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40.0%短周期元素$${\bf X. ~ Y. ~ Z. ~ 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的原子半径比$${{Y}}$$的小,$${{X}}$$与$${{W}}$$同主族,$${{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只含$${\bf X}. {\bf Y}. {\bf Z}$$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B.元素$${{Z}{、}{W}}$$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
C.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 \textbf{( Y )} > r \textbf{( Z )} > r \textbf{( W )}$$
D.元素$${{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强
2、['微观组成',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元素周期表提供的元素信息',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正确率60.0%已知$${{X}{、}{Y}}$$是原子核电荷数不大于$${{1}{8}}$$的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次外层电子数为$$\mathrm{a+2 ; ~ 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b}{−}{5}{,}}$$次外层电子数为$${{b}{。}}$$则$${{X}{、}{Y}}$$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组成是$${{(}{)}{。}}$$
C
A.$${{X}{{Y}_{2}}}$$
B.$${{Y}_{4}{X}}$$
C.$${{Y}_{2}{{X}_{3}}}$$
D.$${{Y}{{X}_{3}}}$$
3、['电子排布式、轨道表示式',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正确率60.0%下列基态原子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正确的是$${{(}{)}}$$
A.svg异常
B.svg异常
C.svg异常
D.svg异常
4、['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具有相同结构的多种离子的性质相关分析及判断']正确率40.0%关于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的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原子半径$$\mathrm{C} > \mathrm{A} > \mathrm{B} > \mathrm{D}$$
B.价电子数$$\mathrm{D} > \mathrm{C} > \mathrm{A} > \mathrm{B}$$
C.离子半径$$\mathrm{C}^{3+} > \mathrm{D}^{-} > \mathrm{B}^{+} > \mathrm{A}^{2+}$$
D.单质的还原性$$\mathrm{A} > \mathrm{B} > \mathrm{C} > \mathrm{D}$$
5、['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判断方法',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正确率40.0%$$\mathrm{X. ~ Y. ~ Z. ~ R. ~ 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X}}$$与$${{Z}}$$同主族,$${{Y}}$$与$${{W}}$$同主族,$${{R}}$$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原子半径:$$W > R > Z$$
B.$${{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比$${{W}}$$的强
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 > W > R$$
D.$${{W}}$$与$${{X}}$$形成的是离子化合物
6、['电离能的理解及应用',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正确率40.0%某元素的电离能如下,此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族数是()
$${{I}_{1}}$$ | $${{I}_{2}}$$ | $${{I}_{3}}$$ | $${{I}_{4}}$$ | $${{I}_{5}}$$ | $${{I}_{6}}$$ | $${{I}_{7}}$$ |
$${{1}{4}{.}{5}}$$ | $${{2}{9}{.}{6}}$$ | $${{4}{7}{.}{4}}$$ | $${{7}{7}{.}{5}}$$ | $${{9}{7}{.}{9}}$$ | $$5 5 1. 9$$ | $$6 6 6. 8$$ |
C
A.$${Ⅱ{A}}$$
B.$${Ⅲ{A}}$$
C.$${Ⅴ{A}}$$
D.$${Ⅳ{A}}$$
7、['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正确率60.0%svg异常
D
A.图①可以表示$${{F}^{−}}$$、$${{N}{{a}^{+}}}$$、$$\mathrm{M g}^{2+}$$、$$\mathrm{A l}^{3+}$$四种离子半径的大小关系
B.图②可以表示第Ⅱ$${{A}}$$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图③可以表示第三周期各主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D.图④可以表示第三周期中各主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之和
8、['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氧化钠',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过氧化钠的组成、结构、用途', '硫化氢、硫化物',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和应用',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正确率40.0%$${\bf X. ~ Y. ~ Z. ~ W}$$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 ~ 3, ~ {\bf Z}^{+}$$与$$\mathrm{Y^{2-}}$$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常温下,$${{W}}$$的一种单质为淡黄色固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离子半径:$$W > Z > Y$$
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W}}$$
C.$${{Y}}$$分别与$$\mathbf{X}. ~ \mathbf{Z}. ~ \mathbf{W}$$能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
D.$${{Z}}$$与$${{Y}{、}{W}}$$分别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溶液均呈碱性
9、['电子排布式、轨道表示式',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常见“10电子”、“18电子”微粒']正确率60.0%下列微粒中,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的是()
C
A.$$\mathrm{O}^{2-}, \mathrm{~ C l}^{-}, \mathrm{~ K}^{+}$$
B.$$\mathrm{C l^{-}, \ N a^{+}, \ A l^{3+}}$$
C.$$\mathrm{N a}^{+}, ~ \mathrm{M g}^{2+}, ~ \mathrm{F}^{-}$$
D.$$\mathrm{O}^{2-} \cdot\mathrm{~ M g}^{2+} \cdot\mathrm{~ C l}^{-}$$
10、['电子排布式、轨道表示式',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原理、方法',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正确率60.0%下列各组原子,彼此性质一定相似的是$${{(}{)}}$$
D
A.价电子排布为$${{1}{{s}^{2}}}$$与$${{2}{{s}^{2}}}$$的元素
B.$${{M}}$$层上有两个电子与$${{N}}$$层上有两个电子的元素
C.$${{2}{p}}$$上未成对电子数为$${{1}}$$与$${{3}{p}}$$上未成对电子数为$${{1}}$$的元素
D.$${{L}}$$层的$${{p}}$$轨道上有一个空轨道和$${{M}}$$层的$${{p}}$$轨道上有一个空轨道的元素
1. 解析:
根据题目条件:
- $$Z$$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故 $$Z$$ 为氧($$O$$)。
- $$X$$ 与 $$W$$ 同主族,且 $$X$$ 的原子半径比 $$Y$$ 小,$$W$$ 的原子序数最大,推测 $$X$$ 为氢($$H$$),$$W$$ 为钠($$Na$$)。
-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3,$$H$$ 最外层 1 个,$$O$$ 最外层 6 个,$$Na$$ 最外层 1 个,故 $$Y$$ 最外层为 $$13 - 1 - 6 - 1 = 5$$,$$Y$$ 为氮($$N$$)。
选项分析:
- A:含 $$H$$、$$N$$、$$O$$ 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硝酸铵 $$NH_4NO_3$$)或共价化合物(如硝酸 $$HNO_3$$),正确。
- B:$$O^{2-}$$ 和 $$Na^+$$ 电子层结构相同(均为 $$2,8$$),错误。
- C:原子半径 $$N > O > Na$$(同周期从左到右半径减小,下一周期 $$Na$$ 半径更大),错误。
- D:$$NH_3$$ 的热稳定性弱于 $$H_2O$$,错误。
答案:A
2. 解析:
根据题目条件:
- $$X$$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a$$,次外层为 $$a+2$$。由于次外层最多容纳 8 电子,$$a+2 \leq 8$$,故 $$a \leq 6$$。若 $$a=6$$,$$X$$ 为氧($$O$$);若 $$a=5$$,$$X$$ 为氮($$N$$)。
- $$Y$$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b-5$$,次外层为 $$b$$。$$b-5 \geq 1$$,故 $$b \geq 6$$。若 $$b=6$$,$$Y$$ 为镁($$Mg$$);若 $$b=7$$,$$Y$$ 为铝($$Al$$)。
化合物组成:
- 若 $$X=O$$,$$Y=Mg$$,形成 $$MgO$$($$YX$$);若 $$X=N$$,$$Y=Al$$,形成 $$AlN$$($$YX$$)。无对应选项。
- 若 $$X=O$$,$$Y=Al$$,形成 $$Al_2O_3$$($$Y_2X_3$$),对应选项 C。
答案:C
3. 解析:
题目缺失具体轨道表示式,无法直接解析。需根据基态原子价层电子排布规则判断:
- 基态原子价层电子排布需符合洪特规则、泡利不相容原理等。
答案:需补充题目信息
4. 解析:
题目缺失元素符号,假设 $$A$$、$$B$$、$$C$$、$$D$$ 为短周期元素,且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
- $$A^{2+}$$、$$B^+$$、$$C^{3+}$$、$$D^-$$ 的电子层结构相同,说明 $$A$$、$$B$$、$$C$$、$$D$$ 分别为 $$Mg$$、$$Na$$、$$Al$$、$$F$$。
- 原子半径:$$Na > Mg > Al > F$$(选项 A 错误)。
- 价电子数:$$F(7) > Al(3) > Mg(2) > Na(1)$$(选项 B 正确)。
- 离子半径:$$F^- > Na^+ > Mg^{2+} > Al^{3+}$$(选项 C 错误)。
- 单质还原性:$$Na > Mg > Al > F$$($$F$$ 无还原性,选项 D 错误)。
答案:B
5. 解析:
根据题目条件:
- $$R$$ 最外层电子数为电子层数的 2 倍,可能为碳($$C$$,第二周期,最外层 4 电子)或硫($$S$$,第三周期,最外层 6 电子)。
- $$X$$ 与 $$Z$$ 同主族,$$Y$$ 与 $$W$$ 同主族,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22,结合原子序数递增,推测 $$X$$ 为氧($$O$$),$$Z$$ 为硫($$S$$),$$Y$$ 为氮($$N$$),$$W$$ 为磷($$P$$),$$R$$ 为碳($$C$$)。
选项分析:
- A:原子半径 $$P > C > S$$($$P$$ 在第三周期,$$C$$ 和 $$S$$ 在第二、三周期),正确。
- B:$$C$$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H_2CO_3$$)酸性弱于 $$P$$ 的($$H_3PO_4$$),错误。
-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NH_3 > PH_3 > CH_4$$,正确。
- D:$$P$$ 与 $$O$$ 形成 $$P_2O_5$$ 或 $$P_4O_{10}$$,为共价化合物,错误。
答案:C
6. 解析:
根据电离能数据:
- $$I_1$$ 到 $$I_7$$ 依次增大,但 $$I_6$$ 显著高于 $$I_5$$,说明第 6 个电子为内层电子,价电子数为 5,故为第 $$VA$$ 族元素。
答案:C
7. 解析:
题目缺失图像信息,无法直接解析。需根据选项描述判断:
- A:离子半径 $$F^- > Na^+ > Mg^{2+} > Al^{3+}$$,若图①符合此顺序则正确。
- B:第 $$IIA$$ 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均为 2,若图②表示此则正确。
- C:第三周期主族元素最高化合价从 +1($$Na$$)到 +7($$Cl$$),若图③符合此趋势则正确。
答案:需补充题目信息
8. 解析:
根据题目条件:
- $$W$$ 的单质为淡黄色固体,故 $$W$$ 为硫($$S$$)。
- $$Z^+$$ 与 $$Y^{2-}$$ 电子排布相同,且 $$X$$、$$Y$$ 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 2:3,推测 $$X$$ 为碳($$C$$),$$Y$$ 为氧($$O$$),$$Z$$ 为钠($$Na$$)。
选项分析:
- A:离子半径 $$S^{2-} > O^{2-} > Na^+$$,错误。
- B:$$H_2O$$ 稳定性强于 $$H_2S$$,正确。
- C:$$O$$ 与 $$C$$ 形成 $$CO$$、$$CO_2$$;与 $$Na$$ 形成 $$Na_2O$$、$$Na_2O_2$$;与 $$S$$ 形成 $$SO_2$$、$$SO_3$$,正确。
- D:$$Na_2O$$ 和 $$Na_2S$$ 溶于水均呈碱性,正确。
答案:A
9. 解析:
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即电子排布相同:
- A:$$O^{2-}$$、$$Cl^-$$、$$K^+$$ 均为 $$2,8,8$$,正确。
- B:$$Cl^-$$ 为 $$2,8,8$$,$$Na^+$$ 为 $$2,8$$,$$Al^{3+}$$ 为 $$2,8$$,不完全相同。
- C:$$Na^+$$、$$Mg^{2+}$$、$$F^-$$ 均为 $$2,8$$,正确。
- D:$$O^{2-}$$ 和 $$Mg^{2+}$$ 分别为 $$2,8$$ 和 $$2,8$$,$$Cl^-$$ 为 $$2,8,8$$,不完全相同。
答案:A、C
10. 解析:
选项分析:
- A:$$1s^2$$ 为 He,$$2s^2$$ 为 Be,性质不相似。
- B:$$M$$ 层 2 电子为 $$Mg$$,$$N$$ 层 2 电子可能为 $$Ca$$、$$Zn$$ 等,性质可能相似(如 $$Mg$$ 和 $$Ca$$)。
- C:$$2p^1$$ 为 B,$$3p^1$$ 为 Al,性质相似(同主族)。
- D:$$L$$ 层 $$p$$ 空轨道为 C($$2p^2$$),$$M$$ 层 $$p$$ 空轨道为 Si($$3p^2$$),性质相似。
答案:C、D