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化学基本原理元素周期表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推断-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月考进阶单选题自测题解析-广东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6.0%

2025-09-23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推断-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月考进阶单选题自测题解析-广东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6.0%
1、['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推断', '元素周期表的形成', '周期、族、分区', '原(离)子结构示意图',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正确率60.0%某元素的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与$$\mathrm{M g}^{2+}$$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该元素一定在第三周期

B.该元素一定在第二周期

C.若该离子是阳离子,则该元素一定在第三周期

D.若该离子是阴离子,则该元素一定在第三周期

3、['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推断',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和应用',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

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短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主族元素$$\mathrm{R. ~ T. ~ Q. ~ W. ~ Y. ~ Z}$$具有如下信息:$${①{R}{、}{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②{Q}}$$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R}}$$与$${{T}}$$的核电荷数之和等于$${{Q}}$$的核电荷数;$${③{W}}$$与$${{R}}$$同主族,$${{Z}}$$与$${{Q}}$$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Q}}$$与$${{Y}}$$组成的常见物质是一种两性物质,能与氨水反应

B.已知$${{W}{R}{Z}{{Q}_{3}}}$$溶液呈酸性,若将$${{W}{R}{Z}{{Q}_{3}}}$$固体溶于水,能促进水的电离

C.元素$${{Q}}$$与$${{W}}$$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中含有相同比例的阴$${、}$$阳离子

D.元素$$\mathrm{T. ~ Q, ~ W. ~ Y}$$的原子半径大小为$$\mathbf{T} < \mathbf{Q} < \mathbf{Y} < \mathbf{W}$$

4、['电子排布式、轨道表示式',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原理、方法',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推断', '周期、族、分区']

正确率60.0%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4 {\mathrm d}^{1 0} 5 {\mathrm s}^{1}$$的元素应在(

B

A.$${{s}}$$区$${、}$$第五周期$${、{Ⅰ}{A}}$$族

B.$${{d}{s}}$$区$${、}$$第五周期$${、{Ⅰ}{B}}$$族

C.$${{d}}$$区$${、}$$第四周期$${、{Ⅰ}{B}}$$族

D.$${{d}{s}}$$区$${、}$$第五周期$${、{Ⅰ}{A}}$$族

5、['元素、核素、同位素', '表示粒子构成的符号的含义及相关计算',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推断', '同位素的应用',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

正确率40.0%$${{L}{v}{(}}$$中文名$${{“}}$$鉝$$n, ~ \mathrm{l i} )$$是元素周期表第$${{1}{1}{6}}$$号元素。$${{L}{v}}$$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A.$${{L}{v}}$$位于周期表第七周期第$${Ⅵ{A}}$$族

B.$${\bf\Lambda}_{1 1 6}^{2 9 0} \mathrm{L v}$$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少

C.鉝的常见化合价可能有$$+ 6. ~+4$$

D.$${\bf\Omega}_{1 1 6}^{2 9 0} {\bf L} {\bf v}, {\bf\Omega}_{1 1 6}^{2 9 1} {\bf L} {\bf v}, {\bf\Omega}_{1 1 6}^{2 9 3} {\bf L} {\bf v}$$互为同位素

6、['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原理、方法', '表示粒子构成的符号的含义及相关计算',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推断', '周期、族、分区']

正确率60.0%以色列科学家在分析钍$${{(}}$$原子序数为$${{9}{0}{)}}$$的化合物时,将此钍的化合物通过一个大型的分光计,发现了超重元素$$\mathrm{U n b i b i u m.}$$其原子序数为$${{1}{2}{2}{,}}$$质量数超过了$${{2}{9}{2}{。}}$$但其他科学家对此表示怀疑,若被证实存在$${{1}{2}{2}}$$号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1}{2}{2}}$$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

B.$${{9}{0}}$$号元素钍,位于第六周期$${Ⅷ}$$族,属于过渡金属

C.若$${{1}{2}{2}}$$号元素的一种同位素的质量数为$${{2}{9}{4}{,}}$$则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是$${{1}{7}{2}}$$

D.$${{1}{2}{2}}$$号元素所在周期最多有$${{3}{2}}$$种元素

7、['溶液的酸碱性判断',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物质的聚集状态', '共价键的类型',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推断',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和应用', '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

正确率40.0%元素$${\bf X}. {\bf Y}. {\bf Z}$$和$${{Q}}$$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元素$${{Q}}$$位于第四周期,$${\bf X}. {\bf Y}. {\bf 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Y}}$$ $${{Z}}$$
$${{Q}}$$

A

A.简单离子半径$$( r ) : ~ r ( \mathrm{Q} ) > r ( \mathrm{Y} ) > r ( \mathrm{Z} )$$

B.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Z}{>}{Y}}$$

C.$${{X}{{Y}_{2}}}$$和$${{X}{{Z}_{4}}}$$均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D.标准状况下$${{Z}}$$的单质状态与$${{Q}}$$的相同

9、['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化学能与物质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推断',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正确率40.0%$${\bf X}. {\bf Y}. {\bf Z}$$三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是$$H_{3} \, X O_{4} < H_{2} \, Y O_{4} < H Z O_{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原子序数$${\bf X} > {\bf Y} > {\bf Z}$$

B.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是$${\bf X} > {\bf Y} > {\bf Z}$$

C.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bf X} > {\bf Y} > {\bf Z}$$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mathrm{H_{3} X} > \mathrm{H_{2} Y} > \mathrm{H Z}$$

1. 已知 $$Mg^{2+}$$ 结构示意图为 $$+12\ 2\ 8$$,即失去最外层 2 个电子后达到 Ne 的电子排布。

若某离子与 $$Mg^{2+}$$ 结构相同,则其核外电子排布也为 10 电子。

若为阳离子,则原子序数大于 10,可能是第三周期的 $$Al^{3+}$$(但 Al 在第三周期)或第二周期的 $$Be^{2+}$$(但 Be 在第二周期,且 $$Be^{2+}$$ 为 2 电子结构,不符合 10 电子)。实际上 10 电子阳离子还有 $$Na^+$$(11-1=10,第二周期?不对,Na 在第三周期)。

正确分析:10 电子阳离子有 $$Na^+$$(原子序数 11,第三周期)、$$Mg^{2+}$$(12,第三周期)、$$Al^{3+}$$(13,第三周期),都在第三周期。

若为阴离子,则原子序数小于 10,如 $$O^{2-}$$(8+2=10,第二周期)、$$F^-$$(9+1=10,第二周期),在第二周期。

因此 C 正确:若为阳离子,则一定在第三周期。

答案:C

3. 已知条件:

① R、Y 最外层电子数 = 电子层数;短周期可能为 H(1 电子层 1 电子)、Be(2 电子层 2 电子)、Al(3 电子层 3 电子)。

② Q 地壳含量最高,为 O(原子序数 8)。R 与 T 核电荷数之和 = Q 的核电荷数 = 8。

③ W 与 R 同主族,Z 与 Q 同主族(即 VIA 族)。

原子序数 R < T < Q < W < Y < Z 依次增大。

由 R+T=8,且 R、T、Q、W、Y、Z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Q=8,则 R < T < 8,且 R、T 为整数,可能 R=3(Li? 但 Li 最外层 1 个电子,电子层数 2,不满足①),或 R=1(H,电子层数 1,最外层 1,满足①),则 T=7(N)。

Q=8(O),W 与 R 同主族,R=H(IA 族),则 W 为 IA 族且在 O 之后,可能 Na(11)。

Y 满足①,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且在 W(11)之后,可能 Al(13,3 电子层 3 电子)。

Z 与 Q 同主族(VIA),且在 Y(13)之后,可能 S(16)。

顺序:R=H(1), T=N(7), Q=O(8), W=Na(11), Y=Al(13), Z=S(16)。

验证:最外层电子数:H:1=电子层数1;Al:3=电子层数3,满足①。

判断选项:

A. Q 与 Y 组成常见物质:O 与 Al 常见为 $$Al_2O_3$$,两性,能与强碱反应,但氨水是弱碱,一般不与 $$Al_2O_3$$ 反应,错误。

B. $$W R Z Q_3$$ = $$Na H S O_3$$,亚硫酸氢钠,溶液酸性,固体溶于水,$$HSO_3^-$$ 水解且电离,但水解程度小于电离,总体抑制水的电离?实际上 $$HSO_3^-$$ 电离为主,溶液酸性,抑制水的电离,但题干说“能促进水的电离”错误。

C. Q 与 W 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O 与 Na 形成 $$Na_2O$$ 和 $$Na_2O_2$$,阴、阳离子比例:$$Na_2O$$ 中 2 Na^+ : 1 O^{2-}$$,比例 2:1;$$Na_2O_2$$ 中 2 Na^+ : 1 O_2^{2-}$$,比例 2:1,相同,正确。

D. 原子半径 T(N) < Q(O) < Y(Al) < W(Na),但实际 Al(143 pm) > O(73 pm) > N(75 pm)? 不对,顺序应为 W(Na) > Y(Al) > T(N) > Q(O),所以 D 错误。

答案:C

4. 基态原子电子排布 $$4d^{10}5s^1$$。

根据构造原理,4d 填满后是 5s,此排布对应原子序数:

1s^2 2s^2 2p^6 3s^2 3p^6 4s^2 3d^{10} 4p^6 5s^2 4d^{10}? 不对,这是 48 号 Cd 的排布。

但 $$4d^{10}5s^1$$ 比 Cd(4d^{10}5s^2)少一个 5s 电子,所以是 4d^{10}5s^1 对应原子序数 47,Ag?但 Ag 是 4d^{10}5s^1 吗?查:Ag 原子序数 47,电子排布 [Kr] 4d^{10}5s^1,正确。

Ag 在第五周期,IB 族,属于 ds 区。

答案:B

5. Lv 第 116 号,最外层电子数 6,位于第七周期 VIA 族。

A 正确。

B $$^{290}_{116}Lv$$,中子数 = 290 - 116 = 174,核外电子数 116,中子数比电子数多 174-116=58,不是少,所以 B 错误。

C VIA 族常见化合价 +6、+4(如 Po、Te),可能正确。

D 同位素定义正确。

答案:B

6. 122 号元素,根据周期表结构:

第七周期以 118 号结束(0 族),所以 122 号应在第八周期?但题说“若被证实存在”,按已知周期推:

第七周期:87–118 号(32 种元素),118 号结束。122 号 > 118,应在第八周期。

但选项 A 说“位于第七周期”错误。

B 90 号钍,位于第七周期 IIIB 族(锕系),不是第六周期 VIII 族,错误。

C 质量数 294,中子数 = 294 - 122 = 172,正确。

D 122 号所在周期(第八周期)最多 50 种元素(根据理论),不是 32,错误。

答案:C

7. 表结构:

X 在左上角(可能第二周期),Y、Z 在第三周期且相邻,Q 在第四周期且与 Z 同主族。

X、Y、Z 最外层电子数和 = 17。

设 X 最外层 a 个电子,Y 最外层 b 个,Z 最外层 c 个,a+b+c=17。

短周期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 1~8,且 Y、Z 相邻,b 与 c 差 1。

可能情况:若 Y 是第 15 族(b=5),Z 第 16 族(c=6),则 a=17-11=6,X 为 VIA 族(如 O),在第二周期。

则 Q 与 Z 同主族(VIA),第四周期,为 Se。

验证:X=O,Y=P,Z=S,Q=Se。

A 离子半径:r(Q^{2-}) > r(Y^{3-}?) Y 常见阴离子 P^{3-},但比较应同类型:简单离子如 S^{2-}、Se^{2-}、P^{3-} 半径:P^{3-} > S^{2-} > Se^{2-}? 实际顺序:P^{3-}(212 pm) > S^{2-}(184 pm) > Se^{2-}(198 pm?) 查数据:Se^{2-} 约 198 pm > S^{2-} 184 pm > P^{3-} 212 pm 最大,所以顺序 r(P^{3-}) > r(Se^{2-}) > r(S^{2-}),即 r(Y) > r(Q) > r(Z),A 错误。

B 氧化物水化物酸性:Z 最高价含氧酸 H2SO4,Y 最高价含氧酸 H3PO4,酸性 H2SO4 > H3PO4,所以 Z > Y,正确。

C X Y2 = O P2? 不存在常见化合物,可能为 P2O5(P4O10)或 SO2、SO3 等,但 X Z4 = O S4? 不存在,可能为 S2O? 不合理。常见 X Y2 如 SO2(但这里 Y=P 不对),实际应为 P4O10 或 SO2 判断非极性键:P4O10 分子中 P-O 极性键,O 原子间无直接键;SO2 有极性分子但键是极性键,无非极性共价键。所以 C 可能错。

D Z 单质 S(固体),Q 单质 Se(固体),标准状况下状态相同,正确。

结合选项,B 正确。

答案:B

9. 酸性 H3XO4 < H2YO4 < HZO4,则非金属性 Z > Y > X。

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最高价含氧酸酸性增强,所以原子序数 Z > Y > X。

A 错误(应 Z > Y > X)。

B 非金属性顺序 Z > Y > X,错误。

C 原子半径 X > Y > Z(同周期原子序数大半径小),正确。

D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HZ > H2Y > H3X,错误。

答案:C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