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svg异常
C
A.单质沸点:$${{W}{>}{Z}}$$
B.$${{Y}{、}{Z}}$$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是离子键
C.原子半径:$${\bf X} > {\bf Z} > {\bf W}$$
D.$${{X}}$$的简单离子比$${{Y}}$$的简单离子氧化性强
2、['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对物质分类的考查',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原于半径:$$r \textbf{( Y )} > r \textbf{( Z )} > r \textbf{( W )}$$
B.化合物$${{N}{、}}$$乙烯使溴水褪色的原理相同
C.含$${{W}}$$元素的盐溶液可能显酸性$${、}$$中性或碱性
D.$${{Z}}$$与$$\mathbf{X}. ~ \mathbf{Y}. ~ \mathbf{W}$$形成的化合物中,各元素均满足$${{8}}$$电子结构
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同素异形体', '无机含氧酸的酸性',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正确率40.0%$$\mathrm{W. ~ X. ~ Y. ~ 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 5. 8. 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X}}$$的氧化物有多种
B.$${{Y}}$$的单质存在同素异形体现象
C.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Z}}$$
D.$$\mathbf{W. \ x. \ z}$$三种元素组成的盐类物质受热易分解
4、['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推断', '表示粒子构成的符号的含义及相关计算', '原(离)子结构示意图',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正确率60.0%svg异常
A
A.化学性质$$\mathrm{_{1 1 8}^{2 9 5} O g}$$几乎相同
B.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2}{9}{4}}$$
C.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1}{8}}$$
D.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Ⅷ}$$族
5、['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微观组成',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元素周期表提供的元素信息',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和应用', '常见“10电子”、“18电子”微粒', '烷烃的性质',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正确率40.0%五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表,已知$${{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M}}$$ | $${{W}}$$ | ||
$${{X}}$$ | $${{Y}}$$ | $${{Z}}$$ |
B
A.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X}}$$,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Z}}$$
B.$${{Z}}$$的简单氢化物的水溶液比$${{Y}}$$的简单氢化物的水溶液酸性强,说明非金属性$${{Z}{>}{Y}}$$
C.$${{M}}$$与$${{Z}}$$有可能形成化学式为$${{M}_{3}{{Z}_{8}}}$$的物质
D.五种元素均能与氢元素组成$${{1}{8}}$$电子分子
6、['电子排布式、轨道表示式',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电负性的理解及应用', '电离能的理解及应用', '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正确率60.0%现有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
①$$1 \mathrm{s}^{2} 2 \mathrm{s}^{2} 2 \mathrm{p}^{6} 3 \mathrm{s}^{2} 3 \mathrm{p}^{4}$$②$$1 \mathrm{s}^{2} 2 \mathrm{s}^{2} 2 \mathrm{p}^{6} 3 \mathrm{s}^{2} 3 \mathrm{p}^{3}$$③$$\mathrm{1 s^{2} 2 s^{2} 2 p^{3}}$$④$$\mathrm{1 s^{2} 2 s^{2} 2 p^{5},}$$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A
A.第一电离能:$$\textcircled{4} ~ > \textcircled{3} ~ > \textcircled{2} ~ > \textcircled{1}$$
B.原子半径:$$\textcircled{4} ~ > \textcircled{3} ~ > \textcircled{2} ~ > \textcircled{1}$$
C.电负性:$$\textcircled{4} ~ > \textcircled{3} ~ > \textcircled{2} ~ > \textcircled{1}$$
D.最高正化合价:$$\textcircled{1} \: > \: \oplus\: > \: \emptyset\: > \emptyset$$
7、['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共价键的类型',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推断',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和应用', '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H}_{2}{{R}_{2}}}$$的分子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B.$${{T}}$$的氧化物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C.$${{Q}{、}{R}}$$的简单氢化物分子所含质子数$${、}$$电子数与$${{N}{e}}$$分子相同
D.$${{Q}}$$的氢化物与$${{W}}$$的氢化物反应有白烟现象,且生成物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8、['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电池反应式的书写',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原电池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正负极的判断',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正确率40.0%短周期元素$$\mathrm{X. ~ Y. ~ Z. ~ W. ~ U}$$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W}}$$位于同一主族,$${{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mathbf{Z} \ldots\mathbf{W} \ldots\mathbf{U}$$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U}}$$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简单离子半径:$$\mathrm{Y} > \mathrm{Z} > \mathrm{U}$$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mathbf{U} > \mathbf{W} > \mathbf{X}$$
C.$${{X}{、}{Z}}$$元素的单质作电极,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构成原电池,$${{Z}}$$电极上产生大量气泡
D.室温下,$$0. 0 5 ~ \mathrm{m o l} \cdot\mathrm{L}^{-1} \mathrm{U}$$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的$${{p}{H}{>}{1}}$$
9、['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推断', '元素周期表提供的元素信息',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 '具有相同结构的多种离子的性质相关分析及判断']正确率40.0%$$\mathbf{X}^{2+}$$和$${{Y}^{−}}$$与氩$$( {}_{1 8} \mathrm{A r} )$$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C
A.原子半径:$${{X}{>}{Y}}$$
B.原子序数:$${{X}{>}{Y}}$$
C.最外层电子数:$${{X}{>}{Y}}$$
D.电子层数:$${{X}{>}{Y}}$$
10、['化学键的概念及类别',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溶液的酸碱性判断',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判断方法', '盐类水解的原理', '过氧化钠的组成、结构、用途',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正确率40.0%短周期主族元素$${\bf X. ~ Y. ~ Z. ~ 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半径比$${{Y}}$$的小,$${{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X}}$$和$${{Z}}$$同主族,$${{Y}}$$和$${{W}}$$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的简单离子中,$${{Z}}$$的离子半径最小
B.$${{W}}$$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强
C.由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一定呈中性
D.化合物$${{X}_{2}{{Y}_{2}}}$$和$${{Z}_{2}{{Y}_{2}}}$$所含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1. 题目分析:
A. 单质沸点比较$$W > Z$$需要知道具体元素
B. $$Y$$、$$Z$$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判断需要知道元素性质
C. 原子半径比较$$X > Z > W$$需要知道元素周期表位置
D. $$X$$的简单离子与$$Y$$的简单离子氧化性比较需要知道元素价态
2. 题目分析:
A. 原子半径比较$$r(Y) > r(Z) > r(W)$$需要知道元素周期位置
B. 化合物$$N$$与乙烯使溴水褪色原理是否相同需要具体结构
C. 含$$W$$元素的盐溶液可能显酸性、中性或碱性是正确陈述
D. $$Z$$与$$X$$、$$Y$$、$$W$$形成的化合物中是否满足8电子结构需要具体分析
3. 元素推断:
根据电子层结构:
$$L$$层电子数分别为0($$W$$=H)、5($$X$$=N)、8($$Y$$、$$Z$$为第二周期右侧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18:H(1)+N(5)+Y+Z=18 → Y+Z=12
可能组合:O(6)+S(6)或F(7)+P(5)等
选项分析:
A. N的氧化物有NO、NO₂等多种,正确
B. O₂和O₃是同素异形体,正确
C. 酸性比较需要知道具体元素
D. H、N、S组成的盐如(NH₄)₂S受热易分解,正确
4. 题目分析:
A. 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相同,正确
B. 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295-118=177,错误
C. 相对原子质量约为质量数295,错误
D. 118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0族,错误
5. 元素推断:
根据表格位置和$$Y$$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
可能为S(第三周期,最外层6电子)
其他元素:$$X$$=Na,$$Z$$=Cl,$$M$$=Li,$$W$$=Mg
选项分析:
A. 半径最大Na,酸性最强HClO₄,正确
B. HCl酸性比H₂S强,但非金属性比较需看最高价氧化物酸性,正确
C. Li与Cl可形成LiCl,但Li₃Cl₈不存在,错误
D. 均可形成18电子分子如LiH、NaH等,正确
6. 电子排布分析:
①S ②P ③N ④F
选项分析:
A. 第一电离能:F > N > P > S,正确
B. 原子半径:P > S > N > F,错误
C. 电负性:F > N > S > P,错误
D. 最高正价:S(+6) > P(+5) > N(+5) > F(无正价),错误
7. 题目分析:
A. $$H_2R_2$$如H₂O₂含极性和非极性键,正确
B. 半导体氧化物如SiO₂,可能正确
C. Ne有10电子,简单氢化物如CH₄、NH₃等电子数不同,错误
D. 如NH₃+HCl→NH₄Cl,有白烟且含离子键和共价键,正确
8. 元素推断:
$$Y$$=O(地壳含量最多)
$$W$$最外层是次外层一半:可能Si(2,8,4)
$$X$$与$$W$$同主族且原子序数最小:$$X$$=C
$$Z$$...$$U$$最外层电子数关系:设$$Z$$=Al,$$U$$=Cl
选项分析:
A. 离子半径:O²⁻ > Cl⁻ > Al³⁵,正确
B. 酸性:HClO₄ > H₂SiO₃ > H₂CO₃,正确
C. Al/NaOH原电池,Al电极溶解产生H₂,正确
D. 0.05mol/L HCl pH=1,错误
9. 离子结构分析:
$$X^{2+}$$和$$Y^-$$与Ar电子结构相同:
$$X$$=Ca(失去2电子),$$Y$$=Cl(得到1电子)
选项分析:
A. 原子半径Ca > Cl,正确
B. 原子序数Ca(20) > Cl(17),正确
C. 最外层电子数Ca(2) < Cl(7),错误
D. 电子层数Ca(4) > Cl(3),正确
10. 元素推断:
$$Y$$最外层是内层3倍:$$Y$$=O(2,6)
$$W$$与$$Y$$同主族:$$W$$=S
$$X$$半径最小且与$$Z$$同主族:$$X$$=H,$$Z$$=Na
选项分析:
A. 离子半径:S²⁻ > O²⁻ > Na⁺,$$Z$$(Na⁺)最小,正确
B. H₂S稳定性 < H₂O,错误
C. Na₂S溶液显碱性,错误
D. H₂O₂含共价键,Na₂O₂含离子键和共价键,不完全相同,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