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化学基本原理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元素周期律知识点考前进阶单选题自测题答案-重庆市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6.0%

2025-08-07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元素周期律知识点考前进阶单选题自测题答案-重庆市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46.0%
1、['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化学与STSE', '硅和二氧化硅材料', '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和应用']

正确率60.0%某短周期非金属元素$${{R}}$$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下列有关该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H}_{2}{R}{{O}_{3}}}$$的酸性大于$${{H}_{2}{C}{{O}_{3}}}$$的酸性

B.最高价氧化物不与任何酸反应

C.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

D.在自然界中仅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2、['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和应用']

正确率60.0%$$\mathrm{A. ~ B. ~ C}$$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H A O_{4} > H_{2} B O_{4} > H_{3} C O_{4}$$,则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

A.原子序数$$\mathrm{C} > \mathrm{B} > \mathrm{A}$$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mathrm{H A} > \mathrm{H_{2} B} > \mathrm{H_{3} C}$$

C.阴离子还原性:$$C^{3-} > B^{2-} > A^{-}$$

D.最外层电子数$$\mathrm{A} > \mathrm{B} > \mathrm{C}$$

3、['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溶液的酸碱性判断', '碱金属元素的结构及性质',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实验', '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正确率60.0%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①}$$同主族元素的单质从上到下,氧化性逐渐增强
$${②}$$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弱
$${③}$$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K > N a > L i$$
$${④}$$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它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强
$${⑤}$$还原性:$$S^{2-} > S e^{2-}$$
$${⑥}$$酸性:$$H N O_{3} > H_{3} P O_{4}$$

C

A.$${①{③}}$$

B.$${②{④}}$$

C.$${③{⑥}}$$

D.$${⑤{⑥}}$$

4、['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电子排布式、轨道表示式', '判断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电负性的理解及应用', '电离能的理解及应用', '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

正确率40.0%周期表前四周期元素$$\mathrm{a, \ b, \ c. \ 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a}}$$原子的$${{2}{p}}$$能级上有$${{2}}$$个电子;$${{b}}$$的简单离子是该周期所有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c}}$$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在该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基态$${{d}}$$原子$${{3}{d}}$$能级上有$${{4}}$$个单电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mathrm{a, ~ b, ~ c}$$三种元素都位于元素周期表的$${{p}}$$区

B.电负性:$$\mathrm{c} > \mathrm{a} > \mathrm{b}$$

C.$${{d}}$$元素原子失去$${{4}{s}}$$能级上的两个电子形成$$\mathrm{d^{2+}}$$离子

D.化合物$${{a}_{2}{{C}_{4}}}$$中$${{a}}$$原子采取$${{s}{{p}^{3}}}$$杂化

5、['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判断方法', '元素周期表提供的元素信息',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周期、族、分区',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正确率40.0%$$\mathrm{W. ~ X. ~ Y. ~ 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 5. 8. 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Z}}$$与$${{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可产生$${{W}}$$的单质气体

B.$${\bf X}. {\bf Y}. {\bf 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两两可发生反应

C.$${{Y}}$$的氧化物都可做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D.$${{W}}$$与$${{X}}$$之间只能形成极性共价化合物

6、['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推断', '元素周期表提供的元素信息', '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

正确率40.0%短周期元素$${{X}{、}{Y}}$$可以形成化合物$${{X}{{Y}_{2}}}$$,当$${{X}}$$的原子序数为$${{m}{,}{Y}}$$的原子序数可能是(
$${①{m}{−}{8}}$$$${②{m}{+}{4}}$$$${③{m}{+}{2}}$$$${④{m}{+}{{1}{0}}}$$$${⑤{m}{−}{6}}$$$${⑥{m}{+}{1}}$$$${⑦{m}{+}{9}}$$$${⑧{m}{+}{5}}$$。

B

A.$${①{②}{③}}$$

B.$$\textcircled{1} \textcircled{3} \textcircled{4} \textcircled{5} \textcircled{6}$$

C.$$\textcircled{1} \textcircled{3} \textcircled{5} \textcircled{6}$$

D.$$\textcircled{1} \textcircled{2} \textcircled{3} \textcircled{4} \textcircled{5} \textcircled{6} \textcircled{7}$$

7、['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推断',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实验',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和应用']

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mathrm{a. \ b. \ c. \ d. \ e}$$为短周期元素,$${{a}}$$的$${{M}}$$电子层有$${{1}}$$个电子,$${{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2}}$$倍,$${{c}}$$的最高化合价为最低化合价绝对值的$${{3}}$$倍,$${{c}}$$与$${{d}}$$同周期,$${{d}}$$的原子半径小于$$\mathrm{~ c, ~ e^{2-} ~}$$与$${{a}}$$的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A.$${{d}}$$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

B.$${{e}}$$与氢气化合比$${{b}}$$与氢气化合更容易

C.$${{a}}$$元素的氢化物是离子化合物

D.$${{c}}$$在空气中点燃可生成其最高价氧化物

8、['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溶液的酸碱性判断',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甲烷与氯气反应的四种产物结构、性质及用途', '电冶金', '硫化氢、硫化物', '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和应用', '盐类水解的应用',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

正确率40.0%$$\mathrm{W. ~ X. ~ Y. ~ Z}$$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光照条件下$${{W}}$$的简单氢化物与氯气反应生成油状液体,$${{X}}$$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Y}}$$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Z^{2-}$$的电子层结构与氩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简单氢化物沸点:$${{W}{>}{X}}$$

B.简单离子半径:$$Z > X > Y$$

C.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Y}}$$的氧化物制取$${{Y}}$$的单质

D.$${{Y}}$$与$${{Z}}$$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9、['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金属的活动顺序表及应用',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正确率40.0%$${{X}}$$、$${{Y}}$$是元素周期表第Ⅶ$${{A}}$$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
①$${{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②$${{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③$${{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④$${{X}}$$在暗处可与$${{H}_{2}}$$反应,$${{Y}}$$在加热条件下才能与$${{H}_{2}}$$反应

D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规律',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溶液的酸碱性判断', '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推断', '元素周期表提供的元素信息', '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正确率60.0%下列各物质或微粒的性质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D

A.稳定性:$$\mathrm{H_{2} O} > \mathrm{N H_{3}} > \mathrm{P H_{3}} > \mathrm{S i H_{4}}$$

B.粒子半径:$$\mathrm{S^{2-}} > \mathrm{O^{2-}} > \mathrm{N a}^{+} > \mathrm{M g}^{2+}$$

C.碱性强弱:$$\mathrm{C s O H} > \mathrm{K O H} > \mathrm{N a O H}$$

D.沸点:$$\mathrm{H F < H C l < H B r < H I}$$

1. 解析:

元素$$R$$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短周期元素次外层电子数为2或8。若次外层为2,则最外层为1(不符合非金属元素);若次外层为8,则最外层为4,$$R$$为硅(Si)。

A. $$H_2SiO_3$$的酸性弱于$$H_2CO_3$$,错误;

B. 最高价氧化物$$SiO_2$$能与氢氟酸反应,错误;

C. 硅单质是半导体材料,但光导纤维是$$SiO_2$$,错误;

D. 硅在自然界中仅以化合态(如$$SiO_2$$、硅酸盐)存在,正确。

答案:D

2. 解析:

酸性强弱$$HAO_4 > H_2BO_4 > H_3CO_4$$,说明非金属性$$A > B > C$$,原子序数$$A > B > C$$。

A. 原子序数应为$$A > B > C$$,错误;

B. 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正确;

C. 非金属性越弱,阴离子还原性越强,正确;

D. 最外层电子数$$A > B > C$$,正确。

答案:A

3. 解析:

①同主族单质从上到下氧化性减弱(如卤素),错误;

②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热稳定性越强,错误;

③金属性$$K > Na > Li$$,与水反应剧烈程度相同,正确;

④非金属性与氢化物水溶液酸性无直接关系(如$$HF$$弱酸,$$HCl$$强酸),错误;

⑤还原性$$Se^{2-} > S^{2-}$$(硒在硫下方),错误;

⑥非金属性$$N > P$$,酸性$$HNO_3 > H_3PO_4$$,正确。

答案:C(③⑥正确)

4. 解析:

基态$$a$$的$$2p$$有2个电子,为碳(C);$$b$$是第三周期半径最小的简单离子,为铝(Al);$$c$$是第一电离能最大的主族元素,为氯(Cl);$$d$$的$$3d$$有4个单电子,为铁(Fe)。

A. $$a$$(C)、$$b$$(Al)、$$c$$(Cl)均在$$p$$区,正确;

B. 电负性$$Cl > C > Al$$,正确;

C. $$Fe^{2+}$$失去$$4s^2$$电子,正确;

D. $$C_2Cl_4$$中C采取$$sp^2$$杂化(乙烯类似结构),错误。

答案:D

5. 解析:

$$W$$的$$L$$层电子数为0,为氢(H);$$X$$的$$L$$层电子数为5,为氮(N);$$Y$$、$$Z$$的$$L$$层电子数为8,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Y$$为铝(Al),$$Z$$为磷(P)。

A. $$H_3PO_4$$与$$HNO_3$$反应不生成$$H_2$$,错误;

B. $$HNO_3$$、$$Al(OH)_3$$、$$H_3PO_4$$两两反应,正确;

C. 铝的氧化物($$Al_2O_3$$)不能供氧,错误;

D. $$H$$与$$N$$可形成$$NH_3$$(极性共价)和$$N_2H_4$$等,错误。

答案:B

6. 解析:

化合物$$XY_2$$可能为$$CO_2$$($$m=6$$,$$Y=8$$,对应$$m+2$$)、$$SO_2$$($$m=16$$,$$Y=8$$,对应$$m-8$$)、$$MgCl_2$$($$m=12$$,$$Y=17$$,对应$$m+5$$)等。符合条件的选项为①③④⑤⑥。

答案:B

7. 解析:

$$a$$的$$M$$层有1个电子,为钠(Na);$$b$$最外层为内层2倍,为碳(C);$$c$$最高化合价为最低化合价绝对值的3倍(如$$S$$,+6和-2),为硫(S);$$d$$与$$c$$同周期且半径更小,为氯(Cl);$$e^{2-}$$与$$Na^+$$电子层结构相同,为氧(O)。

A. $$HClO_4$$酸性强于$$H_2SO_4$$,正确;

B. $$O$$与$$H_2$$化合比$$C$$更容易,正确;

C. $$NaH$$是离子化合物,正确;

D. $$S$$燃烧生成$$SO_2$$(非最高价氧化物$$SO_3$$),错误。

答案:D

8. 解析:

$$W$$的氢化物与$$Cl_2$$反应生成油状液体($$CH_4 + Cl_2 \rightarrow CH_3Cl$$等),$$W$$为碳(C);$$X$$的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为氮(N);$$Y$$是短周期最大原子半径,为钠(Na);$$Z^{2-}$$电子层结构与氩相同,为硫(S)。

A. $$CH_4$$沸点低于$$NH_3$$(氢键),错误;

B. 离子半径$$S^{2-} > N^{3-} > Na^+$$,正确;

C. 工业电解熔融$$NaCl$$制$$Na$$,非氧化物,错误;

D. $$Na_2S$$溶液呈碱性,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错误。

答案:B

9. 解析:

第ⅦA族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②),与$$H_2$$反应越容易(④)。电子层数多则非金属性弱(①错误),$$Y$$置换$$X$$说明$$Y$$非金属性更强(③错误)。

答案:D(②④正确)

10. 解析:

A. 非金属性$$O > N > P > Si$$,氢化物稳定性正确;

B. 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同结构时核电荷数越小半径越大,正确;

C. 金属性$$Cs > K > Na$$,碱性强弱正确;

D. $$HF$$因氢键沸点最高,顺序应为$$HI < HBr < HCl < HF$$,错误。

答案:D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