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化学基本原理元素周期律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元素周期律知识点回顾进阶单选题自测题答案-河北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6.0%

2025-08-08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元素周期律知识点回顾进阶单选题自测题答案-河北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6.0%
1、['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正确率40.0%锡$${{(}{S}{n}{)}}$$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五周期第Ⅳ$${{A}}$$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原子半径:$$\mathrm{S n} > \mathrm{S i}$$

B.氧化性:$$\mathrm{S n} > \mathrm{S i}$$

C.最高正化合价:$$\mathrm{S n} > \mathrm{S i}$$

D.稳定性:$$\mathrm{S n H_{4} > S i H_{4}}$$

2、['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

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短周期主族元素$${\bf X. ~ Y. ~ Z. ~ 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Y}}$$原子在周期表中处于族序数等于周期序数$${{2}}$$倍的位置,$${{Z}}$$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核外电子数的$$3 / 4, ~ \mathrm{W}$$与$${{Z}}$$属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X}}$$与$${{Y}}$$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

B.原子半径:$$r ( Z ) < r ( Y ) < r ( W )$$

C.$${{W}}$$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强

D.$${{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

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

正确率60.0%结合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核外电子层数越多的微粒半径一定较大

B.由$$\mathrm{5 R}^{-}+\mathrm{R O}^{-}+6 \mathrm{H}^{+}=3 \mathrm{R}+3 \mathrm{H}_{2} \mathrm{O}$$判断,$${{R}}$$元素可能是第$${Ⅴ{A}}$$族元素

C.元素周期表对于生产和科研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半导体材料通常位于过渡元素区

D.既有非金属元素简单阴离子,又有非金属元素简单阳离子

4、['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原理、方法', '氧化镁',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推断', '原子的构成、发展史',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无机物质', '氧化铝']

正确率60.0%科学家发明的透明坚硬镁铝氧化物新型材料,可以用作显示器和手机屏幕.下列有关镁和铝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镁的金属性比铝弱

B.镁和铝的氧化物都可以与盐酸反应

C.镁和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3}}$$

D.镁和铝的氧化物都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5、['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

正确率40.0%已知$${\bf X. ~ Y. ~ Z. ~ 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Y}}$$是迄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Z}}$$位于$${Ⅰ{A}}$$族,$${{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原子半径:$$r ( X ) \! < \! r ( Y ) \! < \! r ( Z ) \! < \! r ( W )$$

B.氢化物的沸点$${{X}{<}{W}}$$

C.$${{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强

D.$${{X}}$$与元素$${{Z}{、}{W}}$$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

6、['化学能与物质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规律',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二氧化硫的性质', '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正确率40.0%不能比较硫和氧非金属性相对强弱的是(

C

A.热稳定性:$$H_{2} O > H_{2} S$$

B.$${{S}{{O}_{2}}}$$中$${{S}}$$为$${{+}{4}}$$价,$${{O}}$$为$${{−}{2}}$$价

C.沸点:$$H_{2} O > H_{2} S$$

D.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7、['化学键的概念及类别',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过氧化钠的组成、结构、用途', '共价键的形成、概念',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

正确率40.0%短周期主族元素$${\bf X. ~ Y. ~ Z. ~ 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Z}}$$同主族;$${{Y}}$$为金属元素,且$${{Y}}$$的原子序数小于$${{X}}$$和$${{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原子半径:$$\mathbf{r} ( \mathbf{W} ) > \mathbf{r} ( \mathbf{Y} ) > \mathbf{r} ( \mathbf{X} )$$

B.$${{X}}$$与$${{Y}}$$组成的化合物中均不含共价键

C.$${{Z}}$$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D.$${{W}{{X}_{2}}}$$是一种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

8、['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氧化钠',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过氧化钠的组成、结构、用途', '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

正确率40.0%$$\mathrm{X. ~ Y. ~ Z. ~ M. ~ N}$$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递增。$${{Z}}$$的$${{+}{2}}$$价阳离子电子层结构与氖相同,$${{X}{、}{M}}$$同主族,$${{Y}}$$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Y}}$$和$${{M}}$$可以形成$${{Y}_{2}{M}}$$型化合物。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D

A.$${{X}}$$与$${{Y}}$$能形成两种化合物

B.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N}{>}{M}}$$

C.原子半径:$$\mathbf{r} ( \mathbf{Y} ) > \mathbf{r} ( \mathbf{M} ) > \mathbf{r} ( \mathbf{X} )$$

D.$$\mathrm{Y. ~ Z. ~ N}$$的最高价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之间能发生反应

9、['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判断方法',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和应用', '氧化铝']

正确率60.0%某种食品膨松剂由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R}}$$、$${{W}}$$、$${{X}}$$、$${{Y}}$$、$${{Z}}$$五种主族元素组成$${{.}}$$五种元素分处三个短周期,$${{X}}$$、$${{Z}}$$同主族,$${{R}}$$、$${{W}}$$、$${{X}}$$的原子序数之和与$${{Z}}$$的原子序数相等,$${{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Z}}$$原子的一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mathbf{W} > \mathbf{X} > \mathbf{Z}$$

B.$${{Y}}$$的氧化物是两性氧化物

C.$${{R}}$$、$${{W}}$$、$${{X}}$$只能组成共价化合物

D.最高正价:$$\mathbf{Y} < \mathbf{W} < \mathbf{X}$$

10、['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常见“10电子”、“18电子”微粒',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 '盐类水解的应用']

正确率60.0%$$\mathrm{W. ~ X. ~ Y. ~ 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与$${{X}}$$可形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元素$${{X}{、}{Y}}$$形成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B.$${{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X}}$$的强

C.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

D.由$${\bf X}. {\bf Y}. {\bf 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一定呈碱性

1. 解析:

锡(Sn)位于第五周期第ⅣA族,硅(Si)位于第三周期第ⅣA族。

A. 原子半径随周期数增加而增大,因此 $$r(\mathrm{Sn}) > r(\mathrm{Si})$$,正确。

B. 氧化性指元素得电子能力,同主族从上到下减弱,因此氧化性 $$\mathrm{Si} > \mathrm{Sn}$$,错误。

C. 最高正化合价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均为+4价,错误。

D. 氢化物稳定性随非金属性减弱而降低,$$\mathrm{SiH_4}$$ 比 $$\mathrm{SnH_4}$$ 稳定,错误。

答案:A

2. 解析:

根据条件推断:$$X$$ 为 H(原子半径最小),$$Y$$ 为 O(族序数=2×周期序数),$$Z$$ 最外层电子数为核外电子的 $$3/4$$,可能为 P(最外层5电子,核外15电子),$$W$$ 与 $$Z$$ 同主族,为 N。

A. H与O可形成 $$H_2O$$ 和 $$H_2O_2$$,错误。

B. 原子半径 $$r(N) < r(O) < r(P)$$,即 $$r(Z) < r(Y) < r(W)$$ 错误(实际 $$r(P) > r(N) > r(O)$$)。

C. $$NH_3$$ 稳定性强于 $$PH_3$$(同主族从上到下减弱),正确。

D. Y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为 $$H_2SO_4$$(强酸),但题目中Y为O,无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错误。

答案:C

3. 解析:

A. 微粒半径还受核电荷数影响,如 $$r(\mathrm{Na^+}) < r(\mathrm{F^-})$$,错误。

B. 反应中R价态变化为-1→0和+1→0,符合第ⅦA族(如Cl),但题目说ⅤA族,错误。

C. 半导体材料(如Si、Ge)位于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非过渡元素区,错误。

D. 非金属元素既有阴离子(如 $$I^-$$)又有阳离子(如 $$NH_4^+$$),正确。

答案:D

4. 解析:

A. 镁的金属性强于铝(同周期从左到右减弱),错误。

B. $$MgO$$ 和 $$Al_2O_3$$ 均可与盐酸反应,正确。

C. 镁最外层2电子,铝最外层3电子,错误。

D. $$MgO$$ 不与NaOH反应,$$Al_2O_3$$ 能反应,错误。

答案:B

5. 解析:

推断元素:$$X$$ 为 O(最外层6电子,电子层数2),$$Y$$ 为 F(非金属性最强),$$Z$$ 为 Na(ⅠA族),$$W$$ 为 S(与O同主族)。

A. 原子半径 $$r(F) < r(O) < r(S) < r(Na)$$,错误。

B. $$H_2O$$ 沸点高于 $$H_2S$$(氢键作用),错误。

C. $$HF$$ 稳定性强于 $$H_2S$$,错误。

D. O与Na形成 $$Na_2O$$ 和 $$Na_2O_2$$,与S形成 $$SO_2$$ 和 $$SO_3$$,正确。

答案:D

6. 解析:

非金属性强弱可通过氢化物稳定性、化合价、单质间置换等判断。

A. $$H_2O$$ 更稳定说明O非金属性强,正确。

B. $$SO_2$$ 中O显负价说明O非金属性强,正确。

C. 沸点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不能直接比较非金属性,错误。

D. S在O中燃烧说明O非金属性强,正确。

答案:C

7. 解析:

推断元素:$$Z$$ 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比为3:8,可能为S(最外层6电子,核外16电子),$$X$$ 为O(与S同主族),$$Y$$ 为Mg(原子序数12 < 6+6),$$W$$ 为Cl。

A. 原子半径 $$r(Mg) > r(Cl) > r(O)$$,错误。

B. $$MgO$$ 含离子键,$$Mg_3N_2$$ 含共价键,错误。

C. $$H_2S$$ 稳定性弱于 $$HCl$$,错误。

D. $$ClO_2$$ 是高效消毒剂,正确。

答案:D

8. 解析:

推断元素:$$Z$$ 为Mg(+2价阳离子电子层结构与Ne相同),$$Y$$ 为Na(同周期半径最大),$$M$$ 为S(与 $$Y$$ 形成 $$Na_2S$$),$$X$$ 为O(与M同主族),$$N$$ 为Cl。

A. Na与O形成 $$Na_2O$$ 和 $$Na_2O_2$$,正确。

B. $$HCl$$ 稳定性强于 $$H_2S$$,正确。

C. 原子半径 $$r(Na) > r(S) > r(O)$$,正确。

D. $$NaOH$$ 与 $$Mg(OH)_2$$ 不反应,错误。

答案:D

9. 解析:

推断元素:$$R$$ 为H,$$W$$ 为N,$$X$$ 为O,$$Z$$ 为S($$X$$、$$Z$$ 同主族且 $$1+7+8=16$$),$$Y$$ 为Al(最外层3电子,为S的一半)。

A. 稳定性 $$NH_3 > H_2O > H_2S$$,错误(实际 $$H_2O > NH_3 > H_2S$$)。

B. $$Al_2O_3$$ 是两性氧化物,正确。

C. H、N、O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如 $$NH_4NO_3$$,错误。

D. 最高正价 $$Al(+3) < N(+5) < S(+6)$$,错误(O无最高正价)。

答案:B

10. 解析:

推断元素:$$W$$ 为N(红棕色气体为 $$NO_2$$),$$X$$ 为O,$$Y$$ 为Na(周期数3=族序数1×3),$$Z$$ 为Cl(最外层7电子与N的电子总数7相同)。

A. $$O^{2-}$$ 和 $$Na^+$$ 电子层结构相同,正确。

B. $$NH_3$$ 稳定性弱于 $$H_2O$$,错误。

C. 原子半径 $$r(Na) > r(Cl) > r(N) > r(O)$$,错误。

D. NaClO 溶液呈碱性,但 NaClO4 呈中性,错误。

答案:A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