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60.0%$${{Y}}$$元素最高正价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是$${{6}{;}{Y}}$$元素与$${{M}}$$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并在水中电离出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该化合物是()
A
A.$${{K}{C}{l}}$$
B.$${{N}{a}{F}}$$
C.$${{N}{{a}_{2}}{O}}$$
D.$${{N}{a}{C}{l}}$$
2、['初中化学衔接知识',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金属的活动顺序表及应用',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正确率40.0%下列叙述中,能肯定金属甲比金属乙活泼性强的是$${{(}{)}}$$
D
A.甲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甲原子的电子层数比乙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1}{m}{o}{l}}$$甲从酸中置换的氢气比$${{1}{m}{o}{l}}$$乙从酸中置换的氢气多
D.常温时,甲能从水中置换出氢气,而乙不能
3、['初中化学衔接知识', '元素周期表提供的元素信息', '元素周期表的形成',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正确率60.0%下列关于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在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催化剂
B.只有在原子中,质子数才与核外电子数相等
C.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包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第$${Ⅲ{B}}$$族
D.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只能是$${{2}}$$或$${{8}}$$
5、['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正确率60.0%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A
A.第$$\textbf{n} ( \textbf{n} > \textbf{1} )$$周期共含有$$( \ 8-\mathbf{n} )$$种非金属元素
B.同一周期,第$${Ⅱ{A}}$$族与第$${Ⅲ{A}}$$族元素原子序数的差值可以为$${{1}{、}{{1}{0}}}$$或$${{2}{5}}$$
C.第$${Ⅰ{A}}$$族习惯上又称为碱金属元素
D.有七个主族,七个副族,一个第$${Ⅷ}$$族,一个零族,共$${{1}{6}}$$个纵行
6、['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元素周期表提供的元素信息',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和应用']正确率40.0%$$\mathrm{_a X^{n-}}$$和$$\mathrm{_b Y^{m+}}$$为两主族元素的离子,它们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C
A.原子半径$${{X}{<}{Y}}$$
B.$$\mathrm{a+n}=\mathrm{b-m}$$
C.$${{Y}}$$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Y}{{O}_{m}}}$$
D.$${{X}}$$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_{n}{X}}$$
7、['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推断', '元素周期表的形成', '周期、族、分区',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正确率40.0%下列推断符合实际的是$${{(}{)}}$$
D
A.第$${{n}}$$周期的最后一种金属元素处在第$${{n}{−}{1}}$$族$$( \mathrm{1 < n < 7, n}$$为正整数$${{)}}$$
B.$${{m}{=}{1}}$$和$$\mathrm{m}=7 ( \mathrm{m}$$为最外层电子数$${{)}}$$的元素单质能形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
C.$$\mathrm{m-n}=5 ( \mathrm{m}$$为最外层电子数,$${{n}}$$为电子层数$${{)}}$$的主族元素存在最强的对应含氧酸
D.第$${{n}}$$周期有$${{n}}$$种主族金属元素$$( \mathrm{1 < n < 7, n}$$为正整数$${{)}}$$
8、['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正确率60.0%$$\mathrm{A. ~ B. ~ C. ~ D. ~ E}$$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B, ~ C, ~ 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A}}$$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A. ~ B. ~ 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D}}$$元素的原子序数,$${{E}}$$是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C}}$$ |
$${{D}}$$ |
B
A.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关系:$${{C}{>}{E}}$$
B.$${{D}}$$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比$${{C}}$$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C.由$$\mathrm{A. ~ B. ~ C}$$三种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
D.由$$\mathrm{C. ~ D. ~ E}$$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溶液显中性或碱性
9、['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和应用',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 '具有相同结构的多种离子的性质相关分析及判断']正确率40.0%$${\bf X. ~ Y. ~ Z. ~ W}$$四种主族元素,若$${{X}}$$的阳离子与$${{Y}}$$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强于等电荷数的$${{X}}$$阳离子的氧化性;$${{Z}}$$阴离子半径大于等电荷数的$${{Y}}$$的阴离子半径,则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
A
A.$$\mathrm{Z} > \mathrm{X} > \mathrm{Y} > \mathrm{W}$$
B.$$\mathbf{W} > \mathbf{X} > \mathbf{Y} > \mathbf{Z}$$
C.$$\mathbf{X} > \mathbf{Z} > \mathbf{Y} > \mathbf{W}$$
D.$$\mathbf{Z} > \mathbf{Y} > \mathbf{X} > \mathbf{W}$$
1. 已知Y元素最高正价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是6。设最高正价为$$+m$$,负价为$$-n$$,则$$m+n=8$$,且$$|m-(-n)|=m+n=6$$,矛盾。应理解为:最高正价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为8,之差为6。设最高正价为$$+a$$,负价为$$-b$$,则$$a+b=8$$,$$a-b=6$$,解得$$a=7$$,$$b=1$$,故Y为第VIIA族元素(如Cl)。
Y与M形成离子化合物,在水中电离出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选项分析:
A. $$KCl$$:$$K^+$$和$$Cl^-$$电子层结构相同(均为Ar型),且Cl为第VIIA族,符合条件。
B. $$NaF$$:F为第VIIA族,但$$Na^+$$(Ne型)与$$F^-$$(Ne型)电子层结构相同,但F无最高正价+7,不符合第一条件。
C. $$Na_2O$$:O为第VIA族,不符合。
D. $$NaCl$$:Cl为第VIIA族,但$$Na^+$$(Ne型)与$$Cl^-$$(Ar型)电子层结构不同。
故答案为A。
2. 判断金属活泼性:
A. 最外层电子数少不一定更活泼(如Ca比Na活泼性差)。
B. 电子层数多不一定更活泼(如K比Ca活泼)。
C. 1mol金属置换H₂的量与化合价有关,不能直接比较活泼性。
D. 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置换H₂的金属(如Na)比不能的(如Cu)活泼,正确。
故答案为D。
3. 元素周期表相关叙述:
A. 金属与非金属分界处多用于寻找半导体材料,催化剂分布广泛,错误。
B. 分子、离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不等,但原子中相等,正确。
C. 第IIIB族包含镧系和锕系,共32种元素,是种类最多的族,正确。
D. 共价化合物中最外层电子数可超过8(如PCl₅中P为10电子),错误。
故答案为B、C。
5. 周期表结构:
A. 第n周期非金属元素种类:第1周期2种(H、He),第2周期6种,第3周期5种,第4周期5种,第5周期4种,第6周期3种,第7周期2种(不完全),无统一公式$$8-n$$,错误。
B. 第IIA与第IIIA族原子序数差:短周期差1(如Be和B),第4、5周期差11(考虑过渡元素),第6、7周期差25(考虑镧系、锕系),正确。
C. 第IA族包含H(非金属)和碱金属,H不是碱金属,错误。
D. 周期表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第VIII族(3列)、1个0族,共18纵行,错误。
故答案为B。
6. 已知$$_a X^{n-}$$和$$_b Y^{m+}$$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n=b-m$$(电子总数相等)。
A. X得电子形成阴离子,Y失电子形成阳离子,故原子半径X>Y,选项错误。
B. 电子数相等:$$a+n=b-m$$,正确。
C. Y为金属,最高价氧化物化学式可能为$$Y_2 O_m$$或$$Y O_{m/2}$$,不一定为$$Y O_m$$,错误。
D. X氢化物为$$H_n X$$,正确。
故错误选项为A、C。
7. 周期律推断:
A. 第n周期最后一种金属元素位于第IIIA~VIIA族,如第3周期Al(第IIIA族),第4周期Ge(第IVA族),无统一规律,错误。
B. m=1为碱金属,m=7为卤素,形成离子化合物(如NaCl),正确。
C. m-n=5表示最外层电子数比电子层数多5,如Cl(n=3,m=7),对应含氧酸HClO₄为强酸,正确。
D. 第n周期主族金属元素种类:第2周期无,第3周期3种(Na、Mg、Al),第4周期4种(K、Ca、Ga、Ge? Ge为类金属),不严格成立,错误。
故答案为B、C。
8. B、C、D位置关系为:B和C同周期,D在C下方。A为H(原子半径最小)。A、B、C原子序数之和等于D的原子序数。E为Na(最活泼短周期金属)。
推断:设B、C、D为第2~4周期元素。A为H(Z=1),E为Na(Z=11)。若B为O(Z=8),C为F(Z=9),则A+B+C=1+8+9=18,D为Ar(Z=18),符合位置(F下方为Cl,但Ar在0族,矛盾)。调整:B为N(Z=7),C为O(Z=8),则A+B+C=16,D为S(Z=16),符合位置(O下方为S)。
故A=H,B=N,C=O,D=S,E=Na。
A. 简单离子半径:$$O^{2-}>Na^+$$,正确。
B. 非金属性O>S,氢化物稳定性H₂O>H₂S,故D(S)的氢化物不如C(O)的稳定,错误。
C. A、B、C组成离子化合物如NH₄NO₃,阴离子(NO₃^-)与阳离子(NH₄^+)个数比1:1,正确。
D. C、D、E组成化合物如Na₂SO₄(中性)或Na₂SO₃(碱性),正确。
故错误答案为B。
9. 已知:X阳离子与Y阴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W阳离子氧化性大于同电荷数X阳离子;Z阴离子半径大于同电荷数Y阴离子。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小半径越大。X阳离子与Y阴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则X在Y下一周期,原子序数X>Y。
W阳离子氧化性大于X阳离子(同电荷),则W金属性更弱,原子序数W>X(同周期)或W在X左下方(但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增强,矛盾),故W与X同周期且W在X右侧,或W在X上一周期,总之原子序数W>X。
Z阴离子半径大于Y阴离子(同电荷),则Z原子序数小于Y(同主族自上而下半径增大,但阴离子电荷相同则原子序数小者半径大)。
综合:Z
故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