrm{_a X^{m+}}$$与$$\mathrm{_b Y^{n-}}$$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

10、['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原理、方法', '元素周期表的形成', '周期、族、分区', '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正确率60.0%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关于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Ⅷ}$$族,共$${{1}{6}}$$个纵行

B.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C.氟和氯同主族,他们的最高正化合价均为$${{+}{7}}$$价

D.人们可以在周期表的过渡元素中寻找催化剂和耐腐蚀$${、}$$耐高温的合金材料

1. 解析:

A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2倍。短周期中,次外层为K层(2电子)时,最外层为4,为碳(C,原子序数6);次外层为L层(8电子)时,最外层为16,不可能。故A为碳(6)。

B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3倍。内层为K层(2电子)时,最外层为6,为氧(O,8);内层为K+L层(10电子)时,最外层为30,不可能。故B为氧(8)。

C元素:M层电子数是K层3倍。K层为2电子,M层为6电子,为硫(S,16)。

D元素:最外层1个电子,且D⁺与B²⁻电子层结构相同。B²⁻为O²⁻(10电子),故D⁺也为10电子,D为钠(Na,11)。

原子序数:C(16)> D(11)> A(6)> B(8),即C > D > A > B。选项A中C > D > B > A最接近(B=8, A=6,顺序正确)。

答案:A

2. 解析:

离子W³⁺、X⁺、Y²⁻、Z⁻电子层结构相同,故核电荷数关系:a > b > d > c(阳离子电荷大则核电荷数大)。

A:Y和Z为阴离子,Y²⁻比Z⁻多1电子,但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结构相同),错误。

B:核电荷数a > b,正确(W³⁺电荷更大,核电荷数更大)。

C:稳定性H₂Y与HZ,Y和Z同周期,Z非金属性更强(核电荷数小),故HZ更稳定,错误。

D:X单质为较活泼金属(如Na),W为较不活泼金属(如Al),但Na与Al盐溶液反应先与水反应,不能置换W,错误。

答案:B

3. 解析:

A:错误,氢原子最外层1电子,非金属。

B:正确,第二周期元素次外层为2电子,最外层可多于2(如C、N、O、F)。

C:错误,设³⁵Cl比例x,³⁷Cl比例(1-x),35x+37(1-x)=35.5,得x=0.75,原子个数比3:1。

D:错误,过渡元素是副族元素,分界线附近为主族元素。

答案:B

4. 解析:第三周期元素原子序数11-18。

A:S(16)属第三周期,正确。

B:H(1)第一周期。

C:O(8)第二周期。

D:N(7)第二周期。

答案:A

5. 解析:

A:错误,按原子序数排列。

B:错误,第一周期从H开始。

C:错误,He最外层2电子,但为0族。

D:正确,已发现元素中金属多于非金属。

答案:D

6. 解析:碳属第IVA族。

A:He(0族)。

B:Si(第IVA族),正确。

C:S(VIA族)。

D:O(VIA族)。

答案:B

7. 解析:

A:错误,短周期为1、2、3周期。

B:错误,H属IA族但非金属。

C:错误,He最外层2电子。

D:正确,副族有7个。

答案:D

8. 解析:

A:正确,周期表有7个周期。

B:错误,有16个族(7主7副1Ⅷ10)。

C:错误,H非金属。

D:错误,短周期为1、2、3周期。

答案:A

9. 解析:

A:错误,族数为18个纵行但16个族。

B:错误,H周期序数=主族序数=1,但非金属。

C:正确,过渡元素常用于催化剂和合金材料。

D:错误,Xᵐ⁺与Yⁿ⁻电子层结构相同,但X周期数大于Y(如Na⁺和F⁻)。

答案:C

10. 解析:

A:错误,共18个纵行(7主7副1Ⅷ10),但族数为16。

B:错误,H最外层1电子但非金属。

C:错误,F无正价。

D:正确,过渡元素有催化性和合金特性。

答案:D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