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化学基本原理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教师选题进阶选择题自测题答案-湖南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8.0%

2025-09-01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教师选题进阶选择题自测题答案-湖南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8.0%
1、['电子排布式、轨道表示式', '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分类',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推断',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

正确率60.0%短周期主族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基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与$${{Y}}$$、$${{Z}}$$位于相邻周期,基态$${{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基态$${{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也是基态$${{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X}}$$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溶液呈酸性

B.基态$${{Y}}$$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mathrm{1 s^{2} 2 s^{2} 2 p^{6} 3 s^{2}}$$

C.$${{Z}}$$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Ⅵ族

D.$${{X}}$$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弱酸

3、['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规律',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

正确率60.0%短周期元素$${{W}}$$、$${{X}}$$、$${{Y}}$$和$${{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W}}$$ $${{X}}$$
$${{Y}}$$ $${{Z}}$$

D

A.原子半径:$$\mathbf{X < Y < Z}$$

B.简单氢化物的沸点:$${{W}{>}{X}}$$

C.$${{X}}$$、$${{Z}}$$的含氧酸均为强酸

D.氧化物的熔点:$$\mathbf{Y} > \mathbf{Z} > \mathbf{W}$$

4、['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氢键', '铵盐',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

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mathrm{X. ~ Y. ~ Z. ~ M}$$为构成生命的本元,其原子数依次增,下列说法正(

D

A.四种元素中离子半径最大的为$${{M}}$$

B.$$\mathrm{Y \smallsetminus~ Z. ~ M}$$的氢化物中,$${{M}}$$的氢化物沸点最高

C.四种元素最多可形成两种盐

D.由四种元素中的两种形成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6、['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金属冶炼的常见方法',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

正确率40.0%短周期元素$$\mathrm{W. ~ X. ~ Y. ~ 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4}}$$种元素中$${{X}}$$的原子半径最小,$${{W}}$$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Y}}$$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元素$${{Z}}$$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元素$${{X}}$$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

B.工业上通过电解$${{Z}}$$的熔融氯化物来制取$${{Z}}$$单质

C.简单离子半径:$${\bf X} > {\bf Y} > {\bf Z}$$

D.元素$${{W}}$$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比$${{X}}$$的高

7、['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推断',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

正确率60.0%试推测第$${{1}{1}{4}}$$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D

A.第八周期$${Ⅲ{A}}$$族

B.第六周期$${Ⅴ{A}}$$族

C.第七周期$${Ⅳ{B}}$$族

D.第七周期$${Ⅳ{A}}$$族

8、['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规律', '离子键的形成、概念',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推断',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共价键的形成、概念',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

正确率40.0%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的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而$${{Z}}$$不能形成双原子分子。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W}}$$与$${{Y}}$$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B.以上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mathbf{W} < \mathrm{\ensuremath{X}} < \mathrm{\ensuremath{Y}} < \mathrm{\ensuremath{Z}}$$

C.$${{W}}$$、$${{X}}$$、$${{Y}}$$、$${{Z}}$$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2}{0}}$$

D.由$${{W}}$$与$${{X}}$$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高于由$${{W}}$$与$${{Y}}$$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

9、['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判断方法', '共价化合物',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

正确率60.0%六种元素$$\mathrm{X. ~ Y. ~ Z. ~ M. ~ N. ~ 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不大于$${{1}{8}{,}}$$其中$${{X}}$$与$${{N}}$$同主族,$${{Y}}$$与$${{Q}}$$同主族,$${{N}}$$与$${{Q}}$$同周期.已知常温下单质$${{X}}$$与$${{N}}$$的状态不同,$${{M}}$$的核电荷数是$${{Y}}$$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单质$${{Q}}$$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D

A.由$${\bf X}, ~ {\bf Z}, ~ {\bf M}$$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Q}}$$与$${{M}}$$形成的化合物可以作为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且不与任何酸反应

C.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mathrm{M} > \mathrm{Z} > \mathrm{Q} > \mathrm{Y}$$

D.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mathrm{N} > \mathrm{Q} > \mathrm{Z} > \mathrm{M}$$

10、['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实验',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

正确率60.0%钫$${({F}{r}{)}}$$是碱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处在铯的下面,下列关于钫的性质预测正确的是(

C

A.钫单质熔点和沸点为碱金属中最高的

B.氢氧化钫为弱碱

C.钫单质与水反应应当非常剧烈

D.钫与硫酸钠溶液反应可以置换出钠

1. 设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与Y、Z位于相邻周期,即X在第二周期,Y和Z在第三周期。设基态X原子内层电子数为2(第二周期),则基态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2=6。设基态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a,则6=3a,得a=2。最外层电子数之和:X最外层电子数b + 2 + 6 =13,得b=5。因此X为氮(N,最外层5电子),Y为镁(Mg,最外层2电子),Z为硫(S,最外层6电子)。

选项分析:A. X的气态氢化物为NH₃,溶于水呈碱性,错误。B. 基态Y(Mg)电子排布式为1s²2s²2p⁶3s²,正确。C. Z(S)在第三周期第ⅥA族,非第Ⅵ族(Ⅵ族为过渡金属),错误。D. X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为HNO₃(强酸),Z为H₂SO₄(强酸),错误。故选B。

3. 根据周期表位置,W和X在第二周期,Y和Z在第三周期。设W、X、Y、Z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a、b、c、d,则a+b+c+d=18。由位置关系,W和Y同主族(a=c),X和Z同主族(b=d),故2a+2b=18,即a+b=9。可能组合:a=4,b=5(W为碳,X为氮,Y为硅,Z为磷)或a=5,b=4(W为氮,X为氧,Y为磷,Z为硫)等。验证原子半径:通常同周期从左到右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增大,故Y(第三周期)> Z(第三周期)> X(第二周期),但选项A为XX,错误。C. X、Z含氧酸:若X为氮(HNO₃强酸),Z为磷(H₃PO₄中强酸),非均为强酸;若X为氧(无含氧酸),不合理;其他组合也可能非强酸,错误。D. 氧化物熔点:常见如SiO₂(Y为硅)高熔点,P₄O₁₀或SO₃(Z为磷或硫)较低,CO₂或NO₂(W为碳或氮)低,故Y>Z>W可能正确。结合最外层电子数之和18,合理为W碳、X氮、Y硅、Z磷,则SiO₂(原子晶体)熔点高,P₄O₁₀(分子晶体)较低,CO₂(分子晶体)低,故D正确。

4. 构成生命本元元素为H、C、N、O(原子序数递增),即X=H、Y=C、Z=N、M=O。

选项分析:A. 离子半径:H⁻(1.54Å)或H⁺(很小),C⁴⁻(难存在),N³⁻(1.71Å),O²⁻(1.40Å),最大为N³⁻,非M(O),错误。B. 氢化物沸点:CH₄低,NH₃(氢键)较高,H₂O(氢键)最高,故M(O)的氢化物沸点最高,正确。C. 四种元素可形成多种盐如铵盐、碳酸盐等,不止两种,错误。D. 两种元素形成最小有机物为CH₄(甲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饱和),正确。但题目为“下列说法正”,可能多选,但通常单选,结合选项B和D均可能正确,但B明确正确。注意原题“下列说法正( )”可能笔误,根据选项B正确。

6. W的一种核素用于考古测年,为碳-14(W=C)。X原子半径最小,为氢(H)。Y的氧化物水化物是强碱,且短周期原子序数增大,Y为钠(Na)。Z的合金常用金属材料,为铝(Al)。故W=C、X=H、Y=Na、Z=Al。

选项分析:A. X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为H₂O(水),非强酸,错误。B. 工业电解Al₂O₃(非氯化物,AlCl₃共价不导电)制Al,错误。C. 简单离子半径:H⁻较大或H⁺很小,Na⁺(1.02Å),Al³⁺(0.54Å),故X>Y>Z(若X为H⁻),但H常见不形成离子,实际比较困难,错误。D. W的简单氢化物为CH₄,沸点-161.5°C,X的简单氢化物为H₂,沸点-252.9°C,故CH₄沸点高,正确。

7. 第114号元素,根据周期表排布规律:第七周期满为118号,114号位于第七周期第ⅣA族(碳族)。选项D正确。

8. W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短周期内层电子数为2或10。X的一种核素用于考古,为碳-14(X=C)。工业液态空气分馏生产Y单质,为氮或氧(Y=N或O)。Z不能形成双原子分子,为稀有气体(Z=Ne或Ar)。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故可能:W为H(H⁻电子数为2),X=C(内层电子2),Y=O(内层电子2),Z=Ne(内层电子2)或Ar(内层电子10),但Z原子序数最大,若Z=Ne,则原子序数10;若Z=Ar,则18。最外层电子数总和:若W=H(1电子),X=C(4),Y=O(6),Z=Ne(8),总和19;或Z=Ar(8),总和19;但选项C为20,接近。另一种可能:W为O(O²⁻电子数为10),X=Na(内层电子10),Y=Al(内层电子10),Z=Cl(内层电子10)等,但X考古核素为碳,矛盾。重新考虑:W阴离子电子数等于X、Y、Z内层电子数,且相同,可能均为2(第二周期)或10(第三周期)。X为碳(内层2),故X、Y、Z内层均为2,即均在第二周期,但Z原子序数最大,不可能。故应为内层10:W阴离子电子数10,如O²⁻(8+2=10)或F⁻(9+1=10)等。X为碳(内层2),但要求X内层电子等于W阴离子电子数10,矛盾。可能误解:”核外电子数”指总数,但“内层电子数”通常指内层。实际可能:W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总数等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均为2),则W为H(H⁻电子数2),X=C(内层2),Y=N或O(内层2),Z=F或Ne(内层2)。但Z不能形成双原子分子,故Z=Ne。则W=H、X=C、Y=O(工业分馏得氧)、Z=Ne。最外层电子数总和:H=1,C=4,O=6,Ne=8,总和19。选项C为20,接近。选项A:W与Y形成H₂O₂,含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正确。B原子半径:H

9. 六种元素原子序数不大于18,X与N同主族,Y与Q同主族,N与Q同周期。常温单质X与N状态不同。M核电荷数为Y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单质Q为半导体材料,为硅(Si)。故Q=Si(14号),Y与Q同主族,故Y=C(碳)。M核电荷数=2×Y最外层电子数=2×4=8,故M=O(氧)。N与Q同周期(第三周期),且与X同主族,X原子序数小,故X为C(碳)?但X与N同主族,若X=C,则N=Si,但Q=Si,矛盾。或X为其他。可能:X为氧?但M=O。重新:Y=C(最外层4),M=8(氧)。Q=Si(14)。N与Q同周期(第三周期),且与X同主族。X原子序数小于Y(C),故X为硼(B)或铍(Be)等,但不与N同主族。或X为氮?但原子序数7>碳6。故可能Y不是碳。Y最外层电子数可能为5(氮),则M=10(氖),但氖不化合物。或最外层6(氧),M=12(镁),但Y与Q同主族,Q为半导体,可能锗但原子序数大。不合理。另一种:Q为硅,半导体。Y与Q同主族,故Y为碳(ⅣA族)。M核电荷数=2×4=8,氧。X与N同主族,且原子序数递增,X较小,如X为碳(但Y为碳),或X为硅?但原子序数大。可能X为锗?但原子序数>18。错误。注意原子序数不大于18,故Q=硅(14),Y=碳(6),M=氧(8)。X与N同主族,且N与Q同周期(第三周期),故N为硅?但Q=硅,或N为锗?不行。可能N为锡?但>18。故N应为第三周期,与硅同主族,即碳族,故N为锗?但原子序数32>18。矛盾。可能题目有误或理解偏差。假设X为氦?但稀有气体。不易推断。可能答案C非金属性O>N>Si>C(M=O,Z未知?)。放弃。

10. 钫(Fr)在铯下方,碱金属元素。性质预测:A. 碱金属熔沸点从上到下降低,钫最低,错误。B. 碱金属氢氧化物碱性从上到下增强,氢氧化钫为最强碱,错误。C. 与水反应剧烈性增强,钫非常剧烈,正确。D. 钫与硫酸钠溶液反应,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钫和氢气,不置换钠,错误。故选C。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